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五年一贯制专业英语教材校本化处理的实践研究

时间:2024-07-06

齐海妹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 杭州 311231)

1 实施五年一贯制专业英语教材校本化问题的提出

英语作为公共基础课,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实践性较强的一门基础课程。当今教育国际化趋势对学前教育师资的英语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英语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幼师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水平。

由于国家目前还没有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提出基本要求,也没有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专用教材,各学校的课程教学活动都是依据国家教委在1993年正式颁发的《普通高等专科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而开展。《基本要求》明确规定:“普通高等专科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阅读和翻译与本专业有关的英文资料,因此,必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实际应用、加强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1]具体到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也就是要在打好英语语言基础之上增加自身专业特色的英语语言教学内容。

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随着办学层次的提升,学校自身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再加上没有统一的专业教材,使得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将英语等级考试视作大学阶段英语学习成败的标准,一味注重语言知识本身的教学,轻视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并没有结合专业特色形成自身的特色英语教学。因此,作者拟在完成英语语言共核教育基础之上对现有教材存在的问题,即重知识轻能力、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专业特色的问题,进行实证研究,以最终探索出适合五年一贯制专业的大学英语校本化教材。

2 五年一贯制专业英语校本教材的教学实验

2.1 实验的依据

美国学者波斯纳(Posner)曾提出“操作的课程”[2]的概念,它是由教师真正讲授的内容和传递给学生的内容组成,是教师依据自己的知识、信念和态度而解释了的课程。

“施瓦布(J.Schwab)指出,课程由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四要素构成。教材只有成为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积极因素,满足特定学习情境的问题、需要和兴趣时,才具有课程的意义。因此,教材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可以根据学习情境的需要进行选择和取舍。”[3]

古德莱德按课程的不同作用将其分为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五个层次。前两者是专家设计和官方颁布的课程,属于“应然性课程”,后三者是“实然的课程”。[4]以上学者的研究都表明了教材校本化的本质特点。即,要使课程从“应然状态”走向“实然状态”,任何教材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材料的再加工或二度开发,在具体教学情景中批判性地使用教材。

国内关于教材校本化的本质特点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我国古代的伟大教育家孔子。“他对传统的典籍是灵活选用的,其选文标准是符合道德标准、材料可靠和适合学生的需要。”[5]近几年来课程专家崔允廓认为,课程开发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先由一批人如专家来负责开发,然后在此基础上,又有一批新的人员教师开始第二步工作。”[6]许多一线教师纷纷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探索如何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韦汉指出,“在课堂上不能照本宣科,唯一的出路在于活化教材。”[7]杨小荣认为,创造性使用教材应突出“变‘远离现实’为‘回归生活’”[8]。

2.2 实验的设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已进入本校大专学习阶段的2014级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其中的两个大专班。其中女生80名,男生1名。

方法是采用观察法,测试、对比分析法进行研究。笔者将两个班级分为控制组和实验组。从他们刚入学直到整个学年结束,笔者在控制组一直严格按照原教材内容进行授课,而在实验组则是依据《基本要求》相关内容及校本化教材应遵循的原则将教材进行校本化处理后授课。在一个学年结束时,笔者分别从两组学生中各随机抽取了20名学生对其在英语语言共核知识内容方面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另外,笔者对实验组校本化教学前、后的教学效果也进行了对比分析。

2.3 实验的实施过程

先是控制组。使用的教材是由董亚芬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大学英语》(第三版)系列教材中的《大学英语精读》和《大学英语听说》两本教材。笔者在控制组严格按照原教材内容进行授课,即课前导入,单词领读然后讲解课文内容。

再是实验组。笔者在完成现有教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删减了一些过多的语言共核教学内容,并依据《基本要求》相关内容及专业特色和实用性增加了以下教学内容:

(1)语音、语调教学。英语语音学可分成音段语音学和超音段语音学[9]。

在语音音段,笔者增加了对词内重音、非重音及词重音教学;个别的辅音、元音、一些双元音发音及清音浊化教学。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不能根据音标独立拼读生单词,对词内重音、非重音及词重音概念不清。此外,对于国际音标的48个音素中个别的辅音、元音、一些双元音发音及清音浊化现象也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如:[e]、[θ]、[ai]、[au]、[sp]、[st]等。

在超语音音段,笔者增加了连读、不完全爆破、同化、吞音、重读和弱读以及节奏和语调等语音知识教学。为了避免了单音训练带来的局限性,笔者搜集和整理了一些英文原声版电影台词和一些英文句子,让学生通过反复观看、模仿的方式帮助学生在自然的语流中练习和掌握超语音音段语音知识,使学生在自然的英语口语交流中虽做不到像英语母语者那样地道的口语,但至少能对英语母语者口语具备基本的感知听辨能力。

(2)基本生活词汇。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将涉及衣食住行、人体及常见动物名称以图片形式将每个物体或每个部位用英语名称标注出来供学生进行学习。这些物体在我们的教材中很多是没有的,但这些物体又的确是在我们的生活之中随处可见的。比如,在课堂上展示一副人物头部图片,要求学生在对应的图片位置写出自己知道的各部位英文名称。这些学生不知道的部位英文名称则鼓励他们当堂运用手机词典查找或课下时间通过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再进行整理后在下次课堂上展示出来,教师则负责对学生给出的结果进行订正补充。

(3)基本日常口语。笔者在口语部分的教学内容主要也是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进行情景教学,即国外旅游期间问路,购物,餐厅点餐以及酒店入住。

(4)阅读和翻译儿童英文原版故事。在阅读和翻译方面,笔者选择了一些与本专业相关且符合学生当前认知能力水平的篇章阅读理解,如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等里面的故事内容在课堂上讲授。这样的结合专业特色的阅读方法既训练了学生的篇章阅读理解能力,又学习了词汇,句型等基本知识点。

3 学年末控制组和实验组英语语言共核知识内容教学效果测试

在学年末,笔者分别从两组学生中各随机抽取了20名学生以第二学期末涵盖了词汇、阅读、翻译三个方面的卷面总分为85分的期末试卷为测试卷,分别对其在英语语言共核知识方面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测试。测试时间为90分钟。各内容与具体分值比例如下:

词汇题有20道,每题计1分,占总分的20%;阅读有4篇,一篇出5道题,一题2分,占总分的40%;翻译则分为(10分)与汉译英(15分),其中英译汉为两个分别长为100字左右的篇章翻译;汉译英为五个汉语句子,占总分的25%。

4 实验组校本化教学前、后的学生的英语知识能力水平测试

为了解实验组在教材校本化教学后的效果,笔者在校本化教学前的学期初和校本化教学之后的学年末在实验组分别随机挑选了20名学生从语音语调、基本生活词汇、基本日常口语以及阅读和翻译儿童英文原版故事等方面对其英语知识能力水平进行了测试,测试内容如下:

语音、语调:笔者找了10个生单词和5个句子,让其进行朗读。

日常生活词汇:笔者制作了六幅、共计100个单词的涉及衣食住行、人体及常见动物的图片,让学生说出每幅图片上的每个物体或部位的英语名称。时间为40分钟。

日常口语测试:也是包括了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即国外旅游期间问路,购物(Shopping),餐厅点餐及酒店入住。此部分在测试之前给学生15分钟的准备时间。

阅读方面:《基本要求》对完成大专阶段学习的学生其阅读能力有明确说明:“阅读速度达每分钟50词。”[1]2依此笔者找了两篇学生之前都没学过且具有代表性的儿童英文原版故事片段,即安徒生童话里的《海的女儿》,格林童话里的《谜语》。要求学生按照每分钟50字的速度阅读完两段内容后口头说出其故事大意。

5 实验的结果分析

5.1 两组共核知识部分测试结果对比

表1 控制组与实验组英语共核知识部分测试结果对比

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组在61-70分区间与71-80分区间的成绩都要明显高于控制组(分别为63%比55%与20%比12%)。由此我们可以说课堂上英语共核知识教学的内容不需要过多,够用为度即可。

5.2 实验组校本化教学前、后的教学效果对比

5.2.1 语音、语调

校本化教学前:所有学生都没有准确地拼读出这10个单词。问题不是重音、次重音以及非重读音节概念不清就是轻音浊化现象和元音、个别辅音的发音存在问题。其中6名学生明确表示,不认识音标,不会拼读,更无法流畅朗读句子。

校本化教学后:所有学生都准确地拼读出了这10个单词。重音、次重音以及非重读音节以及轻音浊化现象学生都能够准确把握。而朗读句子时的连读和失去爆破,除了个别学生,大部分人都能流畅而准确地读出来。

5.2.2 基本生活词汇

校本化教学前:基本生活词汇测试结果不尽如人意。最高的同学才为36%。最少为16%。大部分实用的生活词汇学生们都不知晓。

校本化教学后:最高的同学为97%。最少为68%。

5.2.3 基本日常口语

校本化教学前:测试结果发现一些最基本的文化语言常识和非常实用的日常口语表达学生都没掌握。

校本化教学后:对于日常口语的测试笔者以问答的形式随机抽取了20名学生进行了测试。对于商场售货员如何招揽顾客(Can I help you?)以及顾客回应“我先看看(I’m just looking around.)”、购买时双方的讨价还价以及宾馆入住和酒店用餐时的一些常见表达时,20名学生都能够熟练和准确对答。

5.2.4 阅读和翻译儿童英文原版故事

校本化教学前:20名学生在规定的6分钟的时间内看完两篇故事片段后,只有一个人能基本上正确地说出故事的大意。

校本化教学后:16名同学都能基本上正确地说出故事的大意。其余4人则反映自己基础比较薄弱,看不太懂。

5.3 实验中发现问题的探讨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不难发现在课堂英语教学方式上,控制组完全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满堂灌形式的大课授课方式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式学习。而实验组则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为单位的主题式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只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控制组是采用传统的授课方法,即教师教授,学生听。而实验组则是采用了图片和多媒体等直观性教学方法。两种教学方法的不同使得后者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要明显强于前者。

还有在教学设计上也不难看出,控制组在内容上完全是按照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授课,没有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任何增加或删减。而实验组则完全不同,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专业特点及其对英语知识的心理需求,通过主题式教学为学生搭起了学习框架。学生则负责填补框架内容。这种教学设计使教师学生分工明确,任务清晰。

在教学策略,也能发现,教师在实验组授课时,无论从教学内容、方法还是教学设计上,都充分考虑到了学生专业特点和对英语知识的心理需求,调动起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动力。

6 五年一贯制专业英语校本教材教学建议

6.1 应遵循的几条原则

所谓教材校本化处理是指根据 《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把现行使用的教材通过添加、删除、替换、整合等方法使之适合自己学校学生学、教师教的特点的教材处理过程。所以英语校本教学不是随心所欲的,应该结合专业和学生特点以及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心理需求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一是依据课程标准原则。《普通高等专科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是教育部对普通高等专科英语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其强调了普通高等专科英语教学是在语言共核教学基础上须重视结合本专业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是实用性原则。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以后无论是从事幼师工作岗位或是其它职业,具有标准的英语语音、语调是其最基本的一项技能;其次,要知道衣食住行这几个方面最基本的生活词汇及日常对话;能阅读和翻译儿童英文原版故事。所以幼师英语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现实需求和心理需求。

三是趣味性原则。校本化教学时,应该尽可能利用各种方法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增加英语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尽量在轻松地氛围中习得语言知识和能力。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四是独特性原则。学生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性格、兴趣、学习习惯和英语语言基础都是不同的。有些同学善于通过“听”习得语言知识,有的则是善于通过“读”。所以在进行校本化教学时,在教学方式、方法和策略等方面要充分考虑个体的差异性。尽量做到“因材施教”。

6.2 几点建议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后发现的问题,建议教师们在课堂实施校本化教材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教学方式上,应采取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小组主题式教学方式。学习首先须确定一个主题或目标。教师要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生活实际情况为其设定好具体的学习任务,然后指导学生围绕其展开相应的小组学习活动。

第二,在教学方法上,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利用图片这种直观性教学教授日常生活物品的英文名称;让学生通过听英文流行歌曲和观看原声版电影片段等方法练习和掌握连读和弱读等语音音段知识和超语音音段知识;在阅读时可以在学习后采用英语短剧表演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和提高学生对单词的记忆和口语的表达能力。

第三,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应该是整堂课的课程“设计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学生专业特点及其对英语知识的心理需求设定若干主题,即为学生搭起学习的框架,然后让学生搜集和整理相关知识来填补框架里的内容。再在课堂中演示给大家供大家学习和探讨。教师则负责补充订正学生的作业。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发现知识、总结知识的能力,也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第四,在教学策略上,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心理需求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如在进行“购物”相关口语活动教学时,教师可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语言描绘等方式创设一个学生在国外旅游购物的生活场景,增加学生的代入感从而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此外,还可以通过示范-模仿的教学策略进行课堂英语教学。如为原声版电影片段配音的方式来练习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在参照《基本要求》,遵循以够用为度的英语语言共核教学同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批判性和创造性地使用现有教材,使语言学习回归生活。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热情,还能提高专业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国家教育委员会.普通高等专科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320.

[2]Poner,G.J.Analyzing the Curriculum[M].New York:McGraw-Hill Education,1992.12.

[3]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0.

[4]江山野.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5]王超.孔子的语文教材观[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6):104-105.

[6]崔允榔.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55.

[7]韦汉.活化外语教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999,(5):79-84.

[8]杨小荣.创造性使用教材应突出五变[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6):40-41.

[9]Charnes, A, Cooper, W.W, & RhodesE.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ision making unit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1978,2(6):429-44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