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天人合一”思想对大学生的素质培养探析

时间:2024-07-06

孟荣荣

(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阳泉 045200)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朴素哲学对我国民众的世界观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应该说,“天人合一”对国人素养的形成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同样,对于当代大学生素质培养也有指导意义。

1 “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内涵

“天人合一”思想最早是由我国古代先哲老子提出,其中“天”指自然,即物质世界,“人”指个体,即意识存在,“一”相当于物质与意识之间、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之间契合程度,达到一致即为“一”。但从人类社会的角度说,“天”指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人”是指社会中的单个个人,当个人与社会、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达到平衡关系,即为“一”。进一步而言,当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实现和谐共处的统一关系,人通过各种实践提升自身的格局和视野、能洞察各种事物本质的精神状态。

在此基础上,“天人合一”还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解读:第一个维度是天人同构。自然界的运行是一个大系统,就如一年有春夏秋冬,树木会依循四季的规律运行,个体也像一个按规律运行的小系统,存在生老病死。总体来看这两种系统有统一性的规律,即个体往往是与整体融合在一起。从大系统看,人类这个群体的发展要顺应自然的发展变化规律从事生产和生活,否则就会遭受自然规律的惩罚;从小系统看人类社会适应自然,利用自然,必须以群体构建的社会存在,每个人离开了社会,生存就会难以持续,难以发挥出个体潜在的能力,因为人类是以社会分工的形态来适应并利用自然的。

第二个维度是天人合德。《易经》中乾德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德指“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人合德指人应该按照客观的规律来进行活动,不能浮躁,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才能取得成功,获得幸福感。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中,会与自然、社会、接触的人产生各种联系,这种联系的发展方向取决于是否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只有达到不为感情所左右,不为名利所牵引,洞悉事物本质,完全实事求是的心理状态,才能妥善处理好社会关系,干好工作,发挥自己最大价值。

第三个维度天人感应。古语有云“心宽体胖”指得就是人要心胸开阔,积极乐观的态度会带来人的健康和活力,消极的态度则会给健康带来损害。研究表明,人有积极的心态,就能充分调动人身体的各个系统产生免疫力,保持生理机能的稳定。反之则会影响身体健康。

2 “天人合一”思想在大学生素质培养中的价值

“天人合一”思想在大学生素质培养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培养大学生创造性、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大学生的人文情怀三个方面,具体如下:

2.1 “天人合一”思想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

老庄思想中的“天人合一”强调人应该尊重自然规律,人不能改造自然规律,提倡“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天地万物是按照客观规律的轨迹进行运行,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按照严谨的逻辑思维,感受具体事物的道理,通过对道理的领悟,认识到事物运行的客观规律,从而学会学习,学会一种认知事物的思维方式。

庄子在《庄子·齐物论》中说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是指人与自然有机达成一体,能够以大的格局视野来看待世界,鼓励学习者深入研究客观规律的运行形态和本质特征,清晰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从而激发人学习的欲望和激情,回归到教育本身即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结合现实,实现自身价值。这种思维范式,强调有教无类,大学生按照自身对事物的深入观察产生的喜好来进行深入研究,注重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热情、坚定自身发展的信念,培养他们的灵性和创造性,扩大学生的格局与事业,因此“天人合一”对大学生创造性培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2 “天人合一”思想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当今社会急速变化,中西多元文化碰撞,在带来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也由于利益冲突加剧,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思想混乱,信仰缺失,甚而可能导致社会道德秩序坍塌。为重塑社会正确价值观,就应充分挖掘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精华。

“天人合一”思想中所蕴含的教育思想,有助于形成中国文化特色的教育理念,塑造中国的民族性格,为大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形成提供了指引[2]。它的哲学文化,阐明了宇宙的发展全过程,能让人明白自身也有生老病死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明白人在世间的意义,确定自己在世界中所处的位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让大学生明白做人的责、权、利的界限,最终较好地适应社会和自然发展的客观要求[3]。因此,“天人合一”思想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2.3 “天人合一”思想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情怀

“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建立和谐的关系,大学生只有认知到“仁者与万物为一体”的天道原则,才能产生大海一样宽广的博大情怀,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将会把自己的理想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追求做一个理性自觉的人,高尚的人。

“天人合一”思想能有效帮助大学生合理把握人与自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与对立,回归人的高尚人性。因此“天人合一”思想在培养大学生关爱自然、关爱生命的人文情怀上,有巨大的现实价值。现代化并不意味着对传统文化的放弃,现代化更多是对传统文化的扬弃与发展,挖掘“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价值,凝练其积极、健康的内容,主动赋予其新的存在形式是当代大学德育应关注的重点[4]。

3 天人合一思想在大学生素质培养中的运用探讨

3.1 鼓励社会实践,提升学生社会认知视野

先哲“天人合一”的发展观,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人类应当遵循自然规律,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并且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

高校的道德教育,应当充分借鉴天人合一思想,认识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大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提供现实理论指导[5]。现代大学生掌握了较多理论知识,社会实践活动能为他们提供了解社会与自然的机会。高校的道德教育应化入实践中,例如组织的大学生志愿者团队支教;为社区提供公益服务;以社会田野调查夏令营的形式,为大学生提供深入社会基层了解社会运行机制的机会等。同时也为大学生们提供个人与个人之间交流和分享的机会,引导大学生们形成团队意识,提升自我修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最终通过社会实践,鼓励大学生将个人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进行发展。

3.2 强化挫折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心态

过去在大学专业教育中,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习得与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大学生个人的心灵需求,不注重引导青年去寻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致使大学生抗压能力、个人修养较差。无法正确面对学业、情感、就业等方面的挫折,甚而出现淡薄生命的行为[6]。

此外,部分大学生的生活习惯不科学,不良的生活嗜好无法拔除,如沉迷网游、打牌赌博、热衷酒局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高校道德教育应该合理汲取天人合德、天人感应的有益思想,教育大学生学会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对生命有感恩之心,不要随意透支身体,合理配置好学习与娱乐的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在面对挫折的时候,要有正确的心态,勇敢面对,才能正确把握事物的规律,干好工作,发挥自己最大价值。

浮躁和急于求成的心理是大学生引发心理挫败的根源之一,高校德育应该教育大学生浮躁对学习和就业无任何益处,反而会造成负面心理,运用天人合一思想认识到失败是一种常态,只有保持一颗平常心,认真反思自己的错误认知和总结规律的特征,大学生才能真正地体会到成功带来的成就感。

3.3 加强生态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近些年,随着社会物质极大丰富,部分大学生尚未形成完整、稳定的消费观念,就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了随机消费、冲动消费的行为:或攀比心强,为了满足心理优越感,大手笔地购买奢侈品;或无法合理计划和支配生活费,囊中羞涩时不惜向网络金融透支进行借贷甚至通过采用各种不法行为获得金钱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天人合一思想强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高校德育要引导大学生抵制各种诱惑,养成科学、健康的消费习惯,鼓励大学生量入为出,合理消费。

高校德育应向大学生阐明天人合一思想的现实价值,让学生看到盲目追求物质消费,会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破坏和污染我们的生态环境,在大学期间,大学生要明确自己的位置和使命,了解自己主要的任务是学习,要看到过分对物质追求的害处,最后大学生应树弘扬优良的节约美德和注重个人的修养水平提升。

总而言之,在高校开展“天人合一”思想,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当代大学教育结合,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存在。“天人合一”思想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与科学发展的精神有机统一,合理提炼“天人合一”思想积极因素,重新再认识和再理解“天人合一”的协调发展理论,是中国古代先哲们留给高校德育的重要思想内核。

[1]杨浩.浅析“天人合一”对当代大学教育的意义[J]. 亚太教育,2015,(16):200.

[2]刘春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天人合一”思想对我国高校教育的当代价值[J].教育,2015,(38):219-220.

[3]徐爱钰.天人合一思想视阈中的大学生个性教育[J]. 文学教育:中,2016,(12):86-87.

[4]陆捷,李春芳,陶云.论中国“天人合一”思想智慧与困境及其当代价值[J].中国-东盟博览,2013.

[5]孙杰远,刘远杰.“天人合一”与“生态文化”的当代契合——兼论民族地区学校文化发展的应然之态[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136-144.

[6]陆云.“天人合一”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大学生道德观教育亟待区分的两个命题[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3,(3):7-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