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董 颖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蓬勃发展,随着国内许多城市对现代化城镇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的日渐重视,国内建筑施工行业内的企业竞争也愈发激烈。由于建筑施工行业的工程项目普遍存在工期长、项目造价高、需要施工方垫付工程款等特性,建筑施工企业在开展业务的全时段都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经营财务风险。因此,国有建筑企业作为我国现代建筑企业中的中流砥柱,必须要重视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体系。
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在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中进行财务内部控制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企业进行财务内部控制,是有效防范经营财务风险、实现经营目标的必然要求。对于国内的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施工项目利润率低、项目工期长、项目造价高、建设方回款速度慢、经常性垫付工程款、企业整体资金流紧张等情况普遍存在,这些情况共同导致了建筑施工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面临极高的经营财务风险。因此,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机制,才能够充分识别、评估和防范风险,从而确保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其次,提升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水平,也是国有企业上级主管机构对权属企业提高经营效率的必然要求。企业通过完善与财务内部控制相关的控制活动、制度以及流程等途径,将精益化管理的思路运用到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健全中,可以精准实现企业在经营项目上的降本增效,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和效果。
最后,随着国家在建筑施工领域和内部控制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指引陆续出台,行业内部的运作将越来越规范化,原本建筑施工行业中的“灰色地带”、“不成文规则”都会被逐一打碎,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顺应行业发展趋势,以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作为准绳和业务指引,有针对性地设计和构建财务内部控制机制、采取符合政策标准和企业经营目标双重要求的控制活动,确保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实现企业效益和价值的最大化目标。
对于大型的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同期进行多个项目的情况不在少数,且项目所在地通常较为分散、工期普遍较长。为了确保项目按照正常进度安排推进,企业要经常性地支付各种各样的工程款、材料款、劳务费等工程成本款项,且许多中标项目的建设方会要求中标单位在项目所在地开户,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的强制性要求,建筑施工项目还必须另行开立农民工专户,以保证农民工工资薪金的准时、足额发放,因此,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常在机构地和项目所在地都开立了许多银行账户。在企业的日常业务资金收付和资本筹措的过程中,因银行户头多、资金管理水平不高等原因,容易造成企业资金分散、多数账户资金存量低、资金难以聚集的情况,以上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建筑国企对账户资金的调配能力,从而导致了企业在资金管理效率上的力不从心,进而导致了资金风险。
1.业务性质导致资本需求大
随着我国各省、市、县区的区域城镇化建设如火如荼的推进,各地市都在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各种工程项目经营模式也纷纷应运而生,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作为工程项目的施工方,在建设方款项到位前往往要垫付工程款、材料款等,以确保工程进度按照工期计划正常推进。国有建筑企业中标的建筑施工项目大都具有项目先期垫资大、管理难度大的特点,企业为保证所承接的施工业务能正常运作,也必须携大量资本进场,若缺少雄厚的资本支持,就相当于在竞争中失去了敲门砖。
2.资本筹措难度大
从当前形势看,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内、外部融资能力皆存在不足之处。早年间由于行业发展过快,而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相对而言完善程度较低,使得早期建筑行业中“暴利”情形比较常见。近些年随着行业内的竞争越来越透明和规范化,在建筑施工企业的整体利润水平呈现下降趋势的同时,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却普遍缺乏内部利润留存、资金沉淀的能力,加上国有企业有政府背景,导致了国有建筑施工企业长久以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政策性的银行贷款,从而更加忽视了内部资金积累的这一资金来源。此外,因为存在国有企业的固有特性,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在资金运作方面的能力也比较差,企业的外部筹资的能力也比较欠缺,企业自身缺乏有效的外部融资途径和方式,难以获得低成本且可灵活运作的资金。
由于我国现阶段经济从高速发展转为高质量发展,为了加强和规范国内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国家出台了许多与企业内部控制相关的规范和指导性文件,比如财政部联合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四部委于2008年和2010 年分别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及配套系列指引,就是目前国内在内部控制领域较为权威的规范性文件和指引。
在上述背景下,国有企业纷纷开展了内部控制建设,又因为财务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核心重要地位,各个企业都着重加强了有关财务的内部控制机制。但因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经营特性和现有治理结构的特殊性,导致大部分传统的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只是流于形式,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职责分散,风险控制管理机制不健全、甚至与企业发展情况脱节,财务内部控制实施的效果不理想,整体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不完善。
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现有财务内部控制上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五点:
1.财务内部控制环境缺陷
不够科学的组织架构,是导致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环境缺陷的根源问题之一。在许多大中型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中,企业的组织架构不完善,加上财务人员和组织内部其他的成员彼此间的职责不够清晰,经理层以及员工缺乏正确的内部控制理念、不够重视财务内部控制活动,这些原因都容易导致对组织成员的职责衡量标准缺失,进而造成在企业内部出现问题时无法及时查明原由,甚至在出现问题时,因责任划分不清而出现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最终形成不利于构建有效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控制环境。
此外,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中普遍缺乏综合内部控制人才,企业缺乏适时根据国家政策、行业变化以及企业实际经营情况调整财务内部控制的能力,未定期对内控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关键控制点上的人员专业素质不高,这些情况也会影响财务内部控制实施的效果。
2.财务内部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到位
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应当根据国家政策、结合企业经营发展情况和战略目标制定,财务内部控制的实施应当旨在促进企业的可持续长远发展。当前建筑国企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大都限于旧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缺乏全局性的、长远发展角度的考虑,加上员工对内部控制理解不充分,间接导致了员工对财务内部控制的参与程度参差不齐,最终导致财务内部控制执行层面的偏差。
比如,许多国有企业对预算管理工作认识水平不高、重视程度有限,存在预算编制基础与企业实际经营情况有所出入、预算目标偏离或脱离实际等情形,使得预算工作失去原有的意义。还有些企业虽然有执行预算管理,但未在企业内部设立有效的预算监督机制,预算执行情况无人跟踪,相应地,预算管理的执行效果也会随之大打折扣。在这样的情况下,预算管理犹如“纸上谈兵”,丧失了原有的约束力,甚至会出现实际执行情况与预算情形完全相悖的后果。
3.内部监督乏力
通过内部监督,企业可以定期对财务内部控制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价,有效的内部监督提高财务内部控制的控制水平。但在现阶段大多数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中,缺乏独立的内部监督机构或财务人员兼任内部监督人员,是较为常见的现象。若内部监督机构不能够保持独立性,内部监督也就失去了相应的职能作用,会导致其相关控制流于形式化。兼职监督人员进行内部监督时,由于工作量变大或者存在其他顾虑,也无法全面、客观地对内部控制工作进行评价,那么监督效果也不可能达到预期。
除内部监督机构和人员的独立性外,在企业内部审计方面,如果出现内审程序流于形式或者制度缺失的情形,也属于是内部监督乏力的表现。因为相关的规范制度不健全,会造成许多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最终只形成最基础的审计报告,而未能根据具体的审计结果对出现的经营管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因而内部审计工作也无法起到对企业经营管理应有的监督作用。
4.风险管理体系不完善
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面临多种多样的经营财务风险。
由于建筑施工行业施工项目利润率持续走低,同时项目工期长、施工进度和节点排期严格、建设方普遍回款速度慢、施工方经常性垫付资金等经营现状又难以被改善,因此,建筑施工企业普遍面临较大的经营财务风险。
同时,随着建筑施工行业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下越来越规范化,许多原本行业默认的“不成文规则”和“灰色地带”都将被逐一肃清。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根据政策变化对固有的经营模式和要点进行调整,若调整不及时或不恰当,极易引致经营风险,进而导致出现财务上的风险。
但以目前行业的内部控制建设情况来看,许多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仍然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和应对机制,企业对内、外部环境中的经营财务风险的识别能力也比较差,或者对于已识别到的风险无法正确衡量其风险等级,因而无法做到面对各项经营财务风险防范于未然。5.财务信息系统功能不全面、数据有效性低等
由于长期忽视信息化建设,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信息系统落后的问题。许多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在财务数据处理上仍然采用传统的财务信息系统,而传统财务信息系统的功能大都局限于会计核算,且没有定期结合业务实际对信息系统进行有针对性的更新,业务版块和财务版块基本处于分离状态,各个部门的数据不能互通有无,数据共享性较差。因此,传统财务信息系统信息化、智能化程度有限,通常无法及时、高效地处理并汇总财务信息数据,因而并不能满足资金管控、风险管理、全面预算、内部监督、业财融合等经营管理新需求,也无法及时、准确地为企业管理者提供高质量的决策有用信息。
此外,财务信息系统未与内控制度和财务内控程序相结合,也会造成大多数环节都是人为控制,从而增加了财务内控执行过程的风险。
国有建筑施工企业需要优化财务内部控制,将精益化的管理理念融入到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和实施中,以提高企业经营财务风险应对能力。
1.强化财务内部控制意识
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应当重视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加强对企业内部经理层和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培养和专业素质培养。对于公司经理层,要提高其财务内部控制意识,要求经理层在规划企业战略目标和实际管理经营业务的过程中,都要融入财务内部控制。公司管理者要积极引导基层员工积极参与内控工作,并提供定期培训机会,以推动企业内部由上至下的内部意识和相关知识技能的提高。
2.优化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是内部控制环境要素的核心组成部分,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会使内部治理主体呈现出不一样的特征,进而产生不同的治理效果,从而进一步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和内部控制实施效果。在公司治理中,治理结构的合理性对财务内部控制的效益尤为重要。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应完善治理结构,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经理层之间的监督和制衡机制,还要充分保障各个内部机构在整体治理结构中的独立性。
3.合理设置职能部门
企业还应当科学设置职能部门,促进内部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合理划分工作职责,并在工作内容中加入财务内部控制,以保障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正常运转。在关键岗位员工的聘用与培养,要确保员工能力、经验与岗位职责相匹配,关键控制点得到有效控制。
1.完善资金管理制度
企业可以从制度建设出发,构建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依靠制度保障资金管理有效性,在最大程度上对企业的资金在各项目间的分配和使用进行优化和整合,同时也可以对未来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预测和计划,有效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精益化资金管理。
如果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本身为集团公司,还应该从机构本部的集团层面去全面管控资金,统一组织资金的上收和下拨,同时制定相关的资金集中规范化制度,明晰资金归集职责,结合在建项目的实际经营情况,将相关工作任务分解到具体执行主体,比如将施工项目的项目经理、分子公司的法人代表可作为资金管理的责任人,相关责任人对本单位的资金集中收付情况负统筹责任。
此外,国有建筑企业在资金管控上,还有以下两点优化建议:一方面,要把握“以收定支”的原则,积极与业主单位交流协商,按时请付施工项目进度款,加快应收款项资金回笼,加大资金存量,以保障企业现金流的稳定性,防止业主单位违约情形的发生;另一方面,通过资金收付的预算管理,合理且合法地延迟建筑材料成本费用、劳务分包款项、分部分项工程款的付款节点,延长付款周期,减少垫付资金的规模,集中拨付工程款项,同时建立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与考核机制。
2.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要对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全面预算工作做整体梳理,将预算的管控流程精细化,结合实际业务流程构建系统化的预算管理机制,从而保证预算管理工作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要将预算管理工作落实到各个责任主体,强调全员、全面参与预算工作,全程跟踪预算执行情况,保持对预算执行过程和成果进行适时监督和控制,形成事前审批、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全过程控制;在预算管理工作中引入信息化的预算方法,搭建满足精益化需求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
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应当重视风险管理,风险管理体系作为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运作效果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整体实施效果。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首先应该建立在对项目风险充分识别的基础上。企业应当至少做到这三点:第一,通过合理使用风险识别技术,发现影响项目利润、资金安全、资金使用效率的各种经营财务风险;第二,应用各种数据模型,采用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式,谨慎预估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可能会带来的影响;第三,重视风险应对,组建专业的风险分析团队,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策略,完善风险管理的环节和流程。
例如,在应对融资风险方面,虽然建筑国企可以通过筹措外部资金,形成财务杠杆来创造更多的效益,但同时也会给自身带来与收益对等的经营风险。出于长远发展的考虑,一定要对企业的融资管理进行合理的控制,将风险限制在企业的可承受范围内。而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对于融资风险的管控,可以通过其内部控制体系来实现。比如,企业可以结合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评估其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范围,设定合理的资产负债率上限,将其负债率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从源头上杜绝超过企业负荷的融资行为。
建筑国企还应当注重加强内部监督。首先,应当将内部监督融入到日常内控流程中,确保内部控制得到有力执行,比如企业同期在施工的项目所在地比较分散时,可以通过日常监督管理,要求项目负责人定期汇报工作情况,重点关注项目进度、项目资金垫付情况、项目回款情况。其次,要落实好专项监督工作,针对关键风险点、发展战略、业务流程变化等开展专项检查;再次,应综合运用专项监督与日常监督的结果,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最后,保障内部监督部门的独立性,确认赋予其足够的权利以履行监督职能,应单独设置审计机构,且避免财务等不兼容岗位人员兼任内部监督人员。
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账务处理繁杂,引入先进的智能化财务系统,是推进精益化建设财务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前提。
首先,更加细化的会计核算单元可以更快速地提供更准确的财务数据,提升财务管理效率,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力的财务信息支撑。
其次,定期结合业务实际对信息系统进行有针对性的更新,推进财务信息系统业财结合,将业务部门加入信息平台的数据录入和维护工作,可多维度地提升财务数据的可参考性,也有助于各部门间的数据和信息交流,同时也能够降低企业内部沟通成本。
最后,财务信息系统的构建还应当注重与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中其他内部控制措施和流程的结合,比如,以财务信息系统为基础,在系统设置中融合全面预算管理、资金控制、风险管理、内部监督等。
综上所述,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应当重视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体系,通过完善财务内部控制来降低经营财务风险、创造企业价值,保障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长效增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