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我国实证会计研究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4-07-06

安晨 朱建永(通讯作者)

1.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 2.西藏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一、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实证会计的含义

实证会计是一种会计理论和研究方法,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主要受到经济理论和财务理论的影响。实证研究回答“实际是什么”的问题,旨在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相对于规范会计研究,实证会计研究更重视科学性。广义的实证会计研究也称为“经验会计研究”,主要包括实验室研究、实地试验、实地研究或案例研究、调查研究和档案研究五种方法;狭义的实证会计研究多指档案研究。实证的步骤是提出理论假说和有关的假设条件,理论假设模型的经验验证,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一个被普遍接受的观点是。规范会计研究所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实证会计研究所回答的是“实际是什么”的问题,实证会计研究的目的是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规范会计研究的目的在于规范会计实务。一个简单的类比是,如果你要过一条河,实证会计研究告诉你的是以前人们是摆渡过去的,而规范会计研究告诉你的是应该从桥梁上过去,还是摆渡过去。从这个意义上讲,实证会计研究更重视科学性,规范会计研究更重视哲学性。

(二)我国实证会计基本情况

我国关于实证会计的研究具有起步晚、研究少的特点。一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该研究才逐渐在我国出现,而那时候受到我国基本国情的限制,再加上当时该领域的基础薄弱,研究条件不足,实证会计研究并没有在我国掀起什么波澜。所以说我国对于实证会计的研究还是要从90年代开始说起,那个时候才真正意义上出现了一些实质性研究,但是那时候的研究成果还是较少,主要是从一些基础方面入手。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越来越多的人投入相关的研究,不仅在研究数量上有所改变,而且还带动了整个会计领域研究重点发生改变。渐渐脱离了最开始的单一的规范会计的研究,创建了规范会计与实证会计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实证会计具有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这一大特点,极大程度上弥补了规范会计研究过程中缺乏实例支持这一不足之处,不仅推动了规范会计的发展,还进一步带动了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的发展。但是也因为这一模式导致我国实证会计的研究成果与规范会计紧密相连,如果两者脱离来看,我国对于实证会计的研究可能十分不足。

二、我国实证会计的研究成果

(一)盈余管理方面的研究

说到盈余管理就不得不介绍瓦茨和齐默尔曼的《实证会计理论》一书了。在这本书中提到了报酬计划假设、债务契约假设和政治成本假设,这三种假设被统称为三大会计理论假设,是我们研究实证会计的一个重要基础。大量学者针对这三种假设对盈余管理现象过度出现的原因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了在许多上市公司这一现象非常严重。于是针对这一问题的前因后果也提出了许多防范与管理措施。如建立健全会计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机制,强化相关主题法律责任等。

(二)证券市场方面

大量学者为了进一步认识会计信息与证券市场方面的关系做了许多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会计信息对于证券市场的股票走向是有很大影响的。就比如说一个企业的会计信息呈现出积极乐观地一面,那么它反映到证券市场上就是有许多人选择购买这家公司的股票。而如果它的会计信息反映出来它的发展有许多问题,未来可能缺少潜力,走向衰落,那么它的股票则可能开始下跌。所以会计信息与证券市场是息息相关的。而且证券市场也受到管理当局的盈余操作,加强证券市场的监管,外部利益相关者是理性的,有相关的辨别财务报告的能力,管理当局也会减少盈余操作。

(三)以会计准则为核心的会计选择的研究

这一研究主要与我国经济市场缺陷相关。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这一方面内容,我国学者对选择刚性与弹性、选择行为及经济动机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研究,同时也发现这些因素对于企业的会计选择也是有一定影响的。

三、我国与国际实证会计研究的联系

一方面从上文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各种研究都要符合基本国情,其中实证会计研究方面与国际社会还是有许多不同点的。另一方面我国的实证会计理论研究借鉴了部分国外经验,而且还有着许多外国文献的影子,所以我国与国际实证会计方面研究也有许多相同之处。客观来说,我国的实证会计在研究过程中有许多方面是以国际实证会计研究为基础的。所以我国实证会计的研究有部分内容与国际实证会计发生了重合,但是我国政治经济社会与国际社会还是有不同的,结合了本国国情的实证会计研究与国际实证会计还是存在着许多差异性的。接下来,就要通过对我国与国际实证会计研究的差异性进行研究,发现出我国实证会计研究出现的缺点或问题在哪里。

四、我国与国际实证会计研究的差异性

(一)研究内容的差异性

1.研究范围方面差异

很明显,国际实证研究的的时间比较久远,相对应的研究范围比较广,而我国实证会计研究发展的比较晚,导致研究范围相对应的比较小。前面我们说到,近些年来我国实证会计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盈余管理、会计信息与证券市场以及会计选择方面。其它方面的研究很少甚至没有。而国际上对于实证会计的研究涉及了许多方面,研究范围的差异之大这与我国的国情相关,由于我国改革开放较晚,对于实证会计的引入也较晚,这也就导致了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不足。

2.研究侧重点差异

而就研究的侧重点上来说,我国实证会计研究忽略了权变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有效市场假说等方面的内容研究,研究重点仅仅在于企业和证券市场上。而国际的实证会计研究则将这些内容都包含了进去,相较于我国来说,他们的研究更具有深度,对各方面的理论内容进行了深层次的挖掘探索,而这一点也与我国的国内资本市场不太完善有着重要关系。

(二)研究方法差异性

而从研究方法上我们则可以看出国外进行实证会计研究方式的多样性。从我国的实证会计研究成果来看,我国学者进行实证会计研究时最主要的还是参考之前的文献数据,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不同的更深层次的理解。而国际进行实证会计研究的时候考虑了多层次的内容,不仅仅运用一种方法,而是采用了多种方法来保障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和可信赖度。主要包括实地考察法、案例研究法、实验室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等。甚至于培根的经验哲学和牛顿-伽利略的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也可以划分为该方面。在我国,学者经常会觉得社会科学不可采纳实验来探析。但是他们却忽略了实验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他们的思维受到了约束,没能更大胆地开拓创新。

(三)研究风气差异性

从研究风气方面来说,我国与国际社会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总结出来就是我国对于实证会计的重视程度不够,而且在这方面还缺少思维的创新。就近几年的研究成果来说,我国实证类论文发表的论文数量虽然呈现出了逐年递增的趋势,这说明实证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在我国的会计方面的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当今的时代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上已经成为了主流的研究方法。虽然相关的研究成果逐年递增,但是相较于我们整个国家这个大团体来说,肯定是不够的。根据统计表明,我国实证会计类论文的发表数量还是非常少,根据统计,从1995年到2007年涉及到的文章也仅仅只有413篇,其中会计学者所擅长的会计和财务方面占据了271篇。相较于国际社会来说只占了很小的份额。这个结果证明对于我国学者来说,就是认为实证会计研究并不是很重要,不需要花费时间精力去研究,而这也就形成了整个行业内都对这一方面重视度不够的问题。从长远角度来说,是非常不利于我国经济市场的全面发展的。然后说到创新思维方面。我们从第二点的研究方法上也可以看出来,我国对于实证会计研究方面的创新性严重不足。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该研究方面的创新性的话,我选择湖水。怎么说呢?就是整个大行业内,就像是一滩死水,没有活力。大家的思维都固化了,没有人敢去打破这一僵局。所以说相较于国际社会来说,我国的实证会计研究风气要想改变,必须尽快进行理论与思路的创新,从内部破除这一问题,寻找新的思路。而且与国际实证会计研究相比,我国该研究发展环境不稳定。具体来说就是我国内部还没有形成相对应的监督制度。相较于国际整体水平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水平来说,我国的监督体系还有很大的提升,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同时,就整个市场环境来说也有许多需要改变之处,具体表现就是实证会计研究需要大量参考案例,可是我国与国际的交易量、外汇量不够,不足以提供多方面的研究数据支撑。就法律而言,我国目前针对实证会计方面的法律文献不够,对于相关人员的约束力不足,不利于树立良好的研究氛围与研究环境。

(四)样本基础差异性

从样本基础上来说,相较于国际实证会计研究来说,由于我国的商业交易行为受到了限制,所以可供研究的样本不够。实证会计研究最主要的就是要落实到市场环境中,在市场环境中寻找实例支撑。相较于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在经济运作与发展方面受到了国家的干预,这样的发展模式不能支撑起我国现有的独立利益市场主题。这么一来在企业发展与经济发展方面可提供的实例就不够多了。而且我们的实证会计最初研究源于国外的文献,本来就可能出现与我国市场不匹配,与我国发展实际不相符的情况。所以,相对于发展较早,已经形成稳定格局的国际市场来说,我国的实证会计研究缺少了许多必要的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样本基础,这也就导致我国实证会计研究与国际实证会计研究的样本差距进一步扩大。

(五)教育基础差异性

从教育方面来看,我国对于实证会计教育力度不高,也就导致了我国缺乏实证会计研究方面的人才。总的来说就会计工作者的教育方面,我国重视与发展程度相较于国际社会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教材更新速率不高,一直是比较老的版本。而且这个情况下教育方式也有失偏颇,继续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没有做到与国际教育方式接轨。这样一来,我国实证会计方面的知识宣传力度也就不够,人们关注的也就越来越少,导致我国缺乏相关的人才,很难出现适合新时代发展形势的人才。根据统计,我国实证会计研究样本中的有着一定经验的作者参与的文章少的可怜,仅仅只占样本总量的两成,这一方面也可以很好的说明,我国相对于的会计研究人员的稀缺。而国际社会实证会计发展较早,对于这一方面的重视程度也较高,深刻认识到了该方面人才的作用,注重教育,注重教材更新和教育方式的变革,提高大家的真实感。同时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建设,培养其实践能力。

五、总结与建议

(一)进一步开拓思维,将研究内容扩散化。进一步认识到权变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有效市场假说等理论的时代价值与意义,适当参考借鉴西方文献,慢慢拓展研究领域,进一步促进我国市场进步。同时,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固化思想,引导各方学者去开拓理论思维,学习更多内容,了解更多内容,学会广泛涉猎,认真思考,敢于挑战,敢于涉及新领域。做好结合工作,把多方面内容笼统结合。

(二)向国际社会学习,运用多元化的研究方法。国际社会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多元化研究方式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我国学者应该取长补短,借鉴这一优势并将其运用到研究实际过程中。在研究过程中改变固有思维,进一步加强理论建设。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不能过于固化,我们要融入多方元素,借鉴多方面方法。

(三)加强国家会计实证研究的风气建设。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学者的重视程度,推出激励机制和奖励措施,进一步塑造良好的氛围。同时提高创新思维宣传,改变传统的思考方式,打开新思维。加强法律监督体系建设。我们要建立完全完善的监督体制。形成上下协调,共同发展。同时我们要学会把会计实证理论研究与我国社会实际相结合,利用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寻找出更完善的发展思路。同时要加强与国际社会接轨,不断地加强对国际实证会计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同时,要减少政府的干预行为,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促进实证会计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四)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人才的重要性,培养实证会计人才对于一个国家实证会计研究的重要性。我们要建立健全实证会计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必修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体制。包括培养、教材、教育方式等多方面的体系建设。教材方面我们要加强教材的更新力度,把最新的研究成果落实到教材中,注重传播与教育。同时还要注重吸纳国际元素,取长补短。我们针对国外实证会计研究成果进行甄别抉择,选取适合部分、基础理论部分,融入到我们的教材中去。教育方式方面,我们要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不能单纯理论讲授,还要让他们去了解实际,了解具体动手方式。同时改变传统的单纯讲授,我们可以让传授课堂多元化,更具吸引力。

(五)随着社会经济生活地不断发展,实证会计的重要性进一步显露了出来。同时我国实证会计与国际实证会计的差异性也愈加突显,这就需要我国发生改变,以更高地姿态去面对这样的大环境。如果大家可以加强对会计实证研究的重视程度,不断创新思维创新方法,一定可以取得长足进步,促进国家发展。我们国家还要加强相关教育体现和法律体系建立。西方实证会计研究的基础也是一步步慢慢打牢的,我们国家也需要在发展中一步一步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缺点,取长补短,促进这一方面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与落实。打牢基础,铸牢根基,我国实证会计在未来的发展才会更轻松。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