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陈颖
厦门第一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目前,国内建筑行业的竞争发展日趋激烈,在建筑行业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国家针对房地产业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希望能够坚持住房不炒的战略,而建筑企业想要在更加复杂多变的外部市场环境下谋求生存,就必须要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实力,这也是推动建筑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建筑行业是国家经济建设的支柱性产业,也是我国最具发展潜力和发展动力的基础行业,建筑行业的上下游关联产业众多,其发展也带动了社会各界的前行,相对来说,在社会经济中的影响力较大。2010年,我国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金额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而建筑行业在大规模投资渠道的背景下,也呈现出了飞跃性的发展态势。而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不仅使城乡一体化的速度持续加快,同时,还改善了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推动了城市化的建设以及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关联性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力。但同时,建筑行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也存在诸多风险和隐患。例如,在建筑安全方面的投入比例不足、风险管控工作不到位、建筑管理工作中的信息化沟通水平相对较低、内部监督的机制较为形式化等等。而根据我国建设部门的信息调查显示,2010年全国出现的房屋建筑以及市政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就已经超过了3000起,死亡人数也超过了3900人。到2011年,仅上半年全国查处的市场违规建筑企业就达到了7690家,其中,被处罚撤销资质的建筑企业多达900家。这一惊人的数据信息也显示,目前,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内部控制工作依然存在漏洞,尤其是在国家建筑行业管理工作更加严格的背景下,建筑企业想要切实的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就必须要从内部管控的工作着手,通过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机制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施工企业的营业收入主要是通过施工销售的收入除去建筑工程的成本而得到的,当建筑工程的收入水平在规定范围时,成本控制的程度越低企业内部的盈利能力就越强,反之前期投入的成本费用越高,企业所获取的利润空间就越低。而合理的内部控制工作能够关注到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分配以及利用等多个细节方面,通过预算控制、风险评估等方式帮助建筑企业了解当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资金分配问题,并以此作为依据帮助建筑企业获取最大的利润空间。除此之外,健全和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还能够使建筑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更加规范,实现了对企业内部不同施工环节以及不同部门的有效监督,对其中发生的各类型细节问题都能够及时地反馈和更正,规范建筑企业的经营行为,帮助建筑企业的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空间。与此同时,健全和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也能够帮助企业防范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在建筑企业持续经营和交易的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诸多风险漏洞问题。而内部控制机制就是建筑企业内部管理的枢纽和关键点,是帮助建筑企业识别和防范风险的重要保护屏障。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可以实现对不同环节经营风险的评估工作,并强化对于经营薄弱环节的控制程度,将建筑企业面临的风险问题扼杀在萌芽阶段,这也是帮助建筑企业实现风险防范的最佳途径。
大多数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价值观念基本较为明朗和积极,尤其是高层管理中的权责分配划分比较清晰,人力资源的整体构架也较为合理。但是,也有部分建筑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内部的治理结构存在模糊不清的问题,涉及的主要负责人手中掌握的权力过于集中,很难实现对不同环节的有效制约和相互监督,企业内部的三大权力并没有分离开来。例如,企业内部的监事会负责人中了解经营方案,并且懂得会计准则的上层监督人员相对较少,而监事会在监督过程中获取信息的渠道仍然是以董事会为主,无法通过其他多渠道实现对监督信息的获取。也有很多建筑企业内部虽然设立了董事会和监事会,但却不注重对于内部控制委员会的构建,在审计工作以及薪酬管理工作中缺乏相应的监督。除此之外,许多建筑企业内部的管理职能也存在相互重复和交叠的问题,管理部门之间设计的链条较为复杂并冗长。很多建筑企业内部的控制体系以及组织构架极为混乱,管理控制机制相对失衡,不同部门之间的权责也不够清晰,一旦遇到风险问题,极容易出现扯皮和推诿的现象。与此同时,部分建筑企业内部的职工岗位说明条款构建不全面,岗位工作的书面规定相对较少,大多数都是按照口头和惯例进行管理,岗位权责的界定极为模糊。甚至还片面地强调经营方面的责任,忽视了在合同管理方面应当承担的义务。尤其是对于一些中小型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本身的利润水平相对较低,在安全管理工作中投入力度不足,而建筑工人的整体安全素质以及文化素养也相对较低,流动频率相对较大。因此,在内部控制和管理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风险问题。
建筑施工企业内部风险评估的关键任务,就是对于评估任务的设定。通过对当前大多数建筑企业的实践调查工作发现,市场中存在许多建筑施工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与企业自身的资源配置状况并不匹配,很多企业在风险管理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和形式较为单一,风险管理和识别的水平依然不足。首先,部分施工建筑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根本没有建立相应的风险防控以及排查机制,一旦风险来临,只能陷入被动的防范局面,并没有针对风险规划系统性的分析程序,风险的预警机制和应对措施也不够完善。其次,在风险评估和防范的战略方面,许多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发展战略并未清晰,对于未来企业发展的前景以及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不够了解,因此,无法根据建筑市场的变化和多元化发展需求对自身进行定位,在发展过程中不能匹配与战略目标相关联的资源,对战略层面的风险没有足够的预计能力。第三,在建筑企业的招投标内部控制方面,许多建筑企业的招标信息与实际的发展水平不符,尤其是为了恶性竞争在报价过程中还会出现恶意压价的现象。除此之外,在工程的设计环节,有可能存在设计内容的细节性问题,或后续发生重大变更,对于业主所提供的要求以及资料理解得不够深入,甚至还有某些设计施工单位为承接任务并获取一定的利润主动承揽了超过单位资质的施工任务。第四,在施工环节,不能按照合同中规定的要求以及安全管理和进度规范实行内部控制。可能会由于管理不善而引发施工延期或安全性不足的问题。整体的施工工艺以及设计流程存在较大的缺陷性。第五,很多建筑企业对于跨区域政策的变动、汇率的变化了解不够清晰,在风险评估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自然灾害、区域行业管理法规等方面的风险问题,对这些问题缺乏敏感性。
确切和及时的信息传递与沟通,有利于提升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水平和整体效果。考虑到大多数建筑施工行业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存在项目较为零散、涉及的工种较多、交叉作业等问题,因此,在管理过程中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就显得更加重要。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在内部管理的信息沟通和交流过程中,主要面临的问题包括建筑施工企业对于市场中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不够了解、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水平相对较低、不同管理部门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不同管理部门之间协调沟通的机制不完善等等。目前,有很多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系统与不同部门之间都不能实现有效的互联和互动,在不同的施工业务流程中信息无法形成有效的衔接渠道,相互之间被分离开来,信息化的设置与业务流程的开展之间匹配性较差。除此之外,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组织构架调整完善之后,信息系统和基础设备也与内部控制的机制不能适应。很多建筑企业对于信息化的发展存在误解,将发展的重心放在了信息技术的研究以及信息硬件设备的搭建方面,但是整体的后续管理成熟度却不足。在业务管理的流程方面并没有形成标准化的操作规范,也不能辅助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落实和开展。还有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不同部门的沟通机制并不健全,针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危机也没有建立起相应的信息传递渠道,企业的相关领导者对于信息报告的构建机制,重视程度不足,在应对一些危机处理任务时,也没有设立较为完善的新闻发言人机制,内部控制的风险信息传递的顺序不合理,无法确保决策层以及管理层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信息,而一线员工也不能及时掌握管理层实施的决策方案。
想要进一步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就必须要推动内部控制机制适应企业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内外需求。因此,必须要通过构建合理的内部控制组织框架以及健康的企业内部控制文化氛围,才能为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发挥提供良好的环境。这就需要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发挥监事会的内部监督职能,解决监事会形式化设置的问题同时,通过独立的董事会,使董事会与监事会之间能够形成相互制约的作用。除此之外,建筑施工企业内部还应当关注审计委员会的作用价值,能够给予审计委员会更高的内部控制权力,使审计委员会能够通过对建筑施工企业当前的发展情况进行综合性的评价,有效地协调企业内部的控制和审计资源。与此同时,建筑施工企业还要建立更加完善和健全的监督以及约束机制,通过构建责任追究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人头,并且界定关键发展领域的权利和责任,保持企业内部始终处在严格的内部控制管理文化氛围中,使人人都能够参与到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活动中。
考虑到建筑施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涉及的成本管控内容极为复杂多样,因此,更应该从细节的角度入手做好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成本控制工作。首先,做好对供应商的筛选和控制工作。建筑企业应当根据市场中的大宗材料供应商,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供应商信息资料库,并通过货比三家的方式对不同供应商的材料质量及材料进行对比,建立更加完善和健全的供应商筛选以及对比机制。建筑企业内部的成本费用主要是以人工劳务费用、原材料投入费用以及机械设备费用这三个方面占比最高。因此,更应该从供应商的选择环节做好严格的控制,通过筛查,大宗供应商的营业资格证书、建立关于供应商信息的资源档案库等方式,通过货比三家的形式筛选符合自身发展实际要求的供应商。其次,做好对劳务工人以及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在建筑施工行业中,人工劳务费用以及机械设备的使用所占据的成本份额也相对较大,尤其是在一些分包工程中,管理人员更应该通过选择一些资质较为完善的大型设备租赁公司,注重对于租赁过程中发票的获取以及核算,并设置关于劳务工人的专用工资发放账户,做好对人工劳务费用以及机械设备租赁费用的内部控制工作。第三,在成本管理工作中,不能单纯地注重对于成本费用的核算工作,而是要对施工过程中涉及的采买费用、各类型住宿费用以及水电费用等等进行抓取,并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向员工普及增值税抵扣相关专业知识的宣传工作,从源头处做好建筑企业的成本内部管控工作。除此之外,成本内部控制工作中,还应当关注每月的进项税额收款状况以及抵扣状况,尤其是对于一些预付交易的供应商来说,更应当注重对合同内容以及合同条款的规定,必须按照合约中规定的时间收取相应的发票和款项。
建筑施工企业在内部管理工作中,应当注重对于不同环节信息的传递和有效沟通,构建起共享数据信息库。数据信息库上传的都是关于建筑工程内部的相关信息,能够通过数据信息库及时了解企业在运转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也要注重关注当前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政策背景。这就需要建筑企业加大对于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通过利用大数据技术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将办公管理系统、财务数据控制系统、监督审核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以及资产管理系统融合在一起,通过构建集约化的管理体系,确保信息网络构建的安全性以及运作的高效性。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的员工和不同部门也需要通过在网络平台中进行办公并上传数据,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对不同管理部门之间信息的相互传递和共享,同时,还能确保风险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以及内部控制决策和落实的畅通性,使各类型内部控制的相关信息,例如,重大事项督办制度、预算执行反馈机制等信息都能够在公司的不同部门之间顺畅地流通和传递。为了解决企业项目不集中和人员分散的问题,可通过适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建立能及时沟通的信息交流平台,增加企业员工间高效沟通的渠道。其一,可使用微信和QQ软件,来建立交流圈(群),以便及时在圈(群)内传递信息和人员沟通,利用互动平台把内控决策信息准时发送到交流圈(群)内,使全体人员都了解并重视内控政策。其二,建立分支部门间的沟通协调渠道,增强项目部分支部门间的交流畅通程度,以此为工作中的各个流程能够高效实施提供信息支持。例如,各分支部门间的材料调配、材料采购、材料发货等事项,都可以通过顺畅的沟通渠道提高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较为复杂和系统性的管理工作。而在新的建筑行业发展趋势和背景下,更需要建筑施工企业通过结合自身的发展状况不断提升内部控制的信息化程度、强化企业内部的财务控制机制、构建内部控制的氛围和环境等多措并举的方式,持续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水平。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