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内部控制视角下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分析

时间:2024-07-06

钱丹露

浙江财经大学

国务院2012年出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财政部2017年施行《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及后续的各项补充解释,财政部会同教育部2022年修订《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等,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活动的推进提出了明确发展方向。然而,实际情况下不少高校的财务管理活动难以真正实施相关法律法规,较难实现当下财政改革的相关要求,在发展中偶会面临资金筹措问题、投资活动盲目、内控有关制度尚未健全等问题,增加了高校发展过程中的财务风险,进而阻碍高校的稳定成长。由此,高校应基于自身现实情况,立足内控视角,建立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以此提升财务风险管理实践水平,助力高校健康发展。

一、高校财务风险与内部控制关系

通常情况下,内部控制指组织本身为了减少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问题,结合具体的内、外部环境建立的一套风险管理机制。《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明确了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活动的重要要素之一,同时明确了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活动中的重要工作内容。新体系中,增加了新的战略目标及目标设定、事项识别和风险应对三个要素,从而形成以内部控制为主体的风险管理理论框架。

高等学校作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内容较为宽泛。一方面,高校内控的范围与高校财务管理的内容具有重叠性,内部控制能够对财务管理活动的开展进行约束,实现对财务风险的事前控制,有效规避财务风险。另一方面,高校内控工作的开展能对财务管理活动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验证,有助于高校财务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风险管理的重要作用包括控制财务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而内部控制在风险管理中的地位至关重要,需被高校财务视作范围更广的风险管理的必要组成内容,尤其是在新形势下,高校财务应从内部控制视角切入,提升对财务风险的管理能力,切实控制和防范自身的财务风险,为学校的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二、高校财务风险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1.高校财务风险特点

高校财务风险具有的特点包括:(1)高校财务风险具有客观存在性。高校的财政依赖程度较高,同时高校普遍面临负债问题,全国范围内高校的贷款累计额逐年攀升。在目前高校自有资金不足和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不够的前提下,财务风险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2)高校财务风险具有不确定性。由于政治、经济等条件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在此影响下高校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愈加显现。(3)高校财务风险具有危害性。当前政府对高校的财政资金投入量正逐年减少,在此条件下高校为实现快速发展的目标,就必须向银行举债或是提高学费以增加学费收入总额,获得发展所需资金。一旦发生财务危机,势必会对高等学校产生极大的影响。(4)高校财务风险具有隐蔽性。高校采取的财务制度难以实现收支配比平衡、高校财务人员对风险认识不足、高校财务风险较难精准确定等原因,使得高校财务风险具有隐蔽性。

2.风险形成原因

依据高校财务风险控制经验可知,造成高校财务风险问题的具体成因如下:(1)高校已有内部控制体系较弱,所聘财会人员素质仍有待提高,部分人员的专业能力与业务能力无法满足高校内控活动的要求。且一些高校还未充分认识到人才对于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性,使得许多财务管理活动的推进较难达到预设要求。(2)缺少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多数高校都未设置风险评估部门,同时也未建立相匹配的预警机制,使得高校财务风险问题无法得到及时的发现与处理,影响到高校财务运营环境的稳定性。另外,在应对重大风险时,也缺少可靠应急处理机制以应对相关风险,降低了应急机制的应用效果。(3)风险控制策略执行效果较差,在资产清查制度的设计上,存在内容不完善、细化程度不足等情况,这直接影响到高校资金利用效果,增加潜在风险的发生概率。(4)内部控制监督效果较差,一些高校虽然设置了内部审计部门,但是内部审计部门并不能独立运行,而是作为辅助部门,协调其他部门开展工作,这对内部控制活动的推进带来了较大影响,增加潜在风险的发生的可能性,影响高校的健康发展。

三、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一)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选择

1.内部环境指标

在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选择中,内部环境指标属于较为基础的指标内容。在具体选择中所使用的指标如下:(1)治理结构指标,该结构的建立可以帮助各个教学部门与行政部门明晰各自负责的领域,降低财务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具体分层指标可细分为委员会、校领导层、审计委员会等分指标。(2)权责分配,该指标主要保证各个人员可以完成职责划分,同时也可以对权利与业务进行科学匹配,从而避免问题发生后出现责任互相推卸的情况,以加快相关问题的处理效率。在对权责分配指标进行设计时,可将其细分为专业能力、规章制度、员工责任、岗位相容情况等分项指标。(3)管理者素质指标,其作用是保证各个人员可以有序提升自身素质,同时也可以让管理者基于实际工作情况,来对权力与业务进行科学匹配,这样也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营造良好的高校财务管理环境。在对管理者素质指标进行设计时,可将其细分为专业素质、职位准则、职业道德等分项指标。(4)内部审计指标,其作用是保证财务风险管理活动中,能够对整个审计活动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对高校内部控制活动进行有效监督,及时发现内部控制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以营造良好的财务风险管理环境。在对内部审计指标进行设计时,可将其细分为项目设计、工作会议、内部设计等分项指标。

2.风险评估指标

在财务风险评估活动中,应当对高校财务工作中的潜在风险进行科学预测,根据得到的分析结果,提前制定好相应的预防与处理措施,以此来降低风险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高校风险管控水平。在具体的指标分类中,将该指标细分为以下几部分:(1)做好风险识别,高校需要以固定周期为单位对学校财务管理的情况进行科学化评估,根据得到的评估结果了解高校财务管理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在此基础上及时采取合适的风险防范对策化解发现的风险和问题。(2)风险研究,全面细致的分析不同因素产生的影响,针对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问题展开讨论研究,确定风险目前处于哪一具体阶段,同时对于风险规模进行合理化判定。(3)风险措施的制定,基于风险的具体阶段、详细规模、相关性质、破坏情况,及时采取恰当措施,并对重大问题采取应急措施进行处理,削弱风险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

3.信息与沟通指标

该指标的应用宗旨是保证高校在财务风险管理活动中,需要做好各级信息的流畅传达,在遇到突发性问题时也可以加快问题处理速度,以提高处理效率。在该指标的具体设计中,包括以下几方面:(1)信息与沟通制度,基于制度层面来对整个信息沟通过程进行整理,为教学与行政部门活动的推进提供良好参考。在制度建设中需要基于高校实际发展特征来建立内部信息系统,满足信息沟通要求。(2)举报投诉及举报人保护制度,建立该指标时需要高校安排专人专线来处理举报投诉问题,并且针对反馈的信息也应及时进行核实处理,同时需要定期将举报情况对外进行公示。(3)反舞弊制度,要求高校也需要建立相关反舞弊措施,以一定周期来定期召开通报会,并且基于制度来处理存在风险,保证信息交流过程的通畅性。

4.内部监督指标

在整个内部控制活动中,开展内部监督活动能够有效规避制度的实施过程与目标相背离的问题。内部监督指标的设置中,涵盖了以下内容:(1)内部监督制度,在制度的拟定中,需要基于国家相关制度、高校自身发展情况拟定内部监督制度,过程中也需要做好职责权限的合理规划,并对监督步骤、监督方式与要求进行明确,以满足内部监督活动的进行。(2)内部监督资料存储制度,该制度能够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活动起到较好的约束作用,保证整个控制活动具有良好的可追查性,减少不良问题的滋生。(3)缺陷报告的拟定,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对不合理或存在问题的部分给予有价值的意见,并上报领导从而开展进一步工作,以保证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提升高校财务风险管理水平。(4)自我评价,即要求相关人员开展自我监督,定期总结汇报自身控制活动的执行情况,并立足自身工作情况来给予建议,保证监督活动的独立进行。

5.控制活动指标

在整个财务风险预警管理活动中,还需要做好控制活动指标的科学化选择,这也是制度建设活动中,需重点关注的内容。该指标在应用中又可以细分为以下几部分:(1)财务预算,在整个预算的编制活动中,需要进行统一规范的工作,而预算小组在工作中也需要对预算真实性与可行性展开科学性分析,并且在应用中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出科学合理的修改,待预算活动完成后,应及时开展汇总上报工作。(2)财会系统控制,财务活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会计制度,财务信息系统应当对部分风险提出警示,相关的财会人员也需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同时也需要对各项业务保持较强的熟悉度,过程中也应定期做好会计检查。(3)财产保护,在具体活动中,需要结合国家相关规定定期进行学校资产的清查,过程中需要做好固定资产的折旧处理,定期做好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科学检查,以实现财产的合理保护。

(二)计算财务预警指数

完成监测指标的拟定后,进入到财务预警指数的确定,一般采用层差法、比率法等确定单项指标的财务预警指数。以层差法为例,将单项指标的评估结果分为几个层次,所在层次对应的值即为该指标的财务预警指数,某单项指标的执行情况越差,财务风险越大,则得到的预警指数越高。指标权重的确定在具体的工作中经常使用到的处理方法为专家意见法。在财务预警体系各项指标权重的分析活动中,会将影响较大的指标赋予更多权重,如控制活动方面与风险评估方面的指标,都将给予较高权重。而为了计算指标的精确权重,则需要对有关专家的建议进行充分采纳,以此来得到满足评价体系需求的权重分配结果。利用已有指标的财务预警指数与权重结果,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得到财务预警综合指数,为财务风险控制活动的进行提供参考。

四、高校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

1.提升高校风险意识

在高校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活动中,首要任务便是提升高校风险意识,完善相应的管理机制,以提升高校对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水平。具体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内容:(1)提高责任意识,积极参与风险管理活动。基于学校的运行情况拟定相应的经济责任制,并且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搭建权、责、制责任制度,同时制定领导层任职审计制度与离职审计制度,及时发现高校存在的问题,拟定相应的处理措施。(2)高校财务部门应基于高校财务的特点,做好工作分配,将各项财务事务落实到个人,建立有利于学校稳定发展的高水准财务队伍。(3)加强对全校人员风险意识的宣传,同时营造良好的风险防范和控制的环境,推动高校财务的稳定发展。

2.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在高校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活动中,采取措施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有利于各项财务管理活动的进行,降低运行过程中的财务风险。从实践来看,发展中需注意以下内容:(1)提升高校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度,基于高校的运行情况拟定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责任管理制度、财务审计制度等,并在制度落实过程中对反馈资料进行归集,为制度优化完善提供参考。(2)结合高校财务管理特点,借助信息技术建立信息交流平台,有利于矛盾问题的及时处理,提升财务管理的应用质量。

3.强化全面预算管理

通过强化全面预算管理,为高校财务管理活动的推进提供良好参考。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需注意以下几点:(1)高校预算活动应精确可靠,明确各分项的预算要求,以此为基础来完成全面预算管理计划,提高所拟定计划的可行性。同时根据预算结果,评估预算执行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环节和内容,制定事前防范措施。(2)高校预算管理活动应契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提高高校财务资金的安全性。(3)在预算执行中,需要做好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督工作,并且需要搭建学校内部预算管理制度,拟定详细可靠的责任制度,监督整个预算管理活动的执行情况,帮助高校更好地完成预算管理目标。

4.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通过提高财务人员素质,降低人为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保证高校财务管理活动的有序推进。从实践情况来看需注意以下内容:(1)在高校组建财务队伍时,需要对备选人员的综合能力(包括学习能力、专业能力、应急能力等)展开综合考核,根据得到的考核结果来完成人员筛选,以组建较高水平的高校财务管理队伍,满足高校日常活动的运行需求。(2)高校也需建立进修、探讨、交流的工作机制,在内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其更快地从计算型财务人才转型为管理型财务人才,为高校财务风险管理活动的进行提供可靠助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下,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管理的要求也在提高,如何更好地规避与控制风险,也成为高校发展活动中需重点关注的内容。基于内部控制视角,来整理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能够积累经验,为高校财务活动的稳定推进起到积极的作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