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杜金柱 吴建新
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共同发布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各高校要从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大局出发,切实增强对转型发展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摆在当前工作的重要位置,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转型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逐渐进入新常态,原有的本科院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显然已经不能够完全适用新形势下人才需求,因此地方高校必须要及时进行培养模式的转型,而且这也是经济新常态下地方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为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管理会计在现有教学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如何推动我国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显得日益重要,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管理会计教学改革也显得更为迫切。
1.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结合度不紧密。应用型人才培养重在应用,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在于确保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与企业未来发展的需求相符合。而目前许多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过于简单草率,大都是由本专业的教研室主任以及管理会计相关老师等来制定,而且很多方案基本上都是对原有方案进行修修补补,且对主要的核心内容并未进行完善。这样的方式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难免会影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因为它尚未考虑到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状况,而企业的技术专家对前沿性的专业知识较为敏锐,而且对本企业目前的应用型人才更为了解,因此,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不能够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的话必然会造成人才培养资源的浪费。
2.课程体系不完善,教学方式单一。高校会计人才培养工作中,管理会计课程的设计并没有体现出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在课时和教学资源的分配上不均衡,作为核心课程之一,管理会计的课时设计相对较少,而且缺乏实践教学,更多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教学方式更多表现为“老师讲、学生听”、“填鸭式”等落后的教学模式,这种方式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与学生的互动较少,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果只采用传统讲授,或者按照教材,逐章讲解,而不结合企业实例,不进行案例讨论和分析,不组织课外实践,到企业中实习,学生难免学着无味,不懂得运用这些知识,能力也得不到提升。
3.教材内容较为陈旧,与其他学科交叉严重。现有管理会计教材内容基本一致,仍然是以现代管理会计的五大核心职能为主,重在对基本理论知识的阐述和介绍,知识更新比较落后,而实务界关注的一些前沿性的知识很少在教材内容上体现。此外,教材上对应的案例分析较少,即使部分教材上提供对应的案例分析,但是更多参考国外教材中的案例,而我国企业的案例却较少涉及,因此国内案例的分析和总结的缺失使得学生的理论知识很少能够应用于解决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同时,管理会计的很多内容与财务管理和成本管理课程存在严重交叉,这就造成管理会计的课程设计出现知识重复的问题,虽然有些高校采取诸如交叉知识不再重复讲述的方法,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势必会降低管理会计的课时设计,这样虽然给管理会计教师减少了工作量,但是却影响了管理会计知识的传递,影响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制定与企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应用型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为基本目标和原则导向,因此,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要紧密联系企业发展需求的实际情况。在具体制定和修改前,可以与当地知名企业相关部门和其他高校从事管理会计教学的专家学者联系,邀请他们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并全面考虑他们的意见,梳理出目前和未来管理会计人才需求动向和变化趋势,形成应用型本科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着手于企业实际需求,围绕企业转型管理要求,并以此标准培养学生,从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此外,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基于多数高校已经建立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管理会计教学中,高校可以加强与地方企业之间的交流协作,既可以丰富管理会计教学案例和实践,又可以适当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实现校企合作共赢的局面。
2.加强管理会计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高校教师虽然具有一定的学历和职称,理论知识比较丰富,但是实践经验相对缺乏,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缺乏足够的支撑。因此,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鼓励管理会计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研究,有条件的还可以要求专职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的项目研发,提高专职教师的企业实践能力和知识积累。另一方面,鼓励专职教师参加管理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如管理会计师证(CIMA和CMA),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或者聘请本地企业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作为管理会计兼职教师。
3.优化管理会计课程设计,强化实践学习环节。传统管理会计教学课程设计中主要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环节相对缺乏,应用型人才培养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因此,在现有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时一定要提高实践环节的课时和比重,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转变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新型教学方式。因此,高校可以建立并拓展实践教学基地,提高基地的数量和质量,不断完善实践实习制度,教师也要加强学生在实践环节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力度,确保学生真正能够通过实践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未来从事管理会计工作的实践能力。
4.引入“案例教学法”,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性。“案例教学法”的作用体现在:(1)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2)引导学生注重自我能力的培养和提高;(3)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管理会计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案例教学法”,在进行理论教学中要选择适当的企业案例,一方面可以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另一方面还可以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对于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如经营预测、经营决策和成本控制等章节,案例教学的作用要重点突出。除了在理论教学环节引入企业案例之外,教师还可以在实践环节开展管理会计案例的综合分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安排好实践教学课时,选择有针对性的企业案例,教师也要对选择的案例进行认真学习和消化,提出关键性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进行分组讨论,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不同小组进行交流,将最后的讨论结果予以讲解、分析和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应用型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作为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输出基地的高校,理应重视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了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高校应该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完善教学体系、优化课程设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等方面入手,构建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能够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需求的应用型管理会计人才。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