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影响因素研究

时间:2024-07-06

王哲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影响因素研究

王哲

在我国现有的宏观环境下,中小企业的发展遭遇了“瓶颈”,资金短缺、融资困难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成因。

中小企业;融资;影响因素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仍面临诸多挑战和约束,与其创造的巨大价值不匹配的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融资问题已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尤其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小企业发展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融资困难更加明显,由于资金链断裂难以维持正常的经营活动,导致近7.5%的中小企业面临停产或倒闭。2009年10月,我国推出了面向广大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创业板,以弥补资本市场的缺失环节,发挥资本市场的乘数效应,以此规范中小企业运作,拉动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但在我国现有的宏观环境下,尚未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多层次的融资体系,中小企业自身仍存在经营稳定性不强、制度建设不合理、缺乏抵押资产等问题,融资难问题越发凸显,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引起广泛关注。

一、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对于外源融资而言,内源融资基本上不受外界其他因素的影响,自主性较强,融资成本相对较低,被大多数中小企业所接受,但中小企业规模较小,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盈利水平不高,并且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普遍较低,在利润分配过程中,股东往往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过于重视当前利益,缺乏长远的眼光,容易出现“重消费,轻积累”的现象,剩余资金难以维持企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即中小企业的自我积累能力差,内源融资严重不足。

在中小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应根据自身情况调整优化融资结构,由于我国针对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融资渠道单一,流动负债占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部分,就目前来说,我国近50%的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失衡,由于融资结构不稳定,我国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许多企业由于自身内源融资能力不足,过于依赖外源融资,银行贷款成为外源融资的主要渠道,并且银行贷款周期较短,造成许多中小企业陷入“负债一经营一还债”的恶性循环。

内部融资是中小企业首选的融资方式,但外源融资也不可或缺,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外源融资根据是否有金融机构充当信用媒介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对于我国的中小企业而言,主要依赖于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渠道,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及中小企业普遍自身硬性条件难以满足,参与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融资流通仍是中小企业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尽管我国成立了中小板和创业板,以此降低了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门槛,但也只有相对较少的中小企业能够进入,就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环境而言,仍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主要依赖银行贷款,商业银行在提供金融支持时,往往会选择风险较低的优质大型客户,由于中小企业存在治理结构不完善、信用水平较低、财务制度不健全等缺陷,致使银行信息成本增加、风险提高,因此,许多银行对中小企业产生“惧贷”心理,导致金融机构对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融资的不平等待遇。中小企业申请贷款必须提供一定的抵押或担保,并要承担抵押资产评估费和担保费等费用,高昂的融资成本和“高门槛”的贷款标准使中小企业望而却步。另外,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相关法律不完善,更加重了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不公平待遇。

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内部因素

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创业之初或是成长阶段生产规模小,不具备规模优势、缺乏核心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弱,市场占有率极低,很难达到金融机构的“高门槛”标准进行融资,且融资成本较高,在我国现有的资本市场环境下,较难通过公开信息进入资本市场融资,中小企业只能依靠自有资本以此满足生产经营。因此,中小企业多以家族式经营、合伙经营等方式发展,为节约管理成本,企业管理层一人身兼数职,且多为投资者亲属担任,整体管理素质偏低,导致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混乱,组织结构简单,缺乏相应的监督机构,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同时,中小企业的业务普遍比较单一,管理制度并不健全,对于资金的管理较为粗放,管理者重视当前利益而忽视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使用效率低,投资项目缺乏可行性研究,内部治理结构漏洞大。

中小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直接影响了企业财务制度的不健全。中小企业大多披露意识差,财务信息透明度低,其经营信息、财务信息等相关信息基本内部化,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提高财务透明度也面临着管理成本的增加,因此外部很难从一般渠道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企业相关信息。相较而言,大企业的经营信息、财务信息公开化程度高,披露较充分,一般设有会计事务所加以审计监督,外部能获得真实可信的企业信息,金融机构更倾向于向大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除此之外,有些中小企业为了骗取银行贷款、逃税或漏税,做假账或设立账外帐,账表管理混乱,数据资料不真实,加大了银行不良贷款的风险,信息的不对称现象导致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使银行不得不慎重地对待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从博弈论角度看,借贷双方的不完全信息交流是一种动态博弈,金融机构即使有闲置资金,也会考虑贷款资金风险过大而拒绝中小企业的融资要求,从而阻碍了中小企业对银行贷款的获得。

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经济主体,中小企业之间的交易频繁,为了节约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往往采用信用交易的方式,但中小企业信用观念不强,法制意识淡薄,拖欠账款时有发生,我国信用合同的履行率平均低于75%,存在着巨大的商业信用缺失。同时,中小企业虚假广告现象频繁,在生产水平上参差不齐,不具备质量管理体系,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甚至发生安全事故,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社会形象。

另外,中小企业的财务信息不透明,对所借资金的使用有很大的随意性,部分中小企业不按照贷款合同的要求用款,投资于风险更高的项目,或是利用非法手段转移、占用资金,都将造成银行大量的资金损失,由于银企信息的不对称,银行很难对中小企业进行监督,增加了银行的管理难度和经营风险,并且,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相对较短,逃废债的社会成本低,造成中小企业逃废银行债务严重,破坏了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用关系,从而对中小型企业信贷设置了一系列门槛和抵押担保条件。

(二)外部因素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处于起步阶段,缺乏一个多层次、能够为广大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资本市场。我国股票市场发展迟滞,主板入市条件较高,大多数中小企业规模小、盈利能力低,难以满足准入条件,很难通过发行股票在主板市场上进行直接融资。随着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的建立,某些发展态势良好的中小企业具备条件而进入,融资渠道相对拓宽,但由于二板市场发展滞后,市场影响力和吸引力有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而我国债权市场的准入难度也较高,信用体系仍不完善,债券市场主要由政府管控,缺少市场调节的债券发行模式使得中小企业难以融入其中。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众多,扩大发展主要依靠自身内部积累,最重要的外源融资仍然是依靠银行贷款。尽管融资方式多种多样,中小企业的情况是复杂的,适合中小企业的却少之又少。银行机构没有足够多的金融产品去满足中小企业复杂的资金需求,缺少融资工具和融资品种的创新是我国金融机构的普遍现象。

正如前文提及,我国中小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具有代偿价值的固定资产较少,而体现企业成长的无形资产难以量化,因此很难符合银行要求的担保抵押要求。而且中小企业普遍财务制度不健全,企业相关信息不透明,甚至某些中小企业为了骗取贷款,美化财务报表,致使企业财务信息失真,对所借资金使用随意,致使信息不对称现象出现。银行处于信息劣势地位,不能准确地评估商业贷款的风险,银行作为资金提供者,难以时刻监督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为了保证借贷资金的安全,必然要对资金使用者进行相关调查,尽可能多的获取中小企业的信息,这都提高了银行的管理成本,银行与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往往高于银行与大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致使银行将中小企业排斥在信贷市场外。

三、结论

我国中小企业对推动、稳定经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融资难已成为阻碍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广泛查阅相关文献,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总体的把握。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通过内部、外部环境两个层面剖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原因,内部环境主要是中小企业的治理结构不完善、制度不健全、自身素质等微观层面,外部主要是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和金融体系还不尽完善。

目前,我国缺乏一个多层次的的资本市场,尽管融资方式多样,但基于中小企业自身特点,适合其融资的渠道较少。建立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完善资本市场结构至关重要,适时开辟新的融资渠道,逐步消除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壁垒",结合我国经济形势放宽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门槛",鼓励符合有成长性、高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上市辅助体系,为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提供更好的融资渠道服务。另外,健全债券市场体系,放宽政府管制,降低中小企业进入债券市场的限制条件,结合中小企业综合情况,通过市场化引导,允许其在不同层次的债券市场上流通转让,以满足各类中小企业的不同需求。此外,鼓励金融机构注重中小企业融资工具和融资机制的创新,以满足不同类型中小企业在不同时期的资金需求。积极构建支持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融资渠道多元化,才能让中小企业在融资方式的选择上处于主导地位,从体制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1]吴芃,魏莎,陈天平.中小企业融资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江苏省中小企业的调查[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4(6):25-29.

[2]吴建刚,梁辰希.中小企业融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会计之友,2013,(1):64-67.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