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等学校资源配置的现状 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4-07-06

任元明

高等学校资源配置的现状 问题及对策

任元明

综观我国高等学校发展现状,一方面,高等学校办学经费仍很短缺,另一方面,高等学校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闲置和浪费。鉴于此,探索高等学校财力、物力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具有现实意义。

一、高等学校资源配置

高等学校资源配置是指政府、高等学校及高等学校内部各单位将高等教育资源在不同层次及范围的分配,它包含三个方面:首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履行国家职能,把高等教育资源分配到不同的地区或高等学校。其次,高等学校将所得资源分配到内部各单位。第三,高等学校内部各单位把所得再细分到所从事的具体工作中。

高等学校资源优化配置是指科学、有效、充分地配置高等教育资源,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衡量高等学校资源配置优化程度也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首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如何科学地将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给高等学校,使高等教育资源流向最需要的且能发挥最大效益的高等学校。其次,高等学校如何组织和利用有限的资源使之分配到内部各单位,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益。第三,高等学校内部各单位如何充分使用资源,如何利用较少的资源又好有快地完成各项工作。

二、高等学校资源配置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层面

(1)监管缺位,高等学校大而全,小而全现象继续存在

综观国内各地区、各层次和各类型高等学校,大多存在重复建设、盲目投资现象,这与相关职能部门未尽到监管和规划义务有很大关系。在大学城建设中,每个学校图书馆、体育馆和计算机中心等应有尽有;在大宗高档设备采购中,无视某地区、某高校大宗高档设备已存在的事实,盲目、重复、攀比采购,缺乏相应的审批、规划和资源共享机制。

(2)财政拨款中专项经费所占比重过高,科研经费几乎全部采用项目经费形式

高等学校拨款模式历经“基数加发展”、“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等多次变革和完善,总体上反映了高等学校的成本规律,在透明和公正方面有了明显进步。但随着国家“211”、“985”及修购项目等专项经费政策的出台,专项经费在财政拨款中已占相当比例,一定程度上影响高等学校的健康发展。一方面,高等学校发展需要大量资金而苦于无处筹集,另一方面,大量项目结余经费过多而苦于结题结账。不仅如此,政府对高等学校科研投入也多采用项目拨款的方式,而科研项目预算只包含了项目的直接费用,大量的设备、房屋及管理费无从弥补,客观上造成科研挤占教学资源的现象。

2.高校自身管理层面

(1)高等学校校内资源缺乏优化配置,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高等学校作为一个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要在当前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和激烈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必然要注重高等教育资源“量”的突破。但在资源的分配过程中,高等学校内部各单位视学校资源为免费的午餐,争资源(经费)的积极性很高,而忽视实际需要和建设成本,形成事实上的资源部门所有,资源难以共享,资产闲置与重复购置并存,资源使用效率不高。

(2)刚性财务预算执行不“刚”,一事一议支出较多,不利于通盘考虑财务支出

高等学校预算是指高等学校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它是高等学校事业发展和实施管理的依据和手段,可以减少学校因盲目发展而导致的财务风险,为学校考核部门业绩提供依据。但在预算实际执行过程中,部分高等学校由于预算编制观念落后和技术不成熟等原因,造成预算执行力度不够,经常出现超预算或无预算的现象,扰乱正常的财经计划。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1.由于政府对高等学校办学的特殊性和规律性认识不够,按一般行政事业单位的统一模式对其进行管理,该宏观管理和引导的而用微观管理,该微观管理的却监管缺位,导致应该监管的未管理或管理效果不佳,不应该监管的又直接参与了管理。

2.在高等学校内部,注重效益、节约资源的资源配置及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缺失,未能建立起与目标、任务和绩效挂钩的资源分配、绩效考核和追踪问效机制,促进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市场机制,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办学成本的资源有偿使用的成本分担机制。

3.财务预算与事业计划缺乏有机联接,未能形成涵盖所有部门、所有经费收支、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全面预算管理,预算编制缺乏准确的定额依据,预算执行的严肃性不够,缺乏对预算超支的有效制约。

三、优化高等学校资源配置的措施

(一)建议政府转变对高等学校的管理方式,加强宏观调控和引导,减少直接管理,增强高校自我约束,自主办学的能力。

(二)对经常性教育经费拨款标准按高等学校层次、类型、地区和学生人数等因素综合确定,并通过办学绩效考核结果进行适当调整,逐步降低专项经费在财政拨款中的比例。赋予学校对专项结余经费自行安排用于学校其他建设项目的自主权。改进科研项目经费预算核定方式,允许提高学校资源占用费和综合管理费的提取比例,促进高等学校教学、科研事业的协调发展。

(三)探索高等学校校内资源有偿使用和成本分担机制

对高等学校内部各单位财力而言,高等学校内部各单位盲目争资源(经费)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资源免费,盲目建设、重复购置的直接诱因在于其无需成本费用。因此,高等学校必须实行校内资源有偿使用和成本分担机制,即针对各单位所占用的资源,实行“分类定额,超额收费”的原则,将资源有价和成本费用的意识贯穿到高等学校内部各单位的资源配置中。

(四)形成一定地区内高等学校和高等学校内部各单位的资源共享机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的核心是利益补偿机制。要促使高等学校及内部各单位所支配的资与他人共享,必须要能使其从中获益。一方面,推动一定地区(可以以一个市,也可以以大学城为范围)的高等学校建立公共基础设施(图书馆、体育馆和计算机中心等)和大宗高档设备共享机制的建立;另一方面,鼓励高等学校内部各单位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五)建立“监督和考核、奖励与惩罚相结合”的预算绩效考评体系,完善预算管理

如果没有监督和考核、奖励与惩罚,高等学校预算也就无法执行,预算管理将变得毫无意义。高等学校管理实践也证明,监督和考核、奖励与惩罚是预算管理工作的生命线,是确保预算管理落实到位的重要保障,因此,高等学校必须建立预算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报告方式、判断标准等制度,对高等学校预算收入完成情况、支出的合理性、合法性及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评估,不断改进和完善预算管理。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