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张鋆鋆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福建漳州 363000)
红色文化资源作为党的宝贵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征程中,共同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蕴涵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及珍贵的育人价值,是新时代高校师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教科书,是高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资源[1]。漳州市区位优势明显,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曾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等荣誉,革命历史悠久、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本文结合漳州市红色文化资源,旨在分析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具有的重要价值、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研究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激活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育人效果。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反映了在中国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程中,革命前辈历经浴血奋战、艰苦奋斗的历程所锻造的革命传统文化,承载和诠释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蕴含着深厚的红色基因,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2]。漳州市的革命历史悠久,全市有8 个原中央苏区县,744个革命老区村[3]。据漳州党史地方志网统计,目前全市已登记革命遗址206 处,共有60 处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 处、漳州市纪念建筑物有19 处,革命旧址有37 处[4-6]。目前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 个:谷文昌纪念馆、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9 个: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中国女排腾飞纪念馆、东山县博物馆、东山保卫战烈士陵园、东山县寡妇村展览馆、“漳州110”事迹展览馆、平和暴动纪念馆、片仔癀博物馆、漳浦县中共闽粤边区特委红色革命教育基地[7-8]。漳州市分布广泛的革命旧址、纪念建筑物、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红色文化资源,在价值功能上体现了其服务政治的特性,契合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素材,对教育引导高校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坚定理想信念,坚决抵制和回应各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挑战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意识形态上,为高校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丰富而生动的实物教材。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文化的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9]。坚持文化自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必然要求我们要不断传承好、发扬好红色文化,而红色文化传承要正确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10]。漳州市的红色文化资源,生动再现了漳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中国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辉历程,讴歌了漳州人民奋斗在祖国大地的壮志豪情。漳州市的红色文化传承,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利于高校青年学子在深入学习革命历史中挖掘红色文化内涵与精神实质,依托历史主义情感夯实学生的政治立场、坚定政治信仰、武装头脑与灵魂,进一步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供前行的驱动力,为新时代的发展提供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促进红色文化代代相传。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具有推动地区发展的社会经济价值。挖掘开发红色文化资源背后的经济价值,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推动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使得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红色文化资源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红利[11]。开展红色旅游、探寻红色故地、参观红色文物、聆听红色故事等,有助于实现红色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并带动地方的经济发展。例如:漳州市开发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丰富“花样漳州”、文明旅游品牌的文化内涵。红色旅游,引导广大市民群众进一步学习感悟优秀传统文化,一边观光赏景,一边了解革命历史,学习革命精神,深化红色教育,是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促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重要途径。用旅游业来促进文化的传播,又以文化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二者相得益彰。红色文化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可启迪人们用革命精神抵制不良社会风气。以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漳州红色文化旅游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红色文化资源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当前,高校已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思想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进,有些教材和工作方法与现实的需求不相适应,让学生产生思想疲劳,认为所学的东西理论性强、乏味。而地方红色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共产党人丰富的革命故事,故事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不惧困难、百折不挠、勇于开拓、勇于进取、勇于奉献的革命精神;体现了共产党人始终为人民服务和为人民谋福祉的初心。这些故事又发生在当地,让学生觉得有种亲切感,有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感觉。用身边人身边事诠释理论上所要阐述的观点,让学生更愿意接受,也更容易接受。因此,把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提高工作质量并在以下几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拔节孕穗期,一般是指谷类作物从起身拔节至抽穗开花期的重要阶段。高校大学生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是大学生心智逐渐健全,坚定理想信念的关键时期。***总书记强调:“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在乱云飞渡的复杂环境中迷失方向、在泰山压顶的巨大压力下退缩逃避、在糖衣炮弹的轮番轰炸下缴械投降,我们要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强大的信仰力量”。[12]漳州市的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富有地方特色,对于当地高校的青年学子具有天然亲和力、感召力、吸引力。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对高校所在地的情感认同,进一步强化新时代高校学子坚定正确理想信念的意识。用红色文化育人也必然有助于高校青年学子补足精神之钙,有助于培养信念坚定的新时代青年。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时代大学生在家庭经济、学习生活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在成长成才、心理健康、就业创业等方面面临着新的问题和困难[13]。***总书记指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源泉”[14]。新时代的高校大学生应从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以及地方红色文化知识中汲取力量,注重用红色文化滋养和充盈精神世界,坚定信仰信念,坚守精神追求,把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造福作为远大志向,努力实现人生价值。漳州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助于大学生深入学习地方红色文化,并领会漳州红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的苏区精神、谷文昌先进典型、龙江风格、女排精神、“漳州110”先进典型等精神内涵和先进事迹。在漳州红色文化魅力的感召下,有助于培养高校学子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求真务实、集体为先的意识,提升高校学子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进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资源,主要是现有的思想政治教材,以及学校积累的课程资料等。总体而言,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教学模式单一,注重理论教学多,实践课程少,部分学生对学校的思想政治课缺乏兴趣,高校的育人效果难以达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漳州市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不仅有保存良好的相关遗址、纪念建筑物与烈士陵园,还有许多非物质形态的红色文化资源。例如:一心为民、求真务实的谷文昌先进典型;舍小家保大家的“龙江风格”;勤学苦练、勇攀高峰的“女排精神”;甘当公仆、赤诚为民、无私奉献的“漳州110”先进事迹。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可以让学生通过鲜活的案例,学习党领导人民开展革命斗争、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15]。此外,漳州市红色文化资源中的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等教育基地,为开展思想政治课程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场所,将实践教学与课程知识有效结合,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深化感悟红色文化的魅力。红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着的育人资源,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标相契合,探索构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有助于深入挖掘当地红色资源的内涵,有助于传承好红色基因,提高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工作质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是教书育人的主渠道[16],事关高校学生的成人成才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安全。高校应努力开展思政课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的优势,将红色文化知识融入高校的思政课课程,创新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过程中,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用地方红色文化的相关知识,通过与高校思政课的有机结合,讲好红色故事。例如,高校的思政课教师队伍,需要清楚本地的红色文化资源的基本情况、新时代的价值内涵,进而构建地方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资源库,创新性地融入日常的思政课课程。此外,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开设相关的地方红色文化选修课、讲座等,以讲好红色故事为主题,创新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了解有关本地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知识,提升高校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兴趣与主动性。
红色文化研究学习是指高校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深入了解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的一种学习方式。红色研究学习的核心是实践,通过走访红色遗址、听红色历史故事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波澜壮阔、英雄辈出,进一步加深对红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高校应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需要为出发点,建立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联系点,建立红色教育基地讲解员专家库,方便高校大学生实地研究学习红色文化活动。这些教育基地联系点,是打造广大师生追忆革命历史、升华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平台。红色文化实地研究学习,学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红色故事发生的情景,理解红色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理解故事的成因以及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例如:依托漳州市的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组织学生瞻仰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漳州革命烈士陵园,开展“重走红军路忆先烈礼赞二十大颂新程”主题党日活动,组织“红色能量永相传”“永远跟党走、青春我先行”影音制作大赛、“画”说漳州“红”—漳州党史故事图文作品展等红色文化主题校园活动,引导学生参与这些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活动,深入了解革命先烈的革命事迹,激发学生爱国热情,赓续红色血脉。创新性地拓展爱国主义教育模式,实地研究学习红色文化,有助于深入挖掘漳州市地方红色文化的内涵,打造红色育人文化品牌。
校园里的红色文化宣传专栏、红色文化主题景观、红色宣传标语、图书馆或校史馆收藏的红色书籍等组成的校园环境,是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17]。校园里的红色文化宣传专栏、红色文化主题景观等,有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此外,依托漳州市的文化资源,高校可对地方红色文化的新时代价值内涵进行提炼,对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形象化、艺术化创作。例如:学校组织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创作红色文化周边作品,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如传记电影《红色金融家——高捷成》、话剧《谷文昌》、音乐剧《绿色丰碑谷文昌》等进校园。通过营造红色文化校园环境和氛围,有助于推动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全过程,融入师生的生活、学习、工作中,提高师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养,创建富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项目,丰富校园文化内容,提高校园文化的质量;红色文化的植入,改善了学校的育人氛围,优化自然环境、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广泛运用,互联网、短视频软件等多媒体平台日益成为广大学生学习、娱乐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领域[18]。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秉承“传承红色基因”的理念,创建红色文化网络学习平台,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式,牢牢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例如:在清明时段在网络平台举办向革命先烈献花活动,并以校方名誉征集纪念先烈、学习先烈的文章,经学校审阅挂网交流学习;激起学生崇敬英雄、学习英雄的热潮;在英雄纪念日来临之际,举办以红色政权来之不易、人民当家作主来之不易为主题,征文并经审阅后上网交流学习,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学习平台相结合,创建红色文化网络学习平台,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活起来”。利用网络传播速度快、受众多的优势,发挥其思想政治宣传功能,用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红色文化”抵制和替代那些格调低下、腐朽没落的“灰色文化”,有利于增强先进文化在网络空间的宣传力度和影响力,使高校的网络空间风清气正。
虚拟仿真技术,有情境性、开放性、交互性和共享性的特点。虚拟仿真平台的教学功能兼容性强,适用于多种教学情景,与地方红色文化结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便于学生对地方红色文化的理解与迁移。地方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如果只是单纯针对革命历史人物、先进事迹以及红色精神的理论介绍,不能让学生产生深刻的情感共鸣。虚拟仿真技术与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相结合,为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数字化赋能,有助于突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高校学生身临其境地触碰革命历史人物的鲜活形象和崇高信仰、更好地领悟地方红色文化的新时代内涵。如:漳州高校组织学生参观漳州市红色文化VR 体验馆,观看《不忘初心·重走红军路——从井冈山到漳州战役》党性教育片,通过VAR 的形式走进毛主席率领红军攻克漳州纪念馆、谷文昌纪念馆、漳州革命烈士陵园等著名红色教育基地,缩小高校学生与革命历史场景、人物的心理距离,让学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红色革命人物、先进典型事迹,从而得到情感的共鸣和思维境界的提升,最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19]。
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是前辈们在中国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征程中,形成的极具地方特色的宝贵精神财富。漳州市的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在价值功能上,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育人目标高度一致。当地高校要利用好漳州红色文化资源“地理距离近”的天然优势,进一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形式,引导新时代的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进一步探索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有助于高校从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中汲取营养,更好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