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阐释*

时间:2024-07-06

马 静

(北京工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48 )

***总书记在2021年“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是中华儿女为之奋斗的宏伟目标和艰苦探寻的共同期盼,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实际上,***总书记在2016年的“七一”重要讲话中就已经提出,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但是,学术界并未就此展开深入探讨,以“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为主题的研究相对较少。在中国知网,以“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三个主题词进行合并检索,只有一篇《辽宁日报》刊发的方世南撰写的《以新理念新思维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全文3000余字。(2)方世南:《以新理念新思维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辽宁日报》2016年7月26日。学界对“人民富裕”“国家强盛”“美丽中国”三者的内在逻辑、对三者的“协同推进”尚未进行深入全面、系统整体的研究。“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美丽中国”是一个宏大话题,可以从不同视角,采用不同思路进行研究。笔者拟以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为理论指导,从人、社会与自然三个层面,从价值、实践、历史三个维度展开相应研究。

一、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的理论依据

纵观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马克思恩格斯阐释人与自然、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篇幅在整个理论体系中所占比重不大,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生态文明的论述散见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著作中。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理论框架之中,从人、社会、自然三者统一的视角,从“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维度,对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进行了整体描绘,不仅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依据、价值、规律等,还从劳动实践的角度确定了人类史和自然史的辩证关系在整个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是一个独立、系统、严密的逻辑体系,是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人、社会与自然关系的价值性

作为哲学范畴,价值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对主体有作用、有好处、有意义就是价值,相反,就是无价值或具有负价值。

1.价值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人要生存,就需要吃喝住行。只有这些需要得到满足,人才能在满足自己生命活动的基础上成为人,才能最终开启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而人又是有意识的,具有主观能动性,当个体需要无法得到满足时,心理上就会产生匮乏感,进而将自己的需要转换为行为目的。目的实现的过程也就是扬弃作为面对的需要的主观性将它客观化的过程,也就是解除匮乏感的过程,它能够激发自身的外化。但是,人自身中并不存在满足需要、实现目的的现成资料和手段,更不能自动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目的。 只有自然界才能提供满足人类需要的物质资料,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为了自身的生存,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必须占有自然事物,并改变它的形状、结构、性质和面貌,让自然存在物成为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目的的资料、对象、工具和手段。

2.人的需要是社会性的需要。人的需要是通过自己的消费行为得到满足的,而消费的对象和产品由劳动所创造。正是凭借建立在劳动基础上的物质变换,人类才能够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物料、能量和信息,这样,生命的维持才成为可能。在通过劳动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中,人类不仅改变了自然的形状、结构、性质和面貌,还在自然进化过程中诞生了社会运动,构成了社会有机体。从根本上来说,劳动是自然界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也是创造社会的过程。社会运动一旦产生就将自然运动包括在了社会运动当中,尤其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以凝聚的方式集中了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的内容和要求,这样,社会运动就开辟了自然进化的新阶段和新方向。人的需要也就超越了单纯的动物性的需要而成为社会性的需要,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就表现为社会和自然之间进行物质变换的过程(生产力),表现为社会成员之间的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物质产品的过程(生产关系),更表现在整个社会有机体的“骨骼”系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现实的历史的统一)。

3.自然和社会是世界客观实在性存在的两种基本方式。当在自然运动的基础上通过劳动产生出社会运动以后,自然和社会就成为世界客观实在性的两种基本的存在方式。社会和自然是互为中介的,并构成了“社会-自然”这样一个巨复合系统。这个系统一旦形成,社会和自然就构成了系统中的子系统,开始了系统中的相互作用。通过实践的作用,自然和社会就发生了实际的交往和交互作用,从而具有了内在的联系,具有协同的属性。当然,在自然界中是不存在价值的,存在的只有事实。但是,自然物的属性和功能是价值的物质载体。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展开,自然系统的形状、结构、性质和面貌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使今天的自然系统成为由原初自然(先于人、独立于人的自然)、人化自然(被打上人的活动印记的自然)、人工自然(人模拟、创造和发明出来的自然界原本没有的物质)构成的复合整体。总之,自然运动和社会运动在共同推动物质世界的进化过程中,在增强人类实践活动的建设性效应、克服其破坏性效应的基础上,实现自然、人、社会的和谐统一。

(二)人、社会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性

在物质生产的基础上,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以意识和实践两种形式展开的。意识关系体现为自然科学,而且表现为人对人和自然关系的其他理论形式的把握;实践关系不仅体现为生产力,而且表现为人对人和自然关系的实践形式的把握。其中,实践关系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将人和自然的关系理解为一种实践建构的关系,就成为马克思主义把握人和自然关系的科学基础。

1.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首先是一种实践关系。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是通过实践活动与自然界发生关系的。一方面,人要改造自然,让自然朝着有利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方面发展,这个过程就是主体的对象化、客体化的过程。另一方面,自然存在着其内在规定,表现为客观规律,需要人类通过实践活动将客观规律作为自己的前提和条件,这个过程就是客体的人化、主体化的过程。脱离后者的前者是人的盲目的行动;脱离前者的后者是自然界的自发的必然性。正是以实践为基础和中介,在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人类社会表现为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实现了自然向人的生成,而且实现了人向自然的生成;不仅实现了客体的主体化,而且实现了主体的客体化。这种建立在实践(劳动)基础上的、以实践(劳动)为中介的人与自然的辩证作用过程及主体和客体的辩证作用过程,就构成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社会存在和进步的基础内容和基本要求。

2.实践从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活动。实践不同于生物对外界的消极适应和本能活动,而是人们实现自己目的的积极活动,包含着人的精神因素和意识的能动作用,具有能动性;实践不同于人类意识或认识对客观世界的单纯反映,而是能把意识或认识转化为对客观世界的利用和改造,具有现实性;实践不是个体的“单兵突进”,而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内的“分工协作”,具有社会性。人的实践主体、实践对象、实践手段等都要受社会的制约和影响,任何实践活动都离不开社会。由此,通过劳动而实现的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就构成了社会的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也就奠定了社会存在的客观基础和文明发生的客观基础。通过劳动的发展而发展了的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其实就是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的进程。如果人类实践活动破坏自然环境、造成污染,那么就是对人和社会关系的污染和破坏,最终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3.自然规定着实践尤其是生产力的结构。实践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是对人的本质的确证。但是,自然是人类劳动的前提和基础,规定着实践尤其是生产力的结构。生产力是人类改造和影响自然的物质力量,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主体三要素,而这三个要素都是自然的“馈赠”。首先,自然提供劳动资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劳动工具,它是区别于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不管是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的农耕时代的石器、铁器,还是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工业时代的机械工具、电器,还是智能化时代的现代信息工具,从根本上来说都是物质的转化形式,都来源于自然界。从这个意义上看,自然物是人类活动的器官,延长了人类的自然的肢体。其次,自然提供劳动对象。一切自然物质都是可能的劳动对象,随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等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劳动对象范围日益广泛,从最初的原初自然逐渐发展到人工自然、人化自然;劳动对象更加多样化,使人类可以选择性能更好的、成本更低廉的劳动对象,这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再次,自然提供了劳动者。人的进化本身就是自然演化过程的结果,是在自然界中并且和自然界一起发展起来的,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剪断与自然母体的“脐带”;人始终是自然系统中的一员,须臾离不开自然界。此外,自然不仅规定着生产力结构,而且本身也是生产力——优越的自然条件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61—1863)》中提出自然生产力的概念,他说:“大生产——应用机器的大规模协作——第一次使自然力,即风、水、蒸汽、电大规模地从属于直接的生产过程,使自然力变成社会劳动的因素。”(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56页。

(三)人、社会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性

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是建立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的复杂的社会性的系统关系,破坏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会制约社会发展甚至会毁灭社会存在。资本主义的异化劳动导致了工业文明时期的自然异化,以追逐利润为唯一目的的资本逻辑导致了资本主义生态危机,变革资本主义制度成为实现人、社会与自然和谐进步的最根本的制度性要求。

1.自然异化: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必然产物。异化是一切头足倒置、主客颠倒、物人错位的现象,自然的异化,是异化劳动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社会才有的社会历史现象,在资本主义社会广泛存在且不断加剧。因为资本主义社会以资本家私人占有制为基础,代表资产阶级利益。资本家统治广大无产阶级,控制无产阶级的劳动,支配无产阶级的劳动成果。资产阶级为了追求剩余价值,总是想方设法地占有工人的劳动产品;资本家越富有,工人越贫穷。由此,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就成为了异化劳动。而劳动离不开自然“母亲”的“哺育”,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扩大,必然导致资本家对自然的无偿占有和恣意掠夺,使人和自然关系陷入严重的对抗中,陷入自然异化。而自然异化反过来也加剧了资本主义总体异化,总体异化加剧又会增加自然异化程度,如此循环往复,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2.资本逻辑: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生态危机表面上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根源却是资本与自然关系的恶化,是源于资本绝对地追求剩余价值,源于资本逻辑及其扩张的阶级本性,源于资本对自然的疯狂开发和掠夺。生态环境问题其实就是资本逻辑扩展和扩张过程中所造成的社会冲突和社会矛盾在自然生态上的具体体现。尤其是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造成了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的“透支式”利用自然的情况;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金钱至上、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价值观更是导致人与自然的严重冲突和紧张。为了克服生态危机以获取更大的利润,资产阶级积极推动科技进步,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手段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结果又加大了对自然的征服和掠夺,甚至超出了自然的承受范围。资本逻辑尤其是金融资本向全世界的扩展和扩张,更造成了全球性的资源枯竭、能源短缺和污染加剧等。

3.制度变革:规避生态危机的根本措施。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要从解决人与人的冲突入手,来解决人与自然的冲突。他们认为,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铲除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经济基础,才能消除异化劳动所带来的自然异化。只有埋葬资本主义,才能根本根除生态危机。只有“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28页。,才能在人类“和解”的基础上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解放人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解放自然而使整个自然界复活,作为两个根本目标。我们在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发展市场经济,能够避免市场经济的外部不经济性,形成适宜自然休养生息的环境。我们秉持科学的、主动的开放意识,积极利用全球化提供的有利机遇,避免西方工业化的生态弊端,在开放和包容中促进世界范围内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总之,人、社会和自然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三个基本要素,而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涉及的也是人、社会和自然三个层面。人民富裕主要指我们必须以满足人民需要为根本价值诉求,着力增进人民福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涉及的是人的层面问题。国家强盛是指“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5)《***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23页。,涉及的是社会层面的问题。而关于“中国美丽”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目前学术界尚未完全达成一致意见,有学者主张从自然、政治、文化等宽视角解读美丽中国,但更多学者是从生态文明视角看待美丽中国建设,而且学者普遍都认同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二者的密切联系。笔者从生态文明的视角将“中国美丽”界定为中华大地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的美丽画卷,涉及的是自然层面问题。因此,坚持人、社会与自然相统一的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正好为协同推进人民富裕(人的层面)、国家强盛(社会层面)、中国美丽(自然层面)提供了科学研究视角和理论指导。

二、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的内在逻辑

以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人、社会和自然关系具有价值性、实践性和历史性三个特征,由此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三者的逻辑关系也可以从价值、实践、历史三个维度展开。从价值维度看,人民富裕是国家强盛、中国美丽的目标指向和力量源泉;从实践维度看,中国美丽是人民富裕、国家强盛的自然基础和必备条件;从历史维度看,国家强盛是人民富裕、中国美丽的根本保证和现实条件。

(一)从价值维度看人民富裕与国家强盛、中国美丽的内在逻辑

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虽然人的本质力量在物化的过程中得到了发挥,但是也带来人的异化,产生了物的逻辑对人的逻辑的支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世界的发展也受到了西方发展观的影响,忽视了人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野蛮性“发展”问题。在反思物化弊端的过程中,西方出现了重视发展的人文关怀的趋势,但限于资本主义私有制而没有触及问题的深层原因。而社会主义中国始终以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价值追求,能够在人与物的良性互动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国家强盛、中国美丽的目标指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中国摒弃资本主义发展的“见物不见人”的发展理念,将生产目的从外部冷冰冰的商品转向内在活生生的人性;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最紧要和最根本的需要,把维护大多数人的权益作为自己的价值理念,并在此基础上追求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统一。人的需要具有广泛性和无限性的特点,可划分为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提高生活质量的享受需要、实现人类综合价值的发展需要三个方面;从需要指向的领域来看,可以分为物质需要、文化需要、生态需要等;而无论哪一种需要的满足,都需要强盛的国家、美丽的中国做后盾。国家强盛、中国美丽,就是要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力,让“蛋糕”越来越大,不断积累、扩大和丰富绿色社会产品,满足人民的物质需要;国家强盛、中国美丽,就是要为人民提供更为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提高人民文化生活质量,满足人民的文化需要;国家强盛、中国美丽,就是要让天越来越蓝,山越来越绿,水越来越清,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实现共同富裕、增进人民福祉是国家强盛、中国美丽的根本追求。社会主义的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不是强势群体享受优质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和生态资源,而将经济发展问题、生态环境问题转嫁给弱势群体,加剧弱势群体的生活成本。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没有强盛的国家,人民的生活就会风雨飘摇,生存也可能难以为继,更遑论共同富裕;没有美丽的环境,人民的身体健康就会受到威胁,生命安全难以保证,遑论谈美好生活。因此,我们必须在追求国家强盛、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增进人民福祉、实现共同富裕。而今,我们已经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我们要驰而不息、坚持不懈地向着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迈进。对此,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和群体要积极奉献国家和社会,要主动承担自己带动和帮助后富地区和群体的责任和义务,主动承担自己建设美丽中国的责任和义务,并且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后富的地区和群体则要在困境中奋发图强,在窘境中奋力拼搏,在逆境中奋起直追,不气馁、不松劲、不放弃,为共同富裕贡献力量,为国家强盛、中国美丽汇聚磅礴伟力。

人民是国家强盛、中国美丽的力量源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革命的主体,创造并改造着社会关系,推动社会制度的更替。回顾过去,我们党正是始终与人民患难与共、同舟共济,才攻克了无数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个名垂青史的人间奇迹。眺望未来,实现国家强盛,建设美丽中国绝不会一帆风顺,还会继续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唯有继续依靠人民,方能劈波斩浪,战胜艰难曲折,创造新的辉煌。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不是自然界自我演化、自发生成的,而是人民通过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人民群众是美丽中国建设的主力军。一方面,人民作为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主体,可以通过树立绿色环保意识,坚持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减少和杜绝奢侈浪费、污染环境的现象,推动经济社会实现绿色转型,发展绿色经济;另一方面,人民是生态治理体系的重要参与者。尽管美丽中国建设需要政府立足于公共事业的整体规划,主导顶层设计,但是更需要人民群策群力、积极参与,需要人民有效发挥监督作用,辅助构建和完善生态文明法制监管和制度监督的体系框架,推动环境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二)从实践维度看中国美丽与人民富裕、国家强盛的内在逻辑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国家强盛的基础和核心是经济现代化,而经济现代化的基础和核心是工业化。但是,工业化会加剧自然生态环境问题,中国绝对不能重蹈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而应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生态变革,实现中国特色的生态现代化,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同样,人民富裕不仅仅是摆脱贫困,还要防止贫困和生态的恶性循环,防止自然生态环境约束型贫困,推进生态式开发脱贫致富战略。因此,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过程同时也是人民富裕、国家强盛的实践过程。

“美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从实际出发,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不仅要考虑人文国情,还要考虑自然国情对现代化的制约。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自然生态环境存在一个“极限”,经济建设绝不能超越这个临界点,不能以失去生态文明为代价,而应该寻求合理的人道的超越。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是世界上的资源大国;但是限于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占有量较低,又是世界上的资源小国。这种既大又小的矛盾,就构成了我国现代化的自然障碍。尤其是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不断跃升,人口、资源、能源、环境、生态和灾害等因素对现代化的制约变得越来越突出。如何化解自然物质条件方面的制约、建设“美丽中国”,已经成为实现现代化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甚至是进一步推进现代化的突破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一端,将绿色发展纳入新发展理念,将“美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之一。这充分说明中国要选择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体现了中国在“美丽中国”建设过程中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客观要求。

“美丽”式致富是人民富裕的有效路径。我国约三分之二的贫困地区集中在生态脆弱的地带上,存在着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活能源短缺的问题,强度樵采、过度耕种以及超载放牧等造成的沙漠化、荒漠化进一步加剧了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且损失较高,使农村返贫现象严重。贫困与生态的恶性循环要求我们要对贫困、生态和发展的关系重新思考,谋求消除贫困和生态良好的良性互动,实施“美丽”式致富战略。我们要将发展融入贫困和生态的循环中,建立“生态—发展—富裕”的良性循环链条,实现生态良好、生态发展和生活富裕的统一。“美丽”式致富战略首先要求严防贫困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防止森林、草原、水面、湿地等从现有水平上缩小和退化,防止荒漠化进一步蔓延,改善大气、植被、土壤、水资源质量和数量,实现“生态良好”。“美丽”式致富战略要求贫困地区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将生产和开发的基础定位在生态良好上,实现“生态发展”。“美丽”式致富战略在提高贫困群体收入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贫困地区人们的吃、穿、用、住、文化娱乐、健康卫生水平,使贫困地区的人们普遍享受基础设施和基本的社会服务,使他们不仅能过上温饱生活,而且具备持久维持温饱生活的能力,实现“生活富裕”。

“美丽变革”是人民富裕、国家强盛的有力保障。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人民富裕,必须进行“美丽变革”。不论是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等宏观经济活动,还是农民耕种、企业生产等微观经济活动,都要遵循自然规律,在“人-社会-自然”的三重维度中实现生态化和现代化、环境和发展的双赢。生态文明本身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包括自然物质条件的基础要素、社会控制的调节要素、绿色发展的战略要素、人的发展的价值要素和科技进步的支撑要素等。(6)张云飞:《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440页。“美丽变革”和生态现代化“牵一发而动全身”,必将引发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等方面的生态转型和生态变革。我们要将生态化和工业化、市场化相结合,开辟新的工业化道路;我们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划定发展的底线和红线;我们要使人道主义成为生态人道主义,使理性主义成为生态理性主义,将“美丽”贯穿于文化发展之中;我们要倡导绿色、低碳、简约的生活方式,引导人们减少和杜绝奢侈浪费;我们要尽快建立健全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目标责任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与生态安全体系,完善生态文明体系。总之,我们要将生态化和现代化统一起来,使全面小康成为“生态小康”,现代化强国成为“生态现代化强国”。

(三)从历史维度看国家强盛与人民富裕、中国美丽的内在逻辑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将发展的现实和理想、发展的局部和整体、发展的阶段和过程有机统一,把人民富裕、美丽中国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保和对外关系等各领域和全过程,能够为人民富裕、美丽中国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制度保障、文化条件、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国家强盛不仅包括经济强盛、政治强盛、文化强盛,还包括科技强盛、军事强盛、人才强盛等的综合性和整体性的强盛。

经济强盛是人民富裕、中国美丽的物质基础。只有在物质财富不断积累的基础上,才能壮大社会的物质基础,才能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保障。只有不断扩大经济总量,让我们的“家底”越来越厚实,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人民的“钱袋子”鼓起来。经济强盛对于美丽中国也具有决定性意义。因为能源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治理、灾害防御等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都需要巨大的人、财、物的投入。如果经济建设长期滞后、物质财富严重匮乏,是不可能确保生态建设有足够的投入,最终就不可能建立起美丽中国。同时,经济强盛还是人民富裕、中国美丽的发展动力。经济强盛最终会体现在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上。一般来说,在生活水平低的情况下,人们往往注重基本的物质需要的满足,既容易忽略人的生活质量的提升,也容易忽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需要将会从更多转向更好、从数量转向质量,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和谐也会给予高度的关注。因此,必须将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并围绕此目标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既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又实现美丽中国的发展愿景。

政治强盛是人民富裕、中国美丽的保障条件。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政治强盛主要表现在有强有力的党的领导,实现人民富裕、中国美丽,需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最能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最大公无私的党;中国共产党是以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党,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充分尊重人民意愿,汲取人民经验,保障人民权利,不断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通过完善制度保证人民在国家治理中的主体地位,为实现“人民富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同时,党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能够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绿色”成为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组织的座右铭,让“美丽”成为全社会的行为准则。党将生态文明的要求纳入国家法律体系,完善“绿色”法律制度体系,推动生态变革,遏制生态破坏的行动,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法治保障。党加强生态文明领域的制度创新,推动生态领域的体制变革,消除不公正的政治安排,避免由于利益过度分化带来的激烈冲突,在实现社会正义的同时,促进生态正义的实现,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体制保障。

文化强盛是人民富裕、中国美丽的精神支撑。“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物质现代化进程,在一定意义上,同时也是现代化的文化反思和文化的现代化转化过程。”(7)王增福:《道路独立与文化自主: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协力共进的基本要求》,《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文化是不朽的精神支柱,国家真正强盛的标志乃是文化的兴盛。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必须积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强盛能够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引导人民真正做到精神富裕,激励全国各族人民“撸起袖子加油干”。文化强盛能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增强人民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文化强盛能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不断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的进取精神、开拓勇气、创新能力。同时,文化是影响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变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能够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美丽中国建设指明奋斗目标,凝聚和激励人民建设美丽中国的精神力量。而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原则的集体主义,有助于防范和化解由极端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山头主义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文化强盛还能够提高人们的教育程度和科学文化水平,促进人们对人与自身的关系、人与外部自然的关系的双重认知,提高人们的生态素养,加强保护环境、善待自然的生态意识。

三、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的现实路径

***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8)《***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12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简单地重新寻回昔日的荣光,而是要让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奋发图强的中国更加强盛,让勤劳善良、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中华儿女更加富裕,让地大物博、青山绿水、景色旖旎的祖国母亲更加美丽。为此,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一)价值路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追求美好生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协调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的最终价值归宿。“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特点之一。”(9)卜建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特质》,《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我们既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更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要让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让全体人民都能从发展中获益。我们既要更好地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又要让人民远离雾霾毒害、水源污染、食品不安全等“闹心事”,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我们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中体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又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成为国家的强盛之路、人民的富裕之路、自然的美丽之路。

需要注意的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具体的、历史的阶级分析方法,做到“三个厘清”。一是必须厘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的“人民”与古代民本思想中“民”的区别。前者的“人民”是指所有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劳动者、建设者和参与者,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而后者是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虽然肯定了劳动人民的重要作用,但是却将“人”与“民”严格分开,认为“上智”与“下愚”是不可改变的。二是必须厘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科学社会主义与西方人本主义的区别。西方人本主义是在反对中世纪封建神学、打破封建枷锁的过程中产生的,主张以人性取代神性,强调思想解放,发挥人的作用,推动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但是,西方人本主义却模糊了阶级立场,没有从阶级利益对立的视角看到资本主义异化劳动和自然异化现象,把异化仅仅视为单纯的人性丧失和扭曲的问题,最终成了维护资本主义的思想武器。三是必须厘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区别。民主社会主义为了化解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奉行高福利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劳资和谐、社会和谐。但是,只要私有制依然占据统治地位,就不可能消除贫富差距、两极分化等问题。说到底,民主社会主义并没有把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要位置,而是始终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仅仅是为了更好地为资产阶级谋取剩余价值而给人民让渡部分利益而已,从根本上是反对社会主义的。总的来说,不论是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还是西方人本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都是以抽象的人性论为基础,本质上都是唯心史观,都是我们要旗帜鲜明反对的,必须与其划清界限。

(二)实践路径: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从实践逻辑来看,人民富裕、国家富强和中国美丽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统一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从中国美丽的视角来看,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相并列,具有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不仅如此,生态文明建设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内容,并且在日益拓展着自己的厚度、深度和广度,促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改变自己的存在方式,以适应这种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建设美丽中国。

美丽中国建设需要经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我们要从传统粗放型经济结构转向现代集约型经济结构,从高耗能高污染发展方式转向低能耗低污染发展方式,坚定走绿色发展道路,在保护环境过程中保护生产力,在改善生态环境中发展生产力,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统一。我们要将生态经济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和目标,建构生态化的企业,发展生态化的产业系统,建立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形成生态化的消费方式。

美丽中国建设需要政治建设提供保障和支持。我们要把自然生态问题纳入民主政治、政府决策、依法治国、国际政治和政治教育等过程中,让生态政治成为政治建设的方向;我们要确立生态政治意识文明,将生态化原则内化到政治意识中,将政治上的民主、平等、正义等意识也扩展到人和自然关系的领域中;我们要建设生态型政府,实现政府决策行为的生态化、政府执行行为的生态化和政府考核行为的生态化。

美丽中国建设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先进生态文化,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提升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质;我们要建构生态道德,将道德尺度运用于人与自然交往的行为过程中;我们要建构生态正义,将正义价值运用于人和自然关系相关的人与人(社会)的关系领域中,从而真正驱动人的生态意识和行为的自觉性、自律性与自为性。

美丽中国建设需要社会建设提供服务和调控。我们要保持适度的人口总量、打造优良的人口素质、保持合理的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建立人口适度型社会;我们要从环境的承载能力、涵容能力和自净能力出发,控制废弃物的排放量,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们要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努力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建立灾害防减型社会。

(三)历史路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因此,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美丽中国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们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国家繁荣昌盛、自然美丽如画;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思想的真理穿透力、价值感召力、实践引领力、文化自信力推动中国实现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我们要坚持好、巩固好、完善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断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以保障人民享有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权利,保障经济稳定增长、政治高效协调、社会安定有序、文化多姿多彩、生态和谐共生。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充分发挥文化“润物无声”的作用,集聚人心、整合力量,激励全体人民开拓进取、奋勇争先,不断开拓新实践、推出新成果、作出新贡献。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大潮滚滚向前,全球各国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的整体,每一个人、每一个国家都休戚相关、命运与共。***总书记立足人类的整体利益,立足于人类未来走向,以解决全球问题为目标,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各领域,涉及国与国、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旨在实现全球经济发展、社会安全、文化进步以及生态良好,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繁荣美丽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彰显了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对全球治理的重要贡献,书写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断上升为国际共识的历史篇章。

中国在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美丽中国的征程中,始终关注世界人民福祉、推动世界各国共同繁荣,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求解放”作为自己的精神底色,努力让世界人民都过上和平安宁、幸福富足的生活。而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在提升。自2006年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连续15年稳居世界第一位。中国在建设美丽中国、推动绿色发展的同时,还通过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建设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构建能源命运共同体以及发展绿色金融等战略,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并推进经济社会协同发展,为解决世界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已经不仅是全球生态治理的重要参与者,还日益成为全球生态治理的重要贡献者和引领者。面向未来,中国将一如既往地为世界人民幸福作贡献,一如既往地为世界共同发展作贡献,一如既往地为世界清洁美丽作贡献,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新世界!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