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本向度*①

时间:2024-07-06

万光侠

(山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提出了用“三个倡导”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我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定位,也是对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新要求,充分体现了时代发展的特征与诉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刻的价值哲学意蕴。本文拟从马克思主义人本向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哲学蕴涵、价值取向及其实现问题作一探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哲学蕴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刻的价值哲学意蕴。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认为,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人们不仅认识真理,而且创造价值。作为哲学范畴,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意义关系。价值是表示物与人的一种关系,或用马克思的话来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是“人们所利用的并表现了对人的需要的关系的物的属性”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406页。,是“表示物的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等等的属性”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3),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26页。。这就是说,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存在着一种主体按其需要对客体的属性和功能进行选择、利用和改造的关系,或客体的属性、功能对主体的需要满足和实现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价值关系,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意义关系。从价值质上看,某事、某物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并有益于主体的发展,就是有价值(正价值)的;反之,就是没有价值或负价值。从价值量上看,价值的大小,说到底就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程度的大小,客体对主体意义的大小。由此可见,价值关系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意义关系。客体及其属性是价值关系形成的客观根据。价值总是一定的客体对主体的价值。没有客体,就无所谓主客体关系,也就没有价值关系。客体的属性和功能影响着客体能否对主体有意义以及意义之大小,因而价值具有客观性。同时,主体及其需要是价值关系形成的又一重要根据。价值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只有人才是价值主体,是价值的创造者、实现者和享受者,因而价值又具有主体性,具有属人的特征。价值的客观性与主体性都根源于人的实践活动。实践是价值关系形成的基础。主体及其需要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客体及其属性也是在实践中被发现、规定和改造的。主体和客体的价值关系也是在实践中实现的。总之,哲学视野中的价值是表示客体(一切客观事物)属性与主体(人)的需要的关系,是表示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肯定或否定关系,即表示客体能否满足、在什么意义上满足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价值既不是单独的客体属性,也不是孤立的主体需要,而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范畴,它反映的是客体功能、属性与主体需要之间满足与否的关系。价值只能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去理解,这是我们把握价值范畴涵义的本质规定。

根据上述价值哲学的观点,对价值一定要在确定的主客体关系中才能把握。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一种思想体系、实践运动及社会制度)与人(类主体、群体主体和个体主体)之间有一种基本的价值关系。在社会主义和人这一对关系中,人是主体,社会主义是客体,社会主义的属性和功能能够保证价值主体——广大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主体地位,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和精神文化诸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因此,对人来说,社会主义是有价值的。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的价值,首先决定于它对人的有用性。社会主义价值是表示社会主义客体与主体人之间的一种意义关系范畴。

价值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地追求和创造价值,同时也在不断地认识和评价价值。在价值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人们逐渐形成了关于各种价值的一些看法,并形成一定的价值观。所谓价值观,是指人们关于客观事物的作用、意义的基本观点和根本看法,是人们所持有的关于如何区分好与坏、对与错的基本观念,是关于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基本观点。价值观是一个社会思想文化体系的内核和灵魂,代表着该社会对应该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的规范性判断。价值观是人们心中深层的信念、信仰、理想系统,构成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内容,在人的活动中发挥着价值导向、激发激励和价值标准尺度的作用。价值观存在着先进与落后、积极与消极之分,在现代社会多样化价值观及其冲突中,人们需要选择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形态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是一个社会中居统领地位、起支配作用和指导作用的价值观,是一种社会制度、社会形态长期普遍遵循、相对稳定的根本价值准则,是一个社会的价值观的灵魂。

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领地位、起支配和指导作用、从最深层次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核心问题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重要论述,是社会主义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价值理念。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提出的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要求。这三个层面的价值理念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实现了国家、社会、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理想和追求。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符合历史、合乎实践,贴近民情、顺乎民意,能够发挥出广泛的感召力、强大的凝聚力和持久的引导力。

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高价值取向和目标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是毫无疑义的,但其最高价值取向和终极目标是为了促进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区别于以往任何一种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所在。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关于现实的人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思考的问题是立足点和出发点问题,亦即关于社会历史的前提问题。对此,唯物主义历史观始终把现实的人作为社会历史的立足点和出发点。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6-67页。“这里所说的个人……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1-72页。“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又说:“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3页。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也指出: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41页。由此可见,唯物史观的前提就是“现实的人”。“现实的人”最基本的含义,是指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在当代中国,现实的人是指人民群众,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中国最广大人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现实的人的价值观。人民群众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足点、出发点和落脚点。

其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促进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是社会主义价值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看法和观点。这实际上涉及到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看法。社会主义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对这一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作了系统论述。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我们认为社会主义最本质的东西,就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经典之作《共产党宣言》,从人的解放与发展的角度,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与目标作了科学界定:社会主义就是要建成“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样一个“联合体”。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4页。恩格斯也明确指出:“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的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43页。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看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人自身发展的高级形态,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9页。。社会主义社会之所以成为人类追求的美好社会形态,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因为这个社会是以每个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所以成为人类自觉遵循的科学真理,从根本意义上说就是因为这一学说是建立在以现实的人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基点和目标之上的。目前我国社会主义虽然处在初级阶段,在所有制结构、生产力水平、物质文化需求的满足等方面,距完全实现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但社会主义制度决定,要始终坚定不移地朝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努力,毫不动摇地坚持向着这个方向前进。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表明,人民需要的满足、人民利益的实现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具体而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与提高人民实际生活水平相结合,提出了著名的“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答应不答应”标准,作为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切工作成败得失的重要依据,并进一步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此基础上,江泽民提出了“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胡锦涛从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8页。

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的思想行为具有鲜明的导向、凝聚和激励作用。

立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统一人们的思想、坚定人们的理想信念、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的思想行为具有鲜明的导向、凝聚和激励作用。一是导向作用。人是一个理性的存在物,他要受自己的观念理性的指导,在思想观念指导下行动。价值观是人的思想观念的重要内容,它主导人的行为的灵魂,对人的行为具有定向作用。任何一个社会都有自己的主导价值观,这个主导价值观是这个社会的需要和追求的集中理论反映。在社会的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理想是多样的。为了使个人不同的多样的价值观不影响社会整体的运行和发展,社会必须有自己的主导价值观。但这主导价值观并不是要消解多样的价值追求,而是要把社会多样的价值追求统摄为社会的主导价值追求和价值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告诉人们什么是应该追求的,什么是不应该追求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什么是社会需要的,什么是社会拒斥的,以此实现对人的思想行为进行价值引导。二是凝聚作用。价值观是人的社会认同的核心内容,是社会共同体存在和发展的黏合剂。每一个社会共同体都有自己独特的共同价值观,社会共同体通过这种共同的价值观为自身的存在进行合理性和合法性论证,并通过共同的价值观来塑造和凝聚它的成员,把共同体的成员团结在一起,形成一种亲和力、感召力和凝聚力。如果一个社会难以形成以核心价值观为主旨的共同价值观,就会降低公民个体对社会的认同感,社会的抗风险能力就会减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共同体的共同价值观既为自身的存在进行合理性和合法性辩护,同时又对公民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能凝聚整合统一人们的思想观念,形成一种向心力、凝聚力和团结力。三是激励作用。“激励,就是激发、鼓励,即通过各种形式的外部刺激,使人们产生一种奋发向上,士气高昂的进取精神。”②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76页。激励是一种推动力,它同价值取向紧密相联。价值取向使人的活动指向某一奋斗目标。活动目标既是一种导向因素,也是一种激励因素。因此,价值激励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目标激励,说到底也是一种需要激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根本上反映并强化主体的需要和利益,表现为主体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以及主体为满足一定的需要和实现一定的价值目标所产生的期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取向,不仅在理智方面给人以引导,而且能够激发社会主体的情感和意志,使主体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坚强的意志,不断推动实践和认识活动深入发展,直至实现价值理想和价值目标。

三、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在当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思想和行动的指南。在当代中国,需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出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切实维护人民利益,采取多种措施扎实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首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新形势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八个必须坚持”,第一个就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4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既坚持了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群众路线,又融入了新时期以人为本的理念。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本身就是基于亿万群众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价值观方面的提炼。同时也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长期的事业,这一事业的不断拓展和深化必然会丰富和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这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发展的范畴,是一个不断生成的概念。由此,需要在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广泛和深入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并且,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人民群众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工作对象和教育客体,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创造者、主动践行者。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关注人民群众的精神诉求。列宁曾经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②《列宁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17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根本看法和态度的集中概括,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诉求。这一精神诉求既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一国家意义层面上的,也有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一社会意义层面上的,更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公民个人意义层面上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充分发挥这一精神诉求的凝聚人心、指引方向、引领价值的作用;要尊重广大群众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上的差异性,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多用典型示范、交流疏导、说服教育、民主讨论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的思想疑虑和困惑。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当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确立以后,只有将它日常化,转化为人们的日常价值观和生活实践,才能逐步成为人们共同遵循和认同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价值尺度和价值原则,才能植根于人们的思想意识深处。由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停留在理念层面,而应该转化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践行的要素,转化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指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需要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出发,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引领生活。

其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切实维护人民利益。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马克思、恩格斯所奠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自始至终充满了对无产阶级及广大劳动群众利益的维护,充满了对整个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目标的追求。历史的主体是最广大人民群众,其历史地位及其作用决定了他们的利益最为紧要。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了使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上获得并同享实实在在的利益。我们党能否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坚决拥护,关键在于他们的利益能否得到充分实现。党的十八报告从党执政为民的高度提出了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的要求,号召党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这一要求应转化为广大党员干部的实践,在切实维护人民利益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切实维护人民利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注重人的需要的满足。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是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从“现实的人”这一现实问题出发,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应该关注需要的层次性、多样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曾把人的需要划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三个层次。生存需要就是人为了维持生命存在而产生的最基本的、起码的需要。享受需要则是人在满足生存需要的基础上,希望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过较为舒适生活的欲望和要求。发展需要则是人在生存需要得到基本满足的基础上,希望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并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以促进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上述每一个层次又存在类型多样的需要。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重视不同群体社会成员的合理需要具有根本性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在维护群众利益方面提出了“两个凡是”的主张:“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9页。这是在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时期对维护群众利益的强调,有助于从根本意义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切实维护人民利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切实改善民生。在一般意义上,民生发展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人民群众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与接受程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效果,与民生能否得到改善密切相关。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②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4页。十八大报告还从教育、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社会管理等方面对如何改善民生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这必将有利于民生的进一步改善。人民利益无小事。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只有切实改善民生,把人民利益的维护落到实处,才能增强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说服力、吸引力,才能真正实现从人们思想的深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再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扎实有效地开展学习教育活动。

对每一位公民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一个陶冶养成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扎实有效地开展学习教育活动。

扎实有效地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坚持科学的灌输原则。灌输原则源于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灌输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中,首先系统提出灌输思想并将其发展为灌输理论的是列宁。列宁在《怎么办?》中,系统论证了社会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途径,认为必须通过马克思主义政党从外边把社会主义思想灌输到工人运动中去。他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思想体系,但它不是也不可能从自发的工人运动中产生出来,因为社会主义的思想体系和社会主义的倾向毕竟不是一个东西。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而社会主义的学说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③《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9页。事实表明,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不是单纯依靠社会自发形成的,而是依赖于执政集团的长期灌输、强化和引导,才能逐步进入到人们的思想和意识深处,形成人们自觉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原则。这要求紧密结合变化了的实际,根据人们现有的思想认识水平及其变化规律,坚持科学的灌输原则,正面引导、因势利导、深度引导,有步骤、有计划、分层次地进行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扎实有效地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我国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进程中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既反映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也反映了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着一些不足。由此,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需要引导人们辩证地看待我国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认清这些问题的实质。同时,要旗帜鲜明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推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这是一个令人鼓舞和振奋的目标,也是一个富有挑战的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需要直面这一实际,在引导人们增强对这一美好近期目标期待的同时,鼓励人们正视前进中的挑战和困难,推进这一社会发展目标的如期实现,为早日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走好坚实的一步。

扎实有效地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有良好的社会氛围。应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不是孤立的,社会环境的优劣,社会风气的清浊,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践行。因此,应该通过加强社会建设、制度建设,营造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社会环境。同时,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展现社会主义社会的真、善、美,增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和谐感、尊严感和幸福感。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感召力,最大程度地将其内化为人们的思想,外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的行为。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一个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相联系的长期过程,需要把这一过程有机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之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凝聚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共同思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