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仁”字形体看孔子“仁”之内涵*①

时间:2024-07-06

许 芃

( 山东师范大学 国际交流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 )

从“仁”字形体看孔子“仁”之内涵*①

许芃

( 山东师范大学 国际交流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 )

根据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仁”字的形体主要有:、、、、、、、忎。经过考察,中山王鼎“”与包山楚简“”为一系,郭店楚简“”与“”、“忎”为另一系。其中,“”与“”可能于南北不同地域同时存在,“”的出现当早于“”、“忎”;“”或与“”、“”同时存在;“”一系沿用至今,“”一系后被废弃。《说文》所收古文“”、“”当是“”略有变形,云梦秦简“”则是受到包山楚简“”的影响。“仁”是孔子思想的最高范畴。“”系其形体再现了“尸祭”的场景,以对祖先、父母之爱,进而传递出“爱人”的思想;“”系中“”从身从心,反映了“修身”的理念。“爱人”与“修身”共同构成了孔子“仁”的内涵。

“仁”字;形体;孔子之“仁”;爱人;修身

“仁”是孔子及其儒学的核心概念。根据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仁”字的形体主要有:、、、、、、、忎。汉字是形音义结合体,汉字因义构形,亦可因形索义。本文从“仁”的形体入手,以此探求孔子“仁”之内涵。

一、“仁”字的主要形体及其演变

(一)“仁”字的主要形体

1974年,在河北平山县发掘了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群,其中Ml号墓中出土的中山王鼎的铭文中,发现了一个“仁”字:“天降休命于朕邦,有厥忠臣赒,克顺克卑,无不率仁。”“仁”字形为“”,与《说文》古文“”略有不同。出土于湖北省荆门市包山二号战国楚墓的包山楚简“仁”字写为“” 。出土于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的竹简中“仁”的写法则为“”,与今天通用的“仁”字已极为相似。

1993年发现于湖北省荆门市郭店村战国楚墓的郭店楚简中,“仁”字共出现67次。大多写作上“身”下“心”的“”,共55处;写作上“人”下“心”的“”6处;写作上“千”下“心”的“忎”6处。*刘宝俊:《郭店楚简“仁”字三形的构形理据》,《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这些“仁”字均为上下结构,以“心”作形符,其中只有“忎 ”在《说文解字》中作为“仁”的古文出现,其他形体均不见于传世文献。

(二)“仁”字诸形体的演变关系

“仁”字诸种形体的演变关系如何,其较早的形体即本字是什么,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且尚未达成共识。如谢阳举(2001)认为,“”是“仁”的本字。*谢阳举:《“仁”的起源探本》,《管子学刊》2001年第1期。“仁”起源于夏商周三代极为重视的尸祭之礼,“仁”表达的是对祖灵“尽心”的自然心性。刘翔(1996)指出,“仁”字较早的构形为“”,后讹变为“忎”。*刘翔:《中国传统价值观诠释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157-159页。白奚(2000)认为,“仁”字在先秦时期有南北两条演变线索,南方以郭店楚简为代表,写作“”;北方以中山王鼎铭文为代表,写作“”。*白奚:《“仁”字古文考辨》,《中国哲学史》2000年第3期。廖名春(2001)推测,“仁”的本字应是“”,后来“人”与“身”通用,就写作了“”;“身”讹变为“千”,就写作了“忎”。*廖名春:《“仁”字探原》,《中国学术》(第八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23-139页。

下面在前贤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仁”字诸形体做一番浅显的省察,以求正于方家。

古代祭祀祖先,有时要用尸。所谓“尸”,就是代表死者受祭的活人。尸祭这种习俗早在夏代即已出现,所谓“夏立尸”、“殷坐尸”、“周旅酬六尸”(《礼记·礼器》),说明夏商周三代均有尸祭,只是或站或坐姿势有所不同。尸祭的存在,亦有考古资料证明。江苏六合程桥东周墓获尸祭残图一片,其中尸者双手扶膝,垂足安坐,前边是表情肃穆的献祭者。*汪遵国、鄒厚本、尤振尧:《江苏六合程桥东周墓》,《考古》1965年第3期。云南晋宁石寨山滇墓群获尸祭雕像一组,雕像上行礼者们面朝尸,跽跪,或双手扶膝,或捧食敬呈;而尸者则双手着膝,俯首垂足端坐,接受祭礼。*易学钟:《晋宁石寨山12号墓贮贝器上人物雕像考释》,《考古学报》1987年第4期。两项考古资料发现的尸者形态与“”之人形非常相似。综上我们认为,“”上部人形应为“尸”字。

充当“尸”的是活着的死人后代,比如长孙或同姓晚辈。《礼记·郊特牲》曰:“尸,神象也。”古人把故去的先人视为神灵,尸则是神灵依附的对象,代表祖先来接受后人的祭拜。《仪礼·士虞礼》:“祝迎尸。”郑玄注:“尸,主也。孝子之祭,不见亲之形象,心无所系,立尸而主意焉。”之所以立尸,是因为祭祀的人们要寻找一个心灵寄托的对象,把对被祭者的种种感情,如虔诚、敬重、追念、感恩等全部倾注在“尸”的身上,通过各种虔诚的敬拜,渴望先人能感受到后人的孝与敬。《礼记·中庸》:“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孝”不仅要求事生敬养,而且要求送死尽哀、虔诚祭祀。“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孝悌是为仁的根本。仁者,爱人也。为仁要求以博大的胸怀去爱别人,对亲人的爱则是最根本的。设尸祭拜是生者对祖先尽哀尽敬、生死如一的“孝”的极端体现,是对亲人之爱始终如一的心性表达,是“仁”的精神实现。郭店楚简有文:“丧,(仁)之耑(端)也”*刘钊:《郭店楚简校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87页。,正说明了这一点。

二、孔子“仁”的内涵

《论语》一书109次提到了“仁”。*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6页。“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以“仁”为做人的最高道德原则和人生价值理想,形成了系统的仁学思想体系。“仁”字的不同写法中,“”一系通过再现“尸祭”的场景,表达了对父母、对祖先的孝与爱,进而传递出 “仁”的思想核心:爱人。“”一系中,“”从身从心,反映了“修身”的理念,修身是实现“仁”的基础;“”从人从心,亦传达出心中有人的“爱人”观。“爱人”与“修身”共同构成孔子“仁”的内涵。

(一)仁者,爱人

爱人,包括爱亲人、爱朋友、爱君、爱臣、爱民。

1.爱亲人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亲爱父母为“孝”,亲爱兄弟为“弟”。“孝”、“弟”是家庭成员之间带有血缘关系的“亲亲之爱”。“仁,亲也。”(《说文解字》)“仁之实,事亲是也。”(《孟子·离娄上》)儒家认为,万物皆有根,人之根即是血浓于水的血缘亲情,故在仁爱的所有对象中,爱亲应是最根本的,是“仁之本”。

首先是“孝”。生我养我者,父母也。“孝”是人生第一重要担当,不践履“孝”就不可能具备仁德。《孝经·纪孝行章第十》所言“事亲”包括五点:“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第一,父母在世时,对父母不仅要尽心侍奉,更要尊敬他们。赡养父母是儿女应尽之责,当然要“竭其力”(《学而》)。然而,“能养”仅是低层次的“孝”,孔子更强调 “敬”。《为政》篇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若只是“养”父母,而做不到“敬”父母,和犬马有何区别?孔子言“敬”指从内心里真正敬重并关心父母,给父母以精神上的快乐。“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里仁》)对于父母的错误,儿女要委婉劝止,若不被听从,仍然要恭敬如一,不可有怨言。“父母,唯其疾之忧。”(《为政》)对父母的身心健康要细心体察,对父母的关心要达到对待自己孩子生病时的那种程度。“父母在,不远遊,遊必有方。”(《里仁》)要多陪陪父母,不去离父母很远的地方。如果出门,必须告诉父母自己的去处,免得父母担心。

第二,父母过世后,要为父母送死尽哀,虔诚祭祀。《孝经·丧亲章第十八》曰:父母去世后,“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阵其簠簋而哀戚之。擗踊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为之宗庙,以鬼亨之;春秋祭祀,以时思之。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对待祖先、父母,孔子认为要“事死如事生”,在生、死、祭三个环节上要一贯到底地尽孝,始终如一地恪守礼法,“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阳货》篇记载,宰我以为,父母死后守丧三年,时间太久了,孔子曰:“予之不仁也!”孔子以为,给父母守孝三年是天经地义之事,这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仁”的写法中,“”、“”一系再现了尸祭的情景,表达了对祖先、对逝去父母的敬重、追念,进而传递出孝道、仁德的涵义。巴新生先生有言:“祭祖即孝,祭祖之德是与祭天之德相对而称者,为德之大者,故称其为根本。后来发展成为对父母的正面而积极的道德关系。”*巴新生:《西周的“德”与孔子的“仁”的关系》,《史学集刊》2008年第2期。“祭”之所以是德之大、孝之本,是因为“祭”体现的是长久如一、坚持不懈、世代相传的孝,时刻不忘故去的祖先、父母,给亡灵以慰藉,且将这种孝之举世代相传下去,不忘先辈的恩德。因此,“仁”要求“慎终,追远”(《学而》),“祭思敬,丧思哀”(《子张》)。

其次是“弟”。“弟”现作“悌”。《说文解字》:“弟,韦束之次弟也。”徐灏《段注笺》:“革缕束物谓之韦,辗转围绕,势如螺旋,而次弟之义生焉。”由次弟之义引申为长幼之序,即胞弟对兄长的敬重,继而泛指兄弟姐妹之间应团结共处、互敬互爱。孔子有云:“友于兄弟”(《为政》);“入则事父兄”(《子罕》);“兄弟怡怡”(《子路》)。兄弟姐妹,血脉相连,对哥哥姐姐,要恭敬、听从;对弟弟妹妹,要保护、疼惜。孔子更是将兄弟之情上升为普天下同辈人之间的关系,即“四海之内皆兄弟”(《颜渊》)。

2.爱朋友

朋友关系是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对朋友之爱,可谓是“悌”在社会上的延伸。相对于兄弟关系而言,朋友关系无血缘关系的维系,因此相对不够稳定。如何爱朋友?如何长久地维持朋友关系?孔子强调首先要“信”,即对朋友真诚、守信、不背叛、尽心尽力。“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敬事而信”(《学而》),“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公冶长》)。对朋友切不可花言巧语,言而无信,“巧言令色,鲜矣仁” (《学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 孔子高度强调“信”,无论是其“五德”(恭宽信敏惠)还是“六言”(仁知信直勇刚),都有一个“信”字。“信”是维系朋友关系的纽带。

其次,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相互尊重。真正的朋友应该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颜渊》);甚至在朋友死后,可以为其收敛、殡葬,“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乡党》)。此外,朋友之间并非一团和气、盲目附和,而要相互批评,指出错误,促其改正。“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朋友切切偲偲”(《子路》)。同时,孔子也提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 (《颜渊》),如果在推心置腹地劝导之后,朋友仍坚持己见,要及时作罢。每个人都具有主体意识和独立见解,因此,要允许朋友与己存异,及时作罢是对别人作为主体的一种承认和尊重。

3.爱君、爱臣、爱民

君臣、君民关系乃是“孝”在政治上的推演。对于君王,臣子首先要“忠”。“忠”、“孝”常常联系在一起,“孝慈则忠“(《为政》),孝子事君必为忠臣。“臣事君以忠”(《八佾》),而且须毫无杂念,甚至可以献出生命,“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卫灵公》),“能致其身”(《学而》)。其次要有“礼”。有一次孔子生病了,国君前来探望,即使有病在身,孔子也要面朝东、披着朝服迎接国君。(《乡党》)对于鲁君僭用“禘”礼等不合礼之行为,孔子坚决反对。君王代表着国家,爱君乃是爱国,彰显的是对国家、对民族的一种责任感。

君臣关系是一种具有政治伦理色彩的特殊人际关系。孔子不仅继承了春秋中期以来“忠君”、“爱君”的思想,而且对其有所发展,即君臣之间不只是臣子单方面的义务,而应是君臣双方互有的义务,只有“君使臣以礼”,才能“臣事君以忠”,国君只有依礼对待臣子,真心爱臣,臣子才会真正拥君、爱君。

孔子所处的时代,群雄争霸,战乱不止,民不聊生,社会生产和社会秩序受到严重影响。孔子看到凡是百姓众多,生产不辍的诸侯国就国富民强,反之就积贫积弱。由此,孔子认识到劳动人民是决定社会沉浮的根本力量。“丘闻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哀公》)“明王之以孝治天下”(《孝经·孝治章第八》),君王若以孝德之心爱民,必安民心、得天下。因此孔子强调,国君必须仁爱百姓,施以德政,“尚德者终有天下”(《宪问》)。首先,要以“礼”待民。对百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为政》),用道德和礼教加以引导、整顿,这样百姓才能“有耻且格” (《为政》),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自觉守法。其次,要施惠与民,即“养民也惠”(《公冶长》)。孔子主张实行惠民政策,包括减少赋税,减轻劳役;“使民以时”(《学而》),征用老百姓不要在农忙时节,给老百姓生产的时间,使人民生活有所保障;“其使民也义” (《公冶长》),劳役百姓要合乎道义,不可残忍压榨;“博施于民而能济众”(《雍也》),给人民要多,并帮助关怀众人。最后,要教化百姓。对百姓要“教之”(《子路》),即教育百姓,提高其素质,使其知仁守礼。

那么,“爱人”的途径和方法又是什么呢?孔子认为是“忠恕”。《里仁》篇记载,孔子曰:“吾道一以贯之。”曾参在向别人解释这句话时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忠”,朱熹集注:“尽己之谓忠”,意即为人做事严肃认真,尽心竭力,忠于职守。“恕”,朱熹集注:“推己之谓恕”。“恕”从消极方面讲,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不要让别人做。“恕”从积极方面讲,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 自己想有所成就,先让别人有所成就;自己想实现理想,先帮助别人实现理想。一个有仁德的人应该善于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善于换位思考,由己及人。可见,“忠恕”是实行“爱人”的模式,它强调对别人满腔热忱、无私帮助,以己为尺度,来协调与他人的关系,达到互相尊重、互相宽容、人人平等、和谐共处,进而实现“爱人”的目的。

(二)修身,行仁之基础

为什么要修身呢?

首先,修身,才能真正地“爱人”。“爱人”是“仁”的最基本要求。爱他人的前提是要真正地爱自己,即要不断地检查自己、反省自己、完善自己。若没有对自己的常常剖析,缺少自我提高的意识,便是对己身的麻木不仁、不负责任,对己尚且如此,更何谈对他人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无私的爱?此外,只有修身,才能将“爱人”变成自觉的主观意识。当个人道德修养到达一定境界,他自会去关照他人、社会,促进他人成长,推动社会进步,进一步提升个人生命价值。也就是说,在对自身的修养提高之后,继而会把“爱人”化为自觉的主观意识和道德要求,才会去真正地爱人。

其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有言:“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只有修养身心、端正品德,才能使家庭和睦,继而使国家稳定、天下太平,其中修身是根本。孔子的时代礼崩乐坏、王道衰微、社会失序、民不聊生,孔子认为唯有修身才是转变社会局面的良方,特别是统治者更要正人先正己,“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颜渊》)。孔子提出修身的目标是“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即人人各居其位,尽心竭力,使他人安乐,使百姓安乐。这一目标把个人完善与他人利益、天下福祉联系在一起,修身是为了更好地履行对家国、对社会的责任,是行仁的先决条件和基础。

怎样修身呢?

1.克己

《颜渊》篇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克己复礼”意即克制或约束自己,通过践履礼仪规范而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道德规范和周礼的精神。*张自慧:《“克己复礼”的千年聚讼与当代价值》,《河北学刊》2011年第3期。“克己”亦是修身的过程。

首先,要克服不正当的欲求和行为,以“仁”约束自己,行为符合周礼的道德规范。抑制不合理的私欲,即“克(好胜)、伐(自夸)、怨(怨恨)、欲(贪心)不行焉”(《宪问》)。孔子所言之“礼”,乃以“仁”为内核,一个人要以“仁”约束自我,怀有仁爱之心来实行礼,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周礼的道德行为规范,不合礼的一律不做,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达到自觉自律。

其次要自责、自省。通过内省,可以随时了解、认识自己的思想、行为,检查、纠正错误。孔子认为要经常批评自己的短处,而不是总盯着别人的短处,这样可以“修慝”(消除邪念)(《颜渊》);并将能否坚持自我反省看成判断君子和小人的标志,即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卫灵公》)。那么,如何自省呢?《论语》中提到,“吾日三省吾身”(《学而》),每天应多次省察自己;“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即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他人过失为己前车之鉴。

孔子特别强调统治者要正人先正己,要克服私欲,不断自省,一切符合周礼的道德规范。“政者,正也”(《颜渊》),一切统治都要从“正”字开始。“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统治者只有端正自身,以礼服人,以德影响人,百姓才能洁身自好、自觉向善、遵礼守礼。

2.义以为上,见利思义

义,即道德义务、行为准则;利,即私利私欲、功名利禄。如何处理义和利的关系?孔子认为“义以为上”(《阳货》),“见利思义”(《宪问》)。“义”是第一位的,个人利益应放在第二位;看见利益首先要想一想是否该得,是否符合“义”。孔子并非完全否定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里仁》)。但同时孔子强调“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里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但凡取利,必须以“义”为前提,“义然后取”(《宪问》),不义之利不可取。

孔子进一步提出“君子义以为质”(《阳货》),“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行义是君子的本质,只讲利是小人的特点。孔子认为,“为仁”是“行义”的最高境界。仁者应该“求仁而得仁”(《述而》),以履行仁德为最高目标,而不要考虑个人的得与失。孔子曾经夸奖颜回“贤哉”(《雍也》),因为颜回虽衣食贫寒,身居陋巷,但能“不改其乐”。仁德是其追求的目标,故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始终保持那份快乐与安宁。这就是孔子说的“仁者安仁”(《里仁》)、“仁者不忧”(《宪问》)。仁者应该具有仁义的大胸怀,不计得失,甚至为了行仁,可以献出自己的生命,即所谓“杀身以成仁”(《卫灵公》),为仁义而死是生命的成就与超越,这体现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对于群、己关系的态度:个体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即服从宗族、国家、民族的利益,为了集体甚至可以献出生命。

3.不断学习

孔子强调,学习对于良好品德的形成非常重要。“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 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 其蔽也狂。” ( 《阳货》)一个人虽然喜欢高尚的道德, 但如果不学习, 则不能明其理, 就会使美德走向它的反面。同时,学习可以帮助达到“道”的境界,“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子张》);学习也是求仁的过程,“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孔子之“学”是讲究方法的,即学与思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学习而不思考则会囫囵吞枣、惘然无知,只空想而不学习则会陷入主观、置于危险境地,只有学思结合才能将所学知识化为自己的真知灼见,提升自身的理性认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人格魅力正是基于孜孜不倦的学习。孔子曾向老子问礼,向师襄学琴,向郯子访官,向苌弘访乐。孔子始终 “学而不厌”(《述而》),而且谦虚好学、处处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学习是完善品质、提高修养的重要途径,要想“修身”,必须不断学习。

On the Connotation of Confucian “Benevolence”in Terms of the Configurations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 “ren”

Xu Peng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Shandong 250014)

According to the unearthed literatures and ancient literatures,the main configurations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 “ren” are,,,,,,and忎. “”from Zhongshan kingdom vessel and “”from Chu inscribed bamboo slips in Baoshan is a system;“”,“”and“忎” from Chu inscribed bamboo slips in Guodian is another system.“”and“”perhaps exist in North and South regions as the same time,“” is earlier than “”and“忎”.“”“”and“”probably exist as the same time.“”system is still in use, however, “”system is abandoned.“” and“” fromAnalyticalDictionaryofCharactersshould be the slight deformation of “”.The form of “”is affected by “”.“Benevolence” is the core of Confucian thoughts.“”system expresses the thought of “loving the people” by reproducing the offering body sacrifice;“”constituted of “body” and “heart” in “”system expresses the idea of “cultivating one’s moral character”. The connotation of Confucian “benevolence” is composed of “loving the people” and “cultivating one’s moral character”.

the Chinese character “ren”;configuration;Confucian “benevolence”;loving the people;cultivating one’s moral character

2012-11-25

许芃(1979—),女,山东济南人,山东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讲师,博士。

①本文为作者主持研究的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汉字与山东礼文化”(10CWXZ07)的阶段性成果。

H121

A

1001-5973(2013)01-0127-08

责任编辑:孙昕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