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王增福
( 山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 )
***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文化之根,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创新的精神之源;现代化发展需要民族文化的深层涵养与有力支撑,同样,民族文化只有在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征程中才能延展其生命力和影响力。在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的世界大变革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条件,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为支撑,为此,我们必须科学辨析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的历史作用和时代价值,赋予优秀传统文化崭新内涵和现代形式,激发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力和感召力,以夯实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传播力。在科学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辩证统一的基础上,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关系。
传统与现代是两个既相互区别又彼此关联的范畴。传统不是一个简单的“过去时”概念,而是指与现在相关、汇入当下并对现实产生意义和价值的“有生命的”过去,在历史中死去或沉睡的东西如果不在现在与未来的投射下复活,就只能成为一堆冰冷的材料,构不成“传统”。唯有延绵至今并活化于当世的文化才能获得“传统”所应有的本质规定性,进而发挥现实社会功能。现代虽意味着时代性和当下性,但任何时代与当下都继承了传统的内容,而且随着时代发展,现代也终将成为传统。正如***同志指出的:“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这一论断要求我们充分阐明传统与现代的辩证关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正确把握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异质性和统一性。
传统和现代之间的异质性根源于迥然相异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现实。起源于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农业文明,培育发展了体现中华民族特色和禀赋的传统文化体系,主要包括灿烂辉煌的物质文化、特色鲜明的制度文化、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和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现代文明开启于以科学技术和机器生产为主要标志的工业化大生产,不仅使人摆脱了对自然的过分依赖,也打破了传统社会以血统和出身为划分依据的等级秩序,形成了在形式上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政治结构,促进了不同职业和阶层之间的流动,加快了社会的发展节奏。
虽然传统属于价值理性,根植于人性的内在要求;现代化要素更多属于工具理性,但“科技与物质生活素质的改善又何尝不是植根于人性的需求,更何况民主、人权、自由、平等这些现代性的要素岂能简单归结为工具理性或非人性”*陈来:《传统与现代:人文主义的视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8页。。所以说,传统与现代并非截然对立,二者统一于历史发展和当前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以现代性为文化旗帜的现代社会,不仅表现为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厚重且充满活力的经济基础和以民主为纲的政治架构,同样也表现在进步性价值观与启蒙文化的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与传承发展几千年的中华悠久文明和灿烂文化密不可分。某些传统文化意识、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固然具有时代局限性和历史“惰性”,但其核心要素却具有一定的超时空性,会因现代化需要而“重返”当下并发挥出崭新的时代作用。
为了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互融共进,适应当代世界的新形势新要求并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任务新战略,在现代语境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要着重处理好以下几点:第一,加强甄别,去粗取精。传统文化是农业文明和封建社会的产物,精华与糟粕并存。我们既不能用“拿来主义”的态度对其不加甄别地照单全收,从而困于“文化民粹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编织的文化囚笼;也不能以“全盘否定”的眼光对其毫无保留地弃如敝屣,从而裹进“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自由主义”搅起的文化旋涡。我们应以“有利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基本原则,以“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相融合”“与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相适应”“与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辩证和谐相统一”*王增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作用与时代价值》,《学习时报》2017年7月24日。为具体要求,将优秀文化成果和价值理念从传统文化中甄别遴选出来,并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使之转化提升为适应新时代的新内容与新形式。第二,搜集整理,加强保护。传统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物质、制度和价值观念的多层次统一体,在社会中既以物质或有形的方式存在,也以非物质或无形的方式存在,具体包括以仪式形态存在的节庆风俗,以知识形态存在的各类典籍,以艺术形态存在的音乐书画和以文物遗址形态存在的场所建筑等。千百年来,不同形态的传统兴衰流变,一些体现中国人民伟大创造精神、富于民族特色的文化瑰宝和历史遗产,由于各种原因受到不同程度的冷遇、遗落或破坏,这要求我们在浩瀚的历史遗产中仔细甄别、认真挖掘、搜集整理、加强保护、传承发展,以延续我们的文化血脉,留住我们的美好记忆,呵护我们的精神家园。第三,开阔视野,充分利用。要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与价值,就必须让传统“活”起来,让它焕发新的生机,这需要创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视野、载体和方式。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传统文化不但要面向时代,也要面向世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不仅是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还意味着对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和利用。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实现载体的现代转型,“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完善运用体制机制”*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125页。,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加快推进传统文化储存传播的数字化与信息化,拓宽文化传承的渠道与途径,扩大文化创新的领域和范围。
新文化运动以来,我国历经多次对传统文化的审视与反思,直至中国共产党作出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以凝聚民族精神的政治抉择,我们才真正开始以理性的态度辩证对待中华传统文化,既承认传统文化的历史作用,又审思其包含的糟粕成分,更注重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创新转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王增福:《中华传统文化研究进展与展望》,《学习与实践》2017年第10期。
首先,客观评价中华传统文化中富含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对规范传统社会秩序、维系家庭孝亲和谐以及培育个体价值取向所发挥的重要历史作用。一是传统文化助力于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传统文化不仅表现在物质形式的文明成果中,更传承到我们的思想中积淀为独特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成为影响中国政治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等核心理念和革故鼎新、安民富民等国家治理愿景奠定了几千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思想基础,对于维护传统社会的统治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传统文化孕育了以家庭为中心的伦理价值观。古代家庭是以血亲关系为中心的生产生活组织,家族归属意识引导形成了“以孝为本”的家庭关系模式。个体在生活实践中依赖于家庭,产生了诸如“安土重迁”“慎终追远”等行为观念。此种以家庭为中心的伦理价值观既巩固了保守落后的君父同伦、家国同构的宗法制度,也有力规范着社会整体的道德秩序。三是传统文化培育了以“德”为中心的个体价值追求。儒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一直以道德践履为第一要义。无论是“五常之道”,还是“三纲八目”,都体现了个体自我的道德约束。可以说,传统文化是一种“德性文化”,其形成的一整套道德标准对中国人的社会心理和行为规范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次,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寻求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充分发挥优秀文化的时代价值,以增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民族底色”和“中国特色”。一是筑牢传统文化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精神基础。现代化进程始于西方,却无固定模式可寻,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无法摆脱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12月27日。。中国的现代化只有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支撑下才具有自主性和可持续性,传统文化的转化改造也只能由现代化来实现与推进。二是夯实民族精神作为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价值纽带。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积淀而成的智慧、气韵和神采,它能激发各民族成员的归属意识和认同意识,是凝聚海内外炎黄子孙的黏合剂。传统文化在历久弥新中培育了团结奋斗、勤劳勇敢、热爱和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也是促进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寻求社会和谐的最大价值共识。三是传统文化为化解现代化危机提供思维借鉴。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了极大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但也出现了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社会治理难度增大、道德伦理每况愈下、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等众多难题。解决这些问题,既要运用当今智慧,也要借鉴历史力量。传统文化聚焦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的和谐,追求修齐治平的社会愿景,可以涵养德性、慰藉心灵、启迪治国理政,为解决当代人的生存意义与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借鉴。
再次,我们既要承认传统文化在历史上释放的正面效应,也要客观审思其所包含的诸如政治集权、文化专制、重义轻利、迷信意识、因循守旧等落后的东西,更要明晰新时代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有新视野。一是经济社会深刻变革要求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必须彰显现代化视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变革,必然要求优秀传统文化“因时而变”“因势而新”。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守”中实现对文化基因的传承,如何在“变”中实现与现代社会的融合发展?这要求我们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必须以“变”为动力,纳入时代特点、地域特色与异域元素,实现因时、因势、因事而变,以增强中华文化的时代适应性、协调性与共生性。二是重塑文明大国形象要求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必须具有国际化视野。***同志指出:“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62页。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必须彰显时代价值,树立礼仪之邦的良好形象;必须拓宽国际化视野,通过重建话语体系、强化话语传播能力等多种路径,壮大文化话语权,提升国际影响力、辐射力与认同感。三是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要求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必须创新方式手段。纵向的代际传播、情境性的言传身授这一传统传播方式已无法解决传统文化资源遭遇到的零落佚失的危机,也无法解决传统工艺陷入失传断代困境的问题。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具有交互性、即时性与叠加性特征,大大拓展了文化传播的深度与广度。我们需要借助新技术,更为即时、形象、全面地绽放传统文化的魅力;需要借助“大数据”等新手段进行控制管理,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和深度弘扬。
在现代化进程中延续中华文脉并从历史传统中汲取精神养料,唯一正确的态度和选择,是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的原始基因和核心理念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与现代性要求和现代社会发展相协调,这既是数千年传统文化传承延续内在规律的现代彰显,也是民族复兴伟业呼应传统文化功能的现实需要,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传统文化赓续之责的主动担当。
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各有所指、各有侧重。***同志指出:“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中共中央宣传部:《***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03页。可见,创造性转化是以服务现实为旨归,按照时代需要、当代标准改造传统文化的功能、价值和目标,与现代社会接轨、与人民需求合拍,实现传统文化在核心理念、实质内容和表达形式等方面的现代转型,达到为今天所用、为今人所用、为现实所用。创新性发展则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依托,以现代化和现实需要为原则,提炼出融入现代社会形态的新内涵、新内容,在现实条件下致力于文化提升和思想超越,并在充分尊重传统特长和思维优势的基础上求解当今时代问题的文化方案。
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有机关联。创造性转化是创新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结合时代变化和现实需求对传统文化的内涵要义、核心理念、道德精髓进行创造性转化,对传统文化的社会性质、文化主体、目标旨归进行现代性重构,才能做到内容翻新、思想创新和价值更新。创新性发展是创造性转化的目的和指向,“创新性”正是在创造性转化基础上新的发现、发明与创造,创新思想理论和价值观念,并通过理论成果和文化产品的传播,以文化人,进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文化体系。继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可分为保存保真、整理挖掘、传承弘扬、转化再造、创新发展等几个从基础到高端、依次递进的阶段。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大致对应于最后两个阶段。这也表明,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一种由此及彼、相互衔接的关系,是前后相继、互为支撑的两个层次,各有意义、各有作为而又密切相关、不可割裂。*商志晓:《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哲学审思》,《光明日报》2017年1月9日。
我们要把积极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继承弘扬起来,实现优秀文化要素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服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充分尊重传统文化,自觉礼敬民族历史,实事求是地整理挖掘。应正确、深入、全面了解传统文化,弄清中华传统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系统相比较的特点、优势,弄清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的历史局限性、与时代潮流相抵触和不利于民族复兴的东西。科学辨析精华糟粕,区别优劣得失,既要看历史作用又要从当下需要分析,以明晰哪些应当继承发展,哪些必须调整甚至摈弃。
二是转化再造丰富发展,把精神传递与形式改造有机结合起来。赋予中华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当代价值和生命活力,既要整合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又要引进或培育新的文化要素与文化精神,更要赋予其深层价值理念,丰富其科学内容。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与影响力,我们须注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创新和传播渠道的更新,使其形象丰富多彩、形式鲜活生动、让群众喜闻乐见、乐于接受。没有好的表现形式,优秀传统文化同样也有湮没无闻的危险。
三是以实践需要为导向,服务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思想文化建设。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与创新并非某些范畴或精神的抽象归纳,也不是传统典籍的引用言说,而是将其思想精华融入生活和社会实践来指导我们的行动,“文化不能与实践隔离开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要义只有与日常生活世界相结合才能迸发活力”*晏振宇、孙熙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路径的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年第6期。。无论是创造性转化或是创新性发展,都要着眼文化现代化,突出实践标准。惟有通过实践方式,付诸行动,方能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相通,使之成为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的文化、助推社会发展的文化、培育时代精神和时代新人的文化。
四是坚决抵制并严肃批驳极端思潮和错误做法。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转化发展既不能忽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也不能唯我独尊、自我封闭、盲目排外,更不能热衷于“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政治化”。在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我们坚决反对无视历史文化传统的虚无主义和唯传统至尊的复古主义,还要注意克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具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防止转化创新中的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
中国近现代历史既是我们党领导下的民族革命和解放史,也是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发展史。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在一定历史条件和民族文化中方能彰显其理论本身的力量;只有与不同国家的具体国情、不同民族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转化为本民族文化的构成部分,才能有效发挥其改造世界的功能。正如***同志所说:“任何科学理论和制度,必须本土化才能真正起到作用。马克思主义也好,社会主义也好,能够在中国取得胜利,关键是我们党不断推进其中国化,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加以运用。”*中共中央宣传部:《***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33页。所以,深刻揭示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大课题,也是增强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迫切要求,更是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回避的根本问题。
正确把握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着重在以下几方面加深认识。
首先,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决抵制“以儒代马”“以儒化马”等错误观点。一方面,正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在时空视域和理论特质之间的差异。马克思主义是在西方工业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形成的关于无产阶级革命与斗争的理论,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社会历史发展问题是它关注的焦点。中华传统文化是在漫长农业文明中形成的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理念的自然主义和偏重人伦实践的伦理文化形态,注重人伦关系的维护和个人品格的修养。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人们洞察世界和分析问题提供了思想武器,为实现人类解放和谋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确立起指导地位,是近代以来中国发展历程产生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反复比较并经实践检验作出的历史选择。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推陈出新的基础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要素,中国共产党也才能成为优秀传统文化忠实的继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但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绝不意味着“以儒代马”,更不能冲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其次,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并非截然对立、相互割裂,而是具有融通性与契合性。这种融通与契合既体现在社会功能和思维方式的相互补充,也体现为思想内容和观念形态的视阈融合。其主要表现:一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本体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承认并尊重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和发展逻辑,以实现人与自然的矛盾的解决为目标,它对人与自然及其关系所作的宏阔理解,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观念具有一致性。二是主张社会生活与个体认知的实践性。马克思强调实践的首要地位,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并将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传统文化坚持“知行合一”,讲究“经世致用”,注重实践在个体认知及品格素养中的重要性。三是注重人的自身意义与价值的人本立场。唯物史观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创造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人民主体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内容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传统文化以人为核心展开对个人修养、家庭伦理以及社会治理的阐述,对人的关怀始终是立足点。四是秉持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它既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又为人们提供了矛盾分析法这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辩证思维,“一物两体”“物生有两,相反相成”“和而不同,执两用中”等思想体现出古人运用矛盾分析法来看待世界与分析事物的思维范式。
再次,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有机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际需要和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当中华民族处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困境时,改朝换代、尊孔读经的旧路已经无法拯救人民于水火,许多仁人志士的努力归于失败,最终是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建立新政权,走上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的社会结构、民族性格、价值观念等影响甚深,其蕴含的朴素唯物主义、朴素辩证思维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落地生根与开花结果提供了适宜的文化生态。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思想和情感上被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接受,就是因为它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否则就会被拒之门外或水土不服。另外,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并走出了一条中国化道路,在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中创新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科学、严密的思想体系,不仅可以在革命时期指导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走出绝境,更能够在新时期激活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提供科学指南和道义遵循。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国家和政党对自身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既是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的文化表达,又是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文化提升。***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新时代的文化自信源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革命文化的淬火锤炼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时代熏陶。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合理说明传统文化对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浸润与滋养,科学阐释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转化,这既是创新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学理要求,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现实需要。
中华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各有其丰厚内涵与历史逻辑。传统文化是立基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物质生产和社会实践,形成的彰显中国人民精神品格、体现中华民族思维方式的文化体系。它包括表达人类崇高理想和科学精神的核心理念,反映荣辱观念和责任担当的传统美德,呈现人格理想与美学高度的人文精神。正是这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折射出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取向和执着的精神追求。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全体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追求民族独立、缔造人民幸福的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以推翻反动统治阶级为任务、以实现人民民主专政为目的的红色文化,它突出表现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崇高理想,闪耀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光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以培养“四有公民”为目标,体现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开放性有机统一的现代文化体系。先进文化是对先进物质基础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反映,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标识,为当代中国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为解决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的重大课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王增福:《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2月12日。
中华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交融和辩证统一。传统文化富含“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家国情怀,“舍生取义、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等,这些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浸润到中国共产党人的骨髓,培育了诸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沂蒙精神等具有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的革命文化。革命文化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继承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08页。同时,革命文化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头活水,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精神支撑。先进文化既继承了优秀传统文化孕育的治国理念、改革精神、处世之道和伦理规范,又传承了蕴含崇高境界、坚韧毅力和高尚情操的革命文化。革命文化与改革的时代要求相结合而形成的特区精神、抗洪精神、航天精神、奥运精神等,使先进文化体现出更为鲜明独特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品格。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先进文化在新时期不断地彼此滋养、交融互通,既为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奠定基础,又在建构中华民族文明新样态的进程中协力共进。
中华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统一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先进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层依据,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内生动力。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之根,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形成具有基础作用。优秀传统文化彰显的大同世界的理想追求、礼法合治的治国理念、内圣外王的价值追求、孝悌忠信的荣辱观念,既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必然走向,也成为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引领与价值遵循。坚韧不拔的革命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之源,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与发展拥有支撑作用。革命文化蕴含的对共产主义信念的坚决捍卫和对永恒真理的不懈追求,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中国道路的品质保证,又是当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改革创新的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发展的精神之魂,为坚定不移走中国道路提供了价值共识。先进文化重塑的忠于党和国家的精神品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美好愿景,正成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指引。
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立足中国大地、承续中华历史而形成的彼此关联、相互滋养的文化样式,并非相互独立、彼此分离的三种文化样态。其中,优秀传统文化是革命文化与先进文化的优良基因;革命文化既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又是先进文化发展壮大的基础;先进文化则是对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升华,同时也是革命文化的当代彰显。我们应在弘扬、创新、发展已有文化样态的基础上,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基本遵循,以服务于现代化强国建设为总体目标,以传承中华文脉推进人类文明发展为价值旨归,建构思想内容科学、表现形式新颖、民族精神突显、时代特征鲜明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使之成为凝聚中华民族共同理想的精神纽带,成为引领时代风向的道德旗帜,成为推动世界文明的思想航帆,进而实现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根本性飞跃。
文化具有民族性,也具有世界性。在全球化深入推进的今天,我们对待中华传统文化,既要坚守并继承其中超越时代与国别、具有永恒魅力与价值的精华,又要剔除其落后于时代的糟粕,还要增进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交流互鉴。同时,我们又坚决反对不加批判地全盘接受、毫无原则地厚今薄古、闭门自守的夜郎自大和崇洋媚外以致沦为外来文化附庸的思想倾向。中华传统文化生于中国大地,却不限于中国本土;当代中国需要中华传统文化,当代世界同样需要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应摆正中华传统文化和世界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既坚持中国精神,保持中华文化的自信与定力;又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实现中西合璧与融会贯通。
首先,不忘本来,始终坚守中华传统文化的民族主体性。传统文化首先是中华民族的,具有民族性,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自轴心时代奠基以来,传统文化便作为中华民族生产方式、行为方式的客观反映与独特标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景,延续着中华民族的文明血脉。它的核心与精髓是体现中国创造、中国作风、中国气派、中国魅力的思想理念、价值规范和治理智慧。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正是以与生俱来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以独一无二的理念、气度和神韵,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绽放出璀璨夺目的光辉。***同志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170页。在与世界不同文化的对话交流中,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我为主、洋为中用,始终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主体性,保持中华民族自身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和文化根基,使中国精神和中华气派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生生不息。
其次,吸收外来,广泛借鉴世界多元优秀文化成果。世界各国各民族基于自身的历史条件和生活实践,孕育形成了千姿百态的文明形式和文化样态。每一种文明都有其历史正当性,每一种文化都有其价值合理性,“我们要尊重各种文明,平等相待,互学互鉴,兼收并蓄,推动人类文明实现创造性发展”*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123页。。文化是多元的,亦是包容的,文化在包容中交流互鉴,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多彩。中华文化在“西渐”中为人类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如四大发明加速了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进程,引领了欧洲航海业的发展和全球市场的开拓。独具特色的西方文化,高扬科学与理性的旗帜,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为我们带来了科学思维和技术文化。从郑和下西洋与东南亚各国友好往来,到明末清初中国人积极学习现代科技;从佛教传入与儒道交融形成中国特色佛教文化,到中国传统画法与西方油画交汇形成独具魅力的中国写意油画……*商志晓:《人类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进步》,《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6日。大量的文化史事实充分说明,中华文化正是在不断吸取融合其他民族文化精髓中走向繁荣兴盛的,由此铸就了中华文明“和而不同、有容乃大、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与宽厚品格。当今中国是开放的中国,当今世界也是开放的世界,中外文化交流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展开着。我们要敞开胸襟、放眼世界,广泛借鉴吸收各国各民族思想文化中的瑰宝和营养,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注入世界多元文化的活力因子。
再次,面向未来,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发展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同志指出,“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国诸子百家学说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3月29日。,这些思想家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走向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将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绽放出更为耀眼的时代价值,在国际重大问题上发挥其积极作用和潜在影响。今天,我国的综合实力持续发展,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在世界舞台上的角色定位清晰且日显重要,在全球治理中的贡献突出且令人瞩目,“我们的发展道路、价值理念、制度模式影响日益增强,国际社会对创造‘中国奇迹’的中华文化兴趣与日俱增”*刘奇葆:《坚定文化自信 传承中华文脉》,《党建》2017年第5期。。我们应该加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不断提高文化对外开放水平,把握国外受众对中华文化的兴趣聚焦点、情感共鸣点、思想认同点,着力传播中国价值观,打造中华文化品牌,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扩大中华文化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在此过程中,我们要着重围绕破解人类社会共同难题和开创人类世界美好未来这两大主线,把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思想资源挖掘出来、传播出去,为全球治理发出更有磁力的中国声音、贡献更高水平的中国智慧、提供更切实际的中国方案,与其他文化一道携手推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进入强起来的新时代视域中,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立足中国大地,承续中华历史,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养料和精神支撑。只有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延续中华文化基因和中华民族底色,获得充沛的文化滋养和思想动能,沿着民族与世界相统一的方向发展。而服务于并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是传承、弘扬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旨趣和使命所在,优秀传统文化惟有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才能从历史深处走向现代社会,充分发挥当代价值和现实作用,融汇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宏伟蓝图中。所以,传承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维系中国道路和中国方案民族基因的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坚定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
***同志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49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让全体中华儿女铭记自己的精神之根,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业拥有思想之魂。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其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要正确认知传统与现代的异质性与统一性,遵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推陈出新”的原则,立足时代要求保护传承优良传统;二要客观评价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作用,充分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在新视野中把握传统文化时代价值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的辩证统一;三要延展丰富优秀传统文化科学内容,创新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时代需求和实践需要为导向,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四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在合理阐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通性契合性基础上实现二者在当代的有机结合;五要深刻阐发中华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历史逻辑和内涵特质,推进三者的互动交融并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六是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鉴,在坚守中华文化民族主体性基础上汲取各种文明养分,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只有正确理解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转化与发展的辩证关系,科学诠释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世界多元文化之间的逻辑关联,才能真正揭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与思想内涵,辨析其时代价值与社会功能,使其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征程中实现创新转型,彰显生机活力,展示风采神韵。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