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刘立伟
新时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程化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刘立伟
(华北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河北 唐山 063210)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就业机会逐渐增多,就业途径也更广了,但学生的就业质量反而日益下降,如何将毕业生“推销”出去,并得到社会认可,实现高质量就业是当下的一个焦点问题。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首先阐述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程化教学的意义,然后从四个方面对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提出了生涯规划全程化教学的解决措施,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涯规划意识,确立求职目标,实现人生价值。
职业生涯规划;全程化教学;大学生
十九大报告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2017年,十九大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方位下,解决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国家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一个重要着力点。近几年,随着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如何实现大学生的高质量就业是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问题。当前,国内很多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主管部门是就业指导中心,但是大多数就业指导部门对学生生涯规划或者就业指导课程缺乏一些系统性、针对性的教育,造成很多学生对大学生生涯规划课程缺乏足够的重视,使得学生在找工作时出现很多盲目性,职业意识较淡薄。在教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过程中,发现课程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师资力量方面的投入较少,缺乏一定的专业性;教学形式单一、缺少个性化的指导等。如何根据教育对象和教育阶段的不同,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解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存在的问题,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涯规划意识,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实现高质量的就业俨然成为了一个热点问题。
综合素质是指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主要包括思想品德、人文、业务和身体健康等4个方面。全面发展是大学生在未来职场取胜的关键,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在学好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广泛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大学阶段是人生中的黄金阶段,大学生要珍惜美好时光,使自身得到全方位的成长,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的日后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对职业生涯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不但可以使学生在就业时避免很多盲目性和被动性,还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如果大学生对自身的职业目标和发展规划有明确认知,大学生在整个人生职业规划发展的过程中将会更顺畅,避免浪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还能够激励大学生成长,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动力,为职业发展储备知识和能量,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接续奋斗。
竞争力是一种相对指标,是在竞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竞争能力强的大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职业发展也会更加顺利。进入新时代,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更多的人才需求,但是对人才的条件要求变得更高,社会的竞争也更加激烈。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处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很难感受到这种激烈的竞争氛围,这就导致很多大学生眼高手低,往往到了大四之后才突然醒悟,然后盲目的去找工作,这时候已经错过了规划自己人生和职业目标最佳时期。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要想毕业之时谋得一份好工作,一方面抓好自己学业,还要多深入社会做一些社会兼职,来提高自己的社会阅历。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学习,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良好的规划,设定自己大学期间的目标,进而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能力,为就业做铺垫,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提高自身的求职竞争力,实现职业生涯目标。
潜能就是潜在的能量,表意识以内的潜能,潜能的爆发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激发,当具备充分的外部条件时,内在的能量才会转化为外在的实力。大学生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全程化的学习,能够运用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量表和MBTI性格测试、平衡单等对自身的性格、兴趣等方面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随着对就业市场和就业环境的深入了解,便于大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定位自己,有助于学生设定自身的职业生涯目标,并在大学四年提升自己的工作和学习能力。在对自身的认识和就业市场了解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对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对比的过程,参照自己的职业目标,找出差距和不足,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和目标,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最大化的挖掘自身存在的潜能;同时也能根据时局和条件的变化,不断对生涯规划进行调整,进而早日实现职业目标。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必修课程,起着启蒙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重要作用,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有着关键性的作用。[1]43-45在实际的授课过程,每个学期16学时的课程,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大部分学生对生涯规划兴趣不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1》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3》在大一和大四两个学期内完成所有就业指导课程大纲授课内容,对低年级学生而言部分课堂教学为时过早往往出现“课程无用论”等现象,而对高年级学生而言部分课堂内容又为时过晚,大大影响了课程教学效果。同时,课程内容集中在一个学期,因时间紧任务重,无法加入必要的实践环节,学生也不再有机会得到生涯规划的调整、矫正指导,也使课程实效性大打折扣,也是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观念淡薄,就业意识不强的一个主要原因。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很多中小学开始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对教师的水平要求相对较高。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主要是在大一下学期和大四上学期开设,该课程主要是启蒙大学生有一个终身职业生涯的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提高其自主择业能力。目前,大部门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老师是由就业指导部门的老师和辅导员担任,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由于长期从事与就业相关的工作,使得这些教师有着丰富的学生工作和就业指导经验,但是由于老师的专业参差不齐,并且很少经过专业培训,所以课程的专业性和系统性较差,授课过程中较少与学生互动,结业形式往往是以作业为主,这也使得课程的授课效果大打折扣,很多学生并未从中受益。
教育方式是教育的客观规律和原则的反映,正确地运用教育方法,主要的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而建立的学生认知神经系统及行为技能与习惯,最终使得学生具备了学习和科研等能力,以此来满足社会需要的方法,对实现教育目的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多数教师在讲授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时,延用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演示法和讲授法。在课堂中,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很难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很多时候是授课老师凭借着工作经验讲授该门课程。此外,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不高,大多处于被动式的接受课程,课程效果不太理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授课内容有些陈旧,授课的课件以及数据信息更新不及时,这也无形当中使学生有种课程内容陈旧的感觉,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造成课堂效果不佳等情形。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主要是以大班授课为主,一般是以学院为单位,班级授课人数在200人左右。教师上课一般是以讲授内容为主,由于上课人数众多,形式单一,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得很多学生对生涯规划课程缺乏一定的认识,更是无法满足个性化的指导。而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学生会产生个性化的需求,会对自己未来的发展路径和职业产生憧憬,这时就需要一对一的指导来帮助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2]20-25个性化指导对学生的职业规划起着重要的作用,大班授课只是解决共性的问题,使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有基本的认识,而个性化的指导才是使得学生自身获得提高的过程。通过个性化的指导,学生不但对自身有全面的认识,对自己的生涯规划也会有更科学的规划。在当前的授课模式中,如果学生有疑惑,一般会利用下课时间和教师请教,很难做到个性化的服务指导。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的建立主要是帮助学生树立一个系统化的思维模式,能够把课程的理论知识串联起来,准确分析自身在求职方面存在的不足,改善缺点,巩固优势,有效的指导自身的职业规划。本文主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遵循生涯发展和指导理论,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从2个学期的授课内容扩展为贯穿一年级到三年级3个学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及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大一年级的学生处于适应和职业探索期。这个时期学生的职业生涯意识尚未觉醒,对专业学习和大学生活充满期待。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使正处于适应期的学生能够对自己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具备一定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了解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如何给自己设定就业目标,制定职业规划,并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职业规划。
大二年级的学生职业生涯意识逐渐觉醒。在这一时期开始了专业课程的学习。这一时期的学生缺乏对于本专业未来就业情况的了解,职业设计过于理想化。所以,在该时期应该通过专业教师来对本专业的前景进行介绍、企业家讲座、企业参观等内容,使处于专业提升期的学生能够完善自己的就业目标和生涯规划。
大三年级的学生职业选择处于分流阶段。大三下学期时,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应该更多的融入专业的发展,使学生能够将自身的发展置于本专业未来发展中,并且随着知识的增加和社会阅历的丰富,从而对心理预期和生涯规划进行及时的调整。在该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典型就业案例进行分析,来帮助学生进一步明晰自己的发展目标。同时,鼓励学生到基层、到西部、到艰苦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总书记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我们要不断创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思路,不断优化教学效果,使学生对职业生涯有深入的理解,进而改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质量。[3]87-95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把握学生发展规律,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首先是教师要不断通过学习充实自身的知识,主动改变教学观念,多借鉴国内外的教学模式,创新课程的教学手段。其次,根据不同学期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各阶段职业规划课程的授课内容,适当的融入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职业访谈、模拟招聘等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最后,根据学生的思想状态,定期开展各年级的生涯咨询座谈会,主要是针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一些具体情况,解决课堂教学不能解决的问题,给予学生成长帮助的过程。
***总书记指出:“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其实教育行业也是如此,调查显示超过4成以上的大学生说自己每天上网超过5小时。因此,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得在互联网上多做文章,通过互联网吸引学生眼球,提升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可以尝试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公众号,定期发布一些学生关注度较高的就业问题,如就业形势解读+简历撰写、个性化就业指导、职业方向的选择等文章,以此来解决一些学生职业生涯中存在的个性问题。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例,为了给学生提供细致周到的生涯规划服务,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开设了“指南针工作室”公众号,主要设立学生服务、同行分享、职业测评三个板块,每类板块又设置了不同的内容。学生服务板块主要分为训练营、工作坊、个体辅导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同行分享设有辅导员分享、校友访谈、留言互动三方面内容;职业测评主要是通过专业测评软件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北京工业大学“指南针”公众号的开设能有效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同时提高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
改革是事物不断向前发展的驱动力,可以给事物注入活力,有效的调整资源配置。为了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起到更好的效果,在课程设置变革的基础上,考核方式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根据不同学期课程内容及学生发展特点,打破原有“结课论文”的考核方式,三个学期分别以“生涯规划策划书”“专业实践立项”和“模拟招聘”形式进行考核,以三个学期平均成绩作为学生的最终成绩评定,同时结合不同的考核形式、考核内容设计并下发《课程考核手册》,全程记录、追踪课程内容,作为每一阶段课程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长效考核机制的建立,一是可以进一步巩固课程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二是可以使课程的学习形成一个闭环系统,避免学一科忘一科的情况发生,能有力的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规划的建议》中提到: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现在的大学生普遍缺乏一技之长,大部分读的是普通院校,学历一般,很难找到一份工资高、社会地位高、工作环境好的工作。而大学生能否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其生活水平的高低。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除了满足自身的物质需求外,还应当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在国家的现代化征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因此,如何快乐而充实的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如何选择未来发展的方向是摆在每个大学生面前的重要课题。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大学生可以对自身有全面的认识,了解自己适合哪些职业,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上有哪些不足,理想职业需要具备哪些能力,从而清晰的规划人生。进而利用大学四年的时光,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实践能力,为职业发展蓄力,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在毕业之时,谋得一份合适的工作,施展自己的才华,逐渐的实现人生价值。同时,大学生在实现人生目标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地将小我的发展融入到大我的发展中,与祖国同向同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
[1]尹兆华,王丽红.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互动式教学方法初探[J].职业技术教育,2018(29).
[2]刘晓,郁珂.我国职业启蒙教育研究述评与展望[J].教育与职业,2019(8).
[3]阮娟.高校生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以福州大学为例[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7(6).
G45
A
1673-2030(2021)01-0095-04
2020-11-05
华北理工大学2018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全程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Z1809-09);河北省2020年度高校党建研究课题一般项目(GXDJ2020B105);华北理工大学2020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研究课题重点项目(ZD2020-09)
刘立伟(1988—),男,河北唐山人,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苏红霞)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