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太极拳概念的论定

时间:2024-07-06

范江涛,武 冬

(1.邯郸学院 太极文化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5;2.北京体育大学 中国武术学院,北京 100084)

一、问题提出

太极拳是中国武术重要的代表性拳种之一。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扶持推广太极拳”作为全民健身的主要项目。1986年成为第一个单拳种的全国正式竞赛项目,到2018年已经举办了三届世界太极拳冠军赛。目前,已经有7家太极拳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2020年12月17日,太极拳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遗产代表名录,成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内多所大专院校成立了太极拳学院以及太极拳专项班,传承、研究太极拳技术与文化。太极拳在健身、竞赛、文化传播中越来越突显其价值,但它至今缺少一个符合逻辑、能够反映其本质属性、被广泛认同的明确定义。“定义是人类认识活动进一步发展的支撑点”。[1]8由于对太极拳认识的含混不清,一方面,太极拳健身被诟病为“太极操”,太极拳竞赛被戏称“太极舞”,太极拳文化变“泛化”;另一方面,冠以“太极”的拳不断出现,真的“太极拳”又流失;各种太极拳赛事、文化活动热闹非凡,可是有温度的太极拳文化异常萧条。太极拳需要一个明确的定义,以资深刻把握太极拳的本质内涵,进而使太极拳发挥出前所未有的价值。

二、太极拳概念评述

(一)“太极拳”名称出现

“太极拳”作为一个语词出现,目前有据可查的资料是《太极拳论》,当在1852年。关于《太极拳论》出处,李亦畲(1832-1892年)在《王宗岳太极拳谱跋》(1881年10月15日)写到:“此谱得于舞阳县盐店”[2]31。咸丰二年(1852年)武禹襄在其兄武澄清所任知县处得《太极拳谱》和《打手歌》。可以说,最早出现“太极拳”一词当在1852年[3]284。始至武禹襄起,认为《太极拳论》是王宗岳所作。但是,也有人认为“这个太极拳名称,也就是由武禹襄捏编出来的”[4]64,并非王宗岳所为。这里我们暂不做讨论,重点是明确太极拳名称的出现时间。明戚继光所著《纪效新书》记载的拳法,郑若曾《江南经略》所列十一家拳法,近代徐珂编《清稗类钞》记录拳种等,都没有明确的“太极拳”出现。因此,就“太极拳”一词的出现可以认为不会早于清中叶前。

“太极拳”作为一个名词没有出现并不意味着太极拳不存在,但至少说明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也许有人认为中国武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不需要明确的概念。事实上,“概念是思维的一个形态”,“人们必须先具有关于某事物的概念,然后才能做出关于某事物的判断、推理与论证”[5]19。概念是认识的起点又是终点,太极拳作为一个概念出现,标志着此事物的成型。概念的不断深化预示着事物的不断发展,对概念清晰准确的定义是事物成熟的必然。

(二)太极拳现有定义分析

当今太极拳已经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名称,被广泛使用。但是,这并不能代表对太极拳概念已经有了清晰准确的理解。

《太极拳释名》:“太极拳,一名长拳,又名十三势。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十三势者,分掤、捋、挤、按、採、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也。”[2]30在永年当地,民间曾称太极拳为“绵拳”“软手”。这是根据太极拳外在运动特点或技术构成内容而用语词表达的一种解释别名,还不能全面反映出太极拳的本质属性。

陈鑫去世后,其著《陈氏太极拳图说》一书于1933年出版,正式出现“陈氏太极拳”一词,并且在书中自序“洪武七年,始祖卜耕读之余而以阴阳开合运转周身者,教子孙以消化饮食之法,理根太极,故名太极拳”[6]9,揭示了太极拳的理论基础是“太极”。太极之理是中国哲学的普遍之理,不仅对太极拳有指导作用,对中医、绘画等都具有指导意义。因此,这一解释并没有反映出拳的特征。

“太极拳”一词长期被使用,在流传,有概念,无定义。解放以后,随着太极拳被重视,相继出版了国家颁布的简化太极拳套路,成为高等院校规定教学内容,太极拳逐渐开始被定义。1978年出版的《武术》教材定义: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动作圆活并处处带有弧形,运动绵绵不断、前后贯串。但各式太极拳,也有大架、小架、开合、刚柔相兼等不同的特点。[7]14这一定义体现了太极拳普遍的外在运动特点,表述的种差不够独特。显然,按照形式逻辑定义原则,概念的外延不周全。柔和缓慢的拳种,不止太极拳,如大悲拳,绵拳等。

一些太极拳研究者也对太极拳做了界定。顾留馨先生认为:太极拳是我国古老的健身拳术。太极拳是我国宝贵的体育遗产之一。我国人民长期锻炼中的实践证明:它既是一种合乎生理和体育原理的健身运动又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有效手段。[8]1这些不是按照逻辑学下定义的方法严格界定,其中,表达了拳术的属性和健身功能的认识。

有一定太极拳练习体会的拳师们,也对太极拳提出了自己的认定。武式太极拳传人郝少如编著《武式太极拳》认为:太极,是由人体内在的物质所产生的辩证运动;拳,是肢体动作的外形运动;太极与拳,即内形与外形的运动辩证地统一结合。必须以内形的运动变化来支配外形的运动即用太极运动支配拳的运动,这便是“太极拳”。如果只有外形的运动而没有内形(太极)的支配,只能称之为“拳操”,而不能谓之太极拳。所以习练太极拳,必须求达内外运动的统一,使之名副其实。[9]2郝先生的认识说出了太极拳“内外合一”的运动特点,区分了“拳”与“操”的不同,但还不是一个严格的定义,语言表述也不够简洁。当代太极拳名家陈正雷先生定义:太极拳就是在符合阴阳对立统一的基础上,创造出的—套刚柔相济,内外相合,上下相通,快慢相间,形意结合,顺逆缠丝等阴阳相合的动作套路,阴阳相合而为太极,所以将这套拳称之为太极拳。[10]8定义中主要是对陈式太极拳特点的描述,将太极拳归属到套路形式,概念外延狭窄。

此外,《中国武术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中国武术大辞典》(马贤达,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太极拳词典》(杨丽,北京体育大学出版,2004)、《中国太极拳词典》(余功保,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 等辞书中有关太极拳的词条,对太极拳都有一定解释,从太极拳的拳种属性、运动特点、健身功能、各个流派、阴阳理论基础等方面有阐述,达到一定共识,对深入理解太极拳有一定作用。

(三)太极拳定义存在的问题

概念的产生是人们认识过程的质变。概念不是一个具体的形象,概念只反映事物的特有属性,而不反映事物偶有属性。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下定义的方法主要是:被定义项=种差+临近的属。(此外还有词语定义法。)

现有的一些太极拳“概念”只是对太极拳特点、作用、分类的描述,而非下定义。纵观现有的太极拳定义,最突出的问题是没有按照形式逻辑学临近的属加种差的定义方法给太极拳下一个定义。没有全面深刻反映出太极拳的本质属性,缺乏清晰准确的语词表述。太极拳的内涵不明确,外延不全面。

三、太极拳释义与定义

(一)太极拳的属性

一个事物的性质与关系,都是事物的属性。事物的形状、动作以及运动形态都是它的性质。太极拳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组成太极拳的基本单位是拳势。唐顺之《武编·前集》中解释拳势是:“横斜侧面,起立走伏,皆有墙户,可以守,可以攻,谓之势”[11]727-429。大家熟悉的“白鹤亮翅”“野马分鬃”等动作就是太极拳的拳势。拳势是由可见的动作以及隐藏的作战意图构成,可以是一个动作,也可以是几个动作组合。拳势的结构决定了其核心是具备攻防性质,由此也决定了太极拳的属性——攻防拳性。换言之,太极拳的属性首先是拳。除了太极拳以外,还有形意拳、番子拳等众多种拳,而且不同拳之间有相互借鉴关系,不同拳种组成了中国武术的类。其次,类是事物的存在方式,也是形式逻辑的一个基本命题。类与子类的同异关系,逻辑学中又称属种关系。从文化学角度看,逻辑学所谓的事物之“类”,应为事物的文化归属。最后,按照种属关系的思维路径,从上自下:中国文化——武术——拳种——太极拳。

长期以来,受到西方运动项目化思想影响以及武术自身主动适应竞技比赛项目化发展驱动,武术被窄化等同于一般竞赛项目,武术的拳种也被项目化。因此,太极拳概念则被表述:“是武术的主要徒手项目,它的取义是因为太极拳拳法变幻莫测,含义丰富,而用中国古代的‘太极’‘阴阳’这一哲学理论来解释和说明。”[12]73毋庸置疑,自选竞技太极拳确实已经被改造为一个属于难、美的竞赛项目。但是,无论一个竞赛项目的技术多么丰富,也不能取代一个拳种,更不可能成为一门学科。

(二)太极拳种差

与太极拳最邻近的属就是拳种。拳种是以特征核心技法为载体,以独特的拳理为依据,以功、套、用有机整体为表现形式,有序传承,体用多能的武术门类。武术,是以拳势技击为主要内容,以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拳种为存在样式,融功法、套路、格斗三位一体为运动形式的一种人体技击文化。

从拳种层面,由表及里逐层透视太极拳的特点。第一,命拳称谓。以太极哲理命名拳名,是太极拳明显区别于其他拳种最为直接的标志。第二,立拳理论。上升到意识层次,按照阴阳哲理解释拳术,成为创立拳术的基础理论之一,也是太极拳重要的特征。虽然有些拳种,如苌氏武技也以阴阳哲理作为立拳解拳的重要理论,但却没有太极拳更为直接。第三,创拳要素。太极拳最早被称为“十三势”,独树一帜地提炼出了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八种劲法以及进、退、顾、盼、定五种步法(不是单一步法)。八法不是单一的八个动作,而是八种用力方向与技法的综合,体现了一种“支撑八面”的整体思维。八法由具体拳势承载,不同拳势的主体劲法各有侧重。如杨式太极拳的野马分鬃以“挒”劲为主,但其中也包含“掤”等劲法,是一个主次劲别分明,又综合的“完整一气”动作结构。所以,常常用某一拳势代表一种主要劲别,但是绝不能只限于一种劲别,这是太极拳的独特性之一。五步作为一种空间变化状态,表现为步法、身法、眼法,其实是与八法共同构成了在时空中的整体运动观。第四,练拳要义。太极拳的外在运动轨迹表现为圆活弧转,用力状态松柔沉稳;内在是以意导体,按窍运动;最终是身心合一,内外兼修。

(三)太极拳定义

由此,按照逻辑学下定义的方法,将太极拳界定为:是以阴阳哲理命名并作为立拳理论基础,以十三势为技术要素的武术拳种。

太极拳概念的内涵从表及里,是以“太极”命名——阴阳理论立拳——十三势;太极拳外延以较为公认的陈、杨、武、吴、孙五大流派为主。

从公开正式出版物看,太极拳冠以姓氏,称“某式(氏)太极拳”,主要出现在60年代。陈氏(国家颁布采用“式”)太极拳定名是在1933年出版的陈鑫的《陈氏太极拳图书》(1986年上海书店影印出版)(其实陈鑫利用12年写的原书名是《太极拳图说》,出版前的并没有冠以“陈”的姓氏);随后有陈绩甫的《陈氏太极拳汇宗》。近代杨式太极拳的主要传播者杨澄甫1931年在文光印务馆出版《太极拳使用法》,1934年2月在上海大东书局出版的《太极拳体用全书》,1925年陈微明以杨澄甫拳照出版的《太极拳术》,这些书都没有冠以姓氏太极拳。人民体育出版社1961年影印了该书仍然没有称“杨式太极拳”,直到1963年3月人民体育出版社才出版了《杨式太极拳》第一版本。由郝少如编写的《武式太极拳》1963年在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1935年吴鉴泉次子吴公藻有《太极拳讲义》出版,也并没有称吴式太极拳。该书以后在香港再版时改名《吴家太极拳》,而《吴式太极拳》是1958年由徐致一编著在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孙式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先生1919年的《太极拳学》同样并没有以姓氏冠名,直到1957年由孙剑云老师整理的《孙式太极拳》在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根据现有权威性文献,我们对太极拳概念的外延进行厘清。(见表1)

表1 各式太极拳综述

续表1

续表1

续表1

续表1

续表1

1.阴阳之理

在众多的拳种中,冠以“太极”拳的只此一家。其他带有“太极”称谓的拳种,如“太极梅花螳螂拳”等,其出现远在太极拳之后,是由太极拳演化的产物。因此,首先太极拳从名称上独树一帜。其次,太极拳之所以有如此称谓,依据是太极之理。所谓太极之理就是阴阳学说在拳中应用,“太极即阴阳”,从立拳观、身体观、运动观、技击观、养身观等,都充分体现了太极阴阳之理。(见表2)

表2 太极拳中阴阳之理

从归纳角度解读太极拳概念内涵之一就是以阴阳自然之道立拳术之理,体现了中国人按照“比类取象”思维创立太极拳的思维路径。

2.十三势

明确的“十三势”出自李亦畲抄写的廉让堂太极拳谱,归属王宗岳所作《太极拳释名》。《太极拳释名》:“十三势者,分掤、、挤、按,採、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也。掤、、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採、挒、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即金、木、水、火、土也。此五行也。合而言之,曰‘十三势。’”[2]31-32横向比较陈、杨、武、吴、孙各式太极拳,均包含十三势内涵。由于杨、武、吴、孙四家有传承关系,都认同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因此四家的十三势基本一致。陈家虽然有十三势之说,但是陈式的十三势与其他四家不同。

陈鑫所著《陈氏太极拳图说》中有“掤捋挤捺须认真”,但这只是有目前流传八法的四法(其中“捺”不是“按”)。《陈氏太极拳图说》列“十三势分节”,把64个势子按照太极相生和实战格斗节律做了十三势的划分。(见表3)

表3《陈氏太极拳图说》十三势

续表3

陈国锁先生认为:“陈王廷所创的这种武艺拳法,之所以要命名为十三式,就是因为陈王廷把道法八纲五纪的十三式方法形式,正式引入了武艺拳法之中的缘故。这十三式便是制衡规范技术招势运动方法的八纲,与整理规范诸多不同结构形式的技术招势,有序归纳入五个不同技术结构训练形式的套(路)子所构成。”[13]19陈先生认为:“八纲,是指导运化技术招势的技巧艺术招势方法,既四对太极结构形式的阴、阳;开、合;刚、柔;虚、实错综运化的技巧艺术方法;五纪,是纪束技术招势组合形式的;是纪束技术招势的训练方法的。”据唐豪考证:“陈王廷创造的七套拳套,经五传至陈长兴(1771-1853年)、陈有本这一代,原来一百零八势的长拳和太极拳(一名十三势)第二至第五路,在陈家沟已经很少有人练习,陈氏家拳已经由博返约,专精于太极拳第一路和炮捶(现称陈式太极拳第二路)”[14]12。按照陈国锁先生所说陈王廷创通背缠拳、炮捶架子与十三式(5个套子),与唐豪考证的7个套路能够对应上。

下面试将八法五步十三势的基本内涵进行阐释:

(1)十三势中问题。八法与五步合成十三势,八法的字音、含义是否完全确切?八法是八个动作,还是劲法?八法能不能与八卦匹配?五步是步法还是身法、眼法?五步与五行有关系吗?抑或八法原本不成立,是主观臆造?

本研究认为,掤,念冰(bing)音,本指箭筒盖子,或通冰,而不念捧音;肘,是身体部位,名词,肘与其他7法比较,不统一;八法是劲法为主,以动作体现,不只是8个动作;八法与八卦匹配也是“比类取象”的一种思考方式,具有符号学意义;五步中的顾与盼字面含义是眼法,实则是身、眼、步、手的整体运动;八法与五步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价值,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实证。

(2)试解十三势。从逻辑一贯性、技术实践、比类思维三个维度思考太极拳的十三势,做如下诠释。

掤劲,是由内向外的用力为掤劲。掤是在关节角度、肌肉用力、意识贯注协同作用下形成的身体间架(太极拳身型),而产生的一种由身体中心向四肢发放,支撑八面的身体张力,象充满气的气球在受到压力而产生的弹力,又似手按水中浮漂的反作用力,传统拳论又解释为“如水负舟”,“全身弹簧力”。掤是太极拳劲法总纲,其他劲法皆以此为基础。

捋劲,是由外向内弧形用力为捋。在掤劲基础上,当受到攻击力时,顺其力向通过旋转改变力点和力向,由外向内,向侧变化的劲力。形象比喻如车轴左右旋转作用,又似以手按压转动的车轮,沿切线滑出。

挤劲,是相向合力为挤。挤是在掤劲基础上,合力向某一点运劲穿透的劲力。如同生活中两手指合力挤牙膏,又象压面机挤压面条。

按劲,是由上向下近似垂直用力为按。按在掤劲基础上,周身合力压迫封阻对方攻击力的劲力。有“刚在他力之前”打“闷劲”的意味,不是蛮力对顶,常常是由上向下,向前折叠按击,犹如大海波浪拍打之势。

採劲,是合力抓握同时向下用力为採。採在掤劲基础上,由上、外向内、下回收顿挫的劲力。形象比喻像采果摘桃,实际的采摘时,我们都会选择时机和成熟的果子采摘,其实拳术中同理,判断对方力点所在,向其虚处采引,令其失去平衡。

挒劲,是反向用力撕开之力为挒。挒在掤劲基础上,顺对方攻击力力向顺引而复折使对方旋转失去平衡的劲力。生活中象脚踩西瓜皮滑而略反应似乎想维持平衡结果还是摔到的感觉。象旋涡卷物,似旋转抛物。

肘劲,通常解释以肘击,事实上不逻辑,因此,取“掫”(读zhou),是由下向上掀起之力为肘(掫)。字典意思是“从一侧或一端托起重物”,生活中指当人非常气愤时,将桌子等物体掀翻。从太极拳八法分析,有以由下向上为主的掤劲,有以由外向内为主的捋劲,有由上向下为主的按劲,有由内向外为主的挤劲,有由上向斜下为主的採劲,有由斜上到斜下顺向用力而复逆向用劲的挒劲,有以平行向下或上的靠劲,唯独缺少由下向上的劲别。因此,我们认为肘实际是北方人说的掫,其含义是由下向斜上方的一种旋转力,恰似把人体比做像桌子,而将人掀翻抛出。不仅如此,从卦象含义分析,似乎也支持这一观点,

靠劲,身体整体移动的冲撞力为靠。靠是在掤劲基础上,身体整体合力的撞击劲力。最为常见为肩靠,有前肩靠后肩靠之分,被靠的感觉就象被小车撞击一样。

进步,向前、向上移动,从外面到里面为进。进在太极拳中主要指步法,有上步、进步,上步是两脚平行站立的情况下一脚向前位移或两脚前后位站立时后脚越过前脚向前位移;进步是两脚前后位站立时前脚向前位移。与五行火相对应。

退步,向后移动,离去,脱落为退。退在太极拳步法中脚步向后移动称退步或撤步,退步是两脚平行站立的情况下一脚向后位移或两脚前后位站立时前脚越过后脚向后位移;撤步是两脚前后位站立时后脚向后位移,退步和撤步一般配合运用于防守动作之多。与五行水相对应。

退就是在对方正面攻来时,我向后退步或重心后移以引敌进而落空,使其攻势失效而处于被动地位的技法。

左顾:向左回头看为顾。在太极拳步法中左脚向左侧位移为左行步。与五行木相对应。左顾就是在遇对方攻来时避开正面而由左侧绕进,以避实击虚克敌制胜的技法。

右盼:向右看为盼。在太极拳步法中右脚向右侧位移叫右行步。左右对称,左表示绕进,右为撤退。与五行金相对应。右盼是遇强攻时,右转后退使其攻势失效。

顾法是以眼法为主的表述,实则具有身法、步法、技法在其中,应该说是一个完整的运动法则。

中定:指一定范围内适中的位置和四方等距离的地位为中。站立中央不移动为中定。在太极拳中则应为以静制动、固守原地之意,保持身体居中心位置。与五行土相对应。

中定也是太极拳中不动的步法。意想丹田(重心)下沉降低重心保持稳固。在练拳架、推手和技击中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3.各式太极拳

太极拳的外延主要是陈、杨、武、吴、孙五大流派,各式太极拳在创始人和技术特点方面形成自身流派。本研究遵从国家颁布太极拳的称谓“式”。

(1)陈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源于河南陈家沟,关于它的创始人有三种说法:一说王宗岳传蒋发,蒋发传陈长兴,这是较早的一种口头传说。其次的传说是创于陈家沟陈姓始祖陈卜,此说最早见于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自序》。第三种说法是创自明末清初的陈家沟第九世的陈王庭所创,为唐豪最先提出,当代陈式传人多尊此说。

主要特点:缠丝旋转、顿足跳跃、松活弹抖。动作外形:缠丝旋转、顿足跳跃;动作劲力:刚柔外显、松活弹抖;动作气势:静如山岳、动似雷霆;动作过程:丹田内转,丝丝入扣;动作速度:快慢相间,势断意连。

(2)杨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是河北永年人杨露禅。他早年三下陈家沟,从师于陈长兴,后到京教拳。经由杨露禅、杨健侯、杨澄甫等人在陈式老架太极拳的基础上,不断修改,最后由杨澄甫定型为杨式大架太极拳广泛流传。

主要特点:舒展大方,中正圆满,浑厚凝重。动作外形:舒展大方,中正圆满;动作劲力:刚柔内含、深藏不露;动作气势:恢宏大度,浑厚凝重;动作过程:和顺自然,简洁连贯;动作速度:柔和缓慢,连绵不断。

(3)武式太极拳

武式太极拳创始人为河北永年武禹襄 。据载,武禹襄先前研习洪拳、陈式老架太极拳,后从陈清萍学习赵堡架月余,备悉理法。又得《太极拳论》于舞阳县盐店,与其兄弟以及外甥李亦畲历经研习,不但心知而且身知,终于独创一派严格遵循太极拳原理的武式太极拳。

主要特点:起承开合,节序清晰,法度严紧。动作外形:拳势紧凑,古朴简洁;动作劲力:势势贯劲,劲力完整;动作气势:中正雅致,势不可侵;动作过程:起承开合,节序清晰;动作速度:舒缓适中,势断意连。

(4)吴式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由扬式太极拳发展而来,杨式太极拳有大架小架之分,吴式主要在小架基础上逐步修订而成。吴式太极拳创始人为全佑和其子吴鉴泉二人。全佑先随杨露禅习拳,后又拜杨班侯为师学艺。全佑将所学两种拳势传于其子吴鉴泉,经吴鉴泉加以改进修润,形成其晚年定架的吴式太极拳,后广泛流传。

主要特点:小巧玲珑,斜中寓正,川字步型。动作外形:开展适中,紧凑有度;动作劲力:以柔为主,兼有内劲;动作气势,端庄典雅,小巧灵活;动作过程:细腻入微,轻松自然;动作速度:均匀和缓,绵绵不断。

(5)孙式太极拳

孙式太极拳是由孙禄堂先生,将形意、八卦、太极(武式太极拳)三家的精华融会贯通而创。

主要特点:架高步活,中正舒展,进退相随。动作外型:架高步活,中正舒展;动作劲力:内劲饱满,柔中寓刚;动作气势:活泼自然,敏捷轻灵;动作过程:进退相随,开始相接;动作速度:柔和平稳,行云流水。

四、结论与建议

横向对各式太极拳综合归纳,纵向探索太极拳发展过程,用形式逻辑的原理指导,结合我们实践体会,限于目前认知水平和文献支持,我们将太极拳定义为:以阴阳哲理命名并作为立拳理论基础,以十三势为技术要素的武术拳种。这个定义的内涵核心是阴阳理论,种差是十三势(式),归属为中国武术拳种,外延是陈、杨、武、吴、孙等流派。

其实,概念的界定和人的认知程度密切相关,因为这是把握事物本质的保证,也和不同角度息息相连,这和定义的作用有关。如果从太极拳产生学理和练习过程去定义太极拳,则可以界定为:太极拳是一种以阴阳太极理论为指导,应用了经络学说,吸收了各家拳法特点,结合了古代导引、吐纳之术,以柔和缓慢,重意练内,为主要修炼途径,以锻炼完整身型(法)下整体的劲力为基本目的,具有多重功能的,追求以柔克刚,循环往复等哲理的武术拳种。如果将太极拳的属性放大,从非物质遗产关于“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的认定,可以把太极拳界定为:以自然阴阳哲理命名并作为立拳理论基础,以十三势为技术要素的通过身心合一修炼体悟宇宙之道的武术实践活动。但是,不管角度如何变,定义方法如何不同,就一事物的属性和本质在同一条件下不可变。太极拳说到底是武术拳种之一,其本质是拳。其功能可以是健身、防身、修身等多重作用,而载体必然是以十三势为技术要素的拳势,其运动形式不外乎套路、功法、格斗三种。因此,我们必须把握太极拳的本质,不断深入研究,使太极拳定义更加完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