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龚晓会,邓建兴,包月英
(河北工程大学,河北 邯郸 056038)
教育教学研究
中国传统书院品格教育之启示
龚晓会,邓建兴,包月英
(河北工程大学,河北 邯郸 056038)
依据托马斯•里克纳对品格教育的界定,中国品格教育可以追溯到尧舜时期。传统书院以明人伦为教育目的,围绕儒家文化开展学术活动,通过治学修身与知行合一,促进学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品格。启示当今国内之品格教育:一定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行为的道德教育与训练;要立足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寻求品格教育资源;品格教育重在习惯养成。
传统书院;品格教育;人伦;公民品格
新品格教育已经成为美国当今德育的主流。托马斯·里克纳对品格教育的界定是:“所谓品格教育,是指以核心价值观指导行为的道德教育与训练”。以其观点审视中国的品格教育,我们惊讶发现,早在尧舜就提出了这个命题,孔孟对之进行了完善,儒家称之为人伦。为了教化国人,儒家以“人伦”为核心价值观念,对国人的德教育和习惯养成,进行了近 2000年的不懈努力。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新品格教育已经成为美国当今德育的主流。托马斯·里克纳对品格教育的界定是:“所谓品格教育,是指以核心价值观指导行为的道德教育与训练”[1]。在其理论中,视“尊重”和“责任”为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强调品格教育“道德认知、道德体会、道德行为”的三维一体。托马斯·里克纳新品格教育理论,是在剖析和批判“价值澄清理论”的基础上产生的。20世纪60至70年代,“价值澄清理论”曾经在美国占主导地位,面对当时美国社会的深刻变革,价值的多元,及相对主义的盛行,“价值澄清理论”强调教师的价值中立;以及在保持价值中立的基础上与学生深度探讨某种价值观念,希冀以此培养学生的价值分析、判断与选择能力。由于过高估计了学生的价值分析力、价值判断力和价值选择力,在教学运行中过于强调教师的“价值中立”,致使教师忽视了对学生价值的引导,也因此丧失了教师的德育地位与作用,其结果则是当时人们所看到的,面对价值多元的社会,学生无所适从,而导致“价值观混乱”。价值观的混乱引发了道德危机,进而出现青少年犯罪比率大幅上升、社会责任感衰弱等诸多社会问题。以托马斯·里克纳为代表的新品格教育理论,不仅是对传统品格教育的承继与发展,也是对这种道德状况的反思,对价值澄清理论的矫正。新品格教育理论一经提出,就得到了社会和政府的积极响应与支持,为了督促学习的品格教育,托马斯·里克纳提出了11条原则评价学校是否重视品格教育。
美国新品格教育理论引发了国内学界的研究与思考,他们结合国内道德及道德教育现状,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其中首都师范大学戴英杰提出,“扬弃传统德性资源,注重核心价值的传播”的观点[2],认为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道德规范,应在去除了宗法等级观念的糟粕后,充实于现代道德生活中;要传播八荣八耻等核心价值理念。
以托马斯·里克纳对品格教育的界定,中国品格教育可以追溯到尧舜。《尚书·舜典》记载:“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3]”。这里的五品系指“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4]”。孔子将其发展为“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的道德伦理,孟子又进一步完善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思想。汉代董仲舒将之高度概括为三纲五常。在2000年的封建社会里,统治者以儒家五伦思想为核心价值,教化国人,使五伦思想成为国人道德修养及为人处世的最基本的价值原则。五伦思想也因此在道德认知、行为习惯养成以及塑造国人品格等诸多方面,呈现出了巨大的作用。
试从托马斯•里克纳“品格教育,是指以核心价值观指导行为的道德教育与训练”的观点出发,通过以传统书院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品格教育的特征进行梳理,以期为当今国内高校的品格教育提供具有参考意义的启示。
传统书院将“明人伦”作为教育目的,旨在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的教学过程,塑造学子退而修身齐家,进而治国平天下的品质品格。
(一)明人伦,塑造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品格
白鹿洞书院教规将教育目的规定为“明人伦”,明确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右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学者学此而已”。人伦,出自《孟子·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五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儒家文化将五伦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意在教化国人,以“十教”为基本准则,处理好“五伦”的基本关系,各安其份,以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因此,传统书院“明人伦”的“明”应作“弘扬”、“塑造具有人伦品格之人”之意。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张栻在岳麓书院做主持时,亦将“明人伦”作为教育的目的,以事亲从兄、应物处事为知行之切入点,培育“仁”之品格。朱熹、张栻之所以将教育目的确定为“明人伦”,既是对当时社会重科举与文词,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实践与操守的学风的矫正,也是其以教育陶冶情操、教化社会风气,以义理治天下的哲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张栻《潭州重修岳麓书院记》反映了其办学思想:“……盖欲成就人材,以传道而济斯民也”。[5]109在张栻看来,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传播五伦思想、通过知行合一,培育具备经世致用品格的人才。
及明中叶,如王阳明《万松书院记》所述,“自科举之业盛,士皆驰骛于记诵辞章,而功利得丧,分惑其心,于是师之所教,弟子之所学者,遂不复知有明伦之意矣。”为了根治知行分离所造成的“工于文辞修饰雕虫小技”,“疏于德行操守儒家道统”等恶疾,明儒王阳明积极创建书院并传授其“心学”思想。他将“明人伦”作为教育目的,并在其《万松书院记》感叹“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家齐国治而天下平矣。是故明伦之外无学矣。”
值得注意的是,朱熹与王阳明虽然均将明人伦作为教学目的,但是其品格养成的方法是不同的。朱熹强调以穷理促笃行,即遵循“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品格养成过程;王阳明则强调弘扬五伦,应以人心安顿为要:用无染率真之心,对待情感、处理事物,实践人伦,维护儒家公正中庸,恪守儒家道德规范。他认为,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塑造出经世致用的能够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品格。
由此可知,传统书院的品格教育是以五伦思想为核心价值观的。在教学过程中,它遵循的是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的教学原则。
(二)治学修身,穷理笃行
传统书院起源于唐,及宋书院的教育功能更加强化与发达。它作为中国古代特有的文化教育机构,进行品格教育的特征更加突出。范仲淹主持的应天府书院,其教育理念是:(1)以经义、文学为主要教学内容,讲求博涉。(2)以培养廊庙之器为教学目标,进而心忧天下,退而道乐古人。(3)赞赏魁甲英雄,主张教育学生的书院与录取进士的科举相互结合[6]。由此可以看出,为了培养治国、平天下之才,范仲淹在实现“经以明道、文以通理”的教学方略时,十分重视知行的统一。他认为,“圣人法度之言存乎《书》,安危之机存乎《易》,得失之鉴存乎《经》,是非之辩存乎《春秋》,天下之治存乎《礼》……”如果能令俊哲之人深入钻研与践行六经,就可以“服法度之言,察安危之机,陈得失之鉴,析是非之辩,明天下之制……”也正因如此,他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上诚于君,下诚于民”等德行的培养,融入于学子对《诗》《书》《礼》《乐》《易》和《春秋》的学术研究中,期冀学子通过知与行,而实现格物、致知、诚意,进而达到正心和修身。由于教学有方,应天府书院培养了大量人才。据刘卫东、高尚刚《河南书院教育史》记载,凡有名可考究者就有向敏中、戚伦、孙何、刘师道等14人,皆中州俊彦,北宋名臣。[7]
白鹿洞书院,朱熹将《四书集注》《中庸首章》《大学或问》等作为传授内容,要求学习要遵循“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为学之序。朱熹在为学子指明“穷理”和“笃行”的学习方法时,还进一步阐明了“穷理”和“笃行”的内涵与辩证关系。指出,“穷理者,欲知事物之所以然与所当然者而已。”笃行就是将所穷的圣贤之理用于修身、处事、接物中。“学问思辨”目的在于“穷理”,穷理的目的在于笃行。因此完成了学问思辨,还要躬身实践。朱熹明确地将笃行分解于修身、处事、接物三个方面,还反复强调“知而不行,则前所穷之理,无所安顿,徒弗讲学之功”,“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然欲行而未明于理,则所践履者,又未知其何事也。”白鹿洞书院教规之所以如此规定,无疑是期冀学子们在“穷理”与“笃行”及无限的循环中,夯实格物、致知、意诚、心正、身修的成长过程,正所谓“精其知,达其行”,以更高深的学问、更坚实的实践修身。
(三)讲述儒道,申表学术
传统书院创办之初,就呈现其以文化人的教育功能。如漳州龙溪松州书院(686年),创建目的即移风易俗,教化乡里。在教学内容上,它以儒家经典礼仪为核心,在教学形式上实行多样化,包括针对“士民”的社会教育,“聚徒”授业的专门教学;在教授方法上,则重在启发,诸如“论说”、“开引”等。邓洪波对丽正与集贤书院的活动内容进行了梳理,其中一条就是“讲述儒道,申表学术[6]”。丽正、集贤书院的讲学活动,包括皇帝的“躬自讲论”,也包括学士为皇帝讲论文史而备顾问。《旧唐书》对唐明皇“广学开书院,崇儒引席珍”的讲学活动进行了侧面记载:“今上崇儒重道,亲自讲论,刊正图书,详延学者[7]”。学士侯行果等因伺讲《周易》《老庄》而频频受赐酒馔的事,被记录在南宋王应麟所著《玉海》一书中。由此可见,无论是漳州龙溪松州书院,还是丽正与集贤书院;无论是漳州龙溪松州书院的“论说”“开引”;还是皇帝的“躬自讲论”、学士们的诵诗讲易,其申表学术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教化人们崇儒向道,从而净化社会风气,维护社会秩序。到了宋代及明代,“讲述儒道,申表学术”的特征更加显著。朱熹在书院完成了其主要学术成果《四书集注》《中庸首章》《大学或问》等,并将其作为讲授内容传经授道;明代王阳明在书院完成了其“心学”,又将书院作为传授“心学”的阵地,他们所共同的目的,就是“明人伦”,弘扬五伦十教,塑造以十教处理五伦关系的品格,塑造具有“齐家、治国、平天下”品格之人。
综上所述,依据托马斯•里克纳对品格教育的界定,传统书院品格教育的特征是,以五伦为核心价值观,围绕承载着五伦思想的儒家文化开展学术活动,在知行合一中实现学子的品格养成。通过上文对其特征的梳理,为当今的品格教育提供了一个基本思路。
传统书院的教育目的在于明人伦,弘扬和践行五伦思想。当今国家要求国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国内高校的品格教育,一定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行为的道德教育与训练。
(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公民品格
***总书记反复强调,青年人要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实际上回答了我们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它由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构成。其中,公民是最基本最活跃的要素,国家和社会层面价值观的呈现要以公民层面价值观的呈现为保障。只有培育出合格的公民,才能更好地在社会、国家层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作为学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关键在于培育学生的公民品格。具体而言,就是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层面的价值观指导学生的行为,通过道德教育与训练,促进习惯养成,进而形成公民之品格。
(二)立足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寻求优质资源
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包括了红色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富含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和谐、担当、责任、奉献、忠诚”等品质要素,是品格教育的优质土壤。以邯郸优秀文化传统为例,邯郸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它不仅是春秋战国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抗日及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政府、八路军 129师所在地,其悠久的文化历史与丰厚的文化资源,形成了其独有的文化特征:荀子思想、邯郸成语典故、红色文化。荀子立足儒家,扬弃诸子思想,形成自己具有集大成特点的思想体系。作为儒家后圣的荀子从“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出发,阐述了所积而致的成圣之道。其代表作《劝学》开宗明义,以价值体系为核心,围绕德行与操守,论述了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毛遂自荐”、“完璧归赵”、“荆轲刺秦王”等成语典故,作为诸子百家思想精髓之映射,不仅诠释了自信与胆识,同时也揭示了其忠诚、爱国、责任、担当的价值选择。邯郸涉县,是八路军 129师及晋察冀边区政府所在地。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边区建设中,129师及边区军民所呈现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所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事迹与事迹,体现了爱国、道义、奉献、无私、无畏、牺牲等利国利群利民的公德素养。是中华优良的红色文化传统。
高校品格教育应视“荀子思想、邯郸成语典故、129师红色文化”为品格教育的优质资源,围绕其开展教学与学术活动,让学生在治学修身与知行并发中,承继邯郸优秀文化传统,形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之品格。
(三)重养成,以知促行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提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也就是说,养成良好的习惯,增强养成这种习惯的行为能力,是学习文化知识的根本目的。对习惯而言,“行”及“养成”十分重要。
如上所述,高校品格教育之根本在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品格的养成,而这种品格养成之关键,在于“习惯”的形成和“能力”提升。基于此,高校应围绕公民品格相应的“习惯”和“能力”,搭建富于生活化和日常化的平台,让学生实践、体验、感悟、强化、固化进而承继该种文化品质。以“友善”养成为例:高校可利用学生宿舍日常化和生活化的特点,将宿舍文化建设作为培育“友善”习惯和能力的平台。在“知”的这一层面,为了致其知,可引导宿舍及宿舍之间,围绕“将相和”及相关的优秀文化传统开展学术活动,使学生站在更高境界理解“友善”之涵义。在“行”层面,为了力其行,针对“友善”的“习惯”和“能力”,可采用宿舍文化墙与宿舍约定;宿舍主题文化活动;评比与评价等方式,促进习惯的养成。
[1][美]托马斯·里克纳.美式课堂:品质教育学校方略[M].刘冰,徐水平,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
[2]戴英杰.托马斯·里克纳新品格教育思想及其借鉴意义[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2.
[3]阮元.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洪亮吉.春秋左传诂(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7.
[5]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6]邓洪波.中国书院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
[7]刘卫东,高尚刚.河南书院教育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8]欧阳修.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责任编辑:朱艳红 校对:李俊丹)
G651
A
1673-2030(2016)02-0113-04
2016-05-01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学生品格塑造研究”(课题编号:HB15JY075)
龚晓会(1964—),女,河北藁城人,河北工程大学教授,硕士。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