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邯郸学步”的定型源流和文化解读

时间:2024-07-06

李红霞,贾建钢

(邯郸学院 中文系,河北 邯郸 056005)

“邯郸学步”是常用成语,源出《庄子·秋水》:

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郭象注:“以此效彼,两失之。”成玄英疏:“寿陵,燕之邑。邯郸,赵之都。弱龄未壮,谓之余子。赵都之地,其俗能行,故燕国少年远来学步。既乖本性,未得赵国之能;舍己效人,更失寿陵之故。”[1]266

诚如晋代郭象和唐代成玄英注疏,在“邯郸学步”逐渐定型的过程中,该成语往往用为“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固有技能”之义。但是,“邯郸学步”的定型经历了较长的时期,在此期间,文献中除用此义以外,还有其他语义,也隐含了不同于前者的褒奖之情,对此学界少有关注。本文遵从典故特点和语义形成的规律,从梳理成语源流入手,详考“邯郸学步”从典故逐渐凝固为成语的过程及其原因,考察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非主流用法,对其进行文化意义的解读。

一、“邯郸学步”定型源流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2]335来源有多种,其中之一即来源于典故,包括神话寓言、历史故事、诗文语句等[2]336-337。根据上文所引,“邯郸学步”来源于寓言或历史故事,在今邯郸市区虽有“学步桥”之迹,但其真实性难以确考,只能看作庄周为了说明道理而预设的一个故事。作为故事,它具备故事构成的基本要素,如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从不同角度指称该故事,就会产生多个不同的典故语词,启功先生说“从前的人,很长的一件故事,是一个典故,从一个角度加以概括,就是一个词。”[3]正是此意。这些词同时作为指称该典故的语词,或者同时存在,或者产生历时变化,最终哪个词被固定下来,还要取决于社会的习用。

寿陵少年学行于邯郸的故事,自《庄子》首创之后,历代典籍使用颇多,故事最终凝固成“邯郸学步”这一成语,经历了不同语词的选择过程。细检历代文献,发现典籍中指称该故事的语词主要有:邯郸步(邯郸之步)、邯郸学步(邯郸之学步)、学步邯郸、学步、邯郸匍匐、失步(失故步)、邯郸之失、寿陵步、失步人、步类寿陵等等。分类举例如下。

1. 邯郸步

未攀偃蹇桂,一臂连蜷;不学邯郸步,两足匍匐。(唐·卢照邻《释疾文序》)

幸依南郡帐,不学邯郸步。自守终日愚,都忘向时虑。(宋·梅尧臣《依韵和胡武平怀京下游好》)

有类邯郸步,两失皆茫茫。(宋·欧阳修《文忠集·镇阳读书》)

端能不学邯郸步,正可同尝沆瀣杯。(宋·李之仪《姑溪居士前集·次韵君俞四首》之四)

释耒入市朝,徒失邯郸步。(宋·陆游《剑南诗稿·读何斯举黄州秋居杂咏次其韵》其九)

寻迹以求之,似学邯郸步。(宋·李觏《旴江集·和育王十二题·佛迹峰》)

陶渊明天资既高,趣诣又远,故其诗散而庄,澹而腴,断不容作邯郸步也。(宋·姜夔《白石诗说》)

赞曰:“大令好书洛神赋,后人犹袭邯郸步。”(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孙过庭摹洛神赋帖》)

鹤凫长短天所付,追随恐失邯郸步。(宋·赵蕃《淳熙稿·读去非有行集》)

予尝题《浣女图》诗,纯用太白语意,“红颜素足女,两足白如霜。不着鸦头袜,山花屐齿香。天然去雕饰,梅岑水月妆。肯学邯郸步,匍匐寿陵傍。”盖窃病近日学诗者,拘束蹈袭,取妍反拙,不若质任自然耳。”(明·杨慎《升庵集·素足女》)

俄承畿辅麾,遂抗邯郸步。(明·皇甫汸《皇甫司勋集·广平郡观莲寄翁守旧南比部郎》)

世上亦何有,悲此邯郸步。(明·王世贞《弇州四部稿·祝京兆允明》)

或作“邯郸之步”。例如,

所谓进不得邯郸之步,退又失寿陵之义者也。(晋·葛洪《抱朴子·内篇·杂应》)

平生得失盖亦可知,若欲逆闲其间,必至弄巧成拙,失邯郸之步。(宋·周必大《文忠集·札子二·程泰之侍郎文昌》)

今之临文荒率者,动以二公为口实,是寿陵学邯郸之步,良可笑哉。(明·杨慎《丹铅总录·诗话类:玉瑕锦类》)

拟造十二曲,览者勿哂,邯郸之步愈趋愈失也。(明·皇甫汸《皇甫司勋集·拟古乐府小序》)

2. 邯郸学步

论文要得文中天,邯郸学步终不然。(宋·姜夔《白石道人诗集·送项平甫倅池阳》)

踏尽冰霜历岁寒,邯郸学步路偏难。(清·嵇永仁《抱犊山房集·絷足》)

“什么古迹?”娄朴道:“学步桥。”盛希瑗道:“是‘邯郸学步,失其故步’么?”(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一○一回)

或作“邯郸之学步”。例如,

郑子未见齐韩而遽弃毛氏,不几于邯郸之学步者乎!(宋·周孚《蠹斋铅刀编·非诗辨妄》)

呜呼!此自得其所谓真诗者,而岂颦里之冶容、邯郸之学步所摹拟其万一与?(清·魏裔介《兼济堂文集·杨犹龙诗序》)

3. 学步邯郸

不可以圣人体道之权籍口,恐有学步邯郸之患也。(《朱子全书·佛肸召章》)

岂止学步邯郸,效颦西子己哉。(明·杨慎《升庵诗话·右丞诗用字》)

4. 学步

亦如效颦者之增丑,学步者之失节也。(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后汉赵壹非草书》)

画虎既败,学步无成。(南朝宋·鲍照《鲍明远集·侍郎报满辞阁疏》)

昔余迷学步,投迹忝词源。(《全唐诗·骆宾王<早秋出塞寄东台详政学士>》)

蹉跎翻学步,感激在知音。(《全唐诗·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耻矜学步贻身患,岂慕醒狂蹑祸阶。(《全唐诗·李绅<州中小饮便别牛相>》)

问津邹鲁,未知经术之渊源;学步班扬,讵识词章之统纪。(宋·吕祖谦《东莱集·中两科谢主司启》)

君得此居宜勇进,勿使学步讥邯郸。(宋·楼钥《攻媿集·赠黄真护道人游茅山》)

笑我效颦忘露丑,不知学步返难前。(宋·赵蕃《淳熙稿·别徐运使》)

不为效颦学步,而萧散闲逸之趣宛然在目。(清《御定佩文斋书画谱卷五十六·书画家·陈淳》)

5. 失步

适鄢郢而迷涂,入邯郸而失步。(《隋文纪·王贞<谢齐王暕启>》)

青娥莫怪频含笑,记得当年失步人。(《全唐诗·胡曾<邯郸>》)

不分寿陵终失步,更怜蘧瑗早知非。(宋·邹浩《道乡集·次韵刘世德见赠》)

不惮浮湘去,其如失步归。(宋·周必大《文忠集·次折仲古枢密韵寄题莱阳曹钦臣彦若藏书室》)

虽自觉学行而失步,亦未忍转衣而为裳。(宋·崔敦礼《宫教集·上范舍人启》)

抱关从苑候,失步向邯郸。(宋·许纶《涉斋集·见提刑巩大监三十韵》)

又作“失本步”、“失故步”等。例如,

寿陵失本步,笑杀邯郸人。(《全唐诗·李白<古风>》其三十五)

皆失故步,名亦稍退。(张彦远《法书要录·南齐王僧虔论书》)

6. 寿陵步

空愧寿陵步,芳尘何处寻。(《全唐诗·刘禹锡<和武中丞秋日寄怀简诸僚故>》)

虽惭寿陵步,犹拟旧君傍。(宋·赵蕃《淳熙稿·寄周文显二首》其一)

世闻难学者,惟锺、索、二王耳,黄庭、兰亭、曹娥、洛神,即百重茧追之,恐终为寿陵步也。(明·孙鑛《书画跋跋续·墨迹》)

7. 邯郸匍匐

旧见魏鹤山取篆字施之行书,常笑其自苦无益。近年如杨慈湖画心字,文本心画,云字在邯郸匍匐中曲折,愈不相似。(宋·刘辰翁《须溪集·答刘英伯书》)

着脚绳桥已足忧,邯郸匍匐更堪羞。(金元好问《遗山集·刘君用可庵二首》其二)

有的将“邯郸”、“匍匐”二词分开。例如,

邯郸笑匍匐,燕蒯受揶揄。(《全唐诗·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

8. 邯郸之失

扶步有邯郸之失,勉视无离娄之明。(北周·庾信《庾子山集·代人乞致仕表》)

以上诸例,基本反映了寿陵余子学行于邯郸之典在文献使用中语词选择的情况。据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从各语词使用频率看,“邯郸步(邯郸之步)”使用频率最高,下文第三部分所列文献用例也以“邯郸步”最为常见。其次是“学步”、“失步”,而“邯郸学步”(或“邯郸之学步”、“学步邯郸”)的使用频率远不及这些语词。

第二,就使用时代而言,指称该典故的语句在晋代葛洪《抱朴子》中出现,但其文“邯郸之步”与“寿陵之义”相对以足语义,还未完全凝固成特指该典故的语词。后来凝练为特定语词指称该典故则在隋唐时期,主要用为“失步”、“学步”。“邯郸步”最早出现在唐代,卢照邻《释疾文》首次使用,其大量使用则是在宋代,尤以宋代文学文献中使用频繁最高,因该典故多喻指模仿他人而致两失,这是否与宋人的文学革新有一定联系,值得考证。“邯郸学步(或邯郸之学步)”在宋代首次使用,最早出现在周孚、姜夔的作品中,清代用例逐渐增多,但仍不及同时期“邯郸步”的使用。

第三,虽然“邯郸步”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邯郸学步”或“学步邯郸”,但该典故最终以“邯郸学步”一语为社会所习用,这与文献传承、汉语语法特点和典故词语表意的丰富性、完整性有直接关系。

首先,与“邯郸学步”一语有相关的最早文献是《汉书》。

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汉书·叙传上》)

《汉书》所记与《庄子》基本相同,而“学行”改为“学步”,“故行”改为“故步”,这是词语的同义换读。其后宋元明清各代皆有使用,清代用例稍多,现代则最为通行。

其次,“邯郸学步”最终凝固为最常用的语词,恐怕与一些大型类书罗列典故,单列该词语作为条目也有一定关系。如清代纂修《御定渊鉴类函》卷274 中单列“学步邯郸”条,使人们在使用成语时优先选择“学步邯郸(或邯郸学步)”。

再次,作为典故成语,其背后都有隐含的故事,故事内容丰富,而用以指称的语词却非常简练,为了便于理解语意,后人选用相关语词时,也尽可能选择表意相对丰富的语词。就以上所列各语词相较,表义相对完整和明确的,当首推“邯郸学步”或“学步邯郸”。

最后,“学步邯郸”和“邯郸学步”分别代表了古今汉语中状语表达的不同形式。两者相较,之所以选用“邯郸学步”,是因为地点状语“邯郸”前置的语法结构与人们习用的现代汉语相吻合,故逐渐被固定下来,成为专用于指称寿陵余子学行于邯郸的成语。

综而论之,我们未见“邯郸学步”在清代以前的文献中大量使用,结合其作为典故语词的表义和语法特点来看,它的最终定型应该在清代以后的现代汉语中。

二、“邯郸学步”原型解读

作为来源于故事而凝固的成语,除了成语作为语词的能指和所指,它还有“信号”[3]的功能,即成语所隐含的两个要素:典故原型和典故原义。《庄子》之后,历代文献,如《汉书·叙传上》、《歧路灯》及历代诗歌①诗歌中用典亦同《庄子》故事原型,如元代侯克中《艮斋诗集·掩扃》:“寿陵未得邯郸术,匍匐归来失故行。”等亦有复述,其对寿陵余子学行于邯郸的记载,与《庄子》基本一致,但多数文献大都只是片面截取邯郸学步之事,而忽略了《庄子·秋水》用这一故事要表达的观点。《庄子·秋水》所载寿陵余子学行于邯郸之典,是魏牟回答公孙龙想探知庄周学说时所用的故事。之前,魏牟还用了坎井之蛙观天之典,这一故事与公孙龙的行为极为相似。略陈如下。

第一,公孙龙与坎井之蛙的自信。

龙少学先王之道,长而明仁义之行;合同异,离坚白;然不然,可不可;困百家之知,穷众口之辩:吾自以为至达已。(《庄子·秋水》)[1]263

吾(坎井之蛙)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还虷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庄子·秋水》)[1]264

公孙龙“自以为至达”,实已表明他对自己的学说是非常自信的;坎井之蛙的“亦至”也表明了它“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的自信。

第二,公孙龙与坎井之蛙的茫然。

今吾闻庄子之言,汒焉异之。(《庄子·秋水》)[1]264

于是埳井之蛙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庄子·秋水》)[1]264

《秋水》描述公孙龙和坎井之蛙的茫然之态也十分相似。公孙龙对庄子学说感到奇异,茫然无所适从;坎井之蛙听东海之鳖谈东海之大乐,亦感到惊异和自失。

在坎井之蛙观天的基础上,魏牟用“蚊负山”、“商蚷驰河”比喻了公孙龙之智不宜窥探庄周之学,之后又用寿陵余子学行于邯郸之典再一次否定了公孙龙意欲探知庄周之学的做法。寿陵余子与公孙龙的行为的相似之处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公孙龙和寿陵余子都有各自原有的能力。即公孙龙有自己的一套学说体系,寿陵余子有自己走路的能力。

第二,公孙龙和寿陵余子都有学习其他美好事物的意愿。庄周之学在当时已有一定影响,否则以公孙龙的学识不会特意向魏牟问询,而公孙龙出于本能愿意探知其究竟;寿陵余子已有走路之能,而因“赵都之地,其俗能行”,愿就学于邯郸,这里邯郸之步和庄周之学都是美好的、先进的事物。

寿陵余子学步未成,《庄子》虽未言其因,但由于他已具备基本的行走能力,所以合理地推测大概源于方法不当。试想两种体系截然不同的学说相杂在一起,必不能容贯而通之,公孙龙既不想抛弃自己的学说,又想探知庄周之学,其结果正像寿陵余子学习走路一样,各自原本的技能都是个人独有的,不能舍之而学他人之步,所以未能学成反而失其故能。亦即《秋水》文末所言“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所以并非仅仅是“知不知是非之竟”所能解释的。

就其原型之义和上举绝大多数文献用例来看,“邯郸学步”应当属于典故喻意延续至今没有发生改变的成语。

三、“邯郸学步”解读的多重性

成语具有“表意的双层性”[4]特征,其意义可分为表层语义和隐含语义。以“邯郸学步”为例,寿陵少年到邯郸学步,未能学到邯郸步,反而失去他原有的走路技能,这是表层语义;而模仿不成,反而丧失固有技能,则是其隐含语义。隐含语义的产生与表层语义有直接关系。如前所述,历代文献多用“邯郸学步”的隐含之义。除此以外,还有一些用例,从不同角度运用意义,既与表层语义相关,但却与隐含之义有细微差异,体现了“邯郸学步”理解的多重性。

成语作为一种特殊的固定短语,具有稳定性,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意义改变了,也有的更换了构成成分。[2]338“邯郸学步”,与“邯郸步”、“学步邯郸”、“学步”、“失步”等一样,都仅仅是指称“寿陵余子学行于邯郸”之典的众多语词中的一个,它们虽然构词成分略有差异,但实指相同。在使用中,它们逐渐凝固为成语,皆为大型辞书收录。例如,台湾编《洪叶活用成语典》在“邯郸学步”条下注:“或作——学步邯郸、邯郸学行”。[5]0797《辞源》在“学步邯郸”条下释为“也省作‘学步’。”[6]0797《汉语大词典》解释“邯郸步”为“犹言邯郸学步。”因此,下文讨论不限于“邯郸学步”一个词形。

1. 对“邯郸学步”的否定

由以上诸例可见,自《庄子》以来,历代文献使用这一典故时,大都持否定态度,很少有中性和褒义之用。

2. 对“邯郸学步”的肯定

欲仰天庭掞,终知学步艰。(《古诗镜·南朝梁庾肩吾<和竹斋>》)

闻风甚伟,学步良难。(宋·洪咨夔《平斋集·谢庄中书举自代启》)

踏尽冰霜历岁寒,邯郸学步路偏难。(清·嵇永仁《抱犊山房集·絷足》)

按:第一例诗题名和诗,故其“学步”,一则指出此诗系模仿原诗而作,又赞美了原诗的美妙。诗人并未如一般所用谴责“学步”之失,而是用“艰”道破学习模仿他人之难。后二例“学步良难”、“路偏难”亦同。又如,

学步邯郸未可非,寿陵余子古来稀。百川学海终成海,一钵穿衣始得衣。西子捧心原暧昧,南车指路自光辉。国能未得无坚志,莫怪当年匍匐归!”(明·李光远《学步桥》)

按:李光远,邯郸人,诗人对寿陵余子学行于邯郸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且指出其之所以未得国能的原因。就此陈光唐、梁辰等人予以了高度评价:“对寿陵余子之举,世人大都持批评嘲讽态度,作者独具只眼,在肯定其勇于学习别人长处的前提下,指出所以未学成,是因为学步不到底,半途而废了。效果不佳但精神可嘉,这和‘东施效颦’的盲目学人是不一样的。此论颇有见地。”[7]200

3. 把“邯郸步”作为美好事物的代称

不落江西派,肯学邯郸步。(宋·孙觌《鸿庆居士集·虎邱沼老豫章诗僧也与余相遇于枫桥方丈诵所作徐献之侍郎生日诗有东湖孺子南极老人之句余爱其工赋小诗寄赠》)

自安邯郸步,不效文公习。(元·刘诜《桂隐诗集·和张自翁答娄广文雪篷足疾》)

按:二例中“邯郸步”径指“邯郸学步”典故中学行的对象,即邯郸人美好的步态,并进而代指诗歌创作中的学习的对象,其言外之意又暗指了自己不惧邯郸学步之失、之讥。又如,

蹉跎已失邯郸步,悲壮空传勅勒歌。”(宋·陆游《剑南诗稿·忆昔》)

自怜终失邯郸步,不是重来旧路迷。(宋·王阮《义丰集·过桃川万寿宫二首》其二)

窈窕或崎岖,不是邯郸步。因来此凭栏,又送孤鸿去。(宋·张镃《南湖集·桂隐纪咏·兴远桥》)

已失邯郸步,难从泽畔吟。(元·胡祇遹《紫山大全集·答周正平郎中韵》)

以上诸例,虽然所用都意在说明“邯郸学步”之失,但其用“失”、“是”与“邯郸步”相连,从诗意看,亦皆代指美好的事物,尤以第三例最具代表性,以邯郸学步桥与兴远桥相拟。

明代著名诗人、诗评家杨慎曾作二诗,见于《升庵集》,“姌袅轻盈邯郸步”(《珠履曲》)、“邯郸步弱西陵远”(《红蕖引用李长吉体》)皆用“邯郸步”,又清代乾隆帝称“赵女邯郸步”(《御制诗集·拟燕赵多佳人》)亦用之,三诗皆指女子轻盈袅娜的步态和舞姿,与“赵都之地,其俗能行”,以及赵女善舞的风俗相应,虽与寿陵余子学行于邯郸之“邯郸步”意义有别,但其皆用指美好事物的功能则是一致的,应看作是寿陵余子学行于邯郸之“邯郸步”的派生之用。

4. 代指学习

文献有用“学步”代指学习者,但所用很少。例如,

方期学步于百寮之上,尤惧代庖。(宋·洪适《盘洲文集·谢表》)

亦偶有误用者。例如,

言学步邯郸者新无功,失其本质,故使邯人匍匐而归。(《弘明集·晋释慧远<答桓南郡书>》)

间为此幅,生涩自不足观,犹邯郸人学步,而并失其故矣。(《续书画题跋记·明沈周<仿吴仲圭笔意>》)

四、“邯郸学步”之精神解读

寿陵余子学行于邯郸,模仿学习邯郸人的步态,实出于人的本能。亚里士多德曾经谈到诗歌艺术的源头,认为“人类对摹仿的喜爱与生俱来,天生就有认识和探知事物的愿望。”[8]4亚里士多德之意虽在探讨文学的起源,但却指出了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基本属性。也正因为人的模仿本能,才有所谓主流或流行之事、之风。但是,人的模仿是一种理性行为,他首先要对模仿对象的是非美恶作出判定。因为“赵都之地,其俗能行”,寿陵余子年岁少,却对美好步态充满向往,不计艰辛慕名远来,此其精神可嘉之甚。学习美好又陌生的事物之难人所共知,诚如庾肩吾所云“学步艰”,因此肯学者向来绝少,故李光远谓“寿陵余子古来稀”,因此更应该受人称颂。这是故事本身,如果回归到《庄子》原文,“邯郸之步”是学习模仿的对象,它是被作为美的事物加以赞扬的,魏牟用此暗指庄子学说,人类追求美的意愿无可厚非,包括公孙龙亦如是,魏牟所担心的是学习方法不当可能导致的两失。下文用例“拘拘规效”正是指出学习他人方法不当,如同“学步邯郸”。

需要指出的是,“邯郸学步”与“东施效颦”常被看作喻意相类的两个典故并行使用,其使用与“邯郸学步”的使用时间和逐渐定型的过程基本一致。举例如下。

欲穿明珠,多贯鱼目,可谓寿陵匍匐,非复邯郸之步;里丑捧心,不关西施之颦矣。(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

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寿陵失本步,笑杀邯郸人。(《全唐诗·李白<古风>》其三十五)

局蹐邯郸步,惭惶西子颦。(明·王樵《方麓集·读书》)

难效西施颦,虑失邯郸步。(明·郑潜《樗庵类稿·徐仲仁以使君天上来六诗投赠遂歌山中人次韵答之》)

若拘拘规效,如邯郸之学步,里人之效颦,则陋矣。(明·王鏊《震泽长语·文章》)

将效西子之颦,又恐失邯郸之步。(宋·林希逸《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见林郎中》)

学步邯郸而失邯郸,效颦西子而失西子。(宋·黄履翁《古今源流至论别集·中说》)

后来者谁可与言,东里之颦邯郸步。(清·吕履恒《长歌行送友人游大梁》)

“东施效颦”也源于《庄子》。《庄子·天运》曰:

故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絜妻子而去之走。成玄英疏:西施,越之美女也,貌极妍丽。既病心痛,嚬眉苦之。而端正之人,体多宜便,因其嚬蹙,更益其美。是以闾里见之,弥加爱重。邻里丑人见而学之,不病强嚬,倍增其丑。[1]228

“邯郸学步”与“东施效颦”的故事原型确有很多相似之处,邯郸人的步态和西施(包括其颦眉)都被看作美好的事物,寿陵余子与东施所做都是为了追求美,但二人有两个明显的差异:其一,《庄子》以“丑”描绘东施,这是她自身的条件,而对寿陵余子则未置一词,据此可推断寿陵余子并非不会走路或走得很难看。其二,西施颦眉本因病痛而起,不是健康之美,但是东施却以之作为模仿对象,就本质而言,她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这与寿陵余子以本就美好的邯郸人的步姿作为学习对象截然不同。因此,东施效颦的模仿具有盲目性,与寿陵余子的理性学习不可概而论之。

一个成语的字面义(即表层语义)与文旨的距离是一种历史性的、社会性的约定,不能按个体的语言运用者自己的意愿随意来阐发或补足;也就是说,成语解释的理据是基于该成语形成时的特定背景或始作俑者的意图。[9]本文第一部分对“邯郸学步”定型源流的考察和对原型文献的梳理,正可以表明“邯郸学步”隐含之义,即文旨的根源。但是在第三部分我们又看到,古人对“邯郸学步”的使用和态度却又不止于此,“邯郸学步”讥失之意的定型并不能妨碍人们对学步精神和学步过程艰难的肯定和感叹。

[1]郭庆藩释. 庄子集释[M]//诸子集成. 上海:上海书店,1986.

[2]黄伯荣,廖旭东. 现代汉语(上)[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3]启功. 汉语诗歌的构成及发展[J]. 文学遗产,2000(1).

[4]刘叔新. 关于成语惯用语问题的答问录[J]. 南开语言学刊,2002(12).

[5]李添富. 洪叶活用成语典[Z]. 台北: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4.

[6]辞源[Z].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7]陈光唐,谢立新,梁辰选注. 赵都诗词选注[M].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8]达维德·方丹著,陈静译. 诗学——文学形式通论[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9]徐盛桓. 成语的生成[J].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