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宋继革,温利华
(邯郸学院 地理与旅游系,河北 邯郸 05600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面对经济高速增长而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空气、水污染严重、耕地总量减少、水土流失及土地沙漠化进一步加剧,淡水资源和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灾害频繁等自然现象,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扮演了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角色,资源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环境恶化日渐威胁人民的生活质量。实现产业结构转型促进节能减排,寻求一种新型的、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迫切任务。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反思与创新。创新经济方式中又以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两种方式最为典型,低碳经济是以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循环经济是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为主线的资源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的经济发展体系,在环保的新道路上二者存在着积极的双向因果关系,明确体现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理念,表现了相互促进良好耦合的关系,若能在经济发展中建立“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强效耦合的长效机制,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将有助于缓解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的突出矛盾,最终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1]84-86,[2]86-89
早在1962年,美国人卡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对传统工业文明造成的环境破坏做出反思,引起各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增长的极限》,对西方工业化国家高消耗、高污染增长模式的可持续性提出了严重质疑。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代表世界环境与保护委员会在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指出可持续发展是在不危及后代人需求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的需求[3]10-12。1989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等人在《绿色经济蓝图》中首次提出了绿色经济的概念,强调通过对资源环境产品和服务进行适当的估价,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统一,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2010年我国发布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要以“绿色发展与创新”来应对我国推进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挑战。中国如何避免西方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的发展缺陷,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答案就是就我们必须以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生态经济为理论基础,走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协调一致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8世纪60年代以来工业革命以来,由于科学技术进步,人类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达到空前水平,至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为提高经济效益,避免环境污染而以生态理念为基础,重新规划产业发展,提出了循环经济的发展思路,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以最小的代价和最高的效益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化,做到物尽其用。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物质往复循环过程[4]6-8。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从资源流动的组织层面来看,主要是从企业小循环、区域中循环和社会大循环三个层面来展开;从资源利用的技术层面来看,主要是从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三条技术路径去实现。我国在“十一五”期间组织开展的两批循环经济试点已取得了较好成效,“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从试点走向示范和全面发展,深入推进国家循环经济示范,推动循环经济形成较大的规模。
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上升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化石能源等常规能源的使用造成的环境问题及后果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近年来,废气污染、光化学烟雾、水污染和酸雨等的危害,以及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已被确认为人类破坏自然环境、不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常规能源的利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的特征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体系。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之中,以煤为主的这样一种高碳结构,对低碳能源技术的发展和环境污染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生态经济”,是在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运用生态学、经济学和系统科学的方法,在不断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保障生产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现代经济体系。现阶段我国城市在现有条件下最重要的经济发展方式,其本质是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可承受的基础上,在保证自然再生产的前提下扩大经济的再生产,形成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布局合理,资源更新和环境承载能力不断提高,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集约、高效、持续、健康的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系统。
可持续发展理论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满足后代人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其核心是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须兼顾效率和公平两个方面,以资源合理利用和科学发展为目标,旨在促进社会进步并维护生态平衡。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耦合发展是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保证,三者最终殊途同归,共同点都是强调人类与环境和谐、永续发展的理念。
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一样,伴随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愈来愈重要,并将成为城市未来发展中的决定性要素而制约城市发展的方向和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应实现以下4 个方面的转变:(1)从“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低经济效益”的“两高一低”发展模式,转变为“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好”的“两低一高”模式;(2)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增长的“黑色经济”,转变为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的“绿色经济”;(3)从对资源掠夺式开发、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生态侵略”,向“自然和谐”转变;(4)通过大规模的生态工程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从“生态赤字”向“生态盈余”转变[5]39-43。
可见,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作为内在生产力的一种发展模式。在可持续发展中,环境不仅是一种发展生产力,也是一种国际竞争力的体现。可持续发展要把环境因素纳入生产率函数中、反映在GDP 核算中,把环境财富纳入国民财富的核算中。因此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是一个复杂系统,由于评价体系必须能反映城市自然生境、生态环境的绿色发展水平,并鼓励城市为可持续发展做出努力,为整个城市的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因此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既要能体现城市本身的发展现状,同时要结合中国城市的实际情况,为政府确定城市的发展、规划及决策等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对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的研究还比较分散,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国内实践中广泛应用的评价指标体系,一种适合利用层次分析法把选取的指标指数化,赋予权重后加总,以得分高低排名。另一种方法是给各个指标设定不同的阈值,以是否达到这一目标值为考核标准。这种方法常见于国家环境保护部颁布的《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国内学者已经初步探讨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以及如何选取指标的权重并把指标无量纲化的方法,但并没有在实践中对指标体系加以应用。有些研究没有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进行深入探讨的基础上构建指标体系,显然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北京工商大学构建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从资源、消耗、环境、社会经济和政府5 个方面构建了总计70 个指标的指标体系。这些指标分为参考性指标、指导性指标和约束性指标,但都是定量指标。由于指标较多且多为定量指标,为评价方法的推广应用带来了相应的难度。
哥伦比亚大学、清华大学和麦肯锡公司建立了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及可持续性的评价方法[6]。从基本需求、资源充足性、环境健康、建筑环境、对可持续性的承诺5 个方面进行衡量,共18 个指标(表1),对中国城市总体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由表1、表2 可知,哥伦比亚大学创建的评价体系,相对比较简单,主要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问题,但此评价体系对指标选择的依据和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没有进行分析。
表1 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从表2 分析结果来看,近几年, 中国城市的可持续性总体状况得到改善,人们的居住空间,生活质量有一定提高,但某些指标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其中在资源效率和环境清洁度两个方面还远远没有达到国际水平,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国经济一直采用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不仅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且遭遇了经济增长的瓶颈,2005年,我国消耗的各类国内资源和进口资源约合50 亿吨,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和水泥的消耗,分别约占世界消耗量的7.4%、31%、30%、27%、25%、40%,而创造的GDP 仅相当于世界总量的4%。高消耗换来的增长,导致废弃物排放多、环境污染严重,我国单位GDP 的废水、固体废弃物排放水平远远高于发达国家,我国在人均GDP400—1000 美元的条件下,出现了发达国家3000—10000 美元期间出现的严重污染问题。2003年,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为2159 万吨,居世界第一位,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大大超过环境容量,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多年的高位增长,重工业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逐渐上升,土地、森林、水等自然资源浪费严重,煤、电、油等能源需求量与日俱增,“荒”声四起。可见,以煤炭、石油为主的能源工业和以冶金、建材、化工材料为主的原材料工业优先发展的产业规划面临严峻考验,同时,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防方式在短期内也难以改变,导致近年来环境问题逐年显现,2013年出现的大范围雾霾天气笼罩了中国的蔚蓝天空,也笼罩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表2 中国可持续发的总体评价
一是树立科学发展观,规划引导、政策推动。政府在促进城市可持续建设中应发挥立法者、提供者、示范者的主导作用,以建设可持续为目标,结合国内各城市的环境资源容量和经济发展需求,研究制定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台建设绿色城市的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将具有约束力的环境指标纳入市、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长期规划,并分解到各级政府、企业和相关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的规划、精细的设计和周密的部署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序进行。
二是经济调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目前,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产业结构主要以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等高耗能、重污染行业为先行,产业发展的循环利用和低碳化的空间很大,作为探索绿色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一是要调整二、三产业内部结构,加快新一代新材料、精细化工、生物制药等战略性产业,大力发展创新金融、网络信息、创意设计等高端服务业。二是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逐步降低传统重化工业部门对自然环境的压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工业园区、企业的试点工作。早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前,中国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已经开始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政府近几年来所制定和采取的国家战略、政策和行动计划等都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雏形。 从“十一五”提出的战略安排看,中国在近几年提出的一系列新思维和新战略,包括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两型社会”等就是重构发展模式,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部署。从具体行动上看,中国在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低碳经济、经济刺激方案中的环境保护投资、建立环境经济政策体系等方面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三是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政策。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工业是主导产业,企业是具体的实施者,循环经济只有能为企业降低成本和创造价值,企业才会主动自愿地去实施。因此,发展循环经济要特别注意充分利用价格、税收、奖惩制度和财政等经济政策来刺激和激励循环经济的发展,例如对废弃物(粉煤灰、工业废渣等)进行综合回收利用企业给予经济支持,运用资源再利用的盈利模式来提高企业循环利用资源、高效利用能源的积极性。另外政府要建立绿色财政政策,通过财政贴息、税前还贷、技术改造资金安排及集团采购时优先购买绿色产品等方式,引导循环经济的建设。
四是推动环境科技进步,积极发展环保产业。中国城市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跨越性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取决于环保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技术创新是增长的发动机,是缓解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之间矛盾关系的主要手段。强化环保科技平台建设,将重大环保项目优先列入国家科技计划。加快环保产业的国产化、标准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强政策扶持和市场监管,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环保产业的发展。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环保技术装备和基础装备,培养一批有品牌,核心技术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能够提供较多就业机会的优势环保企业。加快发展环保服务业,推进环境咨询市场化,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
五是推动建筑和公共设施的低碳化。全面推行建筑物的低碳化,一是全面提高建筑节能效率,积极开展对所有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对现有建筑采取补建完善保温层、实施供热分户计量和收费、改造门窗和通风系统等方式完善建筑物的节能改造,二是大力推广发展绿色建筑,积极鼓励开发建设符合美国LEED 绿色建筑标准的国际标准绿色建筑,尽最大努力用清洁可再生能源和替代化石能源,利用再生建筑材料替代一次原生建筑材料,大力推广太阳能在建筑物取暖中的应用。进一步推进市政公共设施的低碳化,大力发展市域和城际货运和大流量客运轨道交通,发展轻轨、快速交通,优化优先公共交通,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体系,提高公共交通的便捷程度;另外应进一步加强水环境污染防治设施建设,提高固废污染物的防治能力,建设垃圾分类收集、储运系统,鼓励发展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和深度加工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固废减量化。
六是加强环境保护教育,营造气氛、示范带动。加强环境变化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研究制定和免费发放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的指南,吸引市民关注,鼓励企业参与,努力形成全社会关注,参与和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浓厚氛围。着力控制“奢侈性排放”,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可以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盒互联网等宣传媒体以及单位、公园、社区等宣传栏,开展广泛宣传,逐步使市民树立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对建设绿色城市的认知度。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在“十二五”时期乃至今后未来更长的发展时间内,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耦合发展长效机制的建立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产业转型、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的重要举措。这一耦合模式建设将催生新的能源革命,新的产业革命和新的生活方式革命。不仅是顺应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潮流、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正确战略选择,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应对复杂多变国际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意义重大,刻不容缓。
[1]卢红兵.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耦合发展研究[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2,16(4).
[2]鲍文.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统筹发展研究[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4).
[3]罗勇.城市可持续发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4]尹建华.产业层面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5]王金南,曹东,陈潇君. 国家绿色发展战略规划的初步构想价[ J].环境保护,2006(6).
[6]潘家华,庄贵阳,朱首先,等. 低碳城市:经济学方法、应用与案例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