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谢巧玲,牛秀荣,董太安,王 瑜
(邯郸学院 图书馆,河北 邯郸 056005)
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是高等院校办学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建本科院校教育质量监控与保障系统中的重要因素。图书馆在图书资料及现代化信息的运用中为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提供了有效的服务。为了解当前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的建设现状,更好地发挥其服务职能,本文以河北省为例对近十年来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对存在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进行分析。
根据研究内容,参照文献资料,设计了《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力资源结构、设施资源结构、文献经费使用及资源资源结构、信息开发及服务方式等方面调查。调查对象为近十年河北省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调查问卷由各图书馆负责人填写,共发放9份,回收7份。
队伍建设是图书馆开展教学科研服务的人力资源保障。馆员的综合素质越高,其开展服务活动的能力越强。调查从馆员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专业结构三方面进行。
在学历结构上,《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的专业人员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本科以上学历者应逐步达到60%以上”[1]2-4,调查显示7家图书馆工作人员本科以上学历占比63.2%,达到了《规程》要求,而研究生学历的比例则迅速提高,达到了21.4%。研究生所具备的双重专业背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日益突出的信息服务多元化、多层次需求与图书馆专业人才不足的矛盾,同时也为图书馆提供深层次的学科化服务、主动的、垂直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在职称结构上,专业技术职称反映着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实际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只有在整体队伍建设中努力促进高、中、初三级职称人员的协调发展,才能实现文献信息工作的高效化[2]222-224。一般情况下,高校图书馆人员职称结构的合理配置应为:高级职称占25%,中级职称占50%,初级职称占25%[3]76-78。调查显示,7家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副高级以上职称占35.6%,中级职称占35.9%,初级职称占11.8%,可以看出知识结构(职称结构)不太合理,初级职称比例过低,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新进的年轻人员较少,发展后备力量不足。
在专业结构上,根据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特点和工作需要,图书馆人员专业结构的合理配置应为:图书情报专业人员为25%~30%,计算机专业人员为10%~15%,人文社科与其他专业人员为10%~15%,学校所设专业相同或相近的专业人员为40%~55%。在与学校所设专业相同或相近的专业人员当中,还必须注意各专业之间的合理布局,力求在面上分布齐全,在点上保证对学校重点专业或主干学科有足够的人员配置[3]76-78。调查显示各学科专业之间的布局比较合理,计算机专业人员充足占比 16.7%,但图情专业人员的不足占比只有11.8%,这可能会成为图书馆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图书馆的硬件设备建设是开展业务工作的必需物质条件和基础。从调查情况看,7家图书馆都高度重视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的设施建设,基本上都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和网络化管理,建有图书馆局域网,并使用了图书馆专业管理系统软件,建有多媒体电子阅览室。但各家图书馆发展很不平衡,有的学校拥有8台服务器,有的仅有1台,有的多媒体计算机达到了900台,有的还不足100台,7家均无实现无线网络覆盖,只有少于2家能实现远程访问的。
文献经费投入是图书馆实现有效服务的有力保障。调查显示7家图书馆中,有3家经费投入在150万元以上,两家在100万~150万元,2家不足80万元。表1显示,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购买中文图书经费占比例最大,占总经费的61%,其次为中文数字资源,占21%,中文报刊经费占13.8%,所有外文资源加经费加在一起只有4.1%。
一般认为,纸质资源占文献资料购置费的 70%-85%、电子资源占文献资料购置费的 15%-30%较为合理,这样既能满足纸质图书与纸质报刊的文献保障率,又能满足读者对电子图书与电子期刊的需求[4]104-107,表1显示7家图书馆的电子资源经费达到了22.2%,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的比例较为合理。
外文期刊是科技工作者获取文献的主要信息源,新建本科院校近些年新引进教师的学历和知识水平明显提高,大部分都是研究生以上,科研能力也较强,对外文文献需求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是表2显示,7家图书馆中只有两家各引进一个外文数据库,其他5家均没有引进,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外文文献建设没有跟上读者的需求。
表1 7家图书馆年经费使用情况(单位:万元)
表2 7家图书馆资源建设情况统计
资金紧缺是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资源建设不足的直接原因。调查显示,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都在通过自建数据库、网络资源挖掘、资源共建共享和文献开发等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但各馆的发展不平衡,差异性较大。
调查的7家图书馆在试用资源、免费网络资源建设上做的比较到位,但在自建特色数据库上各馆有差异,有的馆建了5个,而有的馆只有1个。在开展学科导航和常用软件下载服务上只有3家,开展相关网站链接服务的也只有4家。实现区域图书馆联盟是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解决相对匮乏的信息资源和读者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矛盾的重要途径。调查中发现有3家图书馆加入了省高校数字图书馆,2家加入了本地区的数字图书馆联盟,其中有1家还存在其他共建共享形式,还有2家图书馆没有参加任何形式的共建共享。
在服务方式方面,调查的7个馆中,还有2个馆只停留在传统的借还、检索和简单的咨询项目服务上,其他的服务都没有开展。另外,科技查新工作是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最薄弱的工作,仅有1馆有此项服务。
在文献开发方面,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文献深层次服务水平较低,7家图书馆有4馆没有对文献做任何加工,只提供原文借阅,仅有2馆编辑专题目录和专题文献。
随着新建本科院校进入新一轮的发展周期,图书馆愈发在学校整体建设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教学和科研水平与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水平也有密切联系。由调查结果看,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在现代化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职工队伍建设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在信息服务的水平上不容乐观,各馆间差距较大,发展不均衡。有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根据信息服务发展趋势的影响,转变了传统的“重藏轻用”的观念,积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重视与其他图书馆进行交流,加入高校图书馆联盟或地方上的资源保障系统,扩大信息服务的范围。但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方式仍然比较传统,不能主动去了解读者的信息需求,积极参与教学和科研。信息服务内容、服务手段都比较单一,像科技查新、代查代检、馆际互借、定题服务等深层次信息服务项目并没有在新建本科院校得到普遍开展,缺乏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图书馆开设的文献检索选修课程,能接受信息素养教育的读者所占比例很低,未形成系统的读者教育体系。
1.改变服务理念
服务理念的改变要从馆领导层的改变入手,自上而下地在观念上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打破原有的旧模式,开阔视野,开拓思路,牢固树立本科意识,增强服务观念,把工作的重心从文献借还转移到运用现代技术开展信息服务和信息素质教育上来。改变传统的坐等别人上门被动服务的思想,牢固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思想,站在读者的立场,研究不同读者、不同时期对创新服务的新要求。积极开拓创新服务的新领域,重新确立图书馆资源价值观,变文献资源“以藏为主”为“以用为主”,形成资源共享、全方位开放的服务格局。
2.加强专业性网络信息资源的挖掘
图书馆信息资源可分为馆藏资源和馆外资源。对一个馆而言,馆藏资源的占有量是极其有限的,大量的信息属馆外资源。因此,挖掘网络信息资源,有助于提高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保障能力及用户服务水平。针对本校学科和专业设置,特别是主要学科和重点学科,集中和整合各种相关站点、专业数据库、特色数据库、网上免费资源等,制作成可进行动态更新的学科导航系统,开展学科信息导航。充分利用优质的互联网文献信息资源,这是地方高校图书馆加强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3.加快共享共建的建设步伐
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目标不再是占有资源,而是拥有高水平、可靠的文献信息保障能力,而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以自身的馆藏信息资源是难以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的,有限的资源与用户无限需求之间的矛盾,决定了图书馆必须将资源的共建共享作为发展的基础。实现区域合作、馆际合作是地方高校图书馆弥补馆藏资源不足的有效措施。加强与其他高校、地方图书馆、博物馆、科研机构等信息情报部门的合作,开展文献通用流通借阅、数字资源联合引进、联合咨询服务等,实现优势互补和文献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保障能力[5]22-24。
4.深入加强特色文献数据库建设
特色馆藏是个体图书馆所独有的区别于其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是图书馆高质量馆藏的标志。特色馆藏在网络环境下,既是构成文献信息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又是构成资源共享网络的基础。只有构建反映本馆馆藏特色和满足本地区、本系统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发展战略信息需求的专题数据库,才能在资源共享网络环境下发挥其特殊的作用[6]99-101。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应当走馆藏文献资源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建立和完善具有自身学科专业特色的数据库。
5.拓展服务层次
高等院校的读者需求明显表现出综合性、应用性、社会性、多元性的特点,本科院校图书馆一定要把信息素质培训、信息咨询、二次文献开发、网上信息检索、收集及课题跟踪服务作为服务重点,开展多元化的信息服务方式。图书馆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扩大信息服务层次和领域。在比较薄弱的参考咨询方面,借鉴老本科院校图书馆开展服务工作的经验,结合本馆的实际,深入调查,主动与教师建立联系,更好地了解教学、科研中的信息需求,主动收集、检索与课题有关的文献信息,及时提供给教师,并针对课题需要不断向他们提供数据库中的最新信息。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平台,积极开展好文献信息的个性化服务和特色化服务。
6.提高馆员整体素质,为优质服务提供保证
图书馆员作为图书馆内部发展的动力,不仅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为高校“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服务的可靠保证。提高馆员整体素质也是开展深层次服务的基础。一是要有计划的引进高层次的图书馆专业人才和学科专业人才。二是根据不同岗位,不同层次在职人员进行针对性地培训工作。三是,鼓励馆员进行学历再教育。同时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来讲座,组织本馆有关人员到其他兄弟馆参观、考察,拓宽思路,开阔眼界。通过互相切磋、交流,使知识能力不断更新、深化,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随着新建本科院校进入新一轮的发展周期,图书馆愈发在学校整体建设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承担着为全校教学科研提供信息资源保障的任务。为此,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必须重新思考定位、功能与作用,认清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增强主动参与教学科研活动的服务意识,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才能更好地发挥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职能,才能为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提供良好的服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S].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3).
[2]史素梅,吴卫华.高校图书馆人员结构分析及对策[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6).
[3]邓福泉.对高校图书馆人员结构合理性的研究[J].图书馆建设,2006(1).
[4]魏豫州,金声,李志强,等.图书馆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经费比例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8(3).
[5]牛秀荣,蔚洁,齐俊霞.基于教师信息需求的地方高校图书馆服务实证分析[J].图书馆学刊,2010(3).
[6]秦波,邹丽红.浅谈地方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构想[J].现代情报,2008(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