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调查——以河北省为例

时间:2024-07-06

田海舰

(河北大学 马列教研部,河北 保定 07100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1]2010年6月,为了解河北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实际状况,我们课题组根据所处地区、学校层次和学科性质选取了河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燕山大学等省内17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发放问卷 1130份,收回 1104份,回收率占97.69%,有效问卷占93.34%。调查结果显示,我省大学生总体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度认同,但部分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认同缺失。通过对我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情况及缺失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认同”概念最先由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指个体或群体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是个体对所属群体的一种归属感。按照不同的标准和要求,认同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如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个体认同、社会认同;强制认同、诱导认同、自觉认同、盲目认同。所谓价值认同,是指个体或社会共同体通过相互交往而在观念上对某一或某类价值的认同和共享,是人们对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定位和定向,表现为共同价值观念的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是指社会主义社会共同体成员通过相互交往在观念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共享,其内容主要包括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认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主要体现为大学生在观念上和实践上自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知、情、信、行的要求,即“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可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体的认同”和对“其四个方面内容的认同”两个角度进行考察。

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体的认同状况看,我省大学生主要通过课堂教学、网络媒体、读书、党团活动、听报告与讲座等途径了解和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总体上比较认同,达到良好层次。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深刻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环境背景、时代条件、形成过程、历史地位,能够科学理解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66.33%的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丰富、结构完整、逻辑缜密,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内容。71.91%的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人生价值观影响很大,应该坚持与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70.34%的学生明确提出非常“愿意”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中84.11%的学生认为首先应“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识”,80.76%的学生认为应“在日常生活中践行”,75.83%的学生认为应“不断学习领会”,65.32%的学生应“积极宣传倡导”。

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内容的认同状况看,在我省大学生群体中,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基本得到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明显得到认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得到极大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基本形成共识,其中,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度达90%以上;对社会主义荣辱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认同度达80%以上。关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2/3以上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应该成为指导思想,98.73%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68.23%的学生同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非常赞同;63.24%的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信心坚定不移。关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一名大学生,当然要爱自己的祖国”,高达96.34%的学生对此持认同态度;88.14%的学生对当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性充分肯定;82.76%的学生认为去红色圣地参观的目的是“寓教于乐,既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又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61.61%的学生认为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对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的巨变和所取得的成就充分肯定。95.88%的学生认为应该时刻保持积极“创新”思想。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大部分学生对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基本了解,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提得非常精彩,在当前的社会氛围下十分有必要”。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缺失的表现

在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多元文化背景下,我省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出现明显缺失,主要表现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

(1)认知方面。大部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比较清楚,但部分同学还没有达到熟知的程度,只知其中的两、三个层面,并且处于较肤浅的层次,甚至有少部分人的回答充满困惑、犹豫或否定。从认识的广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未能获得广泛认同,有1/3的学生还未完整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内容,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吗”,选择“不赞同”的同学占到了10.94%、选择“说不清”的同学占到了20.82%。在看待“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问题上,15.14%的同学认为“只是强调了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24.47%的同学认为“一般吧,刚提出时都很积极响应,过一段就淡忘了”,还有11.53%的同学认为“不过是个口号,没太大实际意义”。从认识的深度来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立意不高,视域狭窄。例如,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自己人生价值观影响“不大”或“没有”的同学占到了28.76%;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什么”,仅有20.13%的同学选择的答案正确。

(2)情感方面。情感障碍一旦形成,即使理解了认同对象,也会对它采取排斥的态度,出现“知道应该怎样去做,但偏不去做”的心理反应。如少数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模糊,存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要求相异的现象,甚至出现偏差。这种异质成分主要包括价值选择的冷漠性、模糊化以及是非不分等情况。调查中选择“不清楚”选项的较多,对所问题目作出“无所谓”“没必要”或完全“否定”的回答,有的比例还较高,或者认为很多可以作出道德判断的行为“与己无关”。尽管98.73%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学习马克思主义,但有18.75%的学生是认为其“具有神秘感”、8.24%的学生是由于“考试要求被逼无奈”;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太抽象,怀疑其科学性与真理性,对其持“排斥”或“漠然”态度的同学占到了58.27%;“比较同意”或“完全同意”我国指导思想多元化的同学占到了66.57%;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不是我们应该坚持和追求的”这个问题,选择“不是”的同学占到了 10.2%、选择“说不清”的同学占到了29.35%;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不应该成为指导思想”选项中,选择“不应该”的同学占到了9.18%、选择“说不清”的同学占到了25.52%;在“您觉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离自己远吗?”的选项中,32.81%的学生认为“有些远,觉得它和个人没有太多联系”,21.5%的学生认为“很遥远,从来都没有想过这么大的话题”,8.54%的学生根本“没想过”;关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看法,选择“有所怀疑”和“失去信心”的占到了36.54%。这都表明一些学生在思想上存在着矛盾和困惑,在心理上、情感上还没有真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值得我们重视和警惕。

(3)行为倾向方面。大多数学生能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形成满意、喜爱、肯定等情感态度,但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不一致、行为认同落后于思想认同、知行不一的情况较为突出。在“您认为平时做到价值理论学习和价值生活实践相结合了吗?”,选择“做得很好”的同学仅占12.41%,而选择“一般”的同学占到了60.67%,选择“没有做到”的同学占到了26.77%;在“您是否愿意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选项中,选择“不愿意”、“说不清”的同学接近三成,占到了29.65%。有的学生认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但在生活中却不愿创新,或者不知如何创新。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只停留在认知和情感阶段,而在行为上没有认同,表现出言行不一、知行脱节。

总的来看,我省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具有非全方位性(部分方面、一定程度的认同)、不平衡性(不同个体、不同方面内容的认同程度不同)、不一致性(认知、情感与行为认同不一致)、过程性(接受—服从—内化—外化)、流动性(不稳定性、变易性)和层次性等特征,待认同的情况值得重视,认同动力不足,行为认同有待于进一步强化。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缺失的原因分析

影响制约我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缺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影响,也有我国社会经济变化、政治变化的影响;既有党风、社会风气的影响,也有校风、学风的影响;既有国际因素,也有国内因素;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既有内因,也有外因;既有理性因素,又有非理性因素,非常复杂。下面,着重从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两个维度进行分析。

第一,从客观原因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因素:

(1)全球化背景下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和影响。在全球化过程中,西方新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公共知识分子等社会思潮汹涌而至,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和价值观建设提出严峻挑战。由于辨别真伪的能力不强,过分夸大西方经验的借鉴作用,再加上西方国家在经济上的突出优势,使得许多学生向往西方社会,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比社会主义制度优越、西方的价值观念值得提倡,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信仰产生了困顿与怀疑,这种“诱导认同”无疑影响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2)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文化战略的结果。苏东巨变之后,西方敌对势力加紧了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在注重发挥传统权力资源的同时,更注重在文化和科技领域的影响,尤其是特别重视文化的无形渗透作用,利用电视、广播、新闻出版媒介、影视音像产品以及文化信息产业等对我国进行无形的主宰、支配、统御和控制。这种文化策略实质上是一种文化侵略,是西方霸权主义在文化上的表现,其目的就是破坏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让我国人民自愿服从这种文化,从而削弱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部分学生受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和意识形态领域战略图谋这种“强制认同”的影响,盲目崇拜,一定程度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体系的认同产生了负面作用。

(3)我国社会转型期价值多元化的博弈。在社会转型期,多元并存、新旧交替的价值观,使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情感方式、是非观念和价值追求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甚至导致了部分人价值观念的颠倒、错位与缺位。调查显示,认为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大阻力来自“多元价值观的冲击”的人数最多,占30.95%,这势必影响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认同。

(4)舆论宣传引导力度不够、针对性不强、方法比较单一,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首先,舆论宣传引导力度不够。有些舆论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对影星的包装、对贵族化生活的渲染和对新闻的炒作之中,缺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力宣传和颂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其次,舆论宣传针对性不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没有按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进行,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是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解不力、把握不够的重要原因。宣传教育不到位,没有紧密结合学生思想实际,而是空洞地说教,讲大道理,所宣传的内容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大学生的困惑和疑虑,大学生从舆论宣传中受益很少。另外,宣传方法比较单一。没有认识到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仅仅把他们作为被动的接受者,宣传所采用的表达方式上既不符合大学生的实际,又脱离大学生的喜好,宣传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导致宣传效果很差。

(5)网络信息时代各种传媒的影响和冲击。现代传媒的消极内容使部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取向出现偏差。西方资本主义思潮、崇尚自我、追逐名利、贪图享乐的价值观念通过传媒的介入,不断涌入日益开放的我国,其直接导致的负面影响就是部分大学生政治意识的淡化、理想信念动摇。西方社会生活方式的大量宣传,极大地触动了我国原有的价值观念体系。各类偶像派明星的轮番登场常常搅乱某些定力不足、虚荣心强的大学生,使得他们的价值取向和选择较之传统价值导向出现矛盾、困惑甚至做出短视的、完全功利化的选择。同时,由于现代传媒文化的盈利性特征,使它在传播过程中始终蔓延着一种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一种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价值倾向,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

(6)教育机制本身存在的问题。首先,教育内容脱离实际,与社会现实相差太远。在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上目标过高、缺乏层次递进性,远离时代;过度强调认知、理论与实际的脱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变成了单纯的知识教育。其次,教育方法单一,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靠灌输的方法,并且运用得不够好,表现为我讲你听、我“灌”你“装”、我“打”你“通”、“空谈说教,简单粗暴”,把思想政治教育变成了“行政命令”,使学生产生厌倦和逆反心理。再次,教育模式僵化。总是认为教育者是教育主体、被教育者是教育客体,总是认为教育者应该发挥主要的积极作用,而忽视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教育者常常处于指挥者、说教者的地位,受教育者被当作客体,经常被视为打造的工具、被填充的容器,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最后,教育格局不合理。家庭、学校、社区、社会教育相互脱节,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整体效果。

(7)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明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调查显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片面强调正面教育,教育方式僵化落后,教育方法不当,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仍缺乏一定的吸引力、亲和力、渗透力与说服力。例如,关于“本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认为“效果显著”的学生仅占17.08%、认为“有些效果,但不明显”的学生占58.49%,认为“没有效果”的学生占14.18%,“说不清”的学生占10.23%。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认识不足,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是教学的一部分内容,没有将其上升到统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高度去认识,在教学中对相关内容一带而过。部分学生由于理论抽象难懂、教材内容与自己的生活思想实际联系不大、教学方式不能有效调动学习兴趣,考核方式不能真正检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8)社会不正之风的消极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很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扩大,经济生活中的一些交易规则被泛化,并扩展到思想和文化领域,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滋生提供了土壤和条件。另外,干部队伍中存在的贪污腐败现象,不利于党和政府积极健康形象的树立,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引导作用。

(9)理论研究不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上存在的许多不足,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现实合理性和必要性论证不充分;没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理内容简洁化、生动化、形象化、具体化,提炼出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会导致在现实中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挑战和冲击回应不力,难免加深大学生的困惑和误解,使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不力、把握不够、认同缺失。

(10)社会现实问题的影响。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及住房、医疗、教育、社保、就业等实际民生问题和社会现实问题的存在,直接削弱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接受和认同。

第二,从主观原因来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生理心理特点的影响。大学生心理正处于成长期,尚未成熟,易受外在环境的影响。由于心理尚未成熟,不能正确地判断各种价值观念的优劣,不能自觉有效地抵制错误思想观念,当受到多元价值观的冲击时,部分学生无所适从,分不清该不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时,部分学生从小形成的自私自大、好逸恶劳、害怕艰苦、贪图享受的心理和价值取向,在短时间内很难一下改变,使得他们一定程度上不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认知水平的制约。虽然许多大学生认识到认知水平限制了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主观上也想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与水平,但由于受年龄、知识结构以及社会阅历等因素的制约,使得他们的思维能力水平还处于不太成熟阶段,这在客观上制约了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广度和深度。

(3)自我意识强化的影响。价值观以主体的需要为依据,它的形成依赖于自我意识的成熟。只有当大学生十分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的时候,他们才能对“这个事物有没有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做出评断,才能依据自身的特点和各方面的条件有意识地建构自己的价值观。许多学生对自身真正需求什么缺乏明确的认识,对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不清楚,影响了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认同。

(4)非理性因素的制约。主体认同过程是理性思维和非理性思维因素的相互交织过程。大学生在进行价值认识时,由于受自己内在的欲望、动机和某种情感等非理性因素的驱使,会加强对能满足自己需要的信息的注意力,忽略或回避同自己需要相悖的信息。如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的情感、欲望等要求不相符合,势必影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选择。

(5)文化自觉的缺乏。费孝通先生最早提出“文化自觉”。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时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2]22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缺乏深刻理解,对传统和现代的结合认识不深,文化自觉的缺乏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缺失。

可见,我省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缺失的形成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诸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提升我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必须对症下药,按照主体引领、阵地引领(课堂、网络)、媒体引导、宣传教育、思潮引领、社会实践、行为养成、人格示范、利益驱动、机制创新、队伍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当然,提升我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各方面协同配合,齐抓共管,共同努力。

[1]胡锦涛.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 人民日报,2006-10-19(1).

[2]费孝通. 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