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李晓科
(大连电视台,辽宁 大连 510066)
2010年对于中国来说,可谓是灾难多发的一年。入春以来,云南,广西,四川,贵州,重庆并没有像往年迎来春意盎然的景色,取而代之的是持续的干旱,这次西南五省的干旱灾害严重地影响了当地人们的生存状态。
继而3月28日14时30分许,山西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153人被困,115人获救,38人遇难。[1]之后,4月14日7时49分许,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1,东经96.7)发生7.1级地震,截至4月23日17时,玉树地震已导致2192人死亡,失踪78人,直接经济损失将近三亿元……此时对媒体而言,灾难就是民生;灾难新闻就是民生新闻。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灾难性事件,如何扩大民生新闻的视角,及时、准确、客观地采访报道,并把党、政府及广大民众的关怀、温暖及时传送到灾区,是媒体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于《左传·宣公二十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此时主要指的是人民的生计。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所体现的民生则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2]58依此可以看出,民生是关乎百姓生活、生存、生计和生命的事情,因此可以得出,关于人民生活、生存、生计和生命的新闻报道则可统称为民生新闻。
同时,由于我国的国家性质和政治制度的特殊性,决定了在社会主义体制下的民生新闻具有更高层的含义,即“在党的新闻政策指导下,更贴近的关注民生、民情的当代新闻,是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以民众的生存状况为关注的焦点,以民众的视角表现人文关怀理念,以民众的生存空间开拓新概念的新闻。”[3]14
因此,我国的民生新闻更为关注人民群众的生存和生活状态,尤其高度关注在干旱、洪水、地震、矿难等突发性灾难事件中的民生状况。
所谓灾难性事件的民生新闻,是指从民生的视角对那些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客观事件进行报道。由于灾难是由瞬间爆发的、难以预料并且人们无法控制。一般而言,灾难性民生事件的报道比一般的民生事件报道具有更为明显的特征,即突出关注人的生存质量和生命保证。在灾难性事件报道中,要注意找到与百姓的契合点。
针对西南五省干旱、王家岭矿难、青海玉树地震,结合当前媒体的报道,总结出我国灾难性事件的民生新闻大致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人所共知,新闻报道要求真实,所以客观、公正、及时不仅是一般新闻的特点,更是灾难性事件民生新闻的特点。然而,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报道最初并不一直如此。我国早期的灾难性新闻报道大多带有滞后性和隐瞒性,不能第一时间反映灾难事实的本貌,许多灾难性事件还被延迟报道或者不报道,即使是对灾难性事件进行报道,也不是从新闻客观公正的角度出发,而是侧重于新闻的宣传引导作用。报道中充斥着人为刻意塑造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等典型性报道。这样的报道既没有具有真实震撼力的新闻现场,也没有层层深入的深度报道,致使灾难报道成为只讲宣传不讲新闻、缺少民生关怀的空洞讲解。在这样的报道中,受众很难触及受灾人民的实质生活状况。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现代传媒已广泛深入到人民的生活中,尤其网络传播具有速度快、范围广、参与性强、互动性强的特点,使得许多灾难性事件无法被掩盖,可以说是网络的多功能打破了对灾难性新闻的限制,使得政府对灾难性的新闻事件和突发事件的处理由被动报道而转向公开和透明。
事实证明,新闻记者进入灾区进行现场采访报道,不仅能获得第一手的材料,还能第一时间发布新闻报道。从2010年上半年三起较为典型的灾难性事件可以看出,新闻记者都是在现场第一时间将灾区新闻报道出来,尤其是网络,并且通过大量的新闻图片,将灾害现场更加直观的呈现在受众的面前。与此同时,在整个社会倡导政治民主改革的时代大背景下,新闻媒体也将目光投放到平民的身上,以平民的视角来解读灾难。媒体甚至开始采用口述的形式,透过当事人的感受和思想传达新闻的思想,一方面增加了新闻的真实性,另一方面也将民生的视角注入新闻报道中。现代传媒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传播形式将生命面对灾难的无助与坚强的充分展现,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并采取必要的行动。
众所周知,无论电视还是报纸甚至网络,民生新闻奉行的一条原则就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所谓贴近实际和贴近生活,即民生新闻所关注的方方面面应是与人们的日常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从小的方面讲可以是与人们的衣、食、住、行、购、娱等方面有关;从大的方面讲可以是关于教育、就业、文化、社会治安等关系到人民发展的方面。所谓贴近群众即所报道的新闻应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这个主体可以是单一的个人,也可以是具有相同特征的一个群体。媒体根据自己的报道方针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带有侧重性的选择。《中国剪报》在报道西南五省干旱这一新闻时,是采用基于事实,侧重贴近生活的方式进行报道的。在报道灾情之后,开始报道灾情带来的影响,涉及粮食、花卉、食糖、辣椒、普洱茶、电力以及旅游等方面。这些内容都是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例如《大庆日报》则根据对西南五省旱情的分析来推测旱情对大庆辣椒产业的影响,通过一系列的事实论证,最终得出辣椒价格可能会上涨的推断。这样的报道方式是媒体在灾难性事件中寻找到的一个突破口,对于大多数距离灾区较远的人来说,灾难性新闻固然会引起关注,然而由于其时效性的原则,一则时效性不强的新闻很难长时间的吸引读者的注意,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是通过报道当地与灾难发生地某种客观上的联系、或相互之间的影响时,无疑是媒体针对本地的民生找到了一个新的报道视角,抓住受众的眼球。因此,这样基于重要性和贴近性原则的新闻,加上通过民生角度进行报道,显然更容易获得受众的青睐。
民生新闻虽然以“三个贴近”为指导,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民生新闻只是简单的运用民生的视角进行报道,更多的是要在报道的字里行间体现一种精神和文化,这样的报道才能使受众倍感亲切,才能打动受众。
从2010年三次较为严重的灾难性事件报道中可以看出,媒体表现出了强烈的人文关怀。从选择报道的角度到报道的方式,以及通过文字体现的情感都充斥着人文关怀精神。“所谓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现状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存条件的肯定,一句话,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的提高。”人文关怀是让受众留下美好印象的一个基础,因为人文关怀重视对人的尊重,因此,尊重别人的人自然会赢得别人的尊重,新闻媒体也是如此。
灾难性事件中更需要体现人文关怀,因为媒体所面对的对象(除了前来慰问的人员以外)基本都是在灾难性事件中遭受重创的人群,在灾难性事件中注入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命的一种尊重。山西王家岭煤矿渗水事件中,政府经过NDA的认证最终确定了遇难者的身份,后经过家属的要求表示不再公布遇难者名单,媒体将这一消息报道出来,并且果真没有再进行揭露,与之前媒体塑造的专探隐私的形象完全相反,但是这样的行为恰恰表达的是对死者的尊重。同样,在青海玉树地震的报道中,《南方周末》刊登了一篇题为《一种安静而强大的力量》的文章,采用口述加评析的方式讲述为遇难者超度一事,整篇文章都显得沉郁哀婉,但是我们感受到的是死者安息的愿望,在报道中注入人文关怀,不仅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对死者的敬重,总体上看,是新闻工作者素质提高的一个表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体现。
通过对云南五省干旱、山西王家岭矿难事故、青海玉树地震的分析,可以得知我国的民生新闻在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中已经具备了上述几点较为明显的进步,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民生新闻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应该在有所坚持的基础上逐步地进行完善。
首先,灾难性事件的民生新闻应该在客观性的基础上坚持新闻的导向性。客观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一切新闻的基础。所以应该把客观性摆在第一位。
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政府一直强调要关注国计民生,“关注国计,就是对于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新闻媒体要有责任报道;关注民生就是新闻媒体不仅要报道、更要从民生的角度进行重大决策的梳理和解读。”这就表明,我国在运用民生视角报道灾难性事件时,要放眼关注国家的政策和法规,并以此为导向,因为媒体担负着党和国家的宣传工具的作用,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
其次,在灾难性事件中颂扬好人好事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必须是在新闻客观真实的基础上,而且应该力求从平民化的视角出发,不能像过去那样将灾难性事件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神化,因为在灾难性事件中出现的英雄基本是普通人,而平民化的视角具有亲切真实之感,真实可感的宣传报道更加有益于凝聚社会力量,团结更多的人一起和天灾人祸作斗争。
第三,媒体在报道灾难性事件的同时应该努力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新闻媒体在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中,不能停留在新闻事实的报道、发掘背后问题的层面,也应努力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灾难发生后,媒体往往需要第一时间赶往事故现场,通过对现场的报道和解读,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更有利于解决当地的生存问题,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所提供的民生报道,才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所在。当然,由于灾难性事件的发展往往是瞬息万变的,因此这样的要求对于媒体来说是十分困难,并且不容易做到,因此要求新闻从业者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具备一定的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这应该是民生新闻报道、尤其是灾难性事件中的民生报道的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2010年的灾难性事件在考验生命的同时,对于媒体也是一个考验,新闻媒体通过对西南五省干旱、王家岭煤矿渗水事故、青海玉树地震的报道,总体上反映出我国的媒体在灾难性事件的民生报道中经过多年的探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同时,媒体也应该从新闻媒体的导向性和解决问题方面有所坚持和完善。
[1]山西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概况[EB/OL]. http://news.163.com/special/ 000149EE/wjltssg.html(网易新闻中心).
[2]郑宇丹. 民主新闻——主流意识的话语建构[J]. 南方传媒研究, 2006,(1).
[3]朱寿桐. 民生新闻概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