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余 洋
(喀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喀什地区 844000)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各项事业均呈现出新的发展和新的变化,尤其是生态文明建设得到了党和国家以及人民大众的高度重视。基于新时代的视角,我国的高等教育应当积极顺应时代变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出具备良好生态文明素养的高素质人才。高校大学生是未来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和中流砥柱,他们秉持怎样的生态观念和生态素养将对未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走向和生态环境的变化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具有“未来意识”和“服务意识”,于生态文明意识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前先行一步,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可谓时不待我。
哲学对价值的定义属于关系范畴:价值是客体的属性与主体的需要之间的满足和被满足关系,是主体以自身的目的和需求为尺度对客体的评价和选择关系。新时代视野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价值目标涵指个体性价值、社会性价值和时代性价值。
当今世界的生态问题是人的问题,生态危机是人类价值观的危机,“可以说是以天灾形式出现的人祸。”[1]在马克思眼中,“不是神也不是自然界,只有人自身才能成为统治人的异己力量”[2],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是表象,人际社会的异化是实质,人的异化是一切异化的根源,而人的“完美形象”应该是“真善美”的统一。对人的“完美形象”的展望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重要哲学基础,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养成绝不能仅仅局限于提高大学生的生态知识水平,应该力图健全大学生的生态人格,实现真善美的统一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生态文明意识内化于心后所形成的一种人格样态,生态人格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对大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具体呈现为大学生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和立场。生态人格外化于行,就呈现为对生态文明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其他个体的人格和整个社会的道德风貌起到积极影响的作用,从而推动生态文明意识在全社会范围内达成共识。
从生态文明理念的确立到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强调重塑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观念,理念的确立只解决了“是什么”和“为什么”,却无法决定人的态度倾向和行为模式。而人们是否愿意根据科学认识而采取“应当如何”的个体行为是受价值观支配的,也就是说人们对待生态文明的行为态度是一个思维方式的问题和伦理问题,此类问题依靠科技、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均不能得到完美解决,唯有教育的手段能达到扭转思维方式、解决问题根源的效果。大学生作为社会先进思想的受众和传播者,可以引领社会观念变革,对朋辈甚至长辈起到示范作用。因此,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对推动整个社会走向生态文明具有不可小觑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使大学生旧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发生根本转变,树立生态文明的“三观”,使生态自觉和生态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逐步养成,那么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观念也就在全社会逐步树立起来了。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顺利召开,标志着党和国家带领人民走向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在此背景下,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应该主动应对新时代的诸多变化,对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进行积极调整,踏上新的征程。一是牢牢把握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19,良好的生态环境需要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题中应有之义。二是深刻认识新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新的主要任务:“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3]1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走向新时代的一项重大任务。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高等教育要契合时代变化,服务于主要矛盾的解决,致力于主要任务的完成。
全国高校的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是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养成的主渠道。目前的高校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已全面展开,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但是仍然面临着一些困境,譬如教育理念落后、培育内容和培育方式单一枯燥、培育体系缺乏系统性等问题,使得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效果被极大弱化。面临上述问题,新时代高校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应做出如下调整。
实现高等教育的生态价值增值和生态化转向是时代的召唤。教育的生态价值是将一定的生态观念、生态道德融入到教育过程中,使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生态观、世界观、价值观。目前,国内高校所开展的高等教育内容十分广泛,已经包含了生态意识培育,但是在过去的理念中尚未体现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对受教育的要求,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方面呈现空白。十九大的顺利召开,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尽快实现生态价值增值的要求。
过去,我们的高等教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3]50。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培养的人才是可以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服务的人才,我们要培育出具有较高生态文明素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面对教育任务的调整,高校教育理念也要顺应时代要求而做出改变:在理想信念教育层面,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有赖于生态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牢固树立;其次,在爱国主义教育层面,要使大学生牢固树立生态保护红线是国家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的认识;在全面发展教育层面,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是考核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
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是属于公民意识教育的一部分,在大学课程的设置中并未专门设立这门学科,而是融汇于各门相关学科中。也正是由于学科划分的不明晰,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各门相关学科中,却总是得不到重视,导致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收效见微。因此,在教育体系上,要强化高校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系统性,广泛采用多科模式、渗透模式、专题模式,推动各门学科形成合力。
不得不说,很多高校所开展的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内容枯燥单一,脱离学生日常生活,不仅难以达到生态文明意识养成的预期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造成培育结果与培育目标的背道而驰。因此,在培育内容方面应该充分考虑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特点,贴合学生日常生活,概念性知识以生活实例做补充,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培育内容的亲和力。其次,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有别于单纯的知识和技能教育,它是一种新的“三观”教育、德化教育和人格教育,不能将其当作应试教育,更不能以“一考定终身”的方式来评价培育的结果。基于生态文明意识培育性质的特殊性,我们应该重视实践体验,开展生态体验活动,使生态文明意识入耳、入眼、入脑、入心。
美国生态伦理学家克里考特曾生动地对公共环境与人的生态意识做出如此描述:“当我看到褐色的淤泥堵塞着河水……我狭隘的个人利益并未受到影响,但不知怎么地我个人还是受到了伤害。”良好的生态环境需要政府加强生态管理,以作为生态文明意识养成的环境载体。如果生态环境恶劣、公共环保设施不健全、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的话,大学生在进行生态文明行为和参与环境保护活动时可能会觉得有心无力,从而打击参与生态文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公共环境管理,加大对高校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支持力度,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为民、生态文明建设利民、生态文明建设全民行动的良好社会氛围。利用良好的生态氛围提升公众的生态审美,唤醒生态文明意识,激发建设生态文明的积极性,为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养成打通思想通道和群众基础。
对传统文化的朴素情感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心理,极易使人在对一件事物的看法和态度上产生共鸣,如果将其作为生态文明意识养成的文化载体,将事半功倍。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对事物的认知经常让位于对思想传统和习俗道德规则不加评判的接受既是因袭性,其表现是:偶尔努力趋向自主的行为,但是经常回归到‘合乎规矩的事’。”[4]每个民族生态观念的形成都是在人与自然界的交互过程中逐渐得来,对一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同时,颇具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生产方式、人文环境也使各民族对自身传统的生态观念不断得到认同和强化。因此,大力弘扬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化和生态伦理精髓,为生态文明意识培育输送精神原料、夯实思想基础,是唤醒大学生生态文明觉悟的最优选择。譬如,道家“见素抱朴”“崇简抑奢”的生活态度与新时代生态文明所倡导的绿色生活理念和理性消费理念相契合。再譬如,儒家崇尚的“天人合一”“仁民爱物”与新时代生态文明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契合。这些都是能够大力推动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养成的重要抓手。
在网络科技高度发展,自媒体平台广泛使用的今天,网络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途径。网络新媒体符合高校大学生的猎奇心理,像微信、抖音、微博、今日头条这样的网络新媒体平台在大学生中的使用频率极高,如果我们把这些新媒体作为生态文明意识的传播载体,将大大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养成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其次,由于网络是一个开放式、交互式的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在网络上主动与他人交流生态文明思想,就生态文明话题各抒己见,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摄取生态文明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还可以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在未来的生态文明实践中会显得更为主动和自觉。因此我们可以借助网络新媒体平台,打造一个面向广大在校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的信息窗口和交流平台。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