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卓越计划”模式下新工科人文教育研究

时间:2024-07-06

彭 剑,肖华茂

(1.韶关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2.韶关学院 社会科学处,广东 韶关 512005)

关键字:卓越计划;模式;新工科;人文教育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教育部于2010 年实施的一项重大改革项目,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卓越计划的实施,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卓越计划”实施以来,政府、企业、高等学校沟通协调,共同行动,破解难题,取得了一大批显著的成果,各类毕业生工程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2018 年推出“卓越计划2.0”升级版,即在原有基础上,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挑战,服务制造强国等国家战略,紧密对接经济带、城市群、产业链布局,以新工科建设为重要抓手,持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加快培养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实施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计划,力求经过5 年的努力,建设一批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

“卓越计划”模式下,学生的操作能力得到了企业工程师的帮助,实践能力在企业实际的工程环境下得到了锻炼,一系列校企合作课程让学生提前感受工作实景.与此同时,新工科建设行动也引发了教育界的思考:大学教育是全人的教育,是人的思想、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从全面提升学生思想、知识、能力和素质来看,“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的人文教育非常值得人们深入研究.设计好在“卓越计划”中人文通识教育路径,实现在工程教育过程中的会聚,实现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的同时,人文教育的同步融合,实现在新业态、新形势下学科汇聚,实现卓越工程师的全面发展.

1 “卓越计划” 中人文教育理论研究

当前大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都能看到各个大学的通识教育模板,在毕业要求中,也能看到需要完成相应的通识教育学分要求.在“卓越计划”中重视人文教育,重视工程管理、重视经济学,将各类交叉学科平台按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让学生自由搭配组合,却缺乏相应引导、精心设计指导,其实际结果只是“组合”.

1.1 CFI 针对新技术与人文之间的平衡研究

CFI(未来智能研究中心)是2016 年在剑桥大学成立,汇集了全球4 大顶尖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加州伯克利和伦敦帝国学院),旨在探讨人工智能对人类文明的启示,试图平衡前沿新技术和人文、大胆创新和实际应用之间的关系,利用技术创新平衡技术、社会和人类之间的关系,是人文与科学之间平衡需要深层思考的问题.

CFI 通过研究人工智能被感知和发展的文化背景,对多样性、认知公正以及社会公正等影响,从侧面研究了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文化背景及社会认知等问题,更好地验证了人文通识教育在卓越计划中的重要地位.如果说人工智能是人类的未来,那“卓越计划”培养的工程师正是在设计人类的未来.“卓越计划”重视人文教育更能体现文明发展的诉求.

1.2 浙江大学“双脑计划”针对脑科学与人工智能会聚研究计划

“双脑计划”旨在探索生命科学、信息科学融合创新,以人文科学主导的交叉创新团队,融合哲学、心理学等人文学科与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等工科领域,致力于解决复杂现实问题.

面对未来新文明所需的大领域、大学科交叉,无边界组织理论倡导组织边界要有适当的渗透性和灵活性,以便创意、信息和资源能够自由流动、跨越,从而使组织能够迅速而富有创造性地适应环境变化,“双脑计划”才能成就“卓越计划”.

1.3 面向未来,人文通识教育响应未来发展全方位诉求

新工科与人文通识教育融合发展,不是简单地将其列入通识课程、塞进课程体系.面向未来,“卓越计划”中的新工科人才培养需要面向未来变革的同时,更要充分响应人类未来发展对人文元素的全方位诉求.不管是浙江大学的“双脑计划”还是剑桥的CFI,其始终把人文元素贯穿始终,从社会需求来开展人工智能等一系列研究活动.面向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人文通识教育将作为灵魂主线指引一流工程教育方向、一流工程建设方向,将利用新技术,平衡理论技术,实现人类和社会更健康发展.

同组织理论的发展与跨学科组织的探索实践两者协同演化相似的是,工程教育与人文元素之间的对应在CFI 和“双脑计划”研究案例中相得益障.正是这种新的机制的创新和对文化的唤醒才能成就人文教育与新工科教育的汇聚:以人文元素为核心的组织结构模式,以新工科建设为目标,汇聚多方资源,实现跨学科融合发展,为人类迎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未来新文明做好必要的准备.

2 人文通识教育在“卓越计划”中的多维价值

人文通识教育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人文精神教育.人文精神是相对于科学精神而定义的,其涵义是尊重人的需要、情感、道德、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同时又要求每个个体在自由生活的同时,承担不可推卸的对自然、对社会、对他人、对国家、对组织的公民责任.作为五千年文化积淀深厚的东方文明古国,传统的人文教育源远流长,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无不彰显儒家读书人广阔胸怀,为世界确立文化价值、为人民确保生活幸福、传承文明创造的成果、开辟永久和平的社会愿景.传统的中华文明,以人伦道德为中心,以修身正心为根本,重在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塑造理想人格.人文精神从根本上体现高等教育的本质和理想.有良好的人文精神作基础,才有可能有卓越的工程师.

新工科的发展,以培养卓越人才为目标,众多的学者逐渐关注卓越计划过程中对心理学、哲学、管理学、中国语言文学、经济学等人文学科如何与新工科融合行动,形成有效的价值导向,实现工程科技与人文协同演进,实现两手抓战略:既要抓工程能力,又要抓人文精神培养.人文通识教育是“卓越计划”的灵魂教育.

2.1 卓越呼唤思想先进

著名思想家Brooke Noel Moore 在《Philosophy:The Power of 》阐述了思想的价值,认为“人类的发展壮大,就是其思想的发展壮大”[1].“卓越计划”培养的学生,需要具备先进的思想、多学科交叉背景、宏观思维能力、跨东西方文化学习能力.卓越不仅仅是其工程能力更强、不仅仅是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利害,更是其思想先进:视角独特、视野开阔、思维缜密.

服务制造强国等国家战略;服务经济带、城市群、产业链;卓越工程师以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为目标,在人才培养方面,高等学校需要与社会紧密融合,关注产业链对人才的需求,关注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不只是将知识进行叠加、技能进行操练,还需要进行思想教育、价值理想塑造、人格培养、思辨能力训练,卓越源于先进思想.

先进的思想来源于人文元素;来源于哲学思想;来源于将人文精神无缝嵌入工程教育体系;来源于将人文教育毫不生分地融入到工程教育全过程.人文思想在卓越计划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思想教育和培育是卓越计划的灵魂所在[2].

2.2 卓越唤醒创新精神

工程教育中从来就不缺单纯的技术教育.德国的工匠精神,靠的是德国工匠的工作态度:对细节的重视、生产一流产品的义务.工程教育中具备的人文精神,是综合运用技能,成就一代工匠的精神支柱.人文精神所体现出来的思辨精神、自我反思并由此引发的价值思考,恰恰是创新精神的原动力.

科学是求真,科学教育能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他们探索大自然、探索宇宙等人类未知事物奥秘的技能和本领.人文是求善,人文教育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对真善美事物的追求,培养仰望星空,开启真善美之门的向导.科学能开启天堂之门也可以开启地狱大门,人文教育恰恰是开启正确之门的引导者.

创新的缺乏,恰恰来源于人文教育的缺失.人类很多创新的研究,来源于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忽略工程技术中所蕴涵的丰富哲学思想,势必会阻碍新工科类学生发散性思维、想象力的发展,影响创新能力的培养[3].

2.3 卓越需要融合的人文教育

20 世纪的工业浪费、环境污染、效率低下引发出来的对工程师介入工程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环境学等学科的重视.从当时的美国人文学科基金的报告中,可以看到,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加强和改进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性.在美国大学协议的《未完成的设计:本科工程教育中的人文学和社会科学》报告中提出需要面向工科类学生进行人文社会科学教育[4].人文教育不能是搭配式教育,不能只是体现在一个通识模板中,由学生选修完成相应学分就认为完成了人文教育.需要融合在卓越工程师培养全过程,需要将工匠精神、职业精神、东方艺术、西方设计等思想和方法融合到卓越教育中,丰富整个工程教育全过程.在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的今天,需要立足社会文化发展需要、借鉴国内外发展现状,挖掘历史,把握学科、专业发展路径,在面向未来产业,融合人文学科,发展新工科,才能真正成为一流的学科、一流的专业.

3 新工科专业人文通识教育路径

“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五新体系下的新工科建设,是顺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应对全新国际环境的战略需要.弘扬人文精神,不墨守成规,必须顺势而为、与时俱进,构建人文通识教育路径.

3.1 重构人文教育理念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革命的冲击导致人文价值的降低.工业革命以来,不断取得的巨大成就,自然科学获得了巨大的自信,并逐步成为了社会文化的“主流价值”,技术逐渐占据了上风,能创造价值、创造利润唤醒了众多人对物质的追求.在西方市场经济的渗透下,个人主义、物质主义、功利主义价值观不断冲击着传统的思想观念和共产主义理想信仰.在高校,理工科院校人文教育边缘化,重知识传授,重技术培养,轻综合能力培养,重理轻文,理不通文,人文教育冷清.这种现象的结果是造成了唯科学主义的泛滥,科学文化凌驾于人文文化之上.人文教育沦为科学教育的附庸,人文精神失落,“量化”“可计算”成为衡量一切的绝对标尺.过于强调学生为工业社会生活所需要的职业技能,而忽视了对主体精神世界的培养[5].

重构人文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坚持“全人”教育价值追求,丰富人文素养,提升人文底蕴,围绕学生,关怀学生,把人文教育作为“卓越工程师”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重构人文教育理念,坚持整体思想.在当今百年一遇的全球大变局中,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就是科技人才之间的竞争,而科技人才之间,不仅是自然科学,更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爱国情怀、理想抱负.坚持文化整体意识,强调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相互融合,实现专业知识与人文精神的衔接与整合,优化卓越工程师教育中专业技术教育和人文文化教育比重.协调两者,实现整体推进,保证创新型人才培养全面发展.

重构人文教育理念,坚持教育者的人文精神培养.作为大学教师,其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是卓越工程师教育成败的重要一环.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师风教育,加强高校教师特别是理工类高校教师的人文教育.倡导优良的教风、学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通过专题培训学习,不断强化教师的人文精神,面对各种名利诱惑而展现出的健康精神、行为准则,是大学教师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通过工程实践、企业挂职、联合开发等项目,不断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与工程文化素养融合起来,做到技术技能与人文素养融合发展[6].

3.2 树立受教育者主体意识

德国科学家韦伯提出的“合理性”,分为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价值理性是指关怀人性,关注情感、精神价值.工具理性主要指效果最大化、利益最大化,追求最有效、最合乎成本效益的价值观.如果说价值理性是“善”,那工具理性主“真”,二者有对立,又统一,构成人的双重特性,任何一方的单向度将导致合理性的天平失衡.失衡就意味着人的“合理性”扭曲,教育变成唯工具主义,人性变成工具化,主体性丧失.从这个理念上看,卓越教育中科学技术教育、人文教育不可失衡,科学技术教育直接是工具理性,人文教育是价值理性,实现二者之间的整合和统一,是实现受教育者主体完整性的必然要求.

树立受教育者主体意识,追求实现人的“合理性”.“合理性”主体追求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追求利益价值;追求人文精神、自我情感、真善美意识.卓越教育不应该是“失去灵魂的卓越”.应该立足于人,成人的教育,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大学生身心全面成长、全面发展的理念.从这个层面上可以说,人文教育实质上是要实现人的主体性与科学技术的功利性之间平衡.人,不能是冷冰冰的机器;社会,不能是半个人的社会[7].

树立受教育者主体意识,体现教育公平和平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具有能动性的主体,双方平等.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都具有创造性和可塑性,双方都追求实现人的“合理性”,受教育者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体,教育者更应追求自身的“合理性”,为受教育者树立追求“合理性”的标杆.

3.3 建构与卓越教育相适应的人文教育体系

卓越教育要求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之相适应,及时建构与卓越教育相适应的人文教育体系,探索面向复杂工程问题的课程体系和教育方法,改变单向知识传授、课程理论灌输,扭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缺乏双向互动和情感交流、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局面.

融合卓越工程师课程体系与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卓越人文课程.建立“工程与文化”“技术与哲学”“工程与美学”“社会与工程”等人文教育课程板块,借鉴CDIO 工程教育模式,从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从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深入挖掘各环节、各专业课程的文化功能,强调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等4 个能力层面,丰富工程专业教育内容[8].

中国卓越工程师人文教育体系,植根于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土壤,也必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元素.卓越工程师人才作为国家战略产业创新人才,不仅需要掌握世界前沿科技,而且还需要树立文化自信,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在人文教育课程中,需要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崇尚天人合一美学追求、匹夫有责的担当追求、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哲学、先国后家的家国情怀[9].

总结在线教学经验,优化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卓越教育人文教育体系.新形势下,在线教学为学生提供教学服务,新的教学形式将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巨大影响.基于MOOC 慕课平台、超星学习通平台、腾讯会议、钉钉在线直播等新的教学形式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冲击着传统课堂.教师们逐步发现,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任务与分享、情境体验、超媒体互动将改变被动教学局面,将封闭式、单向式、输入式、独角色的教学,转向发现式、合作式、体验式开放学习.利用在线平台,开设文理渗透、文工结合、科学哲学、工程与艺术等跨学科交融课程,融传统文化、爱国精神、儒家学说、道家理念、佛家意境于工程设计、产品开发、算法优化、智能决策,促进学生跨学科视野和创新思维养成.依托互联网技术的及时性、便捷性、可视性,将新的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数据可视性、虚拟现实)应用于人文学科,搭建在线人文教育平台,逐步实施在线课程学分,实现数字化人文教育,推动人文知识广泛传播,改变有限的课堂空间,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10].

人文教育体系构建,需要人文学科教师与专业课程教师共同建设,需要大学营造多学科融合的教学教研氛围,卓越教育相应的人文教育,不只是传统的人文素质教育,更应该是工程专业课程与人文课程的结合,与我们推崇的课程思政一样,我们需要将课程与人文精神、人文价值观融合起来.

4 结语

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批判性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教育不只是单纯的知识积累,更是人的“智慧”的提升.批判性独立思考的能力需要通过人文通识教育来实现.“卓越计划”中人文教育的基础性地位,需要加强.站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融合的“新工科”建设、“卓越计划”的战略起点上,建构与卓越教育相适应的人文教育体系,事关“卓越计划”成败,事关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对高端人才的迫切需要,事关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尤其是在当今国际环境日趋恶化的历史时刻,推动人文教育回归“人文精神”,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发展与时俱进,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工程教育深度融合,具有深远意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