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辽宁省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时间:2024-04-24

王素珍 邱明 张利民

摘要:目前,辽宁省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推动产业持续发展、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抓手。文章分析了辽宁省产业现状,提出了辽宁省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关键词:辽宁;产业;转型升级

辽宁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工业门类较为齐全,工业基础雄厚,被誉为“共和国工业长子”、“东方鲁尔”,曾经为新中国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的构建做出过重要贡献。然而,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以投资为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一些国有企业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使辽宁经济陷入困境。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针对性政策,但是由于一些政策并未得到全面有效的实施或落实不到位,使得东北三省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辽宁尤为突出。2013~2015年GDP增长率分别为8.7%、5.8%、3.0% ,且2016年出现了负增长,GDP增速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在全国经济增速排行榜中名列最末位,经济增长压力日趋严峻。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极为密切,产业转型升级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辽宁产业转型升级紧迫性日渐凸显。

一、辽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三次产业发展概况

由图1可以看出2006~2017年辽宁国内生产总值逐年增加,但是从2007年以后增速明显放缓,从2007年的15%下降到2015年的3%,再到2016年的-2%,遠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31各省(市)经济增速排名中为最后一位。2017年,辽宁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54745元,低于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59660元,表明辽宁经济增长压力较大。

具体从三次产业比例结构来看,如表 1 所示,辽宁作为老工业基地,工业一直是辽宁的主导产业,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较高,1978年第二产业比重高达71.07%,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逐年下降,到2015年下降为45.49%,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2015年占比达到46.19%,首次超过了第二产业。2017年与2015年相比又提高了5.4个百分点,辽宁产业结构已经由改革开放之初的“二、一、三”结构,逐步演变为“二、三、一”再到二、三产业共同带动辽宁经济发展的“三、二、一”结构。由此可见,辽宁的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与升级,经济结构正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

(二)第一产业发展现状

2016年辽宁农业总产值为4421.8亿元,从农业内部构成比例来看,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占比例结构为:42.1:3.3:35.6:14.5:4.6。由表2可以看出,从2010年到2016年,农业、林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渔业和牧业呈下降趋势。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还有待优化。

(三)第二产业发展现状

由表1可以看出,以工业和建筑业为主的第二产业一直是辽宁的主导产业。从产值构成来看,工业所占比重高于建筑业(见表3),重工业所占比重远远高于轻工业, 2017年辽宁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6年重工业企业个数为5706个,实现总产值17843.98亿元,轻工业企业个数为2319个,实现总产值3474.55亿元,(2016辽宁统计年鉴)。辽宁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石油化工、冶金、建筑材料、汽车制造、金属制品、通用设备制造、运输设备制造业等为支撑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四)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由表4可以看出,辽宁省服务业增加值逐年提高,服务业的几大主体行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业、物流业、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从服务业内部结构上看,传统服务业仍占主导地位。而既能为社会提供高附加值,又能满足人们高层次和多样化需求的新兴服务业尚未形成规模。传统服务业在总量上处于绝对优势,所占比重也一直很高,始终处于40%以上,而现代服务业不仅在总量上处于劣势,而且在结构上也不尽合理。辽宁现代服务业中属于知识密集型的新兴服务行业,如营销、策划、文化创意等产业,无论是从增加值还是从就业来看发展明显滞后。

二、辽宁省产业转型升级对策

(一)巩固加强第一产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1.推动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

从国外农业发展实践来看,推动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做强做大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抓手。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辽宁省也创建了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农业产业集群。如本溪中草药产业集群、盘锦稻米产业集群、盘锦河蟹产业集群、铁岭榛子产业集群、南台鸡蛋产业集群、西丰柞蚕产业集群、建平杂粮产业集群等。但总体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分布零散,系统化、特色化不足;龙头企业规模偏小,综合实力不强,龙头带动能力有限;集群内企业和农民利益联系不紧密;农产品深加工程度低等问题。

辽宁在推动农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应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市场优势,依据不同市县区的资源禀赋、产业背景、社会文化特点等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集群。政府应做好规划协调,在对辽宁特色农业发展规模和地域分布进行调查分析基础上,对规模小、空间上接近的农业集群进行整合,改变其分布零散的现状,逐步实现“一乡一品”,“一县一业”。同时政府应给予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以资金、政策方面的扶持,例如给与税收减免、贷款贴息等,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与升级,引导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向优势产区流动,改善农业产业集群的外部环境。

2.优化农业产业链

针对辽宁省农业产业目前发展情况,应分类施策,促进不同类型农业产业链的健康发展。对于粮油等大宗农产品,应鼓励支持农民合作组织把生产经营活动扩展到产前的培训、农业物资的采购和产后的加工、储存、流通、销售等各个环节,不断延伸产业链;对于畜牧养殖业,鼓励龙头企业推进一体化、规模化发展,推进上下游产业的有效连接,实现供产销一体化经营;对于地方特色农产品,鼓励支持已具有规模的或农业龙头企业开设直营店、连锁店、发展“电商企业+产业集群”的融合发展模式,通过完善的电商销售服务平台,带动农业产业链群的发展;在城市郊区和重要景点周边地区,构建多层次的创意农业产业链,推进农业向生态、旅游、文化等领域拓展,实现农业与观光休闲、创意文化、养老产业等的融合发展。

(二)促进第二产业提质增效,构筑新型工业体系

辽宁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长期以来重工业占比一直较高,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辽宁的工业结构正朝着合理化、高级化发展,但传统产业仍居主导地位,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发展相对缓慢,没能形成产业优势;企业自主创新未实现突破性进展,精深加工产品和高技术产品比重低,初级产品比重大,产业链短,造成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优势。

结合实践,辽宁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应按照生态化、高端化、集约化的发展方向,坚持增量提升与存量优化并举,调整产业结构与促进经济发展并重,推动传统工业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构建现代工业发展体系。

1.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传统产业在辽宁经济发展中一直占主导地位,今后仍将是辽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构建辽宁现代产业体系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

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应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经验。首先,要发挥集聚效应,既要加强产业内部联系,又要推进产业地理集中;其次,要推进不同产业实现差异化发展,既要提高设备现代化水平,又要重视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再次,要不断开辟新的市场空间,既要注重拓展产品功能,又要发挥品牌效应;最后,要推进传统产业整体效率提升,既要推动技术现代化,又要创新企业组织管理体系。

2.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发展需求和重大技术突破为基础,以创新驱动为主要动力,对国民经济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较强的支撑引领带动作用,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有利于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

结合辽宁实际应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学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通过科技创新、政策支持、市场培育等一系列措施,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辽宁经济增长新动力。具体来说,首先,需要在关键技术环节取得突破,加强创新成果产业化,由政府牵头组建产业联盟,不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其次,政府应加大对战略新興产业的财政税收以及金融政策的扶持力度,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出台支持创新、鼓励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加大对战略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最后,强化通讯设备、现代网络、电力、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营造健康公平、有序的良好市场环境。

(三)提升传统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1.加快升级生活性服务业

生活性服务业与人们的生活联系紧密,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加快发展升级生活性服务业,是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引导推动传统商贸企业向“线下线上”融合发展,升级商贸服务业;贯彻实施“互联网+流通”,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和农村市场体系,加快打造现代商品流通体系;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继续完善和发展五色旅游,积极拓展旅游发展领域,大力发展工业旅游、温泉旅游、化石旅游、宗教旅游、民俗体验旅游等,做大做强旅游业;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加快推进文化与特色农业、旅游、体育、会展等产业的融合,推进文化园区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2.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依附于制造业,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它直接为生产经营主体提供保障性服务,具有涉及面广泛、创新活跃、产业融合度高、引领辐射作用强等特点,有利于引领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是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加速融合的关键环节,大力发展高品质的生产性服务业,对于推动辽宁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辽宁省应抓住供给侧改革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电子商务业、商务咨询业,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为了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必须制定和完善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用地、金融、财税和人才等各项政策,使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持落到实处,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环境;要加快构建资源共享、信息畅通、功能完善、供需对接、服务协同的生产性服务业基础设施平台,为整个生产性服务业提供链接分享,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R].辽宁省人民政府公报,2016.

[2]李宁顺.辽宁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全国商情,2016(26).

[3] 叶兴庆,张云华,金三林.加快产业链整合 提升中国农业竞争力[J].中国经济报告,2017(08).

[4]谷永芬,吴倩.我国农业产业链升级路径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11(08).

[5] 周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国际经验借鉴及相关建议[J].政策瞭望,2017(09).

[6]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R].2010.

[7]陈耀.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要思考的几个关键问题[J].经济纵横,2017(01).

[8]唱晓阳,姜会明.我国农业产业链的发展要素及升级途径[J].学术论坛,2016(03).

[9]杜朝晖.发达国家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经验及启示[J].宏观经济管理,2017(01).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管理学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