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变异系数和锡尔指数的河南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时间:2024-04-24

赵培棪

摘要:文章根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域划分入手,选取人均GDP作为测评指标,用变异系数和锡尔指数对1989~2014年的区域差异水平进行定量测度。结果表明:①全省范围内区域经济绝对差异不断拉大,相对差异有所缩小;②较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差异十分明显,而中等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差异不甚明显;③欠发达地区地区内部差异呈不断缩小趋势,中等地区呈波动中上升趋势,较发达地区处于波动中,但总体变化不大。对造成该现象的原因作简要分析,文章从自然资源、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诸方面加以分析。

关键词:变异系数;区域经济差异;经济发展

河南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适度的差异有利于推动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的空间转移,过大的差异不仅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阐明其时空分异规律,不仅能为地区制定相关区域发展政策提供依据,也能为如何缩小区域发展差异给予一定的指导,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前人对区域经济差异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将研究年限扩大为最近的2014年,这样研究的数据覆盖面大,更加具有科学性和规律性。本文从河南的经济区域划分入手,选取人均GDP指标,采用基于变异系数的测度方法,对河南地区区域经济差异现状从三个层面进行测度分析,即以市为单位的全省整体差异分析、不同经济区之间的差异分析及各自内部的差异分析。论文所用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汇编》

一、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全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有明显的地域联系和分异。其总体格局是以郑州为中心,构成了全省的经济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从西北部,中等水平地区从东南部呈环带状包围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又分布在中等水平地区的外围,从西南、南、东南、东环包中等地区。河南经济发展水平的总趋势是西北部高,东南部低。本文采用刘钦普(2001)的聚类分析结果,将河南的经济区域划分为四大类,即: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中等地区、欠发达地区。发达地区包括郑州1个市;较发达地区包括焦作,济源,三门峡,洛阳4个市;中等地区包括安阳,新乡,许昌,漯河,濮阳,鹤壁,平顶山7个市;欠发达地区包括南阳,开封,商丘,周口,驻马店,信阳6个市。(其中济源市于1996年成为地级市)

本文主要采用人均GDP对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分析,关于价格处理,按可比价还是按当年价计算,对地区差距的影响不大,本文采用当年价格。选择人均GDP,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从指标本身的内涵来看,人均GDP的差异表明不同地区生产力的差别,进而形成地区间收入的差别,人均GDP标志着地区发展与富裕程度的最佳近似值;二是从技术层面上来看,人均GDP从现行的官方统计数据中容易获取,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较好。区域经济差异可以通过绝对差异、相对差异两类指标加以衡量。本文用到的绝对差异指标为极差,相对差异指标有变异系数及锡尔指数。

①极差:指一组数据中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极差反映一组数据内部最大差距。

②变异系数:指样本标准差除以平均数。它是一个相对值,没有单位,其大小同时受平均数与标准差的影响,在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样本变异程度时,变异系数不受平均数与标准差大小的限制。变异系数越大,波动程度越大。变异系数可表示为:

二、基于变异系数的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一)全省整体差异分析

以河南省地区17个市各年人均GDP为样本,计算1989~2014年的变异系数,绘制曲线(图1)。

1989~2014年期间,河南省各市之间人均GDP的变异系数是不断波动的,1989~1994年,这一时期人均GDP变异系数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1994~1999年,人均GDP出现了短期的缩小,而1999~2010又出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但在2010年以后出现了下降趋势。2014年的人均GDP变异系数为0.42,要大于1989年的0.37,由此可知,以市为单位的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在1989~2014年期间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再缓慢降低,又持续增大,再有所缩小的过程,其总的结果是增加的。易见,这26年來,以市为单位的河南省整体区域经济差异相对差异是扩大的。

(二)不同经济区之间差异分析

郑州是河南地区唯一的发达城市,可比性较小。因此,本文用较发达地区与中等和欠发达地区的平均值作差,可知不同经济区域之间26年来的平均差异的变化。较发达、中等、欠发达地区人均GDP的差异在不断拉大。1989年,较发达地区与中等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人均GDP的差值分别为为192元和591元,2000年分别达到了1832元和3781元,2005年,分别达到了6206元和10655元,2014年,则达到了18225元和29796元。可见1989~2014期间,较发达地区与中等欠发达地区地区人均GDP的差值呈加速扩大趋势,较发达地区和中等地区人均GDP的差值增加约100倍,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人均GDP的差值增加约60倍。从时间序列来看,河南省不同经济区的区域经济差异的绝对差异在不断拉大。

(三)河南地区不同经济区内部差异分析

分别以各经济区内各市每年人均GDP为样本,计算1989~2014年的变异系数,绘制曲线(图2)。

从横向看,欠发达地区人均GDP变异系数的最小值比中等地区的2012年以前的人均GDP变异系数的最大值大,所以,在2012年以前欠发达地区的内部差异要远大于中等地区。

从纵向看,1989~2014期间,较发达地区总体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再2014年底,人均GDP变异系数与1989年的相近,这表明较发达地区的内部差异在此期间经历了波动,但最后又保持稳定的趋势;中等地区1994年以前表现为波动中下降的趋势,1994年以后有所上升,并保持持续上升的趋势,这表明中等地区的内部差异在1994年之前是波动中缩小的,1994年以后是有所增大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1994年以后国家开始对河南部分地区集中投资,加大了投资力度;欠发达地区处于不断的波动中,但是总体变化是缩小的,这表明欠发达地区的内部差异是不断缩小的。

三、河南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分析

造成以上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区域环境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区域环境条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直接影响到区域的开发程度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这里从自然资源、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诸方面加以分析。

(一)自然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

自然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影响到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和空间布局。河南省地市经济发达和较发达地区正处于西部山地与东部平原的交接部位,矿产资源丰富,矿种多、储量大、品位高。对发展轻重工业都很有利。所以,在这些地区经济结构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特别是第二产业发达,且部门结构完整,生产水平高。1998年这些地区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基本上都在40%以下,最低的商丘仅占28%,而第一产业比重占40%左右。另外,第一产业产品效益比较低,加工层次少,严重地制约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影响程度不同

总的来说河南省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历史悠久,但自然灾害比较频繁而严重。主要的自然灾害是旱、涝、风沙、盐碱。经济发达和较发达地区属于山前平原区,土壤肥沃,地表和地下水丰富,十分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土层深厚,地势平坦,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这些地区又以农业特别是传统农业为主,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区域经济受自然条件影响的程度远远大于发达地区。

(三)交通信息条件地区差异大

区域经济的发展同交通信息条件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便利的交通信息条件促进区域的经济贸易,促进科技文化交流,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河南省经济最发达地区郑州市在与全国各地、全省各地的经济交往上远比经济欠发达地区方便。欠发达地区都位于省际边界地区,通车里程短,与周围省内外县市构不成交通网络,区域流通受阻,区域内资源优势难以发挥。加上这些地区离大城市远,通讯落后,造成产品销售市场条件差,生产出的产品难以转入消费者手中。

四、结语

基于上述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以市为单位的河南省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在不断拉大而相对差异是缩小的;②不同经济区之间的差异表现为高度发展的发达、较发达地区和中等、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巨大差异;③不同经济区内部,其经济发展也是有差异的:1989~2014年期间,欠发达地区呈基本缩小的趋势,较发达地区呈波动中平稳的趋势,总体变化不大。欠发达地区内部差异是缩小的,但是在2012年前大于中等地区的内部差异。说明欠发达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富者更富,贫者更贫,马太效应明显,中等地区整体发展水平的呈现变大的趋势。

参考文献:

[1]李永文,等.河南地理[M].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

[2]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3]张超,杨秉赓.计量地理学基础(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4]秦耀辰,等.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M].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5]杨开忠.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研究[J].经济研究,1994(12).

[6]魏后凯.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J].中国工业经济,1997(03).

[7]卢艳,徐建华.中國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实证研究与R/S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03).

[8]罗浩.地区差距变动的理论分析及中国的实证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01).

[9]许月卿,李双成.我国三大地带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动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06).

[10]鲁凤,徐建华.基于不同区划系统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分解研究[J].人文地理,2006(02).

[11]刘军玉.中国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