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澹归今释“菩萨徧行”的禅观思想及其实践

时间:2024-07-06

何子文

(韶关学院 旅游与地理学院, 广东 韶关 512005)

澹归今释“菩萨徧行”的禅观思想及其实践

何子文

(韶关学院 旅游与地理学院, 广东 韶关 512005)

澹归今释是清初岭南极富争议的一位逃禅高僧。他苦心营建丹霞山道场,反对“以忠孝做佛事”,坚持“道法不在节义中”,以诗文出入权贵之门;虽然其逃禅行事充满争议,但却倡导解行并重、超脱生死知见,笃行其菩萨行禅观思想。

澹归今释;逃禅;禅观;菩萨徧行

作为晚明清初岭南逃禅高僧、丹霞山别传寺开山祖,澹归今释生前及身后都广受关注,批评和称扬兼而有之。如清代著名学者王夫之称赞逃禅为僧前的澹归为“千古英雄无死处,酒徒高唱感夷门”[1]297,佩服其才略与骨气。清人邵廷采、民国孙德谦等人也持此论。而逃禅为僧后的澹归因终日往返于市井豪门,以诗文唱词逢迎权贵,全无昔日之人格骨气,被黄宗羲、全祖望等人批评,指责澹归是“饭髡徒”、“四出觅财”[2]34;陈垣先生也认为澹归行事“令人作呕”[3]559。

对于澹归逃禅为僧前后评价的截然不同,澹归禅师本人对此倒是抱有清醒的认识——“然在家人骂我,不合为因缘僧;出家人骂我,不合为文字僧。因缘文字,僧中之下流也,后之阅是集者当以予为戒。”[4]9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澹归今释亦俗亦僧,亦僧亦俗,其身份行事充满了矛盾性。面对世人的关切,与澹归今释同师门的今无和尚亦云:“人每以道隐求澹归,而不知澹归非道隐也。”[4]4世出世入,相即相离,如何处理?成为一个难题。作为晚明岭南逃禅高僧,澹归今释身份的转换和由此引起的复杂的身份认同问题,显示出俗缘、僧缘和法缘彼此之间在澹归身上的相互冲突与影响。从今人的角度看,要对澹归今释的前后转变有一个客观中肯的评价,既需要深入梳理澹归今释的出家修行因缘,也需要在对法缘与俗缘反复纠葛的梳理分析过程中,重新省视其为僧之道。正如台湾学者廖肇亨所说,不应以一般的明遗民逃禅僧来检视澹归今释的行事方式[5]。本文尝试围绕澹归今释的禅观思想及其实践,探析人们对这位逃禅高僧充满矛盾性的特殊身份认识。

一、澹归逃禅向佛的诸事因缘

明清易朝换代,社会剧烈的动荡使得明遗民逃禅成风,“十年王谢半为僧”,传统的寺庙清修之地成为逃禅者保全个人名节、维护身家性命的政治避难所。澹归俗名金堡,曾为晚明朝廷重臣。明覆亡后,金堡继续奔走呼告以图兴复。先后出仕隆武、永历二朝,但遭小人忌恨饱受牢狱折磨,几近死命,后虽得脱,但却落得个身体残废。心灰意冷之下,起逃禅向佛之心,以为身心归依之所。“失路悲犹豫,循墙笑暖姝。圆融全道器,销殒落空虚。我本逃禅客,真成反老驹。”[6]168此诗回想起自己的逃禅之路,澹归百感交集。关于金堡逃禅的因由,金堡出家最直接的原因纯系政治门争失势的结果而与其佛学造诣无关[5]。但是应该看到,逃禅既是当时遗民风气,作为晚明重臣的金堡逃禅不可能不受此影响。

金堡经历官场政治斗争后深感前途迷茫、无望和现实的无奈,而其平素对佛经的阅读和对佛法的了解,不应排除或忽视。在金堡内心极度苦闷和意志消沉之时,对金堡选择逃禅路径可能产生的某种心理暗示与影响。如清初鼎湖山庆云寺著名僧人成鹫和尚在其《咸陟堂文集》卷六《舵石翁传》一文中记载,金堡孩童时与伙伴一起玩耍,偶读《维摩诘经》而恍若有所感[7]。金堡自己曾在《梧州诗序》中说起自己的出家因缘:“予少不信有佛法,岁丁亥在辰阳读《楞伽》、《圆觉》诸大乘经,始知惭愧,遂发出世之念,而狂心未歇。复走两粤,庚寅得金吾一顿痛棒,乃歇下耳。”[4]109金堡息心皈依佛门之前所听闻的《维摩诘经》、《楞伽经》、《圆觉经》等几部佛经都属于大乘佛经,这些佛经经义本身蕴含着丰富且圆融的大乘佛法出世入世、济世度人的思想。如《楞伽经》是禅宗菩提达摩祖师东渡传授以心传心、教外别传的禅宗心法所依经卷,也成为后世数代禅宗祖师藉教悟宗的重要经典。由此可见,金堡逃禅虽说是其政治理想在现实中不得实现且反遭迫害几近身死的悲观失望无奈之举,但也与其此前有意地阅读佛经、熏习佛法而产生的影响有密切的关系。王夫之在《永历实录·金堡列传》中记载,金堡在谪戍清浪卫、客留桂林期间,“堡右足创挛,须杖而行,遂绝意世事。故喜读庄子,及是稍习浮屠书,衣衲衣……祝发为僧去,世所称澹归大师者是也。”[8]且由前引诗句可以看出,逃禅之后的澹归随着对佛法的了解愈深,内心已然起了乐观的变化,强调自己是真诚事佛,且映现出(作为一个老僧)老骥伏枥的志趣。或者说,金堡逃禅向佛因政治场上的打击失意是外缘,而在长期阅读听闻佛法的基础上对佛教的不断加深了解则是内在的主要原因。

二、“道法不在节义中”的禅观知见

清初岭南逃禅的主体多为晚明士大夫、朝廷遗臣。这些人带着孤怀遗恨逃禅栖身寺庙事佛却难以真心向佛,佛表而儒里,“以忠孝作佛事”。蔡鸿生先生的《清初岭南佛门事略》里称这些遗民僧是“政治僧”,十分恰当。遁入佛门只是这些遗民僧时易世变之下为保全名节操守的无奈之举。澹归出家为僧,起初也同其他的逃禅遗民一样,身在佛门但心所思所想却无法抛却忠孝节义这一儒家的道德情怀,无法真正做到六根清净、真诚事佛。这令澹归很是惭愧也徒增许多烦恼。为此他曾反思自己:“弟子某甲自庚寅落发,倏已壬辰。身托缁流,心乖白月。宰官之障未除,文士之气未尽,万行未习,六度未修。下足三餐,开单一梦。年复终年,日皆去日。无常併至,浪死虚生。言之伤心,思之汗背……明知有虚空不坏之身,明知有轮回不堕之道,不能努力参承,直超三界。比于士民,多一素餐;比于禽兽,多一故犯。逋逃释种,尘点宗风。宁不惭惧,宁不痛惜?”发愿“誓依净侣,誓弘正法,誓成佛道,誓度群生。……愿生生世世,行菩萨道,仰承佛力,普济迷津。”[4]205

应当说,金堡在出家以前和出家后,对于名节和孝道的问题都是很看重的。未出家前金堡主要是一位儒臣,完全基于儒家忠义节孝来为人行事,突出地体现在为官敢于直谏、不计个人安危得失,为挽明于将倾,不惜舍家离子,呕心沥血筹策奔走。出家后的澹归则逐渐转变为从佛教的立场和角度解释孝道和名节的问题。“说我且非忠节人,麻衣揣得骨头亲。”对此,澹归倒也淡然笑之:“诸人议我我不知,我见诸人人不识。两般毁誉一徒然,旁观笑倒朱山立。”澹归认为,佛教讲忠孝节义,并不限于“独亲其亲”,不执着于显名或光宗耀祖,不拘于现世,“不涉众缘谓之节,不存二见谓之忠。”[9]330僧人为僧之道,应守僧人本分,于佛法日常修行当中,以菩萨心为心,行菩萨道,世出世间,圆融无碍。

而对于遗民僧中所盛行的“以忠孝作佛事”、以僧衣遮全名节的做法,澹归由自己的经历和反思出发表示了明确的反对态度:一是认为视逃禅为抗节守义、尽孝忠是“假名比丘”的行为。澹归认为,作为遗民僧,寄迹于方外缁流之中是情势所逼,可以理解。但不应以禅为逃,视逃禅为抗节守义、尽孝忠之举,标举儒家道德事功。“鼎革以来,寄迹于员顶方袍,实繁有徒。然谓之高尚其事,以节义文章坊表名教,则可矣。世之阐提以此名奉善知识,则善知识耻之,即真正衲僧亦必耻之,以其等于谤三宝也。”[9]246在《与柏严上人》信中,澹归直率地批评柏严上人是“出家之心未真,出世之位未定,得无使旁观者生假名比丘之疑,而正眼者亦有妄称尊号之诮欤?”[9]246

二是认为出家事佛应本自真诚,坚守僧人本位。澹归认为,“绝尘逃世”到底既非儒教正宗,也有违大乘佛法旨意,并不可取。“抗节守义在儒者,亦只是一件事,乃欲以尽出家之事耶?然士大夫削发披缁,又守住宰官窠臼,硬倚靠着世智辩聪,支吾湊泊,便道佛法只是如此。不知世智辩聪,正是生死根本。倚靠着生死根本求出生死,譬如认贼作子,行东往西,无有是处。”[10]169澹归认为,身入缁门,即应真诚事佛,应该遵佛制、守僧位,不应以抗节为孝、以禅为逃、以空门为锢,而应直面生死根本问题,早证佛果,早得解脱。

三是认为出家人弘法利生乃是大孝、至孝行为。孝道是儒家思想传统的核心观念,何谓大孝?孔子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11]221儒家由孝亲而推展及为忠君、立身行事。为了说明佛法与儒家在孝道问题上的不同,澹归以自己的为官经历作为例子,表明了他对事亲以孝、事君以忠的看法——“为朝廷臣,可以见斥于朝廷”。但事佛则不同,不可见斥于佛祖,因为“若以世间一切情缘毁戒入俗而见斥于佛祖,不得为人”。可以看出,佛法的正信和精进是立人的根本。而且依佛法修行,“立身行道,弘法于来生,以度父母,斯为至孝。”[4]220佛教僧人虽已出家,但由此修行,增益二亲功德,度其得登佛果圣地,既无遗憾亦无剩义,这是真正的大孝、是比儒家所讲的日常生活中孝顺父母更高境界的“至孝”。在澹归看来,儒者所追求的是修身砥行,齐家治国,属于有为法;但僧人出家修行,属无为法,“最尊最贵”,其密契本心直登祖位,具大功德[9]246。因此,佛法高于世法,佛教僧人行“孝”道也远较儒教更为殊胜。

三、以菩萨心为心、行菩萨之行

菩萨即“菩提萨埵”的简称。意指能发菩提心的有情,“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即为菩萨。菩萨是修行者,属于已经证悟了无上菩提的有情,但为了能够觉悟利益其他有情而甘愿入世住世修种种的难行苦行。所以菩萨也代表着一种佛教的精神,如大乘佛法菩萨道以有情众生为救度对象,悲智双运,宣讲“普度众生”的菩萨精神。又如为一般佛教信众所熟悉的四大菩萨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分别象征着大慈、大悲、大行和大智四种精神或修行形象。菩萨还体现为修行的境界,也寓意着相应的修行方式。在大乘佛教中有不同根性和分列不同果位的菩萨,如凡夫菩萨、贤圣菩萨和佛菩萨。在《圆觉经》这部重要的菩萨道修行经典中,出现有十二位佛菩萨,以释迦牟尼佛答复十二位菩萨所提问题的方式,寓意学佛者修行证悟过程中要经历的十二种修行阶次及相应的修行方式。“若诸菩萨悟净圆觉”,这是菩萨见道的境界。

作为晚明重臣和积极的儒家入世主义者,出世入世的问题一直是金堡(澹归)出儒入佛道路上的一个心结和贯穿其长期为僧事佛修行的主题。如其临终偈说自己是“入俗入僧,几番下火”。说明澹归在这一问题上的长期纠结和超越世出世入问题最终得法前所经历的身心磨难。在悼念同为逃禅好友的诗中,澹归感叹自己与故人是“罪臣长恋主,苦节肯由天。未唱无生曲,曾参大死禅”[10]387。可以说,世出世入的问题或者为儒学佛的问题既是澹归禅观的对象和内容,能否依般若波罗蜜转识成智,超越此身心二知见,也就成为了澹归禅观思想的内容,也是澹归菩萨心行的旨归或目的。

“徧行”是一个佛教用语,《八识规矩论义》解释这一术语的意思指的是触、作意、受、想、思五心“徧行”,“以周徧行履一切地,一切性,一切心,一切时,循环来往无休息故……以内外皆应酬故,乃至四空天处尚相应故,常无断也,故名徧行。”[12]所以“徧行”所关注的是一种内在的禅定修行功夫或实践。“徧行”与“菩萨”合用,指的是一种禅定实践,即“安乐行中深妙禅定”——“不依止欲界,不住色无色,行如是禅定,是菩萨徧行。毕竟无心想,故名无想行。”[13]《思益梵天所问经》云:“何谓名为菩萨徧行?佛言……憎爱心无异,是菩萨徧行于过去未来,及与现在世,一切无分别,是菩萨徧行。”[14]可以看出,“徧行”指的是菩萨的行践,是一种等无分别、圆融无滞的施摄。

澹归今释最初把自己的修行之所称为“徧行堂”,《徧行堂集·片鳞岩记》记载:“瑞初字慧净,韶之乐昌人,始来丹霞知山,后侍予徧行堂,每以记请,予诺之。”[4]299后澹归今释也把记录着自己思想的文集命名为《徧行堂集》, 对于以菩萨行思想指导禅观实践的澹归来说,其中深意不言而喻。因为“徧行”实际上就隐含着菩萨的品性、菩萨的精神,也是践行菩萨的出世入世圆融无滞、饶益有情众生、广行施摄的行动方式。

在如何看待当时为遗民僧所普遍尊奉的“以忠孝做佛事”信条问题上,澹归也曾经历了一个逐渐明确并最后确立自己“道法不在节义中”、坚持佛法与世间法的分殊、信守僧人本色的原则立场,在为儒与学佛的问题上回归僧人本位。而促成澹归实现这一身份真正转变的途径则是学菩萨之行、践行菩萨道,也即以菩萨之精神和愿行作为其禅观的悟入方式。由观佛菩萨之大悲智品性,反观个人前后之经历,获得对世道人生的新理解。在《徧行堂集》、《徧行堂续集》中有多处表明澹归今释发心学菩萨之行、行菩萨道的誓愿。“愿生生世世,行菩萨道,仰承佛力,普济迷津。”[4]206在另一处与友人书信中澹归则着重表明了自己“只是行粗重行,结欢喜缘,不敢为绝尘逃世者之所为”的“学菩萨之行”[10]171的心迹。把筚路蓝缕创建丹霞山别传寺道场看作是菩萨道的修行。由此可见澹归以菩萨心为心、学菩萨道、行菩萨行,阐扬佛法普度众生的决心和愿力。

四、菩萨徧行的禅观行解

禅观在佛学辞典中的解释是“坐禅而观念真理也。”禅观也称禅那,谓之静虑,定中有观、有慧,目的在于明心见性,破除身、心知见,证悟心佛众生等无差别。所以,禅观既是一种境界,一种修行体验,也是一种悟入的方法或路径,一种看待现象世界的方式。提出并倡导人间佛教、力主对近代中国佛教进行革故鼎新的太虚大师曾认为“中国佛学在禅之特质”[15]553。禅观、禅修、禅行不但是中国佛教僧人通行的修行法门,也是僧人身份认同的核心。而太虚大师研究中国佛教史、结合时代现实并依佛教经义提出人生佛教、人间佛教,本意也在于阐扬禅宗“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适应传统中国社会各阶层人士之习俗风尚应机说法的传统,以复兴中国佛教。“中国佛学之特质在禅,半由中国原有之士人习尚所致。因为若抽去此士大夫思想关系,仅由敬崇梵僧则变成神咒感应之信仰,或成为乐着分析辩论之学术。”[15]533“末法期佛教之主流必在密切人间生活,而导善信男女向上增上,即人成佛之人生佛教。”[16]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出世入世的分别,依法修行,识见自心本性本来清净,观照诸法空相,脱离生死苦,得大自在,这是禅的最佳境界。对于澹归来说,一方面是关于世间与出世间的禅观悟入,一方面是澹归今释对于菩萨徧行的禅观行解。如前所述,出世入世关系的处理问题既是澹归关切的重心,也是引发澹归今释身份认同问题争议的焦点。据此,我们可以围绕出世入世这一矛盾问题和分析视角,来讨论理解澹归今释“菩萨徧行”禅观思想的三重涵义。

追求“菩萨徧行”身心圆融无碍境界的澹归今释其禅观实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心行,二是身行,三是法施行。

1.心行。学做佛菩萨,践行菩萨行,首要的是发菩提心。即通过对佛和菩萨的信解,以佛菩萨作为修行的理想目标,发大誓愿立志成佛。在《参方发愿文》中澹归发愿:“励志参方,闻善知识千里相寻,见善知识终身不舍。誓依净侣,誓弘正法,誓成觉道,誓度群生。”二是发大悲心。菩萨大悲之心是菩萨精神的集中体现,大悲心也是菩萨行的根本。对于佛法来说,根本旨趣在于救度众生脱离生死苦海。澹归的诗文中多有表达澹归不计个人得失以救度世人摆脱迷津的地方。如“愿生生世世,行菩萨道,仰承佛力,普济迷津。”[4]205“弟为儒不完,学佛亦钝,然好道之念、为法求人之心,则未尝敢自废也。……然大豪杰人具德慧,不待文王而兴,即此自信处直取究竟。因地心,果地觉,本无有二也。”[10]209“……弟今年卒岁之计,已见捉襟见肘,明岁持一口钵,未知向往,念之惘然。菩萨行愿,决不独喫自痾作地狱滓,亦更欲劝导稍有善根者。”[10]209

2.身行。澹归今释之菩萨行践也突出地体现在不辞艰辛营建丹霞道场之事上面,而积极营建弘法道场正是天然函昰禅师一系阐扬菩萨精神的禅观传统之一。“若道场(指丹霞山别传寺)遂立,敢谓与曹溪、云门鼎分三足,为岭表梵刹冠冕。”[17]62佛教道场既是佛法彰显于世俗的具象,也是安置僧宝和合僧团的场所空间,是绍隆佛法的法缘集聚之地,为了营建丹霞道场,并使之成为澹归心目中与南华寺、云门寺等并立齐名的岭南名寺,澹归今释可谓是全身心投入,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弟以丹霞道场微愿奔走未已,因山水而得风尘,即欲藉风尘以持山水,恐亦尚有数年劳苦耳。”[10]297他曾与友人言其营建丹霞道场之艰辛:“……贫则不容贫,病亦不敢病,每日吐得酸汁三升也。”[9]219“荒山人愈多,食愈馈,弟独力支撑,心血俱尽。”[10]211

3.法施行。以利他为取向的菩萨行包括慧行和福行两个方面[19]32,慧行使人从理解佛法,得到内心的净化。福行则使人从事行中得到利益。慧行主要体现为法施行,包括说法和佛书等的流通、各种弘法机构或组织的创建与完善等。其重点在于阐扬佛法,使众生因正信佛法而得以解脱各种生活苦厄。如澹归尽心尽力料理丹霞道场使佛法永驻即其一之慧行,“弟料理丹霞道场,只是菩萨道中极小一事,然绝不敢儒龌龊辈讨些钱粮,便是自家养老长子孙之计,惟念念为阐扬佛法,成就修行。”[9]273澹归也常常利用各种善巧方便接引民众亲近了解佛法,如以书画、尺牍、文字结交各种善护,适时宣讲佛法,始终怀着菩萨慈悲心。如送友人一幅《梵网经》书法,助其发戒杀放生之功德光明。也在与友人书信中常常不忘提醒、引导对方增进对佛法的了解和正信,“愿吾兄时时玩读《楞严》,为识心达本之助。”[10]297

五、结束语

作为晚明朝廷重臣、逃禅高僧,澹归今释的人生经历如其本人所说,跌宕起伏、争议不断、充满了传奇色彩。在如何解读这样一位儒家士子、朝廷重臣、逃禅高僧、著名诗人等多重身份认同的特殊经历方面,虽有前人的不少相关论述,但因没能围绕澹归今释作为一名佛教僧人的这一身份认同中心进行论述,而是偏重某一方面的解读,对于澹归今释前后身份的转变以及认同过程中充满出世入世内在紧张性和争议性的问题,故而难以得到满意的解释。前已述及,澹归在回忆自己的出家因缘时曾特意提到读《楞伽经》、《圆觉经》诸大乘经的影响。《圆觉经》是一部了义经,经中宣讲众生皆本具佛性的观点。而《楞伽经》经中同样有关于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一阐提也能成佛的思想,宣扬修行在宗乘、解脱在世间的菩萨道精神。这实际上说明了澹归修菩萨道、在入世修行中体现觉行圆满的禅观方式。可以这样认为,体现在上述佛教经典中的佛性论、转识成智的禅悟论、菩萨随顺教化不舍众生的精神、言说和行解、倡导解脱在世间、圆融出世入世分别的思想,成为引导着澹归深刻反思自己为学、为官与为僧一生行状,促使澹归真正皈依佛门,并最终超脱多重身份经历的主要思想渊源。

此外,澹归禅师以菩萨道思想为指导进行禅观实践,这种禅观方式的形成也与其师承曹洞宗天然函昰禅师与师门弟子们长期以来所形成的阐扬大乘菩萨道精神的禅观传统有很大的关联。天然禅师在岭南佛门道名远播,被誉为南粤的法门砥柱,也被视为岭南逃禅僧人的精神领袖。如天然和尚曾表白其菩萨愿行:“勉力自书,猥以见志。愿从函是以讫十方一切解义说法之人,性智明决,色身坚固。各于菩萨行处,菩萨亲近处,尽法行持,无所愧悔。以普贤行,广兴流布。庶几仰追先辙,免蹈时习。……诸佛证明,信此一心,必无虚弃。”[19]其座下弟子今无、今辩等人皆以广行菩萨道为禅观证悟法门,阐扬义学、禅教不二,建立道场,整肃丛林。成鹫和尚在《咸陟堂文集》卷六《舵石翁传》中记述了澹归与其本师天然涵罡和尚的一段因缘——康熙五年(1666),一场大病使澹归禅师生命垂危,其师天然和尚来到病床前对澹归说了一句:“汝从前所得,到此用不着,只这么去,许尔再来。”一语惊醒梦中人,澹归闻此语,“病中返照,大生惭愤,起坐正观,万念俱息,忽冷汗交流,碍膺之物与病俱失。从此入室,师资相契,顿忘前所得者,老人(天然和尚)乃印可。”[7]天然和尚在澹归生死关头的这一喝,其意在于以生死去就问题启发澹归反观自我去照见本心本性,断灭身心二见。“生死去就”正是天然一系以大乘菩萨道愿行指导禅观的一个重要落脚点[20]。经此一变,由生死根本问题解脱出发的菩萨愿行,使得澹归对于遗民僧的忠孝节义问题、对于真与俗、儒与佛、对于“去”与“就”或者出世入世等问题已经释然,重新以一种世出世入圆融无滞的修行方式观照世界,“抗尘走俗”,“以清净心而作佛事”[10]209,踏踏实实地践行菩萨之愿行。

澹归今释作为岭南丹霞山别传寺的开山祖、明末清初岭南佛门高僧,一生行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也饱受争议,甚至在其寂灭90多年后仍难以幸免,其诗文集被清政府查抄烧毁。即使在今天,如何省视和评价澹归的一生,也是争论不休。不管怎样,澹归今释禅师所留下的文字和思想,仍是值得后人研究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王夫之.船山全书:第十五册[M].长沙:岳麓书社,1988:297.

[2]吴增礼,皮璐璐. 金堡与逃禅——“以佛菩萨之心为心”[J].湖南大学学报,2012(2):34.

[3]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559.

[4]澹归和尚.徧行堂集:卷一[M].段晓华点校.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8.

[5]廖肇亨.金堡之节义观与历史评价探析[J].中国文哲研究通讯,1999(4):95-116..

[6]澹归和尚.徧行堂集:卷三[M].段晓华,点校.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8:168.

[7]释成鹫.咸陟堂集[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8:79.

[8]王夫之.船山全书:第十一册[M].长沙:岳麓书社,1988:527.

[9]澹归和尚.徧行堂集:卷四[M].段晓华,点校.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8.

[10]澹归和尚.徧行堂集:卷二[M].段晓华,点校.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8.

[11]戴圣.礼记•孝经[M].胡平生,陈美兰,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221.

[12]元峰法师.八识规矩论义[EB/OL].[2016-10-26].http://www2.fosss.or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 =3061&catid=35&Itemid=41.

[13南岳慧思.法华经安乐行义[EB/OL].[2016-10-26].http://www.qldzj.com.cn/htmljw/1475.htm.

[14]鸠摩罗什.思益梵天所问经[EB/OL].[2016-10-26].http://www.qldzj.com.cn/htmljw/0186.htm.

[15]太虚大师.太虚大师全书:第三册[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553.

[16]太虚大师.太虚大师全书:第四十七册:[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459.

[17]蔡鸿生.清初岭南佛门事略[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62.

[18]释印顺.菩萨心行要略[M].北京:中华书局,2010:32.

[19]释今辩.庐山天然禅师语录[EB/OL].[2016-10-26].http://www.nanputuo.com/nptlib/html/201202/2915064773499.html .

[20]陶乃韩.大乘菩萨道精神在明末清初的落实与发展以天然一系在岭南(广东)的发展为例[J].中华佛学研究,2001(5):377-410.

Bodhisattva’ Freedom: An Interpretation of Dangui’s Viewpoint and Practice of Zen Buddhism

HE Zi-wen
(College of Geography and Tourism, Shaoguan University, Shaoguan 512005, Guangdong, China)

Dangui Jinshi was a famous and controversial Buddhist monk who dodged into Zen Buddhism in late Ming Dynasty. Based on the review of Dangui’s: “Opposition of holding a Buddhist ceremony by loyalty and filial piety”; Insisting on “ the Tao and the natural law not lying in moral courage”; Trying his best to build the Buddhist temple in Danxia Mountain; His social contact and communication with the public, Dangui’s viewpoint and practice of Zen Buddhism was discussed. And the conclusion also draws in this essay that Dangui’s controversial identity through his life really reflects a Bodhisattva’s belief and practice.

Dangui Jinshi; Zen; Dodge into Zen Buddhism; Bodhisattva’s freedom

B946.5

A

1007-5348(2016)11-0009-06

(责任编辑:明 远)

2016-09-06

韶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共建课题“南宗禅岭南寺庙宗系兴衰的文化网络分析”(GJ201511);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学科共建课题“南宗禅岭南宗系寺庙治理的文化网络研究”(GD15XSH07)

何子文(1976-),男,湖南郴州人,韶关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佛教文化、民间信仰。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