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许树辉,龚炜华
(1.韶关学院 旅游与地理学院, 广东 韶关 512005; 2.广州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0)
欠发达地区新城规划建设的产城融合效应研究
——以广东韶关芙蓉新城为例
许树辉1,龚炜华2
(1.韶关学院 旅游与地理学院, 广东 韶关 512005; 2.广州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0)
产城融合是新城规划与建设的重要目标,其内容涉及到居住、产业、生态、服务等四大空间新城内部、以及新老城之间的融合关系。对广东韶关市芙蓉新城的产城融合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韶关芙蓉新城产城融合相对较低,亟需加快新城建设速度,大力引进和培育新兴产业,进一步推动产城融合。
新城规划建设;产城融合;芙蓉新城
城市新区开发与建设是我国当今城市发展的主要态势。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可利用土地不断减少,城市化的发展要求不断扩大城市地域,而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发展一般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导致城市主城区的发展腹地非常有限,制约着其城市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为进一步促进城市发展和扩大城市地域,一般在距离主城区较近且自然地理条件较优越的地块开发建设新城区。新城规划与建设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大规模解决人口居住和就业、在整体上带动和引领城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和关键作用。但很多新区面临着大量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城市社会服务设施和基本功能薄弱、新城区入住率偏低、产业竞争力弱、新老城区功能衔接不够等诸多问题[1]。这些问题总结起来可以说是“城市”和“产业”的融合问题。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进程加快,韶关老城区职能负担重,因此亟需开辟一块新城区,以推进韶关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韶关芙蓉新城位于韶关老城西南部,距离老城中心区约10公里,于2003年开始着手规划建设。芙蓉新城的规划建设,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粤北山区中心城市建设意义非凡,它被认为是引领带动韶关城区扩容提质、集聚发展,快速提高韶关城市化水平的有效载体。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芙蓉新城规划建设的产业-城市融合基本特征、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究,研究成果可为韶关芙蓉新城的建设提供参考建议,为解决芙蓉新城建设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方法策略,从而促进芙蓉新城的建设以及建成后更好地发展,更好地推动韶关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其次,本次的研究成果还可为其他欠发达地区新城开发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所谓“产城融合”,就是要使城市中的产业与城市各功能、各空间相整合。产业是城市的支撑,一个没有产业支撑的城市,即便再多高楼大厦,也是“空城”、“死城”。产业没有城市依托,即便再高端,也只能“空转”。城市化与产业化要有对应的匹配度,不能一快一慢,脱节分离[2]。产城融合的目标,就是要使城市和产业功能、结构、空间实现协调发展,从而实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3]。学术界对于产城融合的内涵进行了诸多探讨,其中有关功能复合、配套完善和各功能空间的融合布局,探究成果丰硕[4]。所谓功能复合,就是指将生产、居住、交通、游憩四大功能高度复合一体化发展。配套完善,是指规划在产城一体单元内的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原有基础上新增设施,提高各项配套指标和服务水平。空间融合,就是指城市各功能在空间布局上的融合[5]。
新城崛起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经济社会现象,是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在区域空间形态演化与增长进程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新城建设虽然在突破既有城市结构对城市发展的束缚和缓解中心城区的人口、就业、交通、环境等压力及优化城市经济结构等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如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导致新城自身产业发展滞后、用地浪费,新城与老城之间在基础设施、产业、居住甚至是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不协调问题。因此,在新型城镇化理念下,本文认为韶关芙蓉新城的产城融合效应研究应从功能复合、配套完善和空间融合等三个角度,着眼于城市居住空间、产业空间、生态空间、服务空间等四大空间,从新城内部各功能之间以及新、老城区各功能之间展开融合关系研究。其中,居住空间主要是针对新城内部各类居住区的位置、面积、居住类型、占城市用地比例等以及对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进行研究;产业空间是对新区内的产业结构、各产业空间分布以及产业集聚效应对城市功能影响进行研究;生态空间是对新区的生态绿化分布、公园绿地所占新城比例以及对居住绿化、道路绿化、工业绿化、办公绿化进行研究;服务空间是指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和空间分布进行探讨。韶关芙蓉新城产城融合效应,见图1。
图1 韶关芙蓉新城产城融合效应分析框架
韶关芙蓉新区位于韶关老城区西南部,新区规划总面积约490平方公里,规划区域内涉及市辖三区11个镇和乳源县桂头镇。起步区约为14平方公里,核心区约为50平方公里,周边为协调发展区。新区于2003年规划建设,2005年正式命名为“芙蓉新城”。
(一)芙蓉新城内部功能空间
1.居住空间
新城内目前主要有保利、恒大、碧桂园等三个地产开发的居住区,以及棚户区、农民安置区等三种类型居住区,通过测算得出居住用地面积合计约3.3平方公里,约占整个新城建设用地的23.6%,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合理范围为23%-36%。因此,芙蓉新城的居住空间面积和布局相对合理。村民安置上,政府在高铁站附近及新城周边新建了农民安置房,既解决并改善了原有村民的安居问题,又提前为住户谋划了利用多余房间出租、经商等增收方案,失地农民在物质条件上有了一定的保障。但由于新城产业发展的相对滞后,失地农民的预期收益暂时无法得到体现,农民转型就业压力大。
2.产业空间
产业是城市的支撑,从新城的发展阶段来看,芙蓉新城的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各产业还不够完备。在第一产业方面,由于芙蓉新城是在征收赤水、下胡等自然村落集体土地基础上建立起来,农村集体土地的非农化,导致原有村民失去土地成为剩余农村劳动力。目前,尚有一大批已规划但仍未开发建设的土地,在村民第一产业就业中起到暂时缓冲作用,但随着芙蓉新城开发建设的深度推进,如何安置好、利用好失地农民,解决其在第一产业的就业问题将是新城建设的一个重大挑战。在第二产业方面,芙蓉新城周边有莞韶产业园、韶钢以及特钢产业园等产业园区。但从空间距离上看,这些产业园区与芙蓉新城起步区距离相对较远,部分产业园区处于投资建设阶段,产业辐射能力弱,集聚效应还有待进一步强化,对就地就业的吸收力较弱。在第三产业方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城内引进的服务产业尚处于规划建设阶段,以行政服务、低端餐饮、日常用品代销为主,产业结构较为单一。
3.生态空间
根据规划,芙蓉新城城市生态建设以韶关秀美山水的原生态为基础,注重营造城市生态景观。目前已着手东部水系和沐溪河水系、滨江公园、新城中心公园(盆景山公园)等三个生态项目的规划建设。但是由于芙蓉新城尚处于基建阶段,规划的生态项目、绿化布局需在基建完工之后方能有序安排。从已经完工的居住区和道路绿化上看,据不完全调查,有将近50%的受访者认为芙蓉新城居住区的绿化做得比较好,也有25%的受访者认为新城道路绿化做得比较好。但在工业绿化、办公绿化方面,大家普遍认为尚有许多改善空间。因此在日后建设过程中,应保持居住绿化和道路绿化,加强办公绿化、工业绿化方面的建设力度,促进各空间的生态协调发展。
4.服务空间
新城内部的服务空间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两个方面。在基础设施方面,目前芙蓉新城的骨干道路联网成环已初具格局,主干交通相对便捷。但新城内部的各地方、组团之间的交通路网以及公共交通设施仍有待完善。据不完全调查,由于公共汽车路线少、班次少,有近68.63%的受访者尤其是安置村的居民表示,在新城上班或生活出行不方便,需要借助于电动车、摩托车、私家车等非公共交通工具。同时,由于道路建设施工范围广、建设工期长,出行交通及环境卫生也受到一定影响。在公共服务设施方面,目前已经建成了行政服务中心、韶关实验中学,并正常投入使用,但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不够完善,尚在规划建设之中,暂时无法解决居民就地入学、就地就医等问题。
(二)芙蓉新城不同功能空间的融合状况
对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不难发现:芙蓉新城内部居住、产业、生态和服务四大功能空间中,除居住空间基本上达到了产城融合规程的要求,其余三个功能空间尚有待于进一步建设或完善,见表1。
表1 . 芙蓉新城不同功能空间的融合状况
(一)芙蓉新城与韶关老城区间的关系
韶关现有城市空间以三江交汇处的小岛为核心,集中了行政、商业、文化等多种城市中心功能,城市人口高度集聚,随着韶关城市空间的不断拓展,以及城市功能品质的不断提升,现有的“单中心”空间结构逐步成为制约韶关城市发展的核心问题。韶关老城区用地紧张,难以承担下一步城市功能提升的要求,并且人口、建筑密度过高,对交通、环境产生严重压力。基于上述发展困境,芙蓉新城的规划、开发与建设被摆上了议事日程。芙蓉新城的开发建设依托于以小岛为中心的老城区多年来形成的市场、资金、技术、人才、劳动力及城市基础设施等优势,其目的在于减小老城区空间发展不足的压力,包括人口过密、建筑密度过高、交通拥堵、生态环境恶化等,缓解小岛片区发展矛盾。在2014年的韶关市城市总体规划当中,芙蓉新城与韶关老城区分别被确定为两个市级中心,与曲江副中心一起,构建起韶关未来三大城市功能组团。因此,芙蓉新城规划建设应与老城区及曲江副中心区统筹考虑,以新城建设促进老城区人口、功能疏散,改变韶关单中心集聚的城市空间结构,实现功能、空间的优化与可持续发展。
(二)芙蓉新城与韶关老城区间的融合状况
经过十余年的规划建设,芙蓉新城与韶关老城之间,有西联隧道、百旺隧道、芙蓉隧道(在建)等三个隧道进行联通,新城与老城之间的交通联结大为改善。在芙蓉新城,由于碧桂园、保利、恒大三大房地产楼盘先后落成,芙蓉新城已成为韶关未来的主要居住空间之一。在居住空间和服务空间上,目前新城约有52.94%的入住率,有13.51%的受访者表示新城能够满足其所有需求,基本上不用回老城区;有58.82%的受访者认为在新城内生活不方便,有68.63%的受访者认为新城内的生活服务设施有待完善;有70.59%的受访者表示,仍需要每周回到韶关老城区。在产业空间上,有52.94%的受访者在新城上班,有70.59%的受访者每周需要在新老城区间往返,这说明芙蓉新城尚存在着职住分离、居住空间与产业空间不融合的情况。综上所述,新城区和老城区的产城融合效应还有待进一步强化,需要创造更多的条件,加强新老城区之间的联系,促使新城和老城在居住、产业、生态、服务等空间上产生更多的关联,推动韶关市提高产城融合度。
韶关芙蓉新城开发建设中所呈现出的诸多产城分离、职住分离等问题,与芙蓉新城尚处于开发建设阶段有关。目前,韶关芙蓉新城已吹响了“三年成城”的号角,产城分离、职住分离等问题自然会得到合理解决。但尽管如此,本文认为在芙蓉新城开发建设过程中,仍需处理好以下三个问题:第一,要妥善安置好失地农民,不仅要保障失地农民进行异地搬迁,还要制定相关的政策,促进失地农民转型,利用好这一部分劳动力资源为城市建设贡献力量,否则会影响社会安定,阻碍城市的进一步建设和发展。这一问题不仅仅是欠发达地区城市建设面临的问题,同时也是全国城市化过程中需要处理好的重要问题之一。第二,要增强各功能用地之间适度混合使用,强化规划对产城融合的预见性和指导性。对于一个地块的开发建设应从多种用途来考虑,在保证其主导功能的同时,兼顾其他功能的有机融合并具有适应多种可能变化的弹性。如在居住空间之内,要配套好生态空间、服务空间,加强居住区的绿化建设。在居住区附近要配套好医院、商场等设施,居住和产业应该融合发展,避免新城“卧城”的倾向。居住和工作地之间的通勤距离要合理,通勤时间要尽量缩短。第三,要加强新老城区之间的联系,新城建设要利用好老城区的资源优势,避免新老城区分离发展的倾向。在新城,大力引进高质量的产业,加快相关项目在新城的建设速度,促进老城区的产业、人口、居住向新城区转移。以完备的公共服务设施吸引人口和产业的集聚,以高度的产城融合推动城市繁荣、发展。
[1]刘荣增,王淑华.城市新区的产城融合[J].城市问题,2013(6):18-22.
[2]张道刚.“产城融合”的新理念[J].决策,2011(1):1-3.
[3]]李文彬,陈浩.产城融合内涵解析与规划建议[J].城市规划学刊,2012(1):99-103.
[4]刘瑾,耿谦,王艳.产城融合性高新区发展模式及其规划策略——以济南高新区东区为例[J].规划师,2012(4):58-64.
[5]刘畅,李新阳,杭小强.城市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与实施路径[J].城市规划学刊,2012(1):104-109.
New Tow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City Integration in Uuner-developing Regions: A Case Study of Furong City of Shaoguan in Guangdong
XU Shu-hui1, Gong Wei-hua2
(1.College of Tourism and Geography, Shaoguan University, Shaoguan 512005; 2.Colleg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0, Guangdong, China)
The integrations between city and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goal of new tow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which is including the four spaces of residence, industry, ecology and service in the new town, and the integrations between old and new town. To research on the Furong new city of Shaoguan, Guangdong province, we found that : the integrations in the Furong city of Shaoguan is relatively low, it is urgent to accelerate the pace of new town construction, bringing new industry to further promote integrations of city and industry.
new tow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the integrations between city and industry; Furong city of Shaoguan
F29
A
1007-5348(2016)11-0060-04
(责任编辑:曾 耳)
2016-09-26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2013年度规划项目“广东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承接与产业结构升级协同性研究”(GD13XYJ20);韶关市2015年度社科规划项目“芙蓉新城建设与韶关新型城市化的互动机理”(G2015005)
许树辉(1971-),男,湖南宁远人, 韶关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副教授, 博士;研究方向:产业组织与区域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