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视阈下基于体育教育的“野力主义”

时间:2024-07-06

沈连梅,王电海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安徽 滁州239000)

新视阈下基于体育教育的“野力主义”

沈连梅,王电海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安徽 滁州239000)

摘要:依据文献资料法、归纳法等,诠释野力主义的由来,与时俱进的提出在当今新视阈下野力主义的内涵及意义;提出以体育教育为主要途径,培养当前孩童青少年具有现时代的野力主义,即具有强健的体格、勇敢坚毅的品质和正能量的精神.

关键词:新视阈;野力主义;体育教育

今天的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养育孩子,就像哺育宠物,一味地顺从、呵护,造成孩子的独立性差,依赖强,挫折感强,适应能力差,体格落后周边国家同龄人等[1].现时代的孩童青少年急需拥有一种新的精神和来源途径,这种精神提倡一种果敢、拼搏、不轻易言败而又积极的精神力量教育.而当前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教育,却在体育课堂中缺失了那种体育的原始本质,无法激发内心潜在的、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和社会正能量.新视角下的野力主义呼唤的是一种力量的回归,一种面对复杂社会局面时所能产生的为己、为家、为国而自我崛起的动力,促使孩童青少年能真正成为国家的支柱和栋梁.

1 野力主义的提出

野力主义,追其历史渊源,实质内涵与“兽性主义”大致相同,而野力主义更致力于人应拥有强健的体格、勇敢的品质和意志力上的 “野性”.兽性主义首次提出于19世纪晚期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的《劝学篇》“教育儿童,十岁以前,当以野力主义;十岁以后,方以人性主义.[2]”福泽谕吉多年求学于欧洲,深受欧美教育思想熏陶,加上当时日本正处于明治维新的社会变革时期,故其主张被当时政府和社会所认同.福泽谕吉的野力主义目的是呼吁当时的日本国民从小效仿西方和欧美国家,强身健体,重视人的身体发展,促使日本走向强盛之路.我国新民主主义领导人陈独秀在1915年10月15日出版的《新青年》第一卷第二号上撰文《今日之教育方针》,引用和借鉴了福泽谕吉的兽性主义言论,并阐述了自己对野力主义的见解和观点,即“曰,意志顽狠,善斗不屈也,曰,体魄强健,力抗自然也;曰,信赖本能,不依他为活也;曰,顺性率真,不饰伪自文也.”陈当时所面对的是国内有战乱,外有列强入侵的大环境,而整个国家人民仍固步自封,重文轻武,特别是肩负国家未来和希望的青年人“手无搏鸡之力,心无一夫之雄;白面纤腰,妩媚若处子;畏寒怯热,柔弱若病夫.[3]”这些都使得陈独秀痛心疾首,进而呼吁当时教育重心和方针必须转变,于此国家就有希望和未来.随后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其“豪杰”体育观点“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在很大程度上也依稀透露着野力主义精神的精髓光辉[4].

纵观历史,福泽谕吉和陈独秀提出的主张都与当时各自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在野力主义的见解上,二者也具有很多相似之处.1998年我国体育界著名体育工作者李力研在《野蛮的文明》一书中正式提到野力主义,提出现时代的我国青少年应具备一定的野力主义精神,生活中应该给孩子点“野力”教育,呼唤当今社会对孩子进行野力主义教育的紧迫性.

2 现时代野力主义的内涵和价值

回归历史,野力主义的口号往往在社会出现一定困惑时被提及和呐喊,在身体和心灵教育两者失衡的状况下被倡导和实施.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物质极度贫乏,教育落后,虽然有一定的体育政策和教育方阵,但国家的发展重心仍在物质建设和人的教育轨道上,以至体育步履蹒跚,发展低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经改革开放,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得到了巨大的提高,经济飞速发展,教育规模空前庞大.加上国家生育政策严肃认真,独生子女已成常态,丰衣足食,营养富余.理论上,我泱泱大国的孩童青少年应该是人高马大,精神抖擞,教育结果却落后于周边许多国家.当前情况更是有加剧趋势,手机、电脑、游戏等已经使得我国青少年应接不暇,体质和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一样,只不过是呈下降趋势.儿童从小被独生子女的氛围笼罩,娇生惯养,使得一些最简单、最基本的身体素质都不能具备,失去了人的基本力度,逐渐呈现或是弱不禁风或是身宽体胖的样子.

李力研在《野蛮的文明》一书中最后呼吁:当前年轻的父母应该给孩子一种更深沉、更博大的爱——给孩子来点“野力主义教育”[2].他从深层次提出了现时代我国孩童青少年的身体状况,也给出了改变和解决这一问题的直接和简单方法,即野力主义教育.而现在提倡的野力主义并非全盘接受福泽谕吉的观点,因其观点和主张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和狭隘性,最终导致日本走向军国主义道路,丧失人道和人性,给世界带来战争和灾难.鲁迅也对野力主义提出过看法和批判,但鲁迅指出,他拒绝和反对的是“野力”的爱国主义,相对于陈独秀的“野力主义”,内容却并不如名字那样吓人.陈独秀对野力主义的阐释是:意志顽、狠、善斗不屈;体魄强健,力抗自然;信赖本能,不依他为活;顺性率直,不饰伪自文.目的是要改变我国青年“手无缚鸡之力,心无一夫之雄;白面纤腰,妩媚若处子;畏寒怯热,柔弱若病夫”的状况[5].就陈独秀的对野力主义的诠释来看,结合当前我国儿童青少年身心状况,其中不乏启迪和借鉴之处.

故基于当前我国儿童青少年实际身心状况和社会发展态势,野力主义教育应具有一个新的内涵.这个内涵建立在福泽谕吉观点的基础上,基于体育教育,有选择性的继承和发扬,培养儿童青少年拥有强健的体格,勇敢的品性、坚毅的忍耐力以及正能量的精神.随着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质逐年成下降的趋势,人的原始本能要求必须要重视身体的自然回归,重新换回以往拥有却被常人奚落的“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身心状态,这也是与陈独秀主张的野力主义率真品质经脉一致,与李力研所提出的孩童“野力”教育相得益彰.虽与时俱进,但仍以身体发展为首要,这与今天所倡导的教育兴国策略并不冲突,并且已逐渐成为素质教育成功的必要辅助.针对儿童青少年,不一定非要效仿日本北海道地区将所有孩童赤身露体于冰天雪地之中,但需要国家的下一代必须拥有强健的身体、良好的品性和社会正能量,只有这样国家的发展和未来才会有希望[6].

3 影响野力主义的主要因子

2014年中日韩3国体质测试结果令国人喧哗(见表1),自信心受到打击,因为一向以“大中华”自居的国人身高居然落后于国人谓之的“小日本”,位于3国之末.在物质得到极大满足的今天,为何国人在身体的原始状态上又重新落后他人.

表1 中日韩男性平均身高比较

3.1以升学为主的教育培养模式主导影响

我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学开设体育课程的国家之一.一个社会人到成年阶段还在学习体育的基本技能,可以臆断大学前儿童青少年体育教育的是多么的不足和滞后.玩和运动的天性是人的本能所需,而我国在升学率为主的教育培养模式,使得体育无法与其它主干课程相提并论,无法得到应有的重视,用大学3~4的体育课程来拟补过去十几年的缺憾,实属无奈.教育部规定从2015年1月1日起取消地方性体育加分,一方面是促进了教育的公平;而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打压了校园体育的锻炼氛围,同时也无形中向社会宣布分数才是决定升学的最主要凭据.

3.2生育政策的严肃性,促使独生子女失去自我成长的主观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为控制人口的快速增长,实行绝大部分人“一胎”政策,产生了一系列利弊相当的结果,其中一个结果就是独生子女数量跃居世界第一.社会财富出现剩余,形成一家数口人短时间内为一个子女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使得儿童青少年主观奋斗意识薄弱.儿童青少年从小娇生惯养,独立性差,依赖性强;上学接送从幼儿园一直延续到高中毕业;父母担心孩子受苦,创造最好的条件来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独生子女的政策利国利民,但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社会疼痛,却是短时期难以治愈的.

3.3学校体育教育理念的滞后性

让学生掌握运动知识和技能,以用来强身健体,是我国延续几十年的传统体育教学理念.由于社会精神和物质转变急促,学校体育教育还没有完全意识到当前学生所丧失的野力主义.野力主义不是头脑发热的冲动,不是任意所为,不是鲁莽行事.诸多学校体育工作者认为“野力”就是学生惹事,就是不听话;害怕学生太活泼而不好管理,担心体育课上出事难以交差,特别是小学体育课,更是几乎到了“集合——点名——下课”的境地;教师不求教学过程如何,但求平安、顺利结束上课的任务,从而忽视了体育教学所能带来的“野力”锻炼.

3.4体育——地位的沉沦与上升

长期以来,体育工作者地位一直不受应有的重视,这一现象实际与国家上层建筑重视程度密切相关.从资料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的个人体育情结,间接使得当时全国人民齐做广播操,虽然当时国家物质并不丰富,但国民却喜爱运动,体育锻炼氛围空前高涨.随后几代领导人实行竞技体育带动群众体育的方针,虽然在国际赛场我国竞技体育已名列世界前三,但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却发展缓慢,动力丧失,甚至不进反降;体育工作者一度处于尴尬境地,因工资待遇标准和社会对体育教师看法缘故,许多师范体育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都不愿从事本职工作,改从其它主干学科教学.随着***对体育的注重和关怀,以及一系列学校体育政策的制定和出台,体育又重新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体育和体育人的地位得到认可和重视,可以预见学校体育也必将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

4 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野力主义精神的主要途径

体育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个体经过学习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通过实践和锻炼,达到强身健体.体育课堂更是一个培养个体各种良好思想和行为品质的场所.运动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的一种自然的回归,人的各种品性如率真、勇敢、坚毅、胆怯、自卑等,都会得到散发和张扬,是其它教育方式无法比拟和替代的.

4.1“玩”出来的“野力主义”

李力研在《野蛮的文明》中提到,体育课应是少年儿童“玩”的场所,并且深刻透析了中西方对“玩”这一人的自然属性的立场和态度[2].鲁迅就曾经讲过自己儿时的可怕感受:“两眼下视黄泉,看天就是傲慢,满脸装出死相,说笑就是放荡”[7].当然,今天我国儿童不会再有鲁迅时期的处境,但当前各个阶段的体育教育对“玩”仍严阵以待,生怕“玩”乱了教学秩序,乱了课堂.反观西方大多数国家对于体育教育中的“玩”都是持“纵容”的态度,因为他们认为“奥运会、亚运会之类都还是以游戏(Game)来命名,可见游戏和玩并不可耻”[8].“玩”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的内心欲望的外在行为表露,体育教育中的许多游戏、竞赛,都能够激发这种潜在的天性和内在的欲望,使人的“野力”得到释放和培养.

4.2体育教育,孩童、青少年拥有强健体格主要课堂

体育课是体育教育的主要形式,其目的之一是让受教育者通过运动锻炼,增强体质;主要直接“成果”形式就是让受教育者拥有强健的体格.无论是福泽谕吉、陈独秀,还是毛泽东和李力研,都认为野力主义的首要表现就在于具有强健的体格.对于孩童及青少年而言,获得强健体格的锻炼方法、手段、时间等都主要来源和取决于体育课堂.从这方面来说,体育课对于孩童青少年的体格发育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笔者无法想像如果丢弃体育课,当下的孩童青少年身体状况将会是怎样.

4.3 榜样与效仿——“野力主义”渲染和扩大的武器

相对于其它的“野力主义”方式,体育教育的一个巨大优势就在于它的群体性.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体育教育,无论是一个游戏,还是一项运动竞赛,其过程大多情况下都需要若干个体参与、配合、完成.在这个或小或大的集体活动过程中,参与者各种不同的个性得到张扬,各种“野力”的品性和精神都会得到彰显.而在各种对抗中,体育教育的对象即孩童青少年,由于身心素质的差异,必然是个体的“胆怯”会遇到“勇敢”的碰撞,优胜者的各种取胜因子如奋力拼搏、坚毅忍耐、永不言败等,无形中会以榜样的力量去激发落后一方的效仿心理,于是“野力主义”得到根植、渲染,并逐步得到扩大[9].

4.4体育教育——正能量的萌发阵地

体育教育中的游戏和竞赛,一个完成的全过程,都需要参与者的相互配合、相互帮助和鼓励;甚至在游戏、比赛的关键时刻,需要有人站出来带领大家冲锋陷阵、敢于面对困难和失败,勇于担当.这既是野力主义的一种表现,也是社会正能量的一种潜伏[10].无论是孩童还是青少年的体育教育,在目前我国的实际国情中,“野力主义”的培养都是必不可少的.没有这种野力主义的萌发阵地,社会所需要的诸多正能量的种子都不能生根发芽;也只有基于这种体育教育中的野力主义培养,才能使孩童青少年将潜意识里的正能量激发出来.

5 结论

“艰难困苦育汝成”.当前提倡的野力主义,是基于福泽谕吉和陈独秀观点的基础上,与我国儿童青少年实际身心状况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和需求相匹配,已经体现出新的内容和特点,即以体育教育为主要途径,培养孩童青少年具有强健的体格、勇敢坚毅的品质和正能量的精神;体育教育孕育着野力主义的种子,也是培养孩童青少年具有各种优良品质的最直接而又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王权瑞.教育孩子来点“兽性主义”如何[EB/OL].(2007-05-26)[2015-01-08].http://quanrui0304.blog.tianya.cn.

[2]李力研.野蛮的文明:体育的哲学宣言[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

[3]薛玉琴,刘正伟.陈独秀道德教育观与进化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7(1):130-137.

[4]毛泽东.体育之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79.

[5]黄贵,苏永骏.陈独秀体育观探析[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11,30(3):5-8.

[6]何叙.新文化时期陈独秀体育思想寻脉[J].体育文化导刊,2006(10):81-84.

[7]李力研.“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体育的功能及其哲学意义[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8,8(4):12-19.

[8]李力研.毛泽东与他的“豪杰”体育[J].体育科学研究,2002,6(2):1-10.

[9]崔乐泉.体育人类学研究的又一新作——《体育人类学》评介[J].体育文化导刊,2006(10):84.

[10]路云亭.决斗的艺术——追索竞技体育本质的另类途径[J].体育文化导刊,2006(12):86-89.

(责任编辑:欧恺)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348(2015)06-0097-04

[收稿日期]2015-04-06

[作者简介]沈连梅(1978-),女,安徽宿州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教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研究.

Physic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New Perspective of"Wildlism"

SHEN Lian-mei,WANG Dian-hai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Ch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Chuzhou 239000,Anhui,China)

Abstract: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origin of wildlism and discussed the contents of wildlism in the new era using literature reviews, and summary. It also proposed that physical education should be used as an effective way to cultivate the modern sense of wildlism of the young generation, namely their strong physique, perseverance and uprightness.

Key words:new perspective;wildlism;physical education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