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全过程的三维向度

时间:2024-07-06

吴云志,孙扬

(大连海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一、引言

当代青年作为社会发展进程中最富生机活力的力量,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所在,他们的理想信念坚定与否将直接关乎国家未来的发展进程。***总书记指出:“青年的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1]青年一代有理想、有能力、有责任,国家发展就有不竭的力量源泉,注重培养青年一代坚定的理想信念对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来说至关重要。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青年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阵地,在培育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因此,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探析理想信念教育如何有效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全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更深入持久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需要继续拓展理想信念教育的话语场域和宣传场域,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话语宣传场域。因此,如何利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进一步培育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强化青年学生的责任担当,是本文写作的问题归旨所在。本文将从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全过程的重要价值、理论内涵、实践路径三维向度进行探索。

二、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全过程的价值维度

理想信念教育为什么要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全过程,这是促进二者有效融入首先要弄清楚的重要问题,也是探析该方面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的逻辑前提。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2]这一重要论断指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课程和灵魂课程,”必须将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和立身之本,并把这一目标作为检验思想政治理论课得失成败的实践标准。立德树人是教育最本质的任务,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在,也是贯穿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的“生命线”。立德树人,体现的是一个综合育人目标,关系到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立场。其中,“德”居首位,具有优先性。“立德首先要立志”,立志即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作为精神动力和行为导向,好比青年学生人生航行中的指南针,指明了人生航行的方向,能够激发大学生持续完善自我的激情斗志。理想信念出现滑坡,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以致迷失政治方向。只有用坚定的理想信念铸就青年学生的“金刚不坏之身”,才能带领青年一代向着伟大目标奋勇前进,在前进征途中做到不为困难所阻、不为矛盾所忧、不为利益所惑,进而实现立大德、树新人的目标。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持续改进和加强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点睛之笔,影响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有效落实这一任务,必将不能脱离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这一强劲的“助推器”。面向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新期待,注重坚持思想引领和价值导向的统一,引领青年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从而写好“立德树人”奋进之笔。

(二)强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

毛泽东同志早在1957年就提出来应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 提出应将理想信念教育划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和核心, 对知识分子、广大青年学生和全国人民提出了应树立崇高的、进步的、正确的理想, 脚踏实地努力奋斗, 为实现理想境界付出辛勤的劳动的要求。[3]1999年颁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同样指出了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中央16号文件立足长远,再一次明确要求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工作来常抓不懈。2017年2月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把理想信念教育摆在首位。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更是联合发文,明确指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切实抓好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伴随着时代发展而陆续颁布的一系列文件都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始终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作为强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归旨所在,就是通过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帮助青年学生确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以此来引领青年学生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有机结合起来,在努力实现个人理想的征途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经受住各种社会发展带来的考验和挑战,为社会理想的实现奠定基础、注入力量。实践证明,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没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凝聚力。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应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引导青年学生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三)培养新时代接班人的迫切需要

***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总结出社会主义接班人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和精神风貌,简单凝练为“六个下功夫”。其中,摆在首位的要求就是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曾以“补钙”“扣扣子”为喻,生动而形象地点明了理想信念的至关重要性,向青年学生提出要坚定理想信念,以此来充盈自身的要求。青年的理想信念坚定,就为会国家、民族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百年中国风云变幻,正是因为拥有一代又一代理想信念坚定、奋勇砥砺拼搏的可靠接班人,才使得中国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迈入新征程,依然需要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立志在党的领导和栽培下茁壮成长为新时代的可靠接班人。青年学生作为国家发展进程中的生力军和先锋力量,他们的思维最为活跃、知识储备最为丰富,是勇于走在时代前列的开拓者和前行者,能够成为新时代的接班人,也最能肩负起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使命。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坚定与否, 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理想信念作为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要注重把握好青年这一黄金关键时期,要将青年学生培养成可靠的新时代接班人,就必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全过程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补足时代新人的“精神之钙”,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问题,引导青年学生用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防线,从而提升时代新人为国奉献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三、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全过程的理论维度

搞清楚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全过程的重要价值之后,要进一步探讨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内容。***曾意味深长地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1]这一讲话明确指出,信仰、信念、信心,无论何时何地何境,都是新时代青年学生必须牢固树立的政治信仰,共同构成了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最大公约数”和“同心圆”。

(一)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政治上的足够坚定需要理论上的足够清醒。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项事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精神旗帜,以此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实践证明,在21世纪的今天,在充满生机活力而又安定有序的社会,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依然指引着我们去奋力开拓更加美好的生活。因而,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一关键问题上,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出现任何的松动。新时代,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更是当代青年学生精神生活的首要任务。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就青年学生应加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声,强调学生要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运用,为新阶段培育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基本遵循。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全过程中对青年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必须要把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首要教育内容,引导青年学生在乐学、弄通、用活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实现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知,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从根本上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以马克思主义夯实理想信念根基。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解决实践问题相融合,以知促行、以行验知,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践行者,让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光芒穿透时代,在社会变迁中不断引领青年学生思潮。

(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中探索出的一条符合中国发展实际的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充满了中国特色。建党百年的光辉历程已然昭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必然结论。***总书记立足现实需要,高瞻远瞩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我们党带领全体人民在千淘万漉中找到的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必由之路,也是广大青年应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如今,中华民族全体人民正在戮力同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青年学生作为新时代的见证者和建设者,要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和发展中,用实际行动践行理想信念,形成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全过程中,应引领青年学生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层面来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正确认识和处理二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充分认识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坚信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同时也要明确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和曲折复杂性,把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细化为阶段性目标并为之奋斗。培育青年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要做到用正确的理论武装青年学生的头脑,用宏伟的目标引导青年学生的发展,用灿烂的未来激励青年学生的斗志,使青年一代坚定为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努力做到内化信仰、外化践行,为实现共产主义注入青春力量。

(三)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4]***结合当前发展的现实需要,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最鲜明的主题和行动方向,就是同人民一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不仅是国家的梦,也是民族的梦,更是每一个中国人民的梦。现如今,面对利益关系调整带来的纷繁复杂的矛盾,面对思想文化观念日益多元的状态,尤其需要全体中华儿女以共同的理想汇聚共同的力量,用共同的拼搏追求共同的目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引导青年学生意识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际遇与使命担当,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一代人的接续奋斗。当代青年应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同行的理想信念,跑好新时代的接力赛。中国梦为广大青年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广阔空间,广大青年朝气蓬勃,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最坚实可靠的新生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为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正适逢其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全过程中要帮助青年学生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注重以中国梦涵养青年学生一代共同的思想基础,引导青年学生将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同人民一起拼搏、一起前行、一起圆梦。鼓励青年学生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奋力圆梦,从而增强对“中国梦”的理论认同,让中国梦在青年学生的心灵深处生根发芽,在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中开花结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青春力量。

四、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全过程的实践维度

理想信念教育为什么要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全过程以及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全过程中应构建理想信念教育哪些内容体系,是从理论维度分析了融入的前提和核心问题,接下来将进一步探讨理想信念教育如何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全过程,这既是具体的实际问题,又是解决二者融入问题的终极目标。

(一)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主力军作用

***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给学生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2]这一重要论述,充分点明了思政课教师这支队伍特殊又关键的作用,对思政课教师的定位、职责、使命也指明了方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肩负着传播先进观念、夯实理想信念、塑造高尚人格的重要职责,切实发挥思政课教师队伍这一关键主体的作用,对于引领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一文中,***总书记寄语广大思政课教师要切实解决好学生理想信念问题,强调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有理想的人讲理想。只有这样,信仰才能站得住、行得稳、走得远。在青年学生群体中讲信仰,对于作为主力军的思政课教师来说,首先要站稳思政课堂主阵地,做到自己有信仰,自己信并引导青年学生信,这是导向,是榜样,更是说服力。其次,要讲好信仰,善于在循循善诱中启迪学生,在润物无声中传播信仰。立足新时代这一新起点,广大思政课教师要做到真学、真信、真用,正确处理好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关系,将知识传授作为载体,以价值引导为目标导向,使正确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融入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像盐溶于水一样,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思政课教师要按照***总书记讲话中“六要”“八个统一”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把握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政治高度、理论深度、知识广度、情感温度、国情厚度、方法适度、表达力度、驾驭程度和学生可接受程度的相统一,将马克思主义信仰讲透讲活,将马克思主义信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学生感受到这是在实践中诞生、在实践中前进并将在实践中得以实现的理论,做好青年学生的指明灯,从而用真理的魅力影响学生,用渊博的学识赢得学生,做有信仰的好教师。在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全过程中,要把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作为关键环节,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成为促进二者融合的“润滑剂”和“催化剂”。

(二)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做出了重大部署,明确指出要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以此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回应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期待和要求。“主渠道”是***总书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练而又精准的定位和比喻。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是知识传授的主要平台,更是引导青年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增进青年学生政治认同、坚定青年学生理想信念的关键课程。要理直气壮地开好思政课、守好课堂教学主渠道这方责任田。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发展日益迅猛,青年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渠道变得多样,所接受的知识和信息鱼龙混杂,青年学生被习惯性地定义为“快餐式”学习的群体,这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注重带领青年学生回归思政课堂,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立足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思想为铸魂育人的导向,针对青年学生在网络平台上获取的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行系统而有逻辑的引导,帮助青年学生擦亮眼睛,提高政治站位,厘清价值认知。在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全过程中,思政课教师要立正、站稳,用足、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认认真真讲好每一堂课,在“讲”“鉴”“引”“导”上下功夫、动脑筋、费心思,引导青年学生厚植家国情怀,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有力领导,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扎根中国大地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铺好路、搭好桥,切实做到用理论魅力影响和感染学生。因此,在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全过程中,要切实有效地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提升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成为理想信念教育的源头活水。

(三)重视社会实践的强化作用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总书记指出:“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注重学习人生经验和社会知识。”[5]这一重要论断充分认识并肯定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青年学生理想信念的培育不能坐而论道,而是需要在体悟践行中慢慢建构,注重引导青年学生走向实践、走入实践、走深实践,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有的基本追求。青年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是知与行的统一体,缺乏对理论知识的扎实掌握,青年学生理想信念的培育便无从谈起,缺乏脚踏实地的社会实践,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则变成纸上谈兵,只有落实在行动上才能充分体现其价值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是将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引进来”, 而社会实践则是带领学生“走出去”, 使其直接参与到社会的建设中, 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地衔接起来,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中,要注重增加实践教学的环节和比重,落实实践课时的学分制度,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狠抓实践教学,拓宽实践平台,增强实践养成,使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走向更深更远的实践。在社会实践中侧重深化青年学生对基本国情、党情、世情的理解,提升青年学生对中国道路和中国精神的认同感,在实践中砥砺自我,坚持知行合一,以此助力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从课堂向课外的延伸,创造“行走的课堂”。将丰富的理想信念教育资源切实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鲜活教材, 提高参与社会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引导青年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高举精神旗帜,高扬奋斗风帆,练就过硬本领,这就需要青年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大熔炉中进行锻造,深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进行历练,成为理想信念的笃行者,敢于担当,甘于奉献,奋斗不息,在实践锻炼中彰显青春最亮丽的本色,在担当作为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华丽篇章。

五、结语

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要内容,不仅有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也有利于提升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在如今思想文化多元冲击的情况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肩负起培育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使命,切实探索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本文就理想信念教育如何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全过程进行了多维度探讨,但在具体融入过程中,还应注意因时而变、因势而化,充分把握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注重把握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高度、理论深度、表达力度和学生可接受程度的有机统一,进而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涵养青年学生的道德修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