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陈海洪
(韶关学院 美术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水彩画特点教学浅论
陈海洪
(韶关学院 美术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
水彩画教学必须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使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和理解水彩画的特点,并通过实践,体会与总结水彩画特点,体会不同情境下不同的水彩画特点,使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水彩画技法。
水彩特性;理性;实践;具体性
任何学科,如果没有一些特点作为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的出发点,就不可能揭示这门学科的内容,形成学科体系和结构,这门学科也就失去其存在价值。水彩画的教学内容,包括特点的认识和理解、技法实践等。其中水彩画特点的认识和理解是水彩画技法实践的基础。因为水彩画技法中作画步骤、着色程序揭示了水彩画特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制约关系。可以这样说,没有水彩画特点的认识和理解作为基础,就无法形成水彩画的教学体系。为此,在教学中要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水彩画基础知识,首要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水彩画特点。
教学实践表明,水彩画特点是水彩画基础知识中既不易教也不易学的内容。在教学中学生普遍感到水彩画难学,其症结之一就是对水彩画特点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在教师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只注意让学生多做写生练习,而没有注意使学生对水彩画特点形成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在学生方面,往往只注意背定义机械地写生,而忽视对水彩画特点的思考,其结果是水彩画特点的认识和理解对教学的潜在功能被显在功能所淹没。事实上,能否使学生领会水彩画特点,达到教学要求,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对某一阶段的学习,而且会影响整个水彩画课程的学习。所以,让学生认识和理解水彩画特点是水彩画教学的关键。
学生理解和掌握水彩画特点,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认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须通过观察、实践,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或者用实践对理论进行检验。要运用绘画特有的思维方法,进行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把新事物与自己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联系起来,通过同化和顺应来认识和理解新事物。形成特点的初步认识后,从各种特点之间的联系中,从反复应用中不断地加深对特点的认识和理解。所以,引导学生形成水彩画特点的认识和理解,是学习绘画思维方法,培养各种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过程和途径。
因此,水彩画教学是理论、实践、观察与思考紧密结合的过程,是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帮助学生不断认识和理解水彩画特点的过程。
认识论告诉我们,为了把握事物的本质,须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但是,理性认识的获得有赖于适当的经验,当然也与智力有关。但研究表明,相对于纯粹的智力而言,经验的长期积累,更利于形成对某一概念的正确理解与认知。智力较高的学生,由于缺乏相关的知识经验,仍不易理解概念原理。研究也表明,一般社会文化环境对概念的理解能力影响不大,而个人的特殊经验影响则较大,人们总是根据亲身的经验来理解概念。从这一点来看,在教学中丰富学生的经验是十分必要的。
现代教学论表明,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视潜在功能的影响。经验虽然是隐蔽的,不易觉察的因素,似乎对当前的教学毫无作用,但事实上,无时不对学习者加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学习水彩画之前,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也具备了一定的归纳概括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他们通过对水彩画的观察与思考所建立起来的感知和表象会逐渐转化成一些比较固定的看法,对水彩画特点也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如果不接受水彩画教学,这些认识和理解很难根本改变。而且这些认识和理解有些是正确的,有助于学生掌握水彩画特点。但是有些认识和理解毕竟是一种经验,是在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自发形成的,没有经过严密的科学分析和实践证明,所以他们对水彩画特点的认识和理解大多数是肤浅的,很模糊的,带有片面性,有些甚至是错误的。因此,这就形成了经验与当前学习的矛盾,而这个矛盾正是学生进行水彩画特点认识和理解的重要动力。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应善于利用经验,转变学生原有的观念,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水彩画特点。例如,认识水彩画的透明现象,可以指导学生观察自然,从中获得启迪。诸如清澈见底的水面,透明的玻璃,透明的胶纸,透明薄的白纸等。也可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详细分析。在教学中还应注意经验影响的不利方面,如由表面现象的观察所得到的经验与透明画法知识不一致,即对象给我们的视觉的实际境况与作画方法有矛盾,或景物的空间重叠、穿插关系与在纸面上表达出来的矛盾,手、眼、脑如何协调一致的矛盾。
要使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水彩画特点,首先应从具体事例出发,即通过联系发生在生活实践中观察到的现象,列举各种事例,使学生明确特点形成的事实依据,使之对有关的水彩画特点形成感性认识,以建立起对水彩画特点的正确清晰的表象,这是形成水彩画特点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但是,水彩画特点的认识和理解不是感性材料的堆积,而是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的产物。因此,在学生已有足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要引导他们进行科学的抽象,即引导他们运用分析与综合、比较等方法去逐步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以达到认识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分析是把事物分解为各个属性部分,综合是把事物的各个属性部分结合起来,两者互相联系,分析中有综合,综合中有分析,分析与综合贯穿于思维的整个过程。但只有对事物内部矛盾的各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再综合起来把握其矛盾的总体,才能真正深入到事物的本质。所以对水彩画的特点,教学时应对其概念、原理、作画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如运用视觉心理知识分析水彩画透明画法,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透明画法这一独特现象。
有些教师认为,学习水彩画终究是学习技巧,只要学生模仿得像,何必要搞清楚这些问题,而且觉得这类问题难教难学,这是片面的认识,实际上搞清楚这些问题对学习技能技巧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特点不清楚,作画必然困难。另一方面在理解这类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逐渐增强,为顺利作画创造前提。现代教学论表明,随着科技的进步,教学内容经常更新,因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探究教学正是其代表性的形式之一,它强调把课堂教学过程一定程度上变为研究的过程,把教师单纯地对知识的传授变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知识的探索,并取得发展的学习方法。作为高师美术院校的学生,将来须面对教学,更加应该注意这方面问题的训练。
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的思维过程。比较是认识事物很好的办法,尤其是在我们一时无法掌握事物的特征时。绘画教学中,我们经常采用比较的方法,如天空的色彩观察,作品的对照分析等。水彩画教学时,在对水彩画特点分析与综合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可以使水彩画特点更加清晰、明朗。如可以把水彩画透明画法特点与油画直接画法比较。它们作画方法貌似相同,但本质不同。它们都是采用重叠的方法形成空间,而常见的油画是一种直接画法,后一遍颜色可以完全覆盖前一遍颜色。而透明画法则不同,在覆盖第二遍颜色之前,必须考虑底色的作用,在底色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油画亦有一种透明薄画法,其着色程序跟透明画法同出一源。但有两点区别:一是油画靠底色起作用,而水彩画则依靠纸面的洁白度。油画选择的媒介物是油质调色剂,水彩画则是用水稀释颜料,因而它们形成的画面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油画利用逐层叠加的白色底子或底色辅助颜色薄薄地渲染,产生一种美妙的半透明的色彩,可以丰富地表现自然物的肌理感、真实感。而水彩画似乎更加注重第一遍色的效果,在第一遍色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因而更加注重对自然物的概括抽象,从而也显得难于掌握。再如水粉与水彩。水粉是不透明粉质颜料,作画时一般不预先留下高光部分,从深色或中间色到浅色着色。即使稍有疏忽,没有预先计划好着色程序,画错的地方仍可以修改。而水彩画不同,由于运用水稀释透明颜料作画,着色先浅后深,如果不预先根据对象计划好着色程序,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一点跟国画的“胸有成竹”很相似。经过这种比较,学生就不会混淆相似的特点,因而对水彩画的特点理解得更加深刻。
绘画教学有其特有的规律,是理论、观察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单从理论上分析,还是相当抽象的,不易理解。而且,绘画历来以形象思维见长,生动直观的教学容易被学生接受。因此,绘画实践有利于特点的认识和理解。
行为科学表明,感知具有选择性、组织性和赋予含义三个特征。在水彩画写生中,观察对象是一个感知过程,虽然不能直接地对画面效果起作用,但观察方法的正确与否,会间接影响到画面效果。水彩画具有独特的特点,从而要求特殊的观察方法。例如,水彩画是使用透明或半透明颜料作画,透明颜料深色可以覆盖浅色,浅色难以覆盖深色,因此水彩画多是先画浅色,后画深色,且带有补充性的特点,即在第一遍色的基础上补充不够分量的颜色,难于修改。这样作画时就要敢于从整体上观察,进而整体地作画。如画一个苹果,我们首先必须整体地观察苹果的色彩关系,区别亮、灰、暗三大色域,把握苹果在此光色条件下最基本的色调,作画时才能大胆地从大色块画起,一气呵成,然后在不够分量的地方进行补充,且要对照对象,缺多少补多少,避免盲目添加,这样通过重叠取得深度效果。而学生常见的错误就是局部观察,作画之前没有仔细推敲写生对象,不加选择、组织,无法概括景物的重叠层次关系,导致局部作画,画面出现散乱、平均对待的现象。因此,要求教师必须结合水彩画特点,指导学生获得正确的观察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常采用“兴趣中心法”、“整体观察法”指导学生观察,即以写生对象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为中心,整体地把握写生对象各部分的关系。如风景教学中景物的选择以及前、中、远景的分析,这两种方法运用起来非常有实际意义。
以知觉行为中自动形成的原始形式和原始意图为基础,我们通过无意识的过程以及有意识的努力思考,继续分析事物,并进一步了解事物的各种关系和含义,明确适应要求,从而进行定义,将可能采取的行为公式化。在教学中,我们采用类型化、结构化、造型化的方法,从简单到复杂,理顺学生的思维。例如静物写生,我们分三个单元进行教学,即单色作业、色调作业、综合因素作业。单色作业着重解决工具材料性能、作画基本方法的问题,色调作业主要解决水彩画基本的着色程序、着色方法以及整体观察方法,综合因素作业要求学生利用水彩画特有的性能深入刻画对象,对物体的质感、量感、空间感等表现都有一定要求。这样各个单元要解决的问题一清二楚,而且与水彩画特点密切相关,学生比较容易掌握水彩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
在具体写生中,一方面由于水彩画用水作媒介物,水分不好控制。另一方面学生面对写生对象的大量信息,在观察对象、思考对象时容易受到个别现象的干扰而陷入迷惑,难以组织画面。因此,我们同样把着色步骤程序化,例如色调作业中先画背景、后画主题的方法。
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付诸行动,即在画面上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作画是一种复杂的动作技巧,因而须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反复实践,不断提高。在作画过程中,我们认为应注意示范教学,结合分析水彩画特点,边示范、讲解,边指导学生观察、模仿。学生练习时应注意引导,让学生不断探索、领悟。如出现错误,应做好错误分析,结合实例,紧扣水彩画特点,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和理解。实际写生时,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运用某些特点。例如,在进行单色作业时,要综合运用水彩画的用水、透明画法等特点,其中一个特点不清楚就不能顺利作画,而真正通晓这些特点,也只有在解决与之有关联的各种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充实和提高。这里有一点需要指出,不能以为学生取得了画面的最终效果,就认为他们对水彩画的特点已十分清楚了。要让学生明白,水彩画特点与画面效果的关系。例如,学生不按照水彩画的作画习惯,常采用局部观察、局部作画的方法,虽然也可取得画面的最终效果,但其着色程序不符合水彩画特点,一旦让这样的学生去面对更复杂的景物,要求用色彩表达综合作业,就显得顾此失彼,无能为力,因为他们对水彩画特点的认识不够深刻和明确。所以,我们认为在基础阶段应培养学生严格地运用水彩画特点来作画。
由于水彩画特点的复杂性、抽象性,在作画具体过程中,学生还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事实证明,错误的出现跟特点的认识与理解密切相关。
水彩画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水彩画特点,掌握水彩画技法,通常应用现代教学心理知识,采用程序化教学方法,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比较稳定、比较清晰的认识和理解,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程序化教学方法也有不足之处,如忽视学生的智力活动,妨碍学生的独立思考等。因此,教学中还必须教会学生辩证地思考问题,即灵活地认识和理解水彩画特点。针对这种情况,通常可以应用现代教学心理理论,采用变式和反例等方法教学,进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育心理学表明,变式是指概念的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变化。一切包含概念的关键特征的事物是概念的肯定例证,所以变式是指关键特征不变而无关特征有变化的肯定例证[1]170。例如,透明画法是水彩画的关键特征,至于采用干画法、湿画法还是干湿结合的方法,可以是各不相同的。提供这样的变式,让学习者看到水彩画的关键特征,舍弃了许多无关特征,这就使获得的概念更精确、稳定和易于迁移。因此,多用能促进概念的学习。
教育心理学也表明,肯定例证含有概念的关键特征,采用肯定例证,最有利于传递概念的关键知识。否定例证,不包括概念的关键特征,因此用否定例证,最有利于传递辨别信息[1]170。为此,教师不仅要应用肯定例证的各种变式,使之在各种肯定例证的变式中概括出关键特征来,也要应用否定例证来促进概念学习,使之在与肯定例证的比较中加强鉴别作用,使概念更加明确、清晰和稳定。对水彩画媒介物的认识正是这样。水彩画一般用水作媒介物进行调色,但有时为了获得某种特殊效果,调色时也可以加入适量的松节水、盐、肥皂水或者其他物质。对纸的选择,初学者应选择纸面粗细较为适中的水彩纸。待作画技巧熟练以后,也可根据表现对象,选择的范围放宽一些,因为不同质地的纸各有特色,如素描纸、卡纸或其他有肌理底子的画纸、色纸等。对技法的认识同样如此。水彩画的基本技法是透明画法,这是最基本的认识,但这并不意味着排除其他技法的应用。事实上,翻开水彩画史,可以看到,有的画家严格遵守透明画法,有的并不如此。一般来说,水彩画作画不使用白粉,但使用白粉也可以获得特殊效果。一是利用白粉在纸面作底子,制造肌理效果,类似油画透明画法的技法。二是作局部的添加和修改,如对于纷繁复杂的小树枝,用留空的办法就有一定困难。有些画家当某个局部画得不满意时,用白粉覆盖掉这一部分,再染上透明颜色,效果也很好。除了透明画法,为了表现特定气氛有时也可以利用特殊技法。如表现下雨天的景色,完全采用重叠的技法往往不易取得雨天湿润、迷离的效果,因而采用湿画法。再如表现某种粗糙、干枯的感觉,也可采用枯笔法等。
再者,水彩画着色程序先浅后深,易于体现水彩画的特点。但不是绝对的,根据不同对象的表现需要或个人的作画习惯,也可采用先深后浅、先主后次等其他着色方法。同样,由于水彩画特点的关系,水彩画一般采用整体作画的方法,但有时往往从局部开始作画,同样可以取得动人的画面效果。如在野外进行风景写生,阳光、流水、人物都在不停地变动,先抓住画面上易动、易变的部分先画,而且这个部分又是全画中最主要的部分时,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不这样画,等一会这些景物就会完全改变其明暗、色彩关系,甚至消失,致使初学者无法继续画下去。碰到这种情况,就必须放弃常用的着色程序,先从易动、易变的部分画起。
随着时代的发展,水彩绘画观念的更新已经比其他画种本身更加重要。艺术形式的多样化、心理结构的多层次,也推动和拓展了水彩画的发展,因此,对水彩画特点的认识和理解会有所不同。例如,吸收中国画、雕刻、版画、书法、摄影艺术、民间艺术等姐妹艺术的长处。还可采用某些特殊技法,如喷洒、撕刮、印压、滴油、湿浸等,水与色的融合、渗透,产生奇妙的变化,赋予鲜明的时代气息。
:
[1]韩进之.教育心理学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color Teaching
CHEN Hai-hong
(Department of Fine Arts,Shaoguan University,Shaoguan 512005,Guangdong,China)
Based upon the practical conditions of watercolor teaching,the paper combines the use of philosophical theory,modern education theory,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color teaching and thorough analysis,is designed to help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color,master watercolor techniques and creative thinking.
watercolor;characteristics of watercolor teaching;sketch;example analysis
G642.41
1007-5348(2013)01-0191-05
2012-11-20
陈海洪(1967-),男,广东兴宁人,韶关学院美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水彩画研究。
(责任编辑:王焰安)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