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我国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4-07-06

李 贞

(大连民族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通识教育往往用来指代高等教育中的非专业教育部分,其实通识教育是一种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而不仅仅是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专精型人才。[1]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不断深化,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使得高校师生在对通识教育课程的认识及实践上都存在一些误区。本课题组关注的是通识教育选修课的运行状况,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改进建议。

一、通识教育选修课现状调查

1.通识教育选修课现状调查概况

调查目的。本调查拟了解我国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运行的状况,为优化我国通识教育课程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与实践依据。

调查问卷设计。调查问卷围绕大学生对通识教育的理解和认识、通识教育实效性的认知、对通识教育师资的满意度、影响通识课程选择的因素、通识教育的实施周期与选修强度,学生对开展通识教育的希望或要求等多方面进行设计,共设计单选、多选及开放性问题15 个。

研究对象选择。采用整群抽样法,对大连民族学院09 级全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覆盖全校14 个院系的11 个专业,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广泛性。

调查实施。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000 份,回收1750 份,回收率为87%。问卷信息用Excel 应用软件统计和分析。

2.通识教育选修课现状调查结果

(1)对通识教育的了解程度。调查可见,7%的学生对通识教育不了解,45% 的学生不太了解,37.0%的学生比较了解,而仅有11%的学生选择非常了解。表明通识教育的理念还没有成为学生的普遍认知,有必要加强宣传。

(2)对通识课程的满意程度。从调查的结果看,有36%的学生表示喜欢所选通识课,35%的学生比较喜欢,29%的学生表示不确定。当问及“选到自己喜欢的课是否容易”时,接受调查的学生中72%认为不是很容易。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对所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是持肯定态度的,但由于受到每学期开设课程数量以及每门课选修人数的限制,学生所选的课程与自己的期望存在一定差距。

(3)影响选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因素。在选课时,兴趣(40%)和学分要求(33%)是学生选课首要考虑的两大因素,有18%的学生会考虑到实用性。学习目的不明确,导致学习效果不佳。这表明,社会环境本身导向上的市场性和功利性,以及大学生就业难是客观事实,很多学生选课时存在功利倾向。

(4)大学是否应该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程。81%的学生认为应该开并应该开好,9.5%的学生认为不应该开设,9.5%持无所谓的态度。支持开设通识课程的主要原因是认为可以拓宽知识面,表明学生期望通过通识教育课程丰富知识的愿望是很强烈的,通识教育课程的前景比较看好。

(5)学生对待通识课程选修课的学习态度。有23%的学生没有缺过课,有57%的学生偶尔缺席,有57%的学生出勤与缺席参半,有5%的学生基本不去。而影响缺课的原因中,认为是“自身原因(时间冲突)”的学生占40%,22%的学生是因为“课程枯燥,不喜欢”,有14%的学生认为“老师讲课水平不够好”,这表明学生对待通识课程的态度不是很认真,时间冲突、不喜欢课程等各种多种原因导致课堂出勤率较低。

(6)对通识课程设置上的意见。30%的学生认为“学生兴趣涵盖面不够”,20%的学生认为“自主选择上欠灵活”,17%的学生对“课程教材选取不满意”,16%的学生认为“课时安排过多或过少”。这表明,学校的通识教育选修课虽已体现多样化、灵活性的特点,但存在学生兴趣覆盖面不够、自主选择灵活性小、教材选取随意性大等问题,课程分类的规范性、结构的合理性及选课要求的科学性还有待完善。

(7)对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调查发现,有16%的学生认为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质量“很好”,40%认为“好”,34.1%的学生认为“一般”;对于教学方法,29%的学生认为“教学再生动一些就好了”,28%的学生认为“逃课不是本意,但不逃课也学不到什么”。这表明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内容及方法基本满意,但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教学内容需要更新,教学态度需要端正。

(8)在开设通识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方面。调查发现,有86.8%的学生认为提高了创新思维能力,有79.7%的学生认为提高了道德修养,有68.8%认为扩大了自身知识面,53.8%认为文化修养有所提高,59.3%认为增强了社会责任感,16.7%的学生认为通识教育能为他们带来其他的意义,例如扩大交友的范围,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9 )通识教育课对专业学习的影响。32%的学生认为有一定影响,39%认为影响不大,7%的学生认为没有影响,只有12%的人认为有促进作用。这表明,学生已经能够认识到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但普遍认识不到通识教育选修课对其专业的支撑作用,将二者割裂开来。

二、实施通识教育选修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通识教育选修课缺乏明确的目标。

通识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满足现代社会要求的合格“公民”和“全人”,培养大学生高雅的情趣和完善的人格结构,使其具有完美的人性。目前,我国通识教育培养目标中容易出现两种误区。一是通识教育多被理解为文化素质教育或是专业教育以外的非专业教育。从课程设置上看,多是在专业教育课程之外增设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重视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的作用,忽视其开拓学生眼界和心胸、培养良好品行和优雅情趣的独特优势,使通识教育停留于较低层次。其二,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以通识教育之名不断削减基础课程,直接导致通识教育以知识性、认知性、结果性为目标,缺失了情感性、体验性、人格性的目标。因此,虽然通识教育日益受重视,但理论指导仍很薄弱,通识教育的开展缺乏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2.没有得到师生的足够重视

结果证明,有些学生把通识教育看做是一种负担,为了完成学分而不得不选修,于是“主观上不重视,客观上不投入”,“盲目选课,随意听课”,逃课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学生则把通识课程看做是娱乐课程,课前不准备,课间不参与,课后不巩固,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对教师而言,学校虽然积极鼓励教师开设通识课程,然而由于教师大多承担繁重的专业教学和科研任务,加之现行的教师评价制度和职称聘任制度存在着严重的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即使是重教学,也是以专业教学为重,以致很多优秀教师无暇认真开设通识课程。以大连民族学院校为例,在通识教育课程的师资配备上,学校纳入通识教育选修课的任课教师共有81 人,其中教授20 人,副教授30 人,讲师26 人,师资职称比例适当。但从每学期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开课情况看,副教授成为授课的主力军,而教授和讲师的开课人数相对较少。

3.通识教育课程结构不合理

课程开设数量少。受师资严重不足的制约,在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时候不是“因课找人”,而是“因人设课”。在大连民族学院,每学期开设通识教育课由教师自主申报,导致人忙课停,使课程设置“拼盘化”。以2011年春、秋季学期为例,学校共有144 门通识教育选修课供主校区和新校区的大一学生选择,但出于各方面原因,两学期分别只开出了41 和62 门课,很多学生想选的通识教育选修课因为人数已满而无法选择,这样严重限制了学生选课自由度。

课程内部缺乏逻辑。在问卷调查中,“对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意见”题目中,认为“对学生的兴趣覆盖面不够”、“对课程自主选择上欠灵活”“对教材选择不满意”分别占30%、20%和17%。研究表明,我国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普遍存在内容杂、结构乱、片面追求涵盖范围的问题,每个内容板块的内部缺乏有机联系,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课程理念的指导;有的课程是专业教师将专业课略加改造,使得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偏向专业化。因此,通识教育选修课在“有用性”方面比不上专业课,在“强制性”方面比不上必修课,这样较难得到师生的真正尊重,地位偏低,常常受到其他课程的挤压。

学分设置少。学校自2009年为一年级新生开设通识教育课,此类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外语、计算机、体育、马列课程和德育及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而外语、计算机、马列课程所占的比重约占全部通识教育课程总学分的90%以上,以人文类课程为主的通识教育选修课只有2 学分。

4.教学内容与方法有待改善

在班级规模上,通识教育选修课通常采取大班授课的方式,一般少则80 人,多则一二百人,由于听课学生人数多,不适于教师组织课堂发言和讨论,课上以教师的单方面灌输为主,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很难获得话语权。

在教学方法上,学校成功开展了通识教育课程混合教学模式。任课教师根据自身课程特点,在教学方法上大胆创新,很多老师采用了实验课、演讲比赛、网络教学平台、现场参观讲解、摄影展览、经典视频赏析等多种教学形式,增加了课程的吸引力。但在调查中,在“对老师最想说的话”一题中,“老师,我很想上您的课,但是时间冲突”和“老师,课程内容生动一些就好了”占32%和28%。这说明,总体上,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授课内容非常满意,但有的课程仅讲授知识,忽视了“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还没能达到通识教育要求。

在教学内容上,选修课中概论型、常识型、实用型、休闲型的课程居多,综合性、跨学科的课程偏少;反映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科学前沿知识与科研的最新成果的课程少;有些课程内容过于浅显,仅停留于某些专业课程的简单介绍和延伸;有些课程内容过于专业,无法达到大众化的通识目标;有些课程内容比较陈旧,无法满足学生兴趣和成长的需求。

三、加强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建设的思考

1.加大宣传与讨论,进一步提高对通识教育的认识

通识教育必须在统一的理念指导下进行,才能取得较好效果。只有任课教师和学生对通识教育都有充分的认识,教师才能在教学重点、教学方法、对学生的要求和考核等方面向着通识教育的最终目标进行一系列的精心设计,学生才能将课程目标的要求内化为自身不断追求的方向。复旦大学2012年针对教师专业教育观念在全校进行通识教育大讨论,还专门建立复旦大学通识教育研究中心、通识教育大讨论专题网站以及出版《复旦通识教育》专刊给教师相互交流学习,这是值得借鉴的。

2.充足课源,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质量监督体系

广泛挖掘课源,恰当规划课程设置,扩大通识教育选修课的数量,优化课程结构,完善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体系,是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契合学生多元需求、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前提。为此,各地方高校要精心设计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建设方案,组建结构多元的课程开发团队,制定科学、规范的课程开发程序,加强对教师进行课程开发的引导与培训,以解决通识教育选修课开设门类和门数少的问题;要结合学校的办学目标、学校各学科发展、学校特有的教育资源和民族特色、社会需求以及学生的需求、兴趣、爱好等,做好课程规划,科学划分通识教育选修课学科类别,合理设置通识教育选修课模块、确定各类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学分权重,合理构建通识教育选修课的知识结构,完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体系,改变课程比例不协调的现象。

此外,各地方高校要健全通识教育选修课的课程管理制度,完善课程管理体制、机制,做好课程的设计管理、课程过程管理、课程资源管理,要建立健全通识教育选修课质量标准,完善质量监控机制,加强对通识教育选修课的质量监控。

3.健全机制,加强通识教育选修课师资队伍建设

由于高校教师普遍存在教学、科研压力,以及奖励机制不完善等因素,加之上课时间多安排在正常工作时间以外,致使很多教师未能积极参与通识教育选修课的教学工作。为改变这一状况,应完善通识教育管理机制,努力加强通识教育选修课师资队伍建设。

第一,要完善激励机制,加大通识课程教学资金支持。“世界上很多综合性大学能成功开展通识教育,行政主管倡导通识教育的正面态度与经费投入上的积极作为是关键环节”。对学生总体评价好、学校督导评价高的通识教育选修课,学校优先资助课程建设,优先资助教师进行教学研究,优先考虑校级精品课程的立项与建设。如北京大学,加大了通选课教学经费支持力度,选课学生50 人以下的资助1000 元,50—99 人的资助2000 元,100—199 人的资助3000 元,200 人以上的资助4000 元。济南大学教务处每年底受理教师申报新的通识课程,并给予200 元资助。[3]

第二,加强教学培训交流制度。定期举办各种主题的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研讨会,各任课教师间可进行相互教学观摩,邀请兼具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艺术素养的优秀教师担任通识教育选修课指导教师,采取讲座、经验交流、主题研讨、集中培训、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等形式,对从事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学的专、兼职教师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示范、指导与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通识教育选修课骨干教师队伍。

第三,着力打造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教学团队,鼓励“多人一课制”,加强开课教师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减少通识教育选修课不稳定、开设不连续的状况。例如,大连大学从2004年始推出“骨干通识教育课程”,由副教授职称以上教师带头申报,组成4—5 人课程组,形成学术梯队,并与他们签订开设协定,一次性给予2000 元资助。

4.搭建平台,加强通识教育选修课网络资源建设和品牌课程建设

高校要创造条件为生生、师生交流与协作搭建良好的支撑平台,即通识教育选修课网络教育平台,让不同时空的学习者在该环境中通过协商、会话等方式共同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启动网络课程,积极开展网络教学,丰富课程教学形式,更大范围地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不断加强通识教育选修课网络资源建设,建立一个包括所有通识教育选修课的丰富的课件库,及时更新与课程相关的各种最新信息,使选课的学生既可以利用网络教育平台进行学习,也可以通过课件的形式进行学习。

5.调整课程内容,推进教学方法改革,重视教材建设

在课程内容上,要引导教师选择符合通识教育选修课目标和价值追求的课程内容,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广泛调研以了解学生主体发展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使选择的课程内容更具针对性,更受学生欢迎;及时淘汰陈旧内容,补充新内容。

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要通过设立教改课题等形式引导教师研究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学改革。开课教师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积极探索自主式、讨论式、互动研讨式、研究式、案例式教学方法;大胆开拓新的教学模式,如构建师师合作,多名教师按程式计划分步协同教学的课型模式——多元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四、结 语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理念、一种实践,是对高等教育专门化导致人的片面发展的一种矫正和超越,其终极目的是为终生学习建立起基本的技能,帮助人了解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和各种永恒的问题,培养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现阶段,虽然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实施上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识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甚至整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优化通识教育选修课的改革势在必行。

[1]陈小红.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2]黄俊杰.教学实务: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环节[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23).

[3]于海洪.地方高校“通识教育”与课程整合[J].长江师范学员学报,2009(3).

[4]李 波.地方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4).

[5]王魏根,姜双林,李夫佳,等.地方师范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2(3).

[6]陆 丽.地方综合性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5).

[7]孙 平,李帮琼,刘自忍.大学通识教育现状调查[J].教育与职业,2009(7).

[7]张海云.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策略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