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王文伟,曲 宁,汪正洋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与海洋工程学院,辽宁大连 116026)
政治信仰是个体在一定的政治环境的影响下通过对政治认知对象的了解和深度认知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情感共鸣以及与其认知相一致的、行为倾向的综合的认同体系。政治信仰及其体系的建立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是影响一个国家、民族命运的根本因素之一,关系到一代或几代人的未来与发展。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生理和心理发育渐趋成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渐趋成形的关键时期,能否形成正确的政治信仰,对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对大学生的前途和命运意义深远。本文在概述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大学生政治信仰多元化的成因。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现状,笔者对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工商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行政管理等四个专业)、外国语学院(英语、日语专业)、交通运输装备与海洋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救助与打捞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等五个专业)二、三年级共380名学生(其中党员19人)进行了关于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问题的调查问卷。
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从总体上看政治思想比较健康,政治信仰比较坚定,能够用正确客观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观点观察、分析、思考政治问题。有57.4%学生认为有必要加强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有56%的学生其政治信仰倾向于马克思主义,88%的学生认为社会主义具有优越性,有42%的学生入党动机是信仰共产主义,28%的学生眼中当代大学生的流行价值是“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相信共产主义能够实现”;44%的学生眼中当代大学生的流行价值是“民主和自由”,44%的学生会将自己的政治信仰与国家发展联系在一起,66%的学生关注国家公民福利,41%的学生关注政治民主,63%的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取得的成就持肯定的态度。以上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的主流是积极和健康向上的。
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呈现多元化趋势。这其中包括:(1)政治信仰形成渠道多元化。其中家庭、学校、社会占很高的比例,分别是43%、55%、66%。(2)政治信仰客体多元化。在被调查者中虽然信仰马克思主义占半数左右,但是也应该看到有10%的学生倾向于西方政治思潮,10%的学生倾向于宗教,还有24%的学生没有倾向性;有62%的学生对加入宗教持赞成态度。(3)政治信仰动机(仅指加入中国共产党)多元化。在入党动机的问题上,有13%的人觉得入党光荣,14%的人认为可以实现自我价值,19%的人认为利于就业和自我发展,还有12%的人是跟风从众或者是其他原因。(4)政治信仰目的多元化。仅有28%的人希望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信仰共产主义;崇尚民族自由的比例占44%之多,更有19%的人是拜金主义,其余的则信仰星座和命运以及宗教。(5)关注国家问题多元化,其中公民福利、社会秩序、国家安全占较高的比例,分别是66%、51%、4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深化,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日趋多元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多元化必然导致政治发展的多元化,而政治发展的多元化也必然带来政治信仰的多元化。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大学生认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大形势下,我国逐步向现代社会转变。生产力决定上层建筑,党和政府为了实现经济能够快速发展的目标,早已认识到应该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当中去。随着工作重心的转移,部分大学生也把主要的注意力转移到经济领域。在各种社会关系相互作用下,又加之经济的飞速发展,这些变化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老一辈传承下来的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也消失殆尽。来自社会的各种不良现象冲击着学生的心理防线,导致他们缺乏政治热情,部分大学生已经抛弃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加之,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会涉及金钱与利益的关系,这使得还没有社会实践经验的大学生显得不知所措,他们抵制金钱与权势诱惑的能力不强,常常会迷失方向作出不利于自身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导致部分大学生轻易地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这对当代大学生的政治信仰产生了很大的消极作用。大学生政治信仰多元化也必然随之而来。
我国正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这种时期所伴随的是观念变迁和文化冲突,网络的迅速发展,各种文化的大量涌入,对我国的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也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带来巨大的冲击,更加导致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主导性与多样性并存且统一的发展局面。西方社会所倡导的那些“个性、自由”“平等意识”“独立人格”等价值观强烈冲击和侵蚀着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传统。西方国家主张的意识形态充斥着私有化和市场化等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的理论诉求,并且不断冲击着我国的传统及现有的规范,这种伴随西方意识形态而产生的新思想、新观念和新行为,严重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范畴的主导地位,有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当代大学生也逐渐发生信仰动摇。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社会伦理道德和社会规范的缺失,也间接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极不平衡,沿海地区与中西部的巨大贫富差距、经济秩序与道德准则的矛盾日趋尖锐,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出现失衡现象,导致缺失正确的政治信仰。政治信仰不可能单独存在,必然与政治、经济、文化相关联,必然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改变,政治、经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必然导致政治信仰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的树立与选择的专业方向以及自身生活条件息息相关。大学能够将社会与学校有效地联结起来,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逐渐从青少年步入青年,认知与处理事物的能力也从幼稚转为成熟,他们在各个方面逐渐与成年人相近。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增强,导致思想更加具有独立性,喜欢批判地看待问题。对于政治问题,他们更是喜欢各抒己见,在争辩、理解、认可中初步形成自己的政治信仰雏形。由于大学生的专业方向不同、生活条件水平各异,再加之缺乏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所以他们形成的政治信仰具有不成熟、易变化的特点。社会在发展,大学生面对的不再是以前单一的意识形态宣传,面对着国际社会风云变化,东西方文化的不断碰撞、融合,如果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则很容易被错误观念所误导。当代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他们所获得的政治信仰方面信息大多来自书本,在各种思潮的冲击下,大学生对是否选择马克思主义信仰也陷入困惑与茫然。
多元文化的交融与发展,对社会变革时期的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应该不仅仅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主,还应该坚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心,坚定在中国特色主义道路上走下去的决心。当代大学生更要努力提升自己,提高自己抵御各种不良文化思潮影响的能力,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1]徐秦法.当代青年大学生政治信仰问题研究[J].理论月刊,2011(3).
[2]李蓉蓉.试论政治信仰[J].理论探索,2004(4).
[3]马海飞.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1.
[4]曹向阳.江苏大学生政治信仰调查报告[J].当代教育论坛,2008(4).
[5]管红星.当前高校学生政治信仰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35).
[6]赵金飞.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信仰状况调查与研究[J].嘉兴学院学报,2011(1).
[7]胡铸妍.加强政治信仰教育--高校德育工作的新理念[J].教师,2009(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