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全球贸易中90%以上的货物是通过海运完成的。当前,中国正谋求从海运大国到海运强国的转变,实现海运强国之梦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海员队伍。高素质海员队伍短缺一直困扰着我国航运业的发展。我国《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提出了航海人才发展的目标,到2015年需新增高级船员4万人,到2020年需新增高级船员6万人。近年来,由于航运业发展前景广阔,各类航海专业院校及培训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壮大。据国家海事局网站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船员培训机构已达97家,其中航海院校55家。然而,学校易建,大师难求,从事航海教育的优秀教学团队不能速成,航海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显得尤为迫切。
教学团队建设是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团队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深化教学改革与教育创新,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确保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为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保驾护航。“航海学”是航海专业最基础、最重要的专业课,其知识包括航海地文、航海天文、航海仪器、航行方法、航海气象等,占整个航海专业课的半壁江山。为了更好地发展航海专业,航海院校必须建立一支高水平的“航海学”教学团队。但目前关于“航海学”教学团队建设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较为鲜见,亟待航海教育界在实践中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本文结合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航海学”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对“航海学”教学团队建设进行初步探讨。
1.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高职高专教学团队应为“双师”团队,各高职高专院校教学团队的“双师”结构主要由学校专任教师和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组成,或通过从企业中招聘教师的方式来满足“双师”的要求。在这样的双师结构下,大部分院校存在校内教师教学经验丰富、行业、企业实践经验不足,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实践经验丰富、教学能力不足的矛盾。而且,从企业招聘来的教师几年后也很难再把握行业发展的脉搏。高校教学团队的编制基于教学工作量,同时也受行政管理体制的限制,自己没有决定编制的权利,因而很难做到团队成员既相对稳定又有人员的流动和新鲜血液的不断补充,从而很难建设成真正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由于航海专业的自身特点,国家海事局对航海院校的教学、培训、师资、设备等都有严格要求,航海院校必须满足海事局的要求才有办学资质。这样,虽然缺乏了一些办学灵活性,但却为构建真正的双师型结构打下坚实基础。海事局要求从事航海教学的教师必须具备海船船员适任证书,而海船船员适任证书的有效性则需要至少在5年中有1年的海龄,即5年中至少有1年在企业中实际任职才能保持证书的有效性。
为了使双师教学团队结构更合理、更有利于教学,学院制订了“双师”团队建设保障计划:第一,教师每年上船工作的比例不得低于20%;第二,教师上船计划每学期申报一次,每学期结束前报下一学期的上船工作计划;第三,上船计划根据教师个人适任证书有效期、教学任务需要等在团队内统筹安排;第四,学院为教师上船工作提供有力保障(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员工上船工作(见习、实习)管理办法(暂行)(青船院人事(2013)058号))。
2.创建学习型团队,提升教学团队的内涵
航海技术变化日新月异,航海技术专业的教学人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并做到“不静、不浮”。
“不静”是指不拘泥于现状、不骄傲自满,提高自己的学习欲望和能力。一本书一辈子的时代早已过去,航海技术已发生巨大变化,正大踏步地迈进e航海时代。为更好地适应e航海时代,“航海学”教学团队根据“航海学”专业课的特点,紧跟变化,并为团队成员知识更新提供有力保障:第一,为团队成员提供走出去开会、研讨的机会,使团队成员及时掌握航海新技术的变化趋势;第二,为团队成员提供学习的机会,使团队成员及早掌握航海新技术;第三,为团队成员定期安排英语培训,提高团队成员的英语水平,以便更好地学习航海新技术。
“不浮”是指不盲目跟风,夯实教学基础。e航海虽然可以打破很多传统航海的技术瓶颈,提高航海技术,但毕竟是新鲜事物,缺乏实践检验。航海技术专业教师必须在学习e航海的同时,继续努力钻研传统航海知识,夯实自己的航海专业基础,通过扎实的传统航海技术检验、比对e航海技术,发现并解决e航海存在的潜在问题,并将这些充实到日常的教学培训中去,使航海技术良性发展。为夯实教学基础,团队应坚持导师制不动摇,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坚持集体备课制度不动摇,解决专业热点、难点问题;坚持相互听课制度不动摇,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水平。
3.整合优化教学团队,提升团队协同作战能力
整合优化教学团队是教学团队建设的重点,教学团队的整合不是单纯地将教师的个人教学资源收集在一起,而是要发挥团队集体的智慧,取长补短。这就需要为团队成员提供一个共同的目标和事业,在向共同目标迈进的过程中讨论、学习、成长,最终达到整合、优化的目的。
(1)以教研室活动为平台,提高团队的业务水平。教研室坚持集体备课,认真落实“说课”制度,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教研室推选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的老师就某教学模块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基本要求进行研究、总结,然后利用教研室活动的时间,为大家分析、讲解;其他教师参与学习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在热烈的讨论中,大家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业务水平,最后形成规范化教案,从备课、上课、考核都做到规范化,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
(2)以精品课程为抓手,提高团队的协作能力。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深化教学改革,团队着力建设“航海学”精品课程,努力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和一流的教学管理。团队成员根据STCW公约对海员培训的要求,改革“航海学”的教学内容,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充分吸收现代航海技术。团队完成“航海仪器”“天文航海”等多项网络课程的研发,并将其放在网上,供学生随时浏览或下载;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复习课堂内容、完成课后作业、进行自我测试,可以通过论坛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拓宽了学生自我学习途径,也大大巩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4.打造教学团队文化建设
教学团队的文化建设是团队的灵魂,影响着团队的结构和运转及团队成员间的关系和行为准则。教学团队能否发挥强大的协同力,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该团队拥有的特定的文化氛围。高校学者所倡导的大学精神,包括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批判精神和自由精神等,应该成为教学团队文化建设的基础。教学团队的带头人不仅应该掌握先进的科学理念,具有团结人、凝聚人的品行修养和人格魅力,还应该是民主决策人。团队的管理原则既要鼓励创新,也要容许失败;既强调集体价值观,也兼顾个人的利益;既强调团队的协同工作,也不压抑成员的个性化发展;既要有严密的纪律,又要形成和谐的氛围。团队在学习中突出这些理念,带头人在工作中遵循这些管理原则,尽量公平合理,使团队成员在团队文化的熏陶下,逐渐接受并形成习惯,营造良好的资源共享、信息交流、相互合作与信赖的团队文化氛围,形成团队的凝聚力。
1.团队建设与教研室建设并举
教研室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既有区别也有联系,既不能各自为政,也不能混为一谈。主要的区别在于教学团队强调“团队目标、团队合作、团队精神”的观念,而教研室主要为一级基层教学组织以完成教学与研究任务为主。二者相互联系密切,教学、教研、教改任务相同,同时都要承担学科建设、科学研究、队伍建设等任务。因此,不应直接将教研室改称为教学团队,简单地以教学团队代替教研室,而是应以教研室为建设单位,引入“团队”建设与管理理念,克服教研室在构建、运行机制、管理理念上的不足,使教学团队建设与教研室建设相互扶持、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把握变化,与时俱进
(1)紧跟海事公约。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海事公约的要求不断发生变化,团队教师需时刻关注海事公约的最新动态,牢牢把握海事公约的最新适任要求和航海技术的最新发展,抓住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海员职业素质养成”和“船舶驾驶员职业能力养成”两条主线,使学生在完成学历教育的同时,取得行业的准入资格,获得航运企业的就业岗位。
(2)关注生源变化。伴随着高考生源逐年减少、高校扩招、民办教育的快速发展,生源不足、生源文化课基础下降已经成为中国高校目前面临的难题,航海技术专业由于自身工作的艰苦性、特殊性就更难幸免。团队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应对生源水平下降的新形势,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作出相应的调整,弥补生源水平下降对航海教育的冲击。
3.建立“请进来,走出去”的常态机制
团队与国内的航海教育交流比较密切,但与国外航海教育的接触较少,目前,只有一人在世界海事大学研读硕士学位 、一人访问过俄罗斯国立海事大学、一人到英国利物浦约翰穆尔斯大学做访问学者。团队缺乏“请进来,走出去”的机会。只有使“请进来,走出去”常态化,才能更细致、更准确地了解世界航海教育的现状和趋势,才能取长补短,才能占领更大份额的国际海员劳务市场。
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航海专业人才是航海类高校的责任。以专业特点为依据,建设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航海学”教学团队建设还在探索阶段,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要不断总结、反思,使“航海学”教学团队的建设得到长足的进步。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 [EB/OL]. (2012-09-10)http://zxjy.zjt.gov.cn/article/show.php?id=192.
[2]全国船员培训机构[EB/OL].[2013 -05-10]http://seafarers.msa.gov.cn/SYSQualityChannel/BasTrainOrg/QualityChannel_TrainOrg_Info_List.aspx.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关于确定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院校立项建设单位的通知[EB/OL].(2010-11-23)http://www.moe. 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5132/201012/112718.html.
[4]黄 辉.高校教研室建设与教学团队建设关系辨析[J].高教论坛,2010(2):97-99.
[5]刘德强,陈 冰.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10):49-50.
[6]汪维伟,王亚平.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10(6):774-77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