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王琳 于亚光
(山东体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三全育人”理念对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带来的积极效用是毋庸置疑的,有助于巩固心理育人效果,引领学生培育健全人格,保持良好的心态,实现身心共同发展。但是,部分高校在危机应对、预防上缺乏相对有效的对策,高校主体责任不够清晰,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合力亟待增强,一定程度上未形成教育资源共享、教育力量汇聚。心理健康教育以通识课程为主,实践活动连贯性、多样性等缺乏。专业师资力量分配不完善,思政教师鲜少和心理健康教师沟通配合,还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全员的心理育人参与动力偏弱;过于重视考核结果,过程考核不被重视,并未构建完善的工作机制;心理育人工作尚未实现常态化,普遍都是发生危机事件后才着手应对。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高校心理育人采用“工程+考核”为主的模式。“工程”为实施心理育人质量提升工程,依据育人工作规范化发展的要求,始终将育人和育德紧密融合,提升对学生心理发展重视度,开展切实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考核”为心理育人工作量化考核,建立指标体系,学年考核评价,确保心理育人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效果。
一是发挥心理健康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实行“互联网+”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改革[1],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引入优质慕课,形成“线上+线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2]二是丰富心理育人载体,打造具有高校特色的“心灵成长工作坊”等课外教育品牌,重视大学生各阶段心理特征及成长规律,以“问题”为导向,充分发挥品牌效应,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课外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覆盖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形成品牌覆盖面。
1.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打造全课程的育人格局
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强化,离不开思政教育的紧密配合,只有两者优势互补,才可实现育心与育德的同步进行。[3]在具体教育开展时,必须要融入大思政观,将心理教师和思政教师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获得更显著的育人效果。打造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学生认知规律、心理生理特性作为教材编写参考依据,在心理育人工作开展中全程贯彻“三全育人”理念。
2.心理健康教育和其他课程相结合,实现各类课程的优势互补
大学生极易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心理困扰,因而专业课教师也应提升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度,努力在课堂教学、课外实践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保障学生获得专业知识的情况下,还可有效培养健全人格,掌握情绪管理方法,学会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等。同时,也应明确学生的三观及心理素质,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教师心理素质、师德等的影响。因此,高校必须将专业课教师在心理育人方面的作用充分利用起来,促使心理健康教育充分融入专业课教学中。
3.不断拓宽育人载体范畴,将心理健康教育注入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心理育人工作除了要发挥心理健康课程的作用,还应注重校园文化等隐形课程的作用发挥,在课程开展中注入校园文化内容,发挥文化的载体效用。所有高校都应提升对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汲取校园文化的精华,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载体,营造全校重视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将文化育人价值最大限度发挥出来。由于大学生内心普遍认为心理问题会受他人的歧视,因而在面对心理危机时往往会选择自行消化,不愿意向他人求助,导致问题会不断恶化。[4]高校还应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形成正确认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设立咨询渠道,借助网络平台等互动交流的特性,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还应注重团体活动在心理疏导中的积极作用,将团体活动、放松治疗、沙盘游戏、体育运动等融合于心理咨询中,使学生在活动中提升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全面夯实心理咨询与教育服务阵地。立足于满足大学生知、情、意、行的实践需要,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团体系列活动,如参观心理咨询室、组织观看心理健康影片等,使大学生在各类活动参与过程中加深认知,强化心理健康意识,不断提升抗压能力,培育完善的人格。心理健康教育与团体活动有机融合,在实践层面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强化,帮助学生提高心理自我调适能力,增强心理危机预防意识。
1.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性,构建多层次的心理育人体系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性区分,可依据新生、老生、毕业生进行,不同“身份”的学生面对的心理问题也有所差异。如新生,必须要将适应新问题放在重要位置,主要开展新生的人际关系处理、自我约束等能力培养,可针对大一新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个人成长小组,加强家校间的配合,助力学生由高中阶段顺利过渡至大学生活。如老生的心理教育,应将抗挫折、人际关系问题处理、恋爱等方面的辅导放在重要位置,适时开展不同主题的团体活动,加强学生心理调控能力教育。对于毕业生,在大学生的求学与就业指导过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采取模拟职场面试、开设就业讲座等方式,有效调适学生的择业心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就业观,消除就业恐惧感,提前制定职业发展规划,毕业后更为快速地从学生身份过渡至社会就业者身份[6]。
2.尊重个体的心理需求差异,提供个性化心理健康服务
通过设立科学化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把握最佳的育人时机。如今的大学生都是00 后,基本都不按常理出牌,在认知、行为、个性等方面有着显著的特性,对于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来说是一大挑战,因而需改变传统的心理育人模式,必须将教化、感化、外化相结合,尤其要对学生间存在差异给予足够的尊重,了解不同学生的实际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心理教育活动,确保有着不同心理问题的学生都可获得有效指导。需要多加观察学生的日常表现,及时发现不正常之处,并对问题的严重性进行精准识别,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性对问题分类,针对不同问题提供对应的服务,为学生的服务选择提供便利性[7]。如贫困生,其普遍自信心不足,可专门设立自信心强化指导平台。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性、认知发展规律,统筹规划多元化的教育内容与方法,因势而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巧妙地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使得教育覆盖大学生活的全程,进而实现高校全过程心理育人。
营造良好的心理育人氛围,将心理育人合力效用最大限度展现出来。积极推进心理育人研究成果转化,形成“教育、咨询、治疗、研究”一体化,全力打造具有高校特色的心理育人“同心圆”[7]。
1.打造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同步开展心理育人工作
高校须注重构建全员参与的育人机制,引入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全体教师、学生代表、社会力量、家庭成员等各方人员。[8]高校在育人工作中树立主体责任意识,凝聚全员核心战斗力,为学生心理成长构建一个健全的社会支持系统。教师和管理服务人员应在日常工作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教育、管理、服务各方面的心理育人价值都可发挥出来,[9]高校必须引导家长对心理教育引起重视,自觉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和高校育人工作紧密配合,一同为学生成长提供助力。充分发挥同辈互助效应,对优秀学生有心理困难的进行“一对一”帮扶,鼓励大学生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掌握心理自我调节的方法。社会也应积极配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家庭、学校心理教育工作提供有效补充。
2.加强科学研究,凝聚心理育人成果
加强理论研究,对日常咨询、危机干预、谈心谈话等方面的案例认真分析研判,实现高校心理育人的科学性、有效性及专业性。推进心理健康辅导系列讲座,邀请校内外专家为学生工作团队、心理委员、教职员工等做心理健康相关专题辅导和培训,通过工作坊、集体督导、工作论坛、主题讲座等,多渠道拓展培训方式。[10]高校可选择典型的育人案例,相互分享育人经验。可邀请知名校友、社会名人等入校开设讲座,通过这些优秀人士的魅力来影响大学生,使得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正向激励,形成正确的发展观,自觉制订职业发展规划,营造浓郁的“三全育人”氛围。
心理育人质量提升工程的具体成效,与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开展有着密切关联。[11]高校需在年度考核中纳入心理育人工作内容,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切实对自身的工作引起高度重视,做好教育规划,做到因材施教,保障学生们都获得自身所需的心理健康服务。如可将专任教师的考核中纳入具体的育人措施与实施效果,并将考核成绩和教师绩效挂钩,让心理健康育人工作对教师形成约束力,转变教师敷衍了事的心理。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细则,为教育工作的规范化执行提供有力保障,促进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长效化,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在“三全育人”背景下,加强新时代高校心理育人工作迫在眉睫,任重道远。新时代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模式以“工程+考核”为主要内容,实施心理育人质量提升工程,开展心理育人量化考核。该模式是高校应在深刻认识目前心理育人实践困境的基础上,对构建符合高校发展路径的特色心理育人工作模式的探索,为不断推动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再上新台阶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案例。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