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张彤 孙嘉铭
(沈阳体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141)
近年来,我国对高校开展思政教育提出了要将各个育人要素进行整合、构建系统性的通力协作机制等方面的要求,为高校的思政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融合提供理论基础。在这种融合的环境下,利用合理的管理方式来影响和培养学生的行为,进而将隐藏性的教育功能全面发挥,推动思政教育深入学生管理的各环节中,不仅全面调动了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育人功能,也为思政教育创设了优质的文化环境,同时也对思政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在推进“三全育人”的过程中,将二者进行有效的融合,能够帮助“三全育人”体制积累更为丰富的实践经验。
1.行为逻辑起点差异
在以往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其主体是包含了处理学生各项事务的高校行政部门,而思政教育的主体是指高校的辅导教师和思政课程的教师,对于高校的辅导教师而言,其拥有管理学生日常行为和思想引导的双重功能,但这并不意味着辅导教师就是履行学生管理职责的主体,实际上是辅导教师根据行政部门所制定的一系列学生管理办法进行落实。简而言之,辅导教师是连接学生与行政部门之间的桥梁,并且,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辅导教师将会参与至整个环节,因此,具备了管理能力。从管理层面而言,学生管理工作的主体主要是指各个与学生事务相关的部门,辅导教师及学生都是参与者。学生管理工作主体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相关标准,强化管理过程的监督,优化管理体系,进而实现有效的学生管理工作。而思政教育主体的任务在于对学生日常事务进行管理,包含了学生的未来规划、心理健康教育等层面,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由此可见,学生管理工作与思政教育存在着逻辑起点上的差异。
2.育人侧重点差异
在“三全育人”的背景下,学生管理工作的主体和思政教育的主体呈现出边界模糊的现象,育人要素的协同和融合是新时期育人体制改革的必然走向,但并不意味着在融合过程中,各个育人主体要丢失原有的功能。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管理的方式由“他控”转为“自制”,管理的过程使得各主体之间变得更为协作,管理的目标也逐渐由单一转为多样化,但在众多转变的环节中,唯独管理的本质不会发生变化,最终的本质就在于治理,而对于思政教育主体的定义为:充当学生成才道路上的引导者。从这个层面而言,思政教育主体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要遵循严格的逻辑,并且其最终的本质要在引导作用上。由此可见,二者育人的侧重点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学生管理工作的相关部门主要是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通过各个层面的管理,实现约束学生行为的目的。因此,在管理实施过程中,对内容、过程等方面的问题,通过下达任务的方式进行解决,并且通过收集制度在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实现制度的优化。而思政教育本身就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在实施过程中,主要通过对学生日常的反映来体现,并且在整个过程中,更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但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思政教育主体的存在着双重甚至多重的职能,其中对学生日常的管理占据着极大的部分,对于其行政的能力或本职工作却不能投入过多的精力,而对于辅导教师而言,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的双重职责,会使其忽略教育者应具备的功能。因此,二者在工作形式上的理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面对学生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价值取向冲突、行为逻辑起点差异、育人侧重点不同以及工作理念的偏差等困境,高等教育机构需要构建两者之间一个更为紧密、协同的互动关系。
首先,要建立共同的目标理念。尽管两者在行为起点和侧重点上存在差异,但其最终目的都是引导学生走向成熟、独立和有责任感的成长路径。因此,管理部门和教育部门应共同制定一套融合的育人策略,强调既要有行为的约束,又要有思想的引导,使学生在遵守规章制度的同时,也能够进行深入的思想反思。
其次,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管理部门与教育部门之间应定期开展合作交流,共同研究和探讨如何更好地融合管理与教育,打破各自的工作边界,形成一个互补、协同的工作机制。例如可以由管理部门分享对学生行为的观察和分析,教育部门则提供相应的教育策略和方法,共同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有针对性的服务。
然后,充分发挥辅导教师的双重职能。辅导教师既是管理者,又是教育者,他们在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可以更为直接、有效地实施管理与教育的融合。因此,高校应加强对辅导教师的培训,使其在管理学生的行为时,能够结合思政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整。
此外,还须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鼓励学生参与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的相关活动,如座谈会、论坛等,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其真正成为管理与教育的受益者。
“三全育人”理念,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模式,为学生管理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面对学生管理工作与思政教育中存在的价值冲突和育人侧重点差异,强化此理念有助于解决这些困境,推动两者更好地融合。
在全员育人中,高校应认识到每一个员工,无论是行政人员、教师还是辅导员,都扮演着教育者的角色。学生在校期间接触的每个人都可能对其产生影响,因此,各部门应明确自己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责任和角色,通过培训、交流等方式,使全体员工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更为积极和正面。
全过程育人强调的是,从学生入学到毕业都应是一个连续不断的教育过程。为此,学生管理部门与思政教育部门应进行深度合作,确保管理和教育的连贯性。例如:对于违纪学生,除了给予相应的惩罚,还应组织他们参与思政教育活动,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实现真正的教育意义。
全方位育人意味着教育不仅仅是在教室进行的,更多的是在生活中、在实践中完成。学生管理部门和思政教育部门可以共同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既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也可以加深他们对思政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面对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间的价值取向冲突、行为逻辑起点差异与育人侧重点的差异性,构建一个高效的、互补的协同工作机制变得尤为关键。为此,优化整体设计成为迫切的需要。
首要任务是明确各自的核心职责与协同领域。学生管理的核心是确保学生的日常行为与校园文明有序运行,而思政教育的核心是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当两者交会的领域被清晰地划分出来,可以更有效地避免资源重复配置与功能重叠。
进一步,高效的信息交流和反馈机制是两大系统协同工作的基础。这要求学校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让学生管理部门与思政教育部门能实时分享学生的相关信息,从而做到快速响应与即时干预。
在此基础上,制定一套灵活的工作流程是至关重要的。当学生出现某种问题时,可以根据该问题的性质,快速确定应由哪个部门来处理,而其他部门则提供支持。例如:对于违纪行为,管理部门应当先行处理,确保校园的秩序,随后由思政部门进行深入的思想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同时,持续的培训与能力建设是确保两大系统有效协同的关键。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对思政教育有所了解,反之亦然。此外,学生问题的预防与干预策略、危机应对机制等方面的培训也应被纳入日常的培训体系中。
最后,高校应该鼓励跨部门的合作项目。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与社会服务相关的项目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加深了他们对思政教育内容的理解。
在面对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价值取向冲突、行为逻辑起点差异及育人侧重点的差异性时,创新二者融合的形式显得至关重要。为此,我们需要思考如何综合两者的优势,构建一个更为和谐、高效的育人模式。
核心在于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学生管理的实践紧密结合,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导向性、实效性和针对性的整体育人策略。考虑到学生群体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可以设计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如“校园文明行为周”“学生权益保护月”等,旨在将思政教育的内容具体化、生活化。
这些主题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思政教育的内容,更可以借此机会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制定校园行为规范,这样既能增强他们的规则意识,也能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此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也是创新的关键路径之一。可以考虑建立一个线上平台,专门用于发布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相关的信息、资料和活动。这个平台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空间,还可以为管理部门和思政部门提供一个实时反馈的渠道。例如: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反映他们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管理部门和思政部门则可以根据这些反馈及时调整工作策略,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循环。
更进一步,可以尝试将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的内容纳入学分制中,作为学生毕业的必修课程。这样不仅可以确保学生对这些内容的重视,还可以为学校提供一个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参考标准。
同时,学校应加强与社会、企业的合作,开展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的理解,还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
随着“三全育人”教育理念深入人心,高等教育机构逐渐认识到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的相互依赖和互补性。为了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两方面必须达到有效融合、协同合作,才能提供一个健康、有序、富有成效的教育环境。然而,面对两者间的价值取向冲突、行为逻辑差异及工作理念偏差,融合并不容易。解决的关键在于重塑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让双方在维护各自特色的同时,也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支持。强化“三全育人”工作理念并将其贯彻在实际教育中,不仅可以确保教育内容与形式与时俱进,而且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在此基础上,对高校的管理体制与思政教育内容进行全面优化,将为培养有理想、有能力的新时代青年奠定坚实基础。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