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湖南科技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陈红初
2015年国务院颁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出,“高校要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国家“双一流”建设方案的公布,为高校在一流大学建设、双一流学科发展、双一流专业的形成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会与可能,同时也对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一门兼具综合型和实用特色的专业,其设计实践与社会市场需求、生活密不可分,因此,建立适应“双一流”发展需要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培养模式,一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二是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育模式发展寻求新的突破口,三是给社会带来更优质的人才、项目和技能,四是减轻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提升就业质量。
本研究主要建构两大任务目标,一是构建“信息化、个性化、国际化”的教学模式,二是完善“创意、创新、创业”的育人模式,实现两者互补、有机整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化”教学模式以个性化教学目标为核心,在课堂管理形式上采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在课程构架设置上采用国际化的培育模式。一方面,为培养适应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满足新时期对国际化设计人才的需求,可以通过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积极为本专业学生与教师提供国内外高校的教学交流活动平台,也可采用短期海外学习的策略,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海外优秀线上课程学习的方式,获取第二校园的学分,让学生建立国际化的视野,体验一些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手段,以及感受不同国家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的异同。另一方面,通过积极引进具备全球化视野的教授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指导教师,并邀请世界有名的行业大师为学生进行教授讲课,使本校学生和教师能及时掌握专业前沿的最新动向,拓宽学生的国际化眼界。
完善“创意、创新、创业”的育人模式,重点搭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意+创新+创业”相互渗透的育人结构框架,应对、解决、优化和完善“三化三创”深度融合的育人模式。例如,首先,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实践实训以及校企融合等多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学生专业核心竞争力及创新创业能力;其次,通过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改革、师资水平提升、撰写教改论文、专业教学实践、对接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与训练计划;再次,依托实验实训基地、工作室、实践平台等进行产学研探讨平台建设,以此来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进行较为全面的实践创新。
根据上文提到的培养目标和任务,遵循以“信息化为手段、个性化为核心、国际化为目标”的原则,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创意、创新、创业的能力,实现在双一流视域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具体实施策略如下。
以“个性化”基础的人才培养是本教学改革研究的第一步,也是人才培养目标优化的核心,目标要体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育的目的是培育怎样的人,并希望这些人才能达到何种水平。在“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以学生个性化发展为核心,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条件,充分考虑本专业的特点。改革优化后的目标必须满足现代认识论和思维科学观,注重对人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应具备思想的“建构”功能,即学生不但要掌握并理解客观事物的方式,同时还要注重训练学生的创造性设计思维能力,以促进其个性化的成长。
就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课程特点而言,其实践课时一般占了总课时的60%以上,课外完成学时占总学时的1/2,也就是说,学生课后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在线上进行设计调研、资料采集以及制作与完善。由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的特殊性,学生大部分实践活动在课后进行,因此造成了学生课后实践与授课教师沟通不足,教师不能及时跟踪学生的设计进度等问题。如若依旧仅仅采用传统的课堂授课形式,会造成学生的知识输入少、完成效率低、资料采集过于局限等问题,而解决此问题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推进教与学实现“信息化”。“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融入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作与发展条件,其互动性强,师生沟通畅通无碍,数字化的评价体系更直观、全面、客观。
在全球化思想与要求日益发展的今天,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向打造具有国际化的影响力而努力迈进,高等教育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正在逐步由对外的人才流动走向对内的人才培养。国际化是“双一流”建设的目标和必然结果,其目标要求培养既具有中国情怀又具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人才。要实现一流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应依托现代化人才培养理念,紧扣社会发展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对专业教育思想、内容、方法等实施深层次变革,将“国际化”的理念渗透到课程、项目、教育、实践等各个领域,重点提升学生的国际化的认知水平、跨文化的交流能力以及全球化的意识胸怀。
为提升“国际化”教育的覆盖率,可强调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在地化,即在校学生不出国门亦能接触到国际性的高等教育,把海外优秀的、成熟的人才培养方法和中国高校的培养策略相融合,让更多学子不再受家庭背景、研学资金等因素的束缚,就能得到国际教育水准的培养。具体实施策略上,一方面,可以通过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培训、交流生、短期游学、国外学习实践、短期社团文化交流和学历提高计划等合作项目,并支持学校学生参与国外赛事和国际学术会议等文化交流活动来提升本专业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另一方面,积极拓宽本专业国际化发展的生存空间与应用领域,鼓励师生运用现代移动技术、数字化教学、大学慕课等先进手段,进一步实行线上与线下、虚拟与现实、长线与短线相结合的多维连线、多点开花的构建模式,以促进国际学习形态的多元化,这样的举措不仅可以克服国际化建设中受众人群不平衡、传播覆盖范围过小的困境,而且可以加强国内院校与国外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联系。通过以世界“双一流”学科建设为牵引,积极打造海外学术交流合作载体,与海外合作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为地方内的企业或单位培育国际人才,扩大本专业学生参加海外合作的机遇,通过建立和打造高质量、一流学科,进一步增加海外合作的参与度,以争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意、创新、创业能力。
“三化三创”是通过信息化、个性化、国际化的教学手段和目标,引导学生将课程中所学到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融会贯通到创新创业的具体实践上,培育具备创意、创新、创业意识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中,始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个性化教学情境创设,面向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兴趣与专长,在“三创”实践中不断实现与完善自我。本研究可经有关专家鉴定后向全校、全省乃至全国推广,从而促进地方本科院校视觉传达设计教育改革。将市场、就业、职业标准作为导向设置课程,达到全面提高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整体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加强专业核心竞争力及文化创新能力,以适应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对优秀设计人才培养的需要。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