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东四沟小学 柴佳礼
课后服务活动是家庭结构变迁及现代学校服务功能更新的结果,具有“准公共物品”性质,并能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减轻家长负担,提供综合育人体系和教育延伸服务,具体包括课业辅导、自主阅读、艺体活动等内容。课后服务活动模式在义务教育学校全面实施过程中,需实施“双减”重要内容。随着“双减”政策的全面推行,对于学校和学生参与兴趣,一些学校已总结出诸多较完善的课后服务工作模式,但一些学校还处于发展初期,要对课后服务活动经验进行总结,找出其中的问题,提出科学、系统及可行的建议。
从2017年起,教育部及国务院办公厅等部门先后出台文件,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小学校课后服务主渠道作用,鼓励各地各校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家长需求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同时,天津、福建、北京等地也纷纷响应国家相关政策,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关于中小学课后服务对象、实施范围、经费保障等方面的建议。
根据调查,目前我国中小学课后辅导工作还存在政策宣传不到位、权责不明、经费使用不规范等问题,农村非寄宿制学校教师工作压力与日俱增。政府和教育界应因地制宜,从立法视角来完善农村非寄宿制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提高农村非寄宿制学校治理水平。这一过程中,政府和学校应共同努力,健全有关制度,确保教师和学生课外活动的顺利实施。例如,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通过跟踪调查和评价问责来评价和监督课后服务,从而形成一个有组织的评价程序。此种形势下,我国农村非寄宿制学校需要对课后服务活动进行更加科学、严谨、合理、有效的评估。
首先,农村非寄宿制学校教师资源短缺、工作压力大。因此,如何合理安排好工作时间已成为许多农村非寄宿制学校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农村非寄宿制学校课后服务种类繁多,亟须进行分级。目前,一些农村非寄宿制学校在课后活动中存在教学职能缺失的问题,如分层辅导、分类管理及课程体系化等。
最后,各方主体的交流并不充分,需要进行统一和协调。大部分农村非寄宿制学校都希望引入社会力量,特别是专业的社会团体,而有些农村非寄宿制学校则想从政府获得更多资金。大部分学校在建立家长与教师交流反馈机制上仍有不足之处,学校可以考虑在家校合作的基础上进行更多的课外服务。
首先,以农村非寄宿制学校为单位组建教师团队。农村非寄宿制学校需组成科研队伍,开展课程资源开发工作,组织课后服务形式创新,完善课后服务评估方法,并促进教师在课后活动中进行深入性的思考。在不影响学校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学校教研室、教学办等部门要加强对学生的培养,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课后辅导资源。
其次,以学生为中心,整合教学资源。农村非寄宿制学校要根据学校地理位置、周边环境、生源及历史文化等特点,从学校自身内涵提升、育人理念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综合。
最后,农村非寄宿制学校要建立规范化的质量评价体系。各地学校要尽快制定课后服务的基础设施、安全标准,增加师资数量及质量,健全课后服务质量标准,以改善课后服务质量,恢复理想教育生态。
一方面,确定农村非寄宿制学校课后服务“准公共产品属性”。农村非寄宿制学校课后服务性质可以从服务对象、开展方式等方面来判断,判断出“准公共物品”的性质。在明确课后活动性质后,应依据“公共服务”基本原理,对其进行界定,制定相应制度、策略和措施,以提高农村非寄宿制学校课后服务教学质量。
另一方面,提高系统意识,健全课后服务系统。健全课后服务系统,除了要符合现实情况,还需要相应工作人员对系统含义有准确的认识,并严格遵循这些制度,全面推动课后服务工作。同时,农村非寄宿制学校要把握好课后服务品质提升需求,完善相关管理工作的整体要求,进而制定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措施,以提高相关人士对课后服务活动的认识,充分发挥其价值和功能,使课后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一方面,制订长期计划和课后服务管理标准。在实施课后服务活动过程中,计划是实现课后服务目标和效果的关键环节,提高课后服务活动质量是实现教育战略目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及促进社会阶段性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农村非寄宿制学校必须明确规划课后服务活动内容和管理规范,实现统一、规范的管理,并及时发现课后服务活动中的问题,使其不断完善。
另一方面,建立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动态评价模型。农村非寄宿制学校课后服务质量的定期评价,是保证课后服务活动质量的重要因素,学校和教育部门是评价学生课外活动的主体,而学生评价方式应该是以学生为主导或自愿进行的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应该以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在此期间应不定期检验。课后服务工作完成后,需要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和其他人员评估工作成果,如发现与预期目标不符的,将在一定时间内予以纠正。
农村非寄宿制学校课后服务活动应按照国家“双减”政策内涵及要求落实工作,重点关注农村非寄宿制学校学生家庭作业难度、数量,加强对学生作业质量和数量的管理。同时,要求学生作业难度设置要符合中小学生实际能力。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准确地进行分类指导,并根据不同教学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并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和思考。在布置作业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基础作业教学效果,科学地设计符合学生年龄层次、掌握认知能力的作业,指导学生在学校里进行基础作业。农村非寄宿制学校教师需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和能力,将其分为三个层次,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教学。同时,为了增强学校课外辅导工作的实效,激发广大学生学习热情,学校要在兴趣爱好教育方面进行优质课后辅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校兴趣爱好组织和社团活动中掌握一技之长。因此,农村非寄宿制学校教师应在艺术、体育等方面开设多种课程,以达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目的。另外,学校必须为开设有特色的班级,并能吸引学生主动参加,从而提高农村非寄宿制学校学生学习能力。教师要按照学校的教学大纲,开设有兴趣的选修课,以提高学生学习水平。例如,在文艺领域,农村非寄宿制学校可开设声乐、绘画、舞蹈等具有艺术特色的趣味选修活动,以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对艺术基本理论进行深刻认知,进而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综上所述,课后活动改善原因是学生参与方式发生了变化。在此基础上,农村非寄宿制学校教师要不断改进课后服务活动形式,以促进学生全面学习和成长。同时,农村非寄宿制学校发展时,要创新课后服务活动内容及形式,让学生在课后服务活动过程中获得个人发展,真正认识到学校课后服务与校外培训机构的不同,更好地发挥农村非寄宿制学校课后服务活动的主渠道作用,有效地构建高质量课后服务活动体系,构建崭新的农村非寄宿制学校教育生态圈。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