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广东省广州市华美英语实验学校 陈 沛
教育结果取决于教育的方式与方法,教师育人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业不仅可以真实地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具体情况,同时,作业也是一个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而从“双减”前的基础教育调查报告来看,广大教师以及许多教育界人士对基础教育阶段作业设计的诟病可谓不少,首先现阶段的小学语文作业没有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小学语文作业只注重重复的机械训练,最后小学语文作业弱化了教育功能中的系统性与整体性。而基于语文素养下如何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形式与内容,并由此真正地减轻学生压力,成为小学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针对“双减”政策以来依旧存在的作业设计的种种弊端,作为一名小学语文一线教师,必须基于科学的学习发展观,以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准确识辨学生在课堂上呈现的知识盲点,综合施策,力求科学应变,做到应需而为,设计有思维含金量的作业,对课堂教学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拓展学生的思维,真正实现学科育人的价值目标。
小学生的天性是玩乐,作业设计要从学生的天性出发,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只有那些充满刺激、有趣多变、形式丰富、寓教于乐的作业,才能激发他们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基于单元的作业设计应该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教师应该考虑学生的兴趣倾向,将单元视角、学生兴趣和核心素养有机结合,设计丰富而有意义的作业。
因此,教师需要将趣味化作业设计作为切入口,通过趣味化作业促进学生提高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以及对语文知识的好奇心。兴趣和好奇心是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新知识的最好教师,而小学生更是如此。如果学生对语文作业缺乏兴趣,这样就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产生厌烦心理,反而不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根据教育心理学以及业内研究理论和笔者在语文教学中的观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能帮助学生从原本被动的语文知识学习、语文作业完成转变为主动学习语文知识、自觉认真地完成教师布置的语文作业。正是因为兴趣和爱好的重要性,笔者在“双减”背景下设计语文作业时着重强调趣味性作业设计的重要性,从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课后复习内容和课前预习内容融入语文作业当中,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趣编故事:小学的许多课文非常有趣,可以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续编故事、改编古文,用多种形式学习课文。例如,学完《小狗学叫》,教师可以让学生续编小狗后来还会遇到哪些动物,发生怎样的故事?它最后学会了真正的狗叫声了吗?在学习《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带着学生改编古文,编一编、演一演,让“小小作家们”在改编、续编、创编的过程中感受文字的魅力。
情境作业:为了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作业设计可以创设多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提出的阅读要素是边读边想象画面。第一课的《古诗三首》——《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都描绘出大自然中明丽、烂漫的美丽景致。教师可以设置自主性的作业:喜欢绘画的学生请给诗配上明丽的风光画;擅长习作的学生可以将诗歌改写成清新的短文;热爱朗诵的学生,选择典雅的配乐进行诵读。因为有了单元语文要素的依托,作业成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展示平台。因为多了个性化的选择,形成开放的、优化的学习模式,学生经历复述、表演、比较、评论的历程,将读懂的表达出来,用语境还原的方式复活语言的生命,从而为丰富和提升学生的审美体验与感悟能力提供契机。
课本剧演一演:通过有趣的课本剧表演,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本,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比如,《曹冲称象》一课,就可以把作业设计成课本剧,让学生感受不同人物想出大象称重的不同方法,从而理解曹冲的智慧。课本剧的表演作业学生参与面广,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同时让他们的想象力也得到了提升。
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连环画制作:根据单元的目标、课文的故事性适当地进行连环画制作,既能考查和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又实现了语文与美术的结合,不仅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还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杜绝了作业的枯燥性。比如,学习了《蟋蟀的住宅》之后,可以画画蟋蟀住址的样子;学习《盘古开天地》时,也可以让学生通过画神话故事的插图讲故事。
作为人文性浓厚的语文学科,还可以有更加多彩的作业形式:一年级学生学了《小小的船》,可以学唱这首歌;三年级学生学了《昆虫备忘录》,可以在课后养养昆虫、观察昆虫,动手完成一份只属于自己的昆虫备忘录;五年级学生学了《摔跤》后,拓展观看《小兵张嘎》的影视剧或书籍,感兴趣的还可表演一段故事情节;学习了名著单元——《草船借箭》《景阳冈》,让学生试着做编导,与伙伴共同创编课本剧,关联作者的其他作品,形成群文阅读;探究了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可以来个春天的约会,自己规划,在家长的带领下实地春游。
由于以兴趣为指导的语言作业设计,其作业的重点并未放在学生的字词抄写、课文背诵方面,而是以学生的表演,学生的主动查找资料、主动探索、主动为课文的空白处进行续写等方式展开作业内容。因此,班级中的学生,无论是语文成绩优异,抑或语文的学困生,都能在多元化的以学生兴趣为指引的作业当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以及喜爱的作业内容,并积极完成语文作业任务。这也使得语言作业能切实发挥应有的效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收获快乐。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或者个人探究的方式,对课文的内容进行积极探索、查阅资料、自主思考等是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必要环节。在这些感情和资料的支持下,学生根据自己了解的知识点从自身的兴趣出发完成作业内容。这样的作业方式能令学生主动对课文进行探究,培养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
而在语文作业的表演、编写等环节,学生既面临着正确表述词语和表演情节发展的挑战,又能通过挑战来锻炼自身的口语能力、表达能力,学习原本生僻的字词,牢记生字词的读音读法以及生字词的表达含义。这与传统语文“教师教学、学生被动吸收”的方式相比,更容易加深学生对语文课文的理解,令学生真正理解语文课文想要表达的含义。
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布置不应当以教师的主观感受为出发点,反而应当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学习薄弱点,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础展开语文作业的设计。而我们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可以整合校内外多方资源,多角度设计作业,从而让作业设计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
课内外联系:语文课本内容只是一个引子,通过它我们可以引出更加丰富的课外内容。因此教师进行课后作业设计时,要立足于单元目标,注重整合校外资源。比如,学习了《我们的传统节日》后,引导学生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之后,收集传统节日的习俗、故事、诗词,举办班级传统节日集市,从而让学生在生活中弘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知识点的深化,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多学科融合:作业设计可以和音乐、美术、数学、英语、科学、体育等多个学科进行融合,让学生学会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完成课后作业。比如,学习了《花钟》后,教师可以布置科学观察作业,让学生观察不同的花开放时间的不同,状态也不同;学习了《咏柳》,学生对柳树的样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扦插种柳,柳树竟在3个多月长了一米五那么高,在不断观察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测量,还知道了柳树的种植方法。多学科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促进综合语文素养的提升。
生活实践联系: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要重视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选择一个季节的几种景物,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介绍家乡。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进行迁移,真正掌握知识。
之所以采用融合策略设计语文作业,是因为在“双减”前,笔者发现学生对语文教师设计的作业有天然的抵触情绪,在完成语文作业时主动性较弱,会存在被动完成或者敷衍了事的情况。这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部分学生尚不能认识到语文作业对完善自身语文知识体系,加深自身对语文知识了解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存在一定的叛逆心理,导致在面对“学生与教师”这一身份时会不自觉地抵触教师布置的语文作业。
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双减”政策的相关要求,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完成语文作业。无论是多学科融合,抑或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融合,将课内外进行连接,都能使得语文作业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学生对语文作业的深度思考,学生能体会到语文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的良苦用心,并从多个角度对作业进行深思,这样既能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又能激发学生从被动完成语文作业到主动完成语文作业的转变。
语文课程的重要作用在于其对学生思想的启发性,对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使学生拥有怀疑意识和合理批判事物的能力,并让学生具备一定的人文精神。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学习和了解的许多经典名篇,它所反映的是时代的特性。学生可以从语文课文中寻找到不一样的思考角度。
尤其是在新课改的推进过程中,“以人为本”成为小学语文学科在进行作业设计时的主要原则和理念,且倡导对学生的评价应当重视过程,由此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构建相关的评价体系。现阶段,对小学生语文作业完成情况的评价早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改当中也已经明确提出需要构建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体系,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还应当对学生的潜能发展给予充分的重视。在义务教育阶段,“五育并举”早已被提上日程,对小学生而言在面临较为繁重的课业负担的情况下,更应当借由具有人文特性的评价方式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提升其综合素养,使小学生得以个性化的发展。
如果无视学生的学习基础,只用同一把尺子来评价学生,只会让占大部分的中等及以下学生习惯于自己学习的平庸,从而失去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作业评价,应贯彻激励性、趣味性和互动性原则。
激励性:激励如桨,是学生前进的不竭动力,用赞赏的目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学生必将朝着你美好的愿想去改变。
通过赞赏激励的评语,学生看到的是教师送来的关切、爱护、真诚、尊重和信任,这如甘泉般的师情将沐浴着学生健康成长,达到教学和谐统一、师生共生共长的效果。
趣味性: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直观可感的形象图案,小红旗、大拇指、笑脸等直观图像令他们乐此不疲。在作业评价时,对错误的答案,我们可以先画个圆圈或者直角三角形,待学生订正正确后,加个笔画,将三角形化为小红旗,或将圆圈化为笑脸。这个过程,是学生享受收获小红旗或笑脸的自信过程,是纠正错误夯实学习的成长过程。
互动性:课程改革提倡作为被评价者的学生,要从评价的接受者进行思想转变,逐步把评价主动权转为参与评价的主动者,要做到他评与自评相结合。评价主体不再仅限于教师,而是拓宽为教师、学生、家长甚至社会的共同参与。评价形式更加多样化:自评、他评、互评,形成师生、生生、亲子相结合的互动评价形态,使评价更趋科学、客观、全面。在探讨性的作业中,我们要创设民主、自由、平等的评价情境,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各抒己见,在愉悦的互动评价中获得学生个性健康的发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要立足语文要素,充分发掘教材内涵,改革作业的形式与内容,变被动接纳为主动乐做,变单一读本为多彩童年,变枯燥抄背为巧思妙用,变固定课堂教学为广阔生活,真正做到“减负增效”。在作业设计的路上,我们正在努力设计出有温度、有内涵的语文单元作业,努力使我们的学生拥有一个丰富、美好快乐的童年!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