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课例研修促进地理教研组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

时间:2024-07-06

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 孔令惠

教育家博耶尔于1995年在《基础学校:学习共同体》中提出“学习共同体”概念,认为学校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建立起真正意义的学习共同体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之一。时长江、刘彦朝认为,学习共同体是学习者本人和学习者助学者组成的团体,学习共同体在持续的交流互动中逐渐形成紧密的关系。教研组一般是由学校一个学科不同学段教师组成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的专业学习共同体,是学校教学管理的基本单位。随着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实施,选考地理的人数增多,现有教师数量不足,新入职教师数量增多。新教师学历高、专业知识基础扎实,但是缺乏教学实践经验,甚至出现精心备课学生却“不接收”现象。教研组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阵地,借助教研组这一专业学习共同体,运用课例研修,能够增强组内教师间沟通、交流和合作,共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高。

一、加强教研组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的必要性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简称课标,下同)明确提出“积极建设地理教研组,逐步形成民主、互助、进取、分享的教研文化”,并指出教研组是教师成长的共同体,具备地理专业互助、地理教学互助和地理教学资源共享三大功能。与2011版课标相比,2017版课标在“教学与评价建议”中,提到教师要在继承传统教学优点的基础上,尝试运用问题式教学、实践教学、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方法等;从“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看,增加和调整较多,增加了国家发展战略、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等内容,注重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在“基本理念”部分关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强调自主、合作、探究……这些变化要求教师有较高的专业素养,需要教师备课时查找大量教学资源来设计教学实践活动。对地理教师而言,备课时间将极大延长。由于新教材的使用,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分析和探究教材。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需要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

学校教研组由教研组长、备研组长和学科教师组成,组长发挥学科教学引领和培养年轻教师的作用,学科教师经常观摩教、备研组长课程并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相互之间有很多的交流合作,关系亲密,构成教研组学习共同体(见图1)。在教研活动中,教师讨论知识点或章节教学经验、教学心得,或请专家讲座,或是观课、评课等,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教研组学习共同体体现人人是主体,且平等地参与活动,并能寻求组内成员的帮助,引导教师借鉴吸收他人的专业经验,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作出反思,增强自信心,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质量提高。组内教师主动和深度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收获研究、成长的快乐。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有必要加强教研组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

图1 高中地理教研组专业学习共同体构成

二、课例研修促进教研组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

课例研修以课例为载体,通过设定不同的研修主题,将参与研修活动的教师组织起来,打造教学团队,确定授课内容,明确研究主题,讨论教学目标,细化教学设计,观察课堂教学,彼此之间相互合作,进而修改和报告结果,完善教学过程。课例研修强调“三次实践,两次反思”(见图2),在这个过程中参与研修的成员形成共生共长、资源共享的教研组学习共同体。

图2 课例研修“三次实践,两次反思”示意图

教研组教师围绕一个主题或课堂教学,分别制定针对教师和学生的观察量表(见表1、表2)。教师边听课,边记录或课后看录像补充,在课后研修活动中大家各抒己见,给授课教师提出意见,授课教师进行反思再改进。经历过课例研修“三次实践,两次反思”的教师对理论的理解、运用和迁移及个人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和领悟都将上一个台阶,教师之间通过经验的交流、合作促进专业成长。

表1 教师课堂观察量化指标(宋颢教师设计)

表2 学生课堂观察量化指标(孔令惠教师设计)

在高中地理必修1“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一节课例研修中,在区研修员宋颢老师带领下,地理教研组的教师集体学习课标,提取本节的核心概念,理解本节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地位,还学习了《怎样做课例研修》一书中的“课例研修的理论基础”部分,加强对“最近发展区”等相关理论理解。在研修过程中教师的困惑集中在设问的思维能力构建方面,所以确定的研修主题为“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问题指向型的课例研修”,目的是提高教师的设问思维能力,使教师较为熟练地掌握设问的基本技巧,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在表3中,节选本节课中针对问题一的“三次实践,两次反思”,课例研修不是一个人的舞台,而是教研组围绕教学中的真实问题群策群力,增强团队教学理念和提高专业水平的共同行为。

表3 高中地理必修1“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三次实践,两次反思”(节选)

三、课例研修促进教研组共同体建设探索

(一)聚焦课堂——解决在教学中的真问题

课例研修是直面课堂教学真实问题的“精致化”研修。在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课“水资源协作开发与保护”一节研修中,教研组聚焦“创设真实问题情境的课堂教学”主题,设计高三复习阶段指向地理核心素养的真实情境下的问题导向教学。研修团队在第二次授课研修会议记录如下:

……

首先,高洁煌老师谈了她第二次授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思路和学案设计,其次说了她的困惑是如何更好地把收集到的素材整合成问题情境。

接下来大家进行了讨论。

孔令惠老师说:用南水北调这个真实情境很好,你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尝试着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按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和逻辑整合,收集到的有关南水北调的素材,在这个过程中你的疑问就是要设计的问题,用问题整合情境。

李兴波老师说:我觉得这节课高老师给的情境太过详细了,课上有的问题学生一看情境就能找到答案,显得设计的问题没有深度,是否可以把情境中涉及学生已有知识的语句删除掉,来引发学生深度思考。

宋颢老师说:情境承载着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考查内容,实现的是考查要求,试题情境中有问题,问题是由情境引发的,现实情境中的问题多是不良结构问题,比如,这节课中你用的是网上热度最高的一个新闻关于丹江口水库的水质。顺着这条线,可以引发进一步思考,丹江口水库作为水源地是如何保护水质的?水源地的保护经历是一个怎么样的过程?如此严格的水源保护措施库区周边如何发展经济等,这样的话你就把学习的内容整合成了学生思维进阶的学习链条。

团队还对情境修改进行了详细的讨论(略)。

研修团队共同建议:一切从问题开始,用“问题”整合相关学习内容,“问题”的设计要依托情境,将完整呈现问题和相应情境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和背景,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情境的前提下开展学习。

……

从上述会议记录中可知,课例研修给教师创设了一个自主、相互信任、共同商议的空间,聚焦于研修主题和课堂观察的真实教学问题,通过反思和持续改进,教研组成员不断解决课堂教学存在的真问题,提升教研组学习共同体的整体水平。

(二)反思改进——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真提高

课例研修的一般流程是学习、设计、教学、反思—再学习、再设计、再教学、再反思—继续学习、继续设计、继续教学、继续反思,并在学习中总结、提炼、升化。注重教师在实践中的反思与行动改进,尤其反思阶段是课例研修的重点,也是教研组教师提高教学效果最为明显的环节。在专家和同伴的帮助下,授课教师依据教学实录,观察记录和集体反思、研讨在课堂中的教学问题,不断更新理念,不断总结、提高技能,提升实践智慧。正如高洁煌老师参加完课例研修之后所写的:

虽然课例研修的过程是紧张而疲惫的,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得到众多经验丰富的前辈教师的指导,能够与他们针对某一类我在教学中常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并且得到纠正和改进,我感到非常的幸福,累但有所值,身疲而心不倦。感谢参与课例研修活动的每一位老师,感谢课例研修这一教师学习模式,让我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每一步都走得更加坚定而自信。

(三)贴近学情——促进学生活动真发生

满足学生需求,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探究活动是课例研修的内容之一。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问题解决能够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实现。例如,在高中地理必修1“土壤的主要影响因素”一节课例研修过程中,因自然土壤远离学生生活环境,课堂教学安排野外观察难度较大。团队教师结合课标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将学生引入室内观察,将探究活动设计成递进的问题链(图3),为学生思维进阶搭设平台,为学生提供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表现的机会。从学生自评量表统计结果(图4)中,可以看出课例研修团队设计的探究活动,更能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度,使学生学习更加充实有效。

图3 探究活动的问题链

图4 探究活动学生自评统计

(四)共享合作——促进教研组学习共同体的建设

教师学习共同体包括共同愿景、健全机制、开放共享与民主合作四个特征,与教研组的特点相吻合。学校高中地理教研组课例研修团队人员,由区地理学科研修员、教研组长、备研组长和一线教师组成。课例研修因课例使教研组的教师集体观课、研讨,大家分工协作,发挥各自优势。在平等的研究氛围中,团队成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相互尊重,敞开心扉,大家不仅从课例本身获得技能,还从同伴那里获得启发和教益,课例研修促进了教研组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正如李月娇老师在参加课例研修总结时说:“课例研修为我们搭建平台,给我们成长的机会,通过参与研修过程,听各位教研员的点评,不止收获了一节课,而是几节课的成长。”

四、结语

课例研修使高中地理教研组团队学习、研究氛围浓厚,是学科教研组建立高效学习共同体的重要途径。在学习共同体建设过程中,参与教师能够更多地思考和改进课堂教学问题,更加关注学生的习得以及同伴的互助。通过不断的坚持和改进,高中地理教研组学习共同体经过研修更多的教学重难点,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