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孙曙光
不变即万变——论维特根斯坦“遵守规则”之规则的主要特征*
孙曙光1,2
(1.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 100089;2.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规则及规则的遵守问题是后期维特根斯坦的重要哲学思想。规则主要特征为一致性、实践性、开放性和不确定性。这些特征既相互依存,又与语言游戏息息相关。一致性是实践性的前提;实践性导致了开放性;开放性导致了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规则和意义的本质,体现了生活形式的多样性和家族相似性。规则的一致性是语言游戏的基础;规则的实践性是语言游戏的必要条件;规则的开放性是语言游戏的必然结果;规则的不确定性是语言游戏的本质。
维特根斯坦;遵守规则;规则的特征;语言游戏
维特根斯坦是西方声誉卓著的哲学家,是现代语言哲学的重要奠基人。在近代西方哲学从“认识论”转向“语言论”过程中,“弗雷格等人开始了语言转向,维特根斯坦完成了这一转向”[1]19。规则以及规则的遵守问题是维特根斯坦后期重要的哲学思想,记录在其代表作《哲学研究》之中。学界关于规则的研究多聚焦于对“遵守规则的悖论”(Rule-following Paradox)的解读[2][3]和消解[4][5],然而对规则的特征和规则的本质的研究却不多见。规则具有哪些主要特征?规则的本质是什么?这些特征与语言游戏有何关系?本文不探讨前辈学者们已经关注过的研究热点,而是从《哲学研究》原著本身入手,去思考上述几个问题。
在《哲学研究》中,维氏所持的语言观是游戏论(language-games)。在语言游戏里,意义不是说话时头脑中闪过的可自省的抽象概念,也不是语词所代表的具体实物[6]528。语词与游戏中的棋子一样,其意义体现在它在游戏中的功用。有学者指出,维特根斯坦的“意义即使用”反映了《哲学研究》中的确定性思想[7]24,也有学者从“家族相似性”的角度探讨了语言游戏的确定性,认为语境决定论也是源自一种生活形式的确定性[8]97。后期维特根斯坦也许并未停止追求确定性[7]24,但是,对遵守规则的重新解读后,我们发现语词的意义和用法规则体现在具体的语言使用环境(即语境)中,具有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规则和意义的本质。本文首先介绍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概念,然后着重论述规则的四个特征。
语言游戏、生活形式和家族相似性是维氏后期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概念。
语言游戏是维氏的语言观,是指与相关活动交织在一起的语言运用、语言活动、语言实践[9]113。语言游戏的德语原文为Sprachspiel[10]8§7(1),德语中spiel比game的含义要广,它可指“玩”“做事”“某些活动”等[11]129。汉语中的“游戏”是指“娱乐活动”或“玩耍”[12]1 525-1 526。因此,将Sprachspiel译为“language-game”,再译为“语言游戏”是一种误导。维特根斯坦认为,说话就是活动,是一种生活形式(form of life)[10]15§23。说话与游戏活动一样,是一种复杂的现实活动或实践,这与踢足球类似。如果说足球意义体现在球员按照规则进行传球和踢射活动,那么语词的意义体现在人们按照规则进行的语言活动之中,即语境中。我们在语言中用语词玩游戏[13]91。
生活形式是维氏的世界观。他认为世界=生活形式,人们所生活的世界就是经由他们的概念框架或所使用的表现手段所构造出来的世界,“不存在常人所理解的独立于其所使用的表现手段或概念框架的世界”[14]155。语言游戏和生活形式之间的关系是:语言游戏根植于生活形式之中,受其制约。想象一种语言就是想象一种生活方式[10]11§19。语言不能脱离说话者所存在的现实世界,规则也同样如此,存在于生活形式之中。语言的意义不在语言内部,而是立足于生活形式中,离开了实际生活,语言就没有意义。
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s)是语言游戏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之所以称之为游戏是因为它们具有某些共同的特点,而不是它们必须具有一系列特征。正如一个家庭的成员之间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彼此的相似点和相似度有所不同,各成员之间“既像又不像”。语言的规则和语词意义也是这样,语言用于不同的情景就会“遵守”不同的规则,有着不同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语言游戏之间、一个语词的多种不同用法之间只存在家族相似性。
1.个体内部的一致性
个体内部的一致性是指,人们遵守一条规则就意味着每一次按照它而进行的行动都是相同的。例如,按照公式2n-1来正确写出序列1,3,5,7……时,每次做出的是相同的行动。活动在“一致的”情况下重复。如果没有任何重复,那就不可能有规律性,也不存在遵守规则,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只一次遵守规则”[10]87§199。如果他每次都做不同的事情,那么人们不会说他在遵守规则。
2.个体之间的一致性
个体之间的一致性是指,人们有一种共识:一个词只用于某些场合,不能用于其他场合。正是这种共识使这个概念具有稳定性。人们称为“度量”的,也是由度量结果的某种稳定性来决定的[10]95§242。例如:“尺”是长度单位,1尺=10寸≈33.3厘米。这是当今人们所公认的、能够达成共识的,因此“尺”这个概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根线的力量不在于其中一根纤维穿越了整条线,而是许多纤维互相重叠。”[15]58许多个体对某一规则认识的“互相重叠”才能形成一股稳定的力量,这种“互相重叠”的共识是“玩”语言游戏的基础,否则人们就会陷于“鸡同鸭讲”“夏虫语冰”的尴尬境地,无法沟通。
生活在同一个生活形式之中的人们在一些非常基本的事项上的认识通常是一致的。应用规则之所以一致,“不是意见上的一致,而是生活形式的一致。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不仅包括定义上的一致,而且也包括判断上的一致”[10]94§241。例如:人们对什么是“红色”有一致的认识,因此,当一位女士说“我想试穿这款红色的裙子”,商店售货员马上就知道是哪条裙子。“只有存在着一种对路标的固定用法或习俗,一个人才能按照路标走。”[10]86§198
人们要遵守规则,首先必须对什么是规则以及遵守规则的标准有一致的认识。对于如何才算是遵守规则,维特根斯坦并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他不主张对这个问题进行抽象的、思辨的理论探讨,而主张参与到语言游戏之中,通过自身实践活动,去理解什么才是遵守了语言规则。语言规则不在于解释和说明,而在于参与和应用,这就是规则的实践性。
1.语言理解的实践性
我们是什么时候知道一个词语的意义的呢?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下,我才会说“现在我懂了”。对于维特根斯坦来说,语言的理解并不是一个内在的心理过程[10]67§154,而是一种外在的行为实践。语词具有意义,其使用规则就如同游戏规则一样,都是从语言游戏中生成的,语词的意义是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用法。例如:当一个人说“饭吃了吗?”听者会很自然地将其理解为“你吃饭了吗?”使用语词的经历,以及获得这种经历的“此情此景”使人们理解了语词的意义。“理解一个句子就意味着理解一种语言。理解一种语言意味着掌握了一门技术。”[10]87§199“掌握一门技术”实际上就是强调语言使用是一种人类行为,具有实践性。
2.语言习得的实践性
我们是如何习得语言的?是在实践中。正如“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服从规则中掌握规则”那样,我们是一边进行语言游戏活动,一边了解语言游戏规则,从而习得了语言。这是日常生活形式中的一种习惯,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自然进程[11]132。“教孩子说话不是讲解,而是训练。”[10]7§5掌握一门语言不依靠解释和说明,而是通过具体的训练和实践活动实现的。正如我们通过教育或训练(education/ training)学会了公式(如y=x2),通过教导,通过使用公式,我们掌握了公式的含义。
遵守规则与服从命令类似。人们通过训练学会了服从命令,也是通过训练学会了遵守规则。规则无需解释,只需按照习惯行动。例如:当别人向我问候“How's it going?”,我不假思索地回答“Pretty good!”,而且我知道这样做一定是符合礼节的,但此时我并未想为什么这样做是对的。“当我遵守规则时,我别无选择。我盲目地遵守规则。”[10]92§219此时存在的只是语言活动和生活形式,理性退居到次要地位。
1.语言系统的开放性
维特根斯坦认为,在语言游戏论中,规则并不是静态的、一成不变的。规则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一旦经验中不曾有过的新事件出现,人们就会自动采取相应的行动来应付,填补缺少的规则。例如:新的语言形式不断产生(如“小鲜肉”),而另外一些则逐渐变得过时而鲜被提及(如“红卫兵”)。再如:每一年牛津英语词典都会收录一些新词。2016年,牛津英语词典收录了包括“脱欧”在内的1 500个新词。Brexit在词典中的释义是NOUN, a term for the potential departure of the United Kingdom from the European Union(2)。牛津英语词典的高级编辑菲奥娜·麦克弗森(Fiona McPherson)说:这个词填补了“我们语言中的空白,它所描述的现象越来越重要”。
2.开放性的原因
语言规则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可变性,这是因为社会大环境(如制度、道德底线、判断好恶的标准)会对语言产生影响。许多旧有的语言随着制度和各种判断标准的改变而发生改变(如“小姐”称谓意义的演变),甚至于消亡。这种变化来自于公众“自发”的运用,而不是行政命令。由旧转新的过程不是一时之间或者一天之间达成的,而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渐达成的。当变化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所积累的元素会产生一种新的风格,而这种新的语言游戏风格将很自然地被大家所接受。例如:上文提到的“尺”是中国古今都有的长度单位,但内含的实际长度却不一样。战国时,一尺大致相当于现在的23厘米左右。因此“邹忌修八尺有余”,其身高大约在1.84米左右。人们在使用语言时产生习惯,习惯渐成规则,从而逐渐确定下来。
规则具有不确定性,这是规则的模糊性。规则能够使用的前提必须是周围的条件保持不变,并且人们有能力识别并依据这一条件去行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举一反三”,例如:我们向孩子展示黄色物体教给他们“黄色”,此时,我们也期望他/她能够识别使用“黄色”一词的其他场合。
1. 意义的不确定性
字典中所列的词的含义只是体现了其具体使用的各种概括。词的使用规则由具体使用所决定,而具体使用情况千差万别,因此具有不确定性。例如,“想”有4条基本义:(1)“开动脑筋”;(2)“推测”;(3)“希望”;(4)“怀念”[12]1376。在日常生活中,它到底为何意,要看具体情况。
词义具有概括性,这种概括性就是维特根斯坦所说的家族相似性。每个词都反映的是客观现实的共同特征而舍弃了个别特征。例如“苹果”这个词的意义,不是表示具体的红苹果、黄苹果、绿苹果、甜苹果、酸苹果……,而是对各种类别(各种颜色、各种味道、各种形状、各个品种、各个产地……)苹果共同特征的概括。
能够领会这种概括性并非轻而易举,而是要通过大量的实例。例如,数学老师通过给出具体的例子训练孩子应用“加2”规则,或者英语老师举例讲解正在进行时。不管老师提供多少例子,始终不能穷尽,最终孩子都必须独立面对新的情况。换句话说,孩子们必须要懂得掌握了规则意味着将其正确应用于老师提供的例子之外,而这时他们才知道如何应用规则。
2. 解释(interpretation)不决定意义
除逻辑和数学规则之外,其他规则大可做出不同的解释,因此,对于规则的应用经常会产生争执。解释是维特根斯坦“遵循规则的悖论”(3)[10]87§201产生的原因:我们有这样的误解——我们通过解释掌握规则。还是上文“想”的例子,我知道“冥思苦想”和“朝思暮想”中的“想”分别是“开动脑筋”和“怀念”的含义;而“我想他不会来”和“我想去他那一趟” 中的“想”分别是“推测”和“希望”的意思。我之所以知道其含义,不是因为曾经有人这样教过我,而是因为“想”的意义体现在生活形式之中,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是习俗。
通过这个悖论,维特根斯坦想要表明的是,掌握规则的方法不尽是解释,因为,我们依照这条思路提出一个接一个解释,就仿佛每一个解释让我们至少满意了一会儿,可不久我们又想到了它后面跟着的另一个解释[10]87§201。规则的掌握表现在我们称之为“遵守规则”和“违反规则”的实际情况中。再如,我知道路标的含义,不是源于人们对路标的解读,其意义是社会的规约。因此,解释不决定意义,它不是掌握规则的必要条件。日常的语言具体使用是语言具有意义的原因[16]288,维特根斯坦不否认我们有时通过解释理解了词义,但不是理解所有的词义都是通过解释[16]286。
语言现象立足于规律性之上,立足于认识一致、行动一致之上。人们对语词的用法、语言规则的看法一致,这一点对于语言的存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语言赖以存在的基础。“当然只有当一致性存在时,我们才能玩这种语言游戏。”[17]83
语言使用需遵循一致的规则,否则就不能进行正常交际,语符也就失去了意义。个体之间的一致性意味着“不可能‘私下地’遵守规则”[10]87-88§202。遵守规则绝不是私人活动。规则的一致性要求人们在语言使用中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它约束人们不能随意使用语言。只有这样,语言具备了理解和交流的基础,并为以后无数次的语言实践提供了依据。
遵守语言规则是人类行为和实践的一部分。规则并非人为制定,而是在游戏中自然生成,是在进行语言游戏的过程中不断向我们显现出来的。通过参与语言游戏,通过自身实践活动,人们理解了什么是遵守语言规则。语词的意义包括其使用规则和具体使用两大要素;使用规则指语词的各种定义及典型例句,具体使用则包括使用的目的和语境等其它语言游戏要素。维特根斯坦认为,在决定意义的这两大要素中,具体使用是首要的,使用规则是次要的。使用规则由具体使用决定。不仅语言无法脱离生活,语言的意义也无法脱离它们的实际使用[18]。在实践中习得语言,在实践中理解语言,语言游戏才成为可能。
规则总有它的适用范围,适用于某个场合的规则可能完全不适用于另一场合。“一个词的应用并不是处处受到规则的限定的。”[10]44§84事实上,不是每时每刻都存在着支配那一时刻语言实践的精确规则。语言用法的某些部分当然由精确规则支配,这是惯常的可预测情况。但是语言并不只限于这种用法。在新情况下或为了全新地表达思想时,人们便会制造出以前从未有过的句法和语义形式。例如:“蓝瘦香菇”不是一种“菇”,而是指“难受,想哭”。
语言就是生活形式,未知的生活中常有超出现有规则限制的情景,“语言规则发生变化”才是“永久不变的真理”,是语言游戏的必然结果。语言不是固定的系统,即使是相对稳定的语法系统也是变化的。例如:高中语文课本中有一篇文章选自吕叔湘的《语言的演变》。其中提到,古汉语中“君美甚”相当于现在的“您漂亮得很”,当中必须用个“得”字才符合现代语法。从“君美甚”到“您漂亮得很”是语法演变最好的例证。
有些时候,人们“随意地”玩着一些游戏,或者“边玩边修改规则”。网络用语“城会玩”便是一例。教育部、国家语委在京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6)》,“你们城里人真会玩”入选2015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原本意思是讽刺某些人做的事情常人无法理解,后来就变成了朋友之间互相调侃的一句话。语言规则时刻变化,正是规则的这种开放性导致了规则的不确定性。
维特根斯坦认为,意义即用法。语词的各种用法间只存在家族相似性,不存在语词的精确定义,所以说不确定性是语言游戏的本质。规则在具体实践中所形成的张力导致了语义的不确定性,脱离具体使用的语境,词句便没有确定不变的意义。例如:在维特根斯坦所举的写数列的例子中,“Now I can go on”这句话可以指他想到了公式。前提是他学过公式,也用过这个公式。在写数列这个场合下,“Now I can go on”意为“我想到了公式”。但在大多数情况下,“Now I can go on”并非此意。例如,After a long walk, I took a rest. Afterwards I said “now I can go on”.在这句话中,“Now I can go on”的意义是确定的,是指“我可以继续走了”。
一旦融入具体语境,语词的意义就可以确定了。因此,规则的不确定性致使规则的习得必然依赖于具体实践。要想知道语词的意义,就必须要了解它所使用的语境。例如:“I can walk.”可能是指“I have time”,也可以指“I don’t have to take a bus”,也可以指“I have energy to do so”。由此可见,语言游戏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即使是司空见惯的简单词句,不同场合下的意义也是各有不同。
语言规则的实际应用是不断变化的,其不确定性意味着“不变”的规则是“万变”的,因为,语言所对应的世界,或者说生活形式,是千变万化的。可以说,规则的不确定性体现了生活形式的多样性和家族相似性。
规则具有一致性、实践性、开放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这四个特征均与语言游戏息息相关。规则的一致性是语言游戏的基础;规则的实践性是语言游戏的必要条件;规则的开放性是语言游戏的必然结果;规则的不确定性是语言游戏的本质。这四个特征本身环环相扣,互相依存。规则的一致性是实践性的前提;规则的实践性导致了开放性;规则的开放性导致了不确定性;规则的不确定性体现了生活形式的多样性和家族相似性;规则的不确定性致使规则的习得必然依赖于具体实践。维特根斯坦曾把规则比喻成轨道:“数列的开始部分就是一段看得见的轨道,轨道铺向无限,不为人们所见(无形地铺向无限的有形的轨道)。”[10]91§218无限长的轨道就是规则的无限应用,无限应用就有无限种可能,规则究其本质,不是一成不变的。
致谢:本文的撰写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刘润清教授的《语言哲学》课程,感谢刘教授在文章撰写过程中的鼓励、指点,以及对文章提出的宝贵修改建议。
(1)本文对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原文的引用采用页码加节号(§)的方式,此处意为第8页第7节,以此类推。
(2)该释义出自在线牛津英语词典,参见网址https:// en.oxforddictionaries.com/definition/brexit
(3)如果每一个行为都是符合规则的,那么每一个行为又都是违反规则的。
[1]陈嘉映.简明语言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焦卫华.语法、规则和生活形式——后期维特根斯坦遵守规则悖论解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147-150.
[3]Kripke, S. A.[M].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2.
[4]蔡焱.维特根斯坦的“遵循规则”及其教育启示[J].学术论坛,2014(10):13-17.
[5]Smith, L. Wittgenstein’s rule-following paradox: How to resolve it with lessons for psychology [J]., 2009(27):228-242.
[6]Searle, J. Insight and Error in Wittgenstein [J].2016(6):527- 547.
[7]胡雯.从维特根斯坦的“意义即使用”观看《哲学研究》中的确定性思想[J].外语学刊,2017(4):24-28.
[8]蔡祥元.语言游戏确定性的根源——对维特根斯坦“家族相似”概念的再澄清[J].现代哲学,2016(6):94-98.
[9]江怡.维特根斯坦——一种后哲学的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10]Wittgenstein, L.[M]. Oxford: Wiley-Blackwell, 2009.
[11]王寅.语言哲学研究:21世纪中国后语言哲学沉思录(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1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3]Lycan, W. G.[M]. London: Routledge, 1999.
[14]韩林合.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解读:上、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15]希汉.维特根斯坦:抛弃梯子[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16]Verhenggen, C. Wittgenstein’s Rule-Following Paradox and the Objectivity of Meaning [J].2003, (4): 285-310.
[17]涂纪亮.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18]徐大建.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实质[J].河北大学学报,1994(2):15-19.
2017-11-16
孙曙光(1978- ),女,吉林公主岭人,副教授,博士生,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外语教学。
10.14096/j.cnki.cn34-1044/c.2018.01.20
B089
A
1004-4310(2018)01-0099-0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