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张 萌
科举制与戊戌变法败因探析
张 萌*
(陕西师范大学 政治经济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戊戌变法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最重要的变法运动,它的失败引发了百年来国内外学者的不断讨论与研究。过去的研究大多将失败归结为资产阶级经济基础薄弱或是维新派政治上的软弱等原因。从科举制视角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可以为戊戌变法研究提供新的角度。
科举制;戊戌变法;康有为
科举制作为在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社会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制度,经历了从隋朝到清朝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它的影响也突破了选拔官吏的范围,扩展并渗透到了封建君主专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研究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社会,绕不开科举制,而作为在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社会发生的一场变革,戊戌变法也注定无法避免科举制的影响。以科举制作为切入点,可以将影响戊戌变法失败的主客观因素全面地、系统地纳入研究过程,对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戊戌变法作为近代中国在民族存亡危难之际由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知识分子们掀起的一场救亡图存的变法运动,它的失败引发了百年来国内外学者的不断讨论与研究,而1998年8月由中国史学会和北京大学联合举办的戊戌维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成为了学术界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研究的划时代分界线。
1998年之前,无论是梁启超本人,还是近代有名的史学家萧一山和陈恭禄,都简单地将光绪帝的软弱无权作为戊戌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随着历史的发展,革命史观和阶级斗争史观统领学术研究,戊戌变法的失败也被“一刀切”地归结于“坚持改良主义、脱离人民群众和反封建不彻底”等概念化的原因。改革开放以后,在实事求是学风的引领下,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研究开始迈向了新的阶段。1998年戊戌维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召开以后,戊戌变法的研究进入了“百家争鸣”的发展阶段,学者们从社会学、心理学和政治学等其他学科视角出发,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进行了全方位的、多视角的分析和研究。一部分学者从社会文化、社会氛围和社会心理的视角,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吕明灼认为,是维新派“浓厚的儒学情结”导致了变法的失败;雷颐提出,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两者的结合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使得任何向外国学习的改革都十分困难。另外一些学者运用西方理论从制度的视角进行了深入分析,相关的研究包括朱仁显、李凯和卢碧珍共同的研究成果《戊戌变法失败原因新探:一个路径依赖的视角》,史成虎与王兴波合写的《历史制度主义视域下戊戌变法失败的反思》和史成虎于《山西师范大学学报》发表的《新制度主义视域下戊戌变法失败的反思》等,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独特的研究视角,把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研究逐步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本文以科举制为切入点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而作为一场改革,要取得成功,改革派的力量就必须足够强大,足以抵抗保守派的力量,否则,改革就必定无法成功。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之一就是改革派与保守派的力量严重失衡,封建君主专制势力过于强大,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
(一)科举制巩固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政治基础
科举制度实现了官僚队伍的知识化。科举制度作为选拔官吏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阶级网罗了一批优秀人才,这些优秀人才被官僚机构所吸收,充实和强化了国家统治机器。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官吏,有着较高的知识水平,能够准确理解上级传达的政令,保证中央政令的畅通,有利于提高行政效能。同时,科举制源源不断地选拔优秀人才,促进了官员的新陈代谢,使在职官员有了强烈的危机意识。
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阶级基础。科举考试面向社会,人人都可以“怀牒自进”,实现了不同阶层在入仕道路上的机会均等,生员(1)数量也在不断扩大。清代生员数量庞大,顾炎武这样描述道:“合天下生员,县以三百计,不下五十万人”[1]21,而这只是清初的生员数量。在清朝末年,即19世纪,包括生员与监生(2)在内的的绅士(3)阶层人数继续扩大,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表1 19世纪后半叶中国绅士人数(4)
可见,清朝末年,中国绅士阶层人数与全国总人数的比例大概为1:250,也就是每250人里面就有一位是受过科举教育的绅士,说明清朝末年的绅士人数比例是比较高的。这样高比例的绅士阶层就形成了清朝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庞大的阶级基础。
(二)科举制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历史中,儒家思想作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成为中国封建君主专制文化的主流。由此可见,儒家思想与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那么,科举制作为维持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必然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用儒家思想武装广大绅士阶层的头脑。“科举制度的确立,使儒家文化具有了法律、制度的效力。”[2]155
科举考试的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体。唐朝列入科举考试范围的九部经典和三部兼经,九部经典分别是《诗》《易》《周礼》《书》《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毂梁传》,三部兼经分别是《论语》《孝经》《尔雅》。北宋时期,《孟子》被列入兼经范围,所以考试范围共有十三经。在元朝,把《周礼》与《仪礼》排除在考试内容以外,考试内容由十三经变为十一经。到了明朝与清朝,虽然考试内容没有太多变化,只是在儒家经典的注疏使用上把程朱理学的注疏当做唯一标准。纵观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一千多年来都是以儒家经典作为主体,并且通过不断改变对经典的注疏,强化对考生的思想控制。
(三)科举制扩大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
科举考试的对象是全社会,对一些特殊群体有特定要求,如:“童生应试,必须有廪保,以在学中之廪膳生为之,所保者有四项:身家清白,娼、优、隶、卒之子孙不得应试;并非冒籍;并无匿丧情事;无枪替情事。”[3]3-6但总而言之,科举考试的招生范围还是很广的,可以说对各个阶层都比较平等。这样就给了下层民众进入上层的机会,刘海峰教授明确指出:“科举还造成了一定范围的社会阶层流动,相当多的中层或者出身于中下层家庭子弟实现了‘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的梦想。”[4]28下层平民通过科举考试,努力夺取功名,提高自己社会地位。何炳棣对清代进士的出身状况做了一个较为详尽的统计,数据见表2:
表2 清朝进士的社会成分[5]113
表2中可以看出,清代进士出自A类家庭者,即三代没有获得一个初级功名、未曾有官职、官衔,占总人数的30.2%;出身B类家庭者,即三代已经产生一个或多个生员,但是没有更高功名或官职,占总人数的12.1%;出身C类家庭者,即上三代获得一个或更多较高的功名或官职,占总人数的57.7%;出身D类家庭者,即上三代获得一个或者更多三品及三品以上官职的,占总人数的5.7%。何炳棣把A类、B类归于平民阶层,就可以知道,清代进士有42.3%出自于平民家庭,将近一半的比例。由此可以看出,科举制在促进社会阶层流动方面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创造了稳定的社会条件,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科举制巩固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政治基础、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扩大了 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有力地壮大了封建君主专制势力。与封建专制力量相比,资产阶级作为新兴出现的阶级,仅仅在经济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难以深入触及在科举制牢固护守下的君主专制政体,故动摇封建专制统治也就难以实现。
戊戌变法的失败,有着改革派与保守派力量差异悬殊的客观原因,也有着维新派策略失误、思想局限等主观原因。维新派作为在科举制下首先觉醒的一批知识分子,虽然有着变法图强的先进思想,但也无法避免科举制所带来的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他们有着科举制下的知识分子所固有的弱点。
(一)科举制下的知识分子弱点之一:严重脱离实际
科举制下的知识分子整日埋首故纸堆,研究儒家经典,满嘴之乎者也,重理论,轻实践。另外,科举考试的形式在清朝越来越走向僵化,高度程式化的八股模式,使得知识分子多注重形式技巧,文章里很少有真知灼见,很少有自己的思想。这两点原因使得科举制下的知识分子往往显得理想主义。他们黯于世事,疏于政务,书生气十足。维新派也未能免俗。他们缺乏政治经验,以为只要实行新政,就能使中国“三年而宏规成,五年而条理备,八年而成效举,十年而霸图定”[6]200。日本的明治维新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改革派已经掌握了实权,他们有实力去进行改革。但是中国的知识分子没有很好地认清中国政治形势,认为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就能高枕无忧,最后导致了变法的失败。中国知识分子的脱离实际在维新派身上很好地体现了出来。
通过康有为的经历,我们可以判断,康有为是一个热爱儒家经典、深受儒家思想和科举制影响的人,虽然以后他在接触了一些西方新事物,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现状之后,义无反顾地提倡变法,学习西学,废除八股。但是,科举制、及其包含的儒家思想还是深深地烙在了他的思想深处。
(二)科举制下的知识分子弱点之二:因循守旧
科举制以儒家经典作为考试内容,而儒家经典中总是提倡“述而不作,信而好古”[7]51,今不如昔和所谓圣人之言天经地义、是不可移易的真理等等思想,长期禁锢着人们的头脑。科举制下的知识分子长期受封建君主专制思想的束缚,以孔子为信仰,以圣经贤传为正统,认为“我国家之学,五帝三王之所贻,列圣之所植”[8]493,神圣不可侵犯。就如鲁迅所说:“每一新制度、新学术、新名词,传入中国,便如落在黑色染缸,立刻乌黑一团,化为济私助焰之具。”[9]480而作为先进知识分子代表的康有为,也犯了这个错误。
康有为出生在一个典型的封建君主专制官僚地主家庭,从小耳濡目染的就是儒家文化。康有为从小接受的是一整套封建君主专制正统教育,又受祖辈、父辈的影响,所以幼年时期“便有志于圣贤之学”,开口闭口不离“圣人”二字,于是乡邻们便给他取了个绰号“圣人为”[10]60。他酷爱读书,其中包括大量儒家经典,他这样写道:“公(指祖父)日夜摩导以儒先高义、文学条理,始览《纲鉴》而知古今,次观《大清会典》《东华录》而知掌故,遂读《明史》《三国志》。(是年)六月为诗文,皆成篇。于时,神锋开豁,好学敏锐。”[11]110他从十四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之后于1876年、1882年、1886年多次参加了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取得功名。
《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主张变法的理论书籍之一,他把自己的理论借孔子之口说出来,这本身就表明了他对孔子的信仰,表明了他对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抱有的期望。另外,康有为将选举说成是孔子所创,将西方进化思想引入儒家今文经学的公羊三世说;把中国古代民本君末思想和汉代议郎制度等比附西方的民权民主制度。这种“西学中源”的行为,深刻地体现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守旧性,维新派也不例外。这种“守旧”,不仅使《孔子改制考》没有发挥它应有的理论指导作用,还向世人暴露了它的软弱性。
(三)科举制下的知识分子弱点三:排他性
“在近代,民族危机感是改革的先声,新知识分子集团是新政治势力的先导,而新知识分子集团的形成则靠西学来启蒙,来推动。”[12]435由此可知,彻底学习西学的重要性。但是,维新派在学习西方时只学习它的经济、文化制度层面,而没有涉及到最根本的政治制度,学习得不够彻底。究其原因,科举制的影响不可忽视。科举制的考试范围被限定在儒家经典中,同时,各朝代的中央政府会编纂对儒家经典的相关注疏文集,并指定为固定的注疏,考试答案被限定在这些官方注疏范围内,考生不能有自己的思想,否则就是违背经典,必定名落孙山。科举考试这种固定的、死板的过于规范的程式限制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同时也使中国思想界死气沉沉,很难出现新的观点、新的学派。这样一来,中国知识分子对外来文化的抵触感就不难理解了。但是日本与我们国家不同,他具有善于吸取外来先进文化的优良传统,在对待外来文化上体现出很好的兼容性。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离不开它对西方先进文化的全面认识与积极吸收。
如果说,儒家思想是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思想支撑的话,那么,科举制就是那个支点,它把儒家思想与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科举制壮大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社会基础,维持着封建统治;科举制又同时阻碍着变革,使产生于科举制度下、受科举制教育的维新派具有了科举制下的知识分子固有的脱离实际、因循守旧和排他的缺陷。倘若失去了科举制这个支点,儒家思想便会失去作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思想基石的地位,失去了儒家思想支撑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也就会难以为继。
1905年9月2日,清廷宣布废除存在于中国1300年的科举制度,此时距戊戌变法失败几近七年。六年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队伍在武昌成功起义,封建统治自此消失在中国的历史中。此后,中国大地上革命潮流浩浩荡荡,一批又一批的革命志士脱离科举制度的束缚、冲破传统思想的枷锁,带领人民迈向新的世界。
(1)生员指每个州、县学或府学经过考试录取的固定数额的学生。可以参加举人、进士等更高等级的考试。
(2)监生指大学或国子监的学生,国子监是明清两代的最高学府,照规定必须贡生或荫生才有资格入监读书,监生也可以用钱捐到的,这种监生,通称例监,亦称捐监。
(3)绅士的地位是通过取得功名、学品、学衔和官职获得的,当绅士在朝为官时,称为官绅,捐来的生员、举人,称为商绅。一但取得绅士头衔,绅士的全家都会被纳入到绅士阶级当中。
(4)说明:①绅士人数的数据来源于Chung-li Chang, The Chinese Gentry, Studies on Their Role in Nineteenth Century Chinese Society,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Seattle, Washington,1967.
②全国人口总数以光绪六年,即1880年为标准,人数为364 500 000。数据来源于葛剑雄主编,曹树基著《中国人口史》,第五卷·清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王炳照,徐勇.中国科举制度研究[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3]钟毓龙.科场回忆录[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
[4]刘海峰.科举考试的教育视角[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5]Ping-ti Ho.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M].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4.
[6]康有为.进呈日本明治变政考序[G]//康有为政论集:上册.汤志钧,主编.北京:中华书局,1981.
[7]论语[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
[8]曾廉.应诏上封事[G]//戊戌变法:第二册.中国史学会,主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9]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0]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G]//饮冰室合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8.
[11]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谱[M]//戊戌变法:第四册.中国史学会,主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2]刘振岚.戊戌维新运动专题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Probing into the Failure of the Reform Movement of 1898 from the View of Keju System
ZHANG Meng
(School of Politics and Economics,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 'an710119, Shaanxi )
As the most important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of China’s Modern History, the failure of the Reform Movement of 1898 triggered constant discussions and research at home and aboard. The researches in the past mostly attributed the failure to surface reasons, such as weak economic foundation and weak politics of the national bourgeoisie, and lacked intensive and in-depth study. The research can overcome the conceptualization and simplification of past research from the view of Keju system and provide a new angle for the study of the Reform Movement of 1898.
Keju system, the Reform Movement of 1898, Kang Youwei
10.14096/j.cnki.cn34-1044/c.2017.01.25
K251
A
1004-4310(2017)01-0126-05
2016-12-08
张萌(1991-),女,山西吕梁人,硕士在读,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