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实效提升路径论析

时间:2024-07-06

杨定明, 尹秋红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实效提升路径论析

杨定明1, 尹秋红2

(1.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515; 2.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湘菜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党的十九大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定位,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亦提出了新要求。在“互联网+”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大环境之下,高校响应时代的发展变革,引入新媒体教学模式,创建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对以形式新颖、活泼生动的新媒体方式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课堂中的引领作用,建构一体化新媒体思政第二课堂教育体系,同时健全新媒体监控机制等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实效的路径论析,以期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实效的提升作出贡献。

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实效提升

党的十九大以来,***总书记“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局高度,对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要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建设和发展的行动指南”[1]。同时,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2]10因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定位,这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对新时代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也提出了新要求。

当今我们进入了“互联网+”的生活时代,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和媒体手段已深入到人们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同时,也在悄然改变着大学生学习、思维和生活的模式,影响着他们的政治态度、道德风尚和价值取向。因而,将新媒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新载体,利用新媒体多种教育教学方式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创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为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注入新鲜的“技术血液”。在此大环境之下,高校也正积极探索“互联网+”新媒体模式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教育教学方式和路径,探索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机制和对策,社会各界也正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为新媒体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实效提升加大可行性的力度,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以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一、 更新观念,以“互联网+”新媒体模式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

随着“互联网+”新媒体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不断进步,教育改革随之而来,大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以书本为主的传统学习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今社会以及未来教育发展的需求,如何让大学生更快更好地学习领会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精髓,并以此指导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创新发展,是当前高校面临的重大课题。“高校思政教育要正确看待新媒体技术带来的无尽教育机会,准确把握思政教育发展的时代脉搏,紧跟时代的发展脚步,进而提高思政教育的时代性、针对性。”[3]因此,高校要想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实效性,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观念,运用“互联网+”新媒体教学模式创新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以进一步提升思想引领的吸引力、感染力、创新力和有效性。

(一) 在教育场域上,打破传统时间空间限制,树立“实时空气”的理念

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一个弊端,就是教育深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这种限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因为他们培养出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是不能够满足当今社会以及未来教育发展需求的,只会被激烈的社会竞争所淘汰。而高校的任务不仅仅是要将基本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其含义,并将这些价值观运用到社会实践中,“真懂”“真信”“真用”,学以致用,使之成为合格的创新型实践人才。微信、微博、QQ、公众号、朋友圈、论坛等新媒介具有数字化、实时性、交互性和便捷性。“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接受信息、表达感情、展示自我的重要平台,并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介入到大学生的思想世界和精神世界。”[4]新媒体环境下信息资源的传递具有实时性、海量性和快捷性的优势。因而,运用“互联网+”新媒体模式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网络手段,打破传统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打破教育资源和教育方式限制,随时随地开展学习,将“实时空气”及时传播给学生,并使学生将现学的理论知识加以运用至现实生活中,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 在教育主体上,更新时代理念,植根“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当前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但是在个别高校中仍然存在着师生等级森严的现象,这对于学生们的后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教师一定要充分意识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正确发挥自己的作用,不仅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同时也要成为益友,不仅仅要在学习上对学生们起着引导的作用,也要多加强与大学生的沟通交流,成为学生心灵上的好“导师”,生活上的好“益友”。因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从本质上说是释疑解惑的过程,要想实现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达到得人心、暖人心、感人心的效果,就必须及时回应并解决学生学习、生活、社会实践乃至社会舆论热点中所遇到的真实关切和困惑。因而,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95后、00后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行为习惯,以大历史角度把握时代,以青年角度来看待新时代,以服务青年为中心,借助“互联网+”新媒体为载体教育引领青年,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三) 在教育内容上,百花齐放,树立“一元主导、多样并存”的理念

一直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内容枯燥乏味的弊端,学生积极性难以调动,无法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而“互联网+”新媒体教学模式可以提供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学习资源,解决传统教学模式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大多数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当中。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助于学校个性化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教育内容上坚持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的辩证统一,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我们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积极弘扬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正能量。例如在文化自信教育上,我们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2]10。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基本导向,结合多媒体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发散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四) 在教育方式上,多管齐下,树立“寓教于乐”的理念

形式是内容的载体,内容与形式必须生动结合,没有好的形式即使是好的内容也没有办法有效传递或者深入到学生头脑当中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多元综合的表现形式吸引、影响青年学生。在新时代,要做好青年思想引领工作就必须让思想政治工作从表层深入到灵魂,从形式深入到内容,让思想教育引领更亲切更接地气。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存在着形式单一以及可操作性差等一系列问题,新媒体教学方式的出现恰恰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可以从视、听、说三个角度来完成自身的教学任务,这样的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同时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抖音”—— 一种可以拍短视频的音乐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当前深受学生欢迎,可以通过软件选择革命歌曲,拍摄15秒的富有教育内涵的音乐短视频,形成新颖的教育作品,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多种教学方法与模式已深刻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实效性。互联网技术和思维同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优势的深度融合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焕发新活力的重要生长点。

二、 充实队伍,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课堂中的引领作用

一个好的师资和师资队伍,是上好思想政治教育课、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的根本点。高质量的人才队伍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基本前提,所以一定要加强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新媒体环境下的教育教学能力与素质。

(一) 加强思政教师队伍运用新媒体教学的能力,提升教学课堂效果

目前,高校绝大部分教师已认识到新媒体对教育教学的重要作用,但在具体操作中由于自身素质与能力的原因缺乏对新媒体教育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运用。因而,学校应加强对教师运用新媒体教学的意识教育和培训工作,让其深深意识到新媒体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同时还应具备综合运用多样化新媒体教学操作能力。除此之外,高校还要为思政教师能力的提升提供各种各样的培训机会,加强在社会实践中提升思政教育教学能力。例如高校之间的思政课堂新媒体运用技术的交流、外出参观其他高校新媒体运用手段方式成果等等。例如上海大学的思政课教师李梁就是一名“互联网+教育”的引领者,他“讲课非常生动,以至于他的课一座难求”。清华大学思政课教师冯务中“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深受学生欢迎,2017年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清华大学听了冯务中老师的思政课后指出:“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这堂思政课,可以说是别开生面,老师当绿叶,同学变红花,角色转换很到位,翻转课堂很成功,是一场思想交锋的精神大餐。以青年人的话语方式和时尚现代的呈现手段,把线上线下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听后深受感染、深受启发。”[5]因此,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只要保持不断地学习新观点、新理念的热情和思维,保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变化的潮流,运用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课就有了比较好的甚至根本的保障。

(二) 大力培育学生网络舆论意见领袖,充实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内容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获取信息具有实时、快捷的优点外,同时还具有原生态、海量的特征,真实性与虚假性并存、正能量与负能量同在的特点,大学生由于心智发育不成熟、社会经验不足、信息甄别能力差,如果对信息不加甄别、筛选,极易走入误区。学生网络舆论意见领袖就是将网上各种信息当中有用的信息提炼出来传播给学生,而将那些垃圾信息排除在外,避免垃圾信息给学生们未来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换言之,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主力,因而,高校应重视和注重花时间、精力来培育学生网络舆论意见领袖,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内容提供丰富多彩的素材,以期在课堂中引领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引导学生平时的思想言行,培养具有时代特征的、富有正能量的、有激情和活力的大学生。长此以往,势必会在较大程度上提高整体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二、 拓宽途径,着力建构一体化新媒体教育体系,保证思政第二课堂效果

在网络信息时代的环境之下,在实际教学当中,我们运用好这一平台,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不断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效果的有效途径。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除了一些基础的专业知识以外,教师还需要向学生传播一些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理论,比如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等,以期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之下将其渗透到学生学习的日常生活当中,让学生在无形之中坚持“四个自信”,形成“四个意识”,“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6]。在新媒体环境下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氛围,通过环境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育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的影响力。

(一) 依托新媒体为教学手段,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

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育教学时,需要在以前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因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很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存在着极大的弊端,只有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才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思政课堂的效果,保证教学质量。一般来说,通过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纵观全国高校,广大学生由于受到一些移动设备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影响,在思政教育的课堂,“低头族”已成普遍现象。对于各大高校来说,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如何在理论学习的课堂转移学生对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广大教师需要探讨的,同时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首先,在教学时,我们可以运用一些新媒体设备,将这些知识通过视频图文的形式表现出来,一些新颖的表现形式必然会吸引学生的眼球,让他们对其有一个更好的把握,例如智慧课堂的师生实时交互,可以很好吸引学生,将理论渗透入学生的头脑。其次,除了每天的日常教学,教师还应该开设一些网络课程,让学生自主学习。开设网络课程的一个优点是学生学习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针对自己存在的疑惑,学生可以在下面的评论区留言,然后和教师或者其他同学进行讨论。最后,教师还可创立一个微信公众号,开设专门的微博,通过这些比较新颖的形式,将思政教育的理论知识通过生动活泼的方式传递给大家。

(二) 重视新媒体网络的运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的建设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要巧用新媒体网络,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多种新媒体方式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比如,针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结合社会现实实际,制定最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实训、实习和“三下乡”活动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新媒体实时播报,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升思想道德素养,且在社会实践活动结束之后,可组织一场现场交流会,邀请参加社会实践的同学来分享经验和心得,再针对实践感想进行新媒体播报,让他们传递更多的正能量给其他学生,提高学生的整体思想政治素质,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创建更好的精神文化。

四、 健全新媒体监控机制,切实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实效

新媒体是一个新事物,它的发展必然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很多困难与挑战,如何将这些挑战转变为发展的机遇也是我们所需要思考与研究的。而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的身份和地位都比较特殊,在这个年龄段,正是他们三观养成的时期,很容易受到一些负能量的影响。因此,各大高校更应开展思政教育课堂,同时与学校的规章制度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更好的管理。

(一) 建立健全新媒体监控机制,确保传播正能量

当下,是网络发达的时代,是智能手机的时代,因而学生在浏览网页时很容易接触到一些负面信息,为了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我们必须成立专门的监测小组,同时安排学校的领导和相关负责人员加入,定期对学校的网络环境和网络系统进行检测,保证思政课堂正能量的传播,

(二) 加强大学生新媒体伦理道德教育,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实效

随着新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普及,大学生人人都是自媒体。作为信息社会的中坚力量的大学生,其信息素质的高低将决定并影响信息社会和谐健康的发展。而当今由于新媒体伦理道德教育的缺失,造成大学生新媒体伦理道德失范问题凸显。加强大学生新媒体伦理道德教育刻不容缓,其好坏将会直接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实效。加强大学生新媒体伦理道德教育,明确新媒体伦理道德的底线,让学生对一些新媒体网络不文明的行为可以勇敢地说不,不断增长他们新媒体网络的自我约束能力。各高校在重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教育过程中,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新媒体伦理道德素养,将切实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实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描绘了新的蓝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立德树人、育人成才提出了更高质量的要求,这需要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具备更高的素质与能力,及时、准确、深入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同时,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思政教师,在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加强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网络意识形态建设为主要抓手,以“互联网+”新媒体为手段的方式来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实效性,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的内容。将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既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又探索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和时效性的途径,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提供更大的保障。

[1]史向军,夏玉汉.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几个维度[J].思想理论教育,2017(12).

[2]***.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侯静.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11).

[4]杨海,王晓晓.试析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征及其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2).

[5]徐静.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冯务中当选“2017年度最美教师” 27H32H32H32Hhttp://news.tsinghua. edu.cn/publish/thunews/10303/2017/20170918110839311259837/20170918110839311259837_.htm.

[6]***.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5.

An Analysis on the Effective Promotion Path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las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Media

YANG Ding-mingYIN Qiu-hong

(School of Marxism,Guangdong Mechanical & Electrical Polytechnic, Guangzhou, Guangdong, 510515; College of Hunan Cuisine, Changsha Commerce & Tourism College, Changsha, Hunan, 41000)

The 19thCPC National Congress has established Xi Jinping’s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 and made clear the historical position for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o enter into a new era, setting the direction and proposing new requirements for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plus”, in response to the revolution in the new era,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introduced new media teaching mode, and set up new teaching idea. This study constructs classes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y the novel and vivid new media, bringing the leading role of teachers in the classroom into full play. Furthermore, it establishes integrated new media educational syste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 the second class. Meanwhile, it improves the new media teaching mechanism and ensure effective promotion path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lass,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lass. Through this, the study hopes to be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new media;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lass; effective promotion

2018-05-04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201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专项“‘四个坚持’对广东社会发展的当代价值研究”(MYZX201739);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研究项目(德育专项)“区域(学校)德育特色品牌研究——基于‘对分课堂’思政课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2018JKDY34)。

杨定明(1973- ),男,湖南邵阳人,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研究;尹秋红(1986- ),女,湖南衡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政教育研究。

10.14096/j.cnki.cn34-1044/c.2018.04.27

A

G641

1004-4310(2018)04-0148-0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