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坚持胸怀天下:由历史深处照向未来道路的光辉经验

时间:2024-07-06

高嘉一

(喀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6)

“如何从历史束缚中挣脱?又如何向未来世界走去?”这是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中的关键问题之一。《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从历史深处提炼出的历史经验创造性地概括为“十个坚持”,为我们回应历史之问提供了最优解答。

作为“十个坚持”中的第六条历史经验,源于历史深处的“坚持胸怀天下”是过往历史带领我们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向导,是我们党深入发掘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宝贵精神财富。实践检验真理,真理引领实践。历史告诉我们,“胸怀天下”是我们党能够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1]的重要原因之一,将会为我们党在未来能够担当人类使命、促进世界大同提供更为强劲的内生推力。

“胸怀天下”是伴随马克思主义数百年发展历史闪耀而来的光辉理念,深度融合于中华优秀传统历史文化之中,在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戮力一心,艰苦奋斗的伟大征程中得到贯彻与印证,在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深刻地理论阐发与创新中实现理论升华。

一、“胸怀天下”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久经革命实践印证检验的宝贵经验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其内容彰显的“胸怀天下”既是马克思、恩格斯秉持的初心,更是马克思主义者们秉持的初心。马克思、恩格斯在自身成长历程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发展中就展现出自身极具高度的历史站位、极其广阔的世界视野和极为宏大的胸襟抱负。作为能够反映马克思个人思想状况最初资料之一的重要文献,《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表露了其内心选择最能为人类而工作、为大家牺牲的真诚想法,这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创建、形成、发展最为重要的内生因素之一。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与恩格斯从人类社会历史出发,挑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运行,揭示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本质,批判了资产阶级狭隘的、自私的“个人解放”“个性自由”,号召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推翻剥削制度,在解放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解放无产阶级自己。[2]与此同时,也精辟概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特点、崇高理想、人民立场以及基本纲领,科学阐明了无产阶级的时代使命,并提出解放全人类的重要想法。这无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坚持了胸怀天下的宝贵经验,更是为造福全人类社会做出了努力与准备。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胸怀天下”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接续奋进史。马克思恩格斯开创马克思主义后,无数后来者承续共产主义最高理想,不断发扬“胸怀天下”的崇高品格,为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俱进、完善更新作出各自重要贡献。列宁是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又一伟大领袖,在《对华战争》中,列宁对俄国沙皇政府入侵中国、屠戮百姓、野蛮劫掠的暴行进行了痛斥,坚决为中国人民主持公道、伸张正义,表达了自己对于中国人民遭受苦难折磨的深切同情,突出彰显了其与全世界被压迫人民深切共情的国际主义情怀。[3]在此时期,“胸怀天下”的实质内核是国际主义。列宁之后,无论是毛泽东,抑或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上有重要贡献的卢卡奇、卢森堡,还是在世界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中执着擎旗的菲德尔·卡斯特罗、胡志明,以及其他无数马克思主义者都具备“胸怀天下”的初心,坚持发扬国际主义精神,以大历史观观察和顺应时代潮流,始终平等和平地对待和团结世界各民族、各国家的人民,协力推进世界历史发展。

二、“胸怀天下”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亿万中华儿女难以割舍的文化基因

“胸怀天下”根植于中华文明数千年历史文化之中,是中华文化中极具特色的文化创造。最早提及“天下”一词的《尚书·虞书·大禹谟》中“奄有四海,为天下君”就初显古人宏大的世界观。在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多种思想文化并续发展的文化发展史中,“天下”的概念与意指随历史前进而不断延展,其所孕铸的庞大格局与视野成为中国古代人民相继追求的最高理念。中华民族崇尚大同社会的理想,期许“民胞物与,天下一家”的愿景,并以“协和而安邦,敦睦邦交”的宽广胸怀同外邦进行民族交往与友好往来。正如《决议》中所指:“大道之行,天下为公”[4],“天下大同”是“胸怀天下”最为理想的归宿,中华民族从未有过侵略他国与称霸世界的野蛮历史,始终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便是最好的证明。

“胸怀天下”是对中华文化中“和”理念与“担当精神”的深层吸收与高度体现。《论语》中提及“君子和而不同”,“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的人际交往理想状态,都是极富文化特色与文化创造性的价值理念。“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或是“处江湖之远,居庙堂之高”,彰显出中国古人“为天下先、为天下忧”的志趣追求,反映了中华文化中的“担当精神”。《决议》中也强调,党要“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坚持主持公道、伸张正义”[5],这是对“和”理念与“担当精神”的当代承续与发展,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胸怀天下”优良品性的现实层面体现。

“胸怀天下”是中华文化赋予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价值品格,是深深烙印在亿万中华儿女思维深处的文化基因。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补足精神之钙,是“胸怀天下”理念的真诚接受者、真情弘扬者、忠实践行者,正是在“胸怀天下”文化的催生之下,中国近代先进知识分子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响应人类进步需求,毅然高擎赤旗投身于民族复兴、人民解放的伟大事业之中,率先在中国大地上为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开辟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崭新道路。

三、“胸怀天下”践行于艰苦奋斗伟大征程,是马克思主义者普遍具备的优良品格

中国共产党人所具备的“胸怀天下”优良品德在其为践行初心与使命而艰苦奋斗的伟大征程中不断彰显并被持续践行。

“胸怀天下”最先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建党实践之中。李大钊最初以“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6]的文字表露出为世界、为人类而奋斗的宏大志向。在《庶民的胜利》跋中所言:“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7]抒发自己对于未来世界的美好希冀。他的言论与理念集中代表了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者的普遍意志,在“胸怀天下”的理念驱动下,在救亡图存的尝试比较中,早期共产党人选择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开始了尝试改变中国命运,在这过程中就秉持着“立党为公”的意志,秉承胸怀天下的优良品德,坚守着共产主义理想与社会主义信念。

“胸怀天下”集中体现在中国共产党“挽民族于危亡”的革命历程中。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率先擎起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正义旗帜,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外御强敌,艰苦卓绝、勇往无畏与日军铁蹄进行斗争,坚定地维护和发展世界和平与正义,坚定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主义信念,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战争形势转化贡献出极其坚实的正义力量。

“胸怀天下”突出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世界人民共谋世界大同的外交实践中。对于刚成立不久、百废待兴的新中国而言,抗美援朝是中国最为勇敢的决策。充分展现出“共患难,同命运”的国际主义精神。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多次论述中国应对世界做出更大贡献的问题,并将中国发展与维护世界和平紧紧联系起来。步入新时代,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推进两带一路建设,始终心怀天下、心系人民,坚持与亚非欧地区的各国人民共谋发展方向、共建发展道路、共享发展成果,以更为恢弘的政治气魄、更加宽广的世界胸襟、更具魅力的大党形象在世界和平发展事业中勇担更多责任与义务,这无疑是中国共产党人“胸怀天下”优良品格的现实呈现。

四、“胸怀天下”升华于党的历次理论创新,是历代领导集体始终秉承的重要理念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胸怀天下”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秉承、接续发展的重要理念。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飞跃,“胸怀天下”不断从历史方位、时代需求和现实状况实现升华。经过长期奋斗,中国发展进入了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也具有“是我国不断在为在长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的时代需求定位。反映了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变化,彰显了中国在国际地位的重要性以及回应了中国要做出什么样贡献的问题,由此赋予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新的时代内涵与历史使命。

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毛泽东将中国革命的前途命运与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深入紧密地联系起来,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指出中国人民与全人类休戚与共的密切关系。这种心系世界发展大势、勇担维护和平重任的思维是赋予毛泽东思想的饱含正义性、科学性的内生动力。此后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皆具有对于胸怀天下理念的承续发扬。在新时代发挥出颇具气势的精神力量,贡献了非凡的理论价值。

新时代,“胸怀天下”的光荣传统和优良品德被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发扬光大,***深刻认识到中国命运与世界命运同为一体、不可分割。一再强调要把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这些高瞻远瞩、内涵深邃、立意深远的重要讲话集中展现了***总书记所具备的深厚的“胸怀天下”优秀品德,他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深刻思考与反思人类前途命运问题,高瞻远瞩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这是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科学继承与实践探索,也是对中华文化“大同社会”美好愿景的热切追求和现实期许。

历史就是真相。中国共产党能够“主动回望历史、正确面对历史、不断反思历史、敢于创造历史”,因此才能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中、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到“胸怀天下”的宝贵理念,铸就中国共产党人“胸怀天下”的宝贵品格;才能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伟大征程中坚持“胸怀天下”,成长为一个有担当、有格局、有信用、可依靠的世界大党;才能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伟大飞跃中一以贯之地坚持“胸怀天下”,使“胸怀天下”随理论创新而实现一次又一次的理论升华。

“坚持胸怀天下”是由历史深处照向未来道路的光辉经验。正如《决议》所言,只要我们坚持胸怀天下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一定能够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前途前进。”[1]这是百年大党凝炼总结出的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发展下,“坚持胸怀天下”的宝贵历史经验必定会引领党和人民夺取新的伟大胜利。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