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产学研协同发展理念下地方应用型高校科研育人路径探究

时间:2024-07-06

郑 卉

(闽江学院 科研处,福建 福州 350108)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国逐步在高校展开产学研协同发展模式,科研培养人才模式,而且不断地对该模式进行了创新与改革,通过大量的探索与研究,积累了众多宝贵的经验。针对不同类型的高校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产学研协同发展模式,探索出具有自身特征的科研育人的路径,实现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培养。各地方应用型高校竭尽全力打造创新学科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加大培养与企业近距离接轨的应用型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巨大推动力的科学技术人才。[1]

一、产学研协同育人理念与特点

(一)产学研协同育人的理念

产学研协同育人是通过把企业的生产、高校的育人、科研机构的科研技术三方面进行结合,核心是培养出大量的高端技术人才,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为社会输送更具备竞争力的人才,实现了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人才资源最佳配置。产学研协同育人也是为社会提供培养创新人才、新型人才的重要渠道,并通过这些高端人才,实现科研机构的全面提升于改进,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产学研协同育人的特点

产学研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和其他培养人才的方式有着明显的区别,它有以下特征:

第一,产学研促进高校进行自身改革,摒弃了传统的培养人才的模式,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作为一种新型的育人模式,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力争培养出更符合社会与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

第二,产学研协同育人,发挥各自优势,制定共同培养人才的计划,同时肩负起培养人才的重大责任,通过不断地改革创新提升人才对社会与企业的适用性,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

第三,产学研协同发展,要坚持企业生产与高校育人协同发展,通过社会实践,实现高校与企业资源的统合。企业与科学研究机构对高校培养人才的过程进行监督,并对培养人才的成果进行评估。[2]

二、产学研协同发展理念下地方应用型高校科研育人的重要性

(一)产学研协同育人符合我国新时期人才培养要求

在产学研协同发展的趋势下,各大高校、社会企业、科学研究机构三大主体实现全方位合作,突出各自优势,实现资源与技术的共享,突破技术与知识的创新,既达到了高校通过科学研究培养人才的目的,又促进了企业的不断改革创新。产学联合实现了人才的全方位培养,促进了学用结合,同时为科研机构提供了研究方向与课题经验。产学研协同育人提高了高校对科研、创新的认识,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人才储备,为产学研协同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

(二)产学研协同发展促进高校育人机制的不断创新

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合力发展,提高了高校对科学研究、科学技术的定位,培养出大量的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性的专业人才,同时促进了高校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性时刻。目前我国高校培养人才的弊端已经凸显,毕业生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即便入职离职率不断上升。产学研协同发展为我国高校育人开辟了新的路径,实现了高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加强了校企联合,促使学生走出学校,突破自身专业的束缚,把学校获得的知识用在企业实践上,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产学研协打通了学校与外界沟通的障碍,构建了学校、企业、科研机构之间协同发展的共同体。[3]

(三)产学研协同发展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产学研协同发展实现了企业生产的不断创新,并且压缩了创新周期,同时加快了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取决于高校的教师、科研机构的科学家、企业的经营者之间的联手合作,这些组织者、管理者、生产者之间的配合又加强了人才的培养、技术的创新,形成了源源不断的无形资产,这些无形资产创造了强大的生产力,给社会经济与企业的发展创造出了巨大的效益。因此产学研协同发展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促进了科学技术、高校育人与社会经济的全方位发展,提高了科学技术的转化成果,形成了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生产三大主体之间的创新体系,实现了它们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协同发展的创新机制。

三、产学研协同发展理念下地方应用型高校科研育人面临的挑战

(一)地方应用型高校各学科专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匹配

新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高校科研育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应对新经济的发展,要求高校理工科专业的比例要达到50%,全面实现新工科建设,而新工科建设也对各个学科专业的改革和完善起到了重大引导作用。同时新型的企业不断融入市场,传统的企业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也开始逐步转型,这也对高校科研育人的计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促进了高校对学科的改革。实现高校科研育人,就要加大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各个学科专业的建设力度,促进学科专业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吻合度,提高学科专业与企业发展、创新的匹配度,这也是未来我国产学研协同发展将要面临的重大挑战,以及必须解决掉的问题。[4]

(二)地方应用型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的融合度不足

以前的产学研协同发展主要是体现在,把高校科研育人作为主体,而企业和科研机构基本属于附属的角色,配合高校共同实现育人计划。这就造成了企业与科研机构被动地参与高校育人计划,发挥不了其各自的优势,也就实现不了联合育人的目的。所以,产学研协同发展要明确企业与科研机构同高校同等的主体地位,强调企业和科研机构是高校科研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两者真正参与到与高校联合育人的过程,从学科专业的建设到企业的实践,再到学生专业技术和综合能力的建设各个环节中,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产学研协同发展,培育符合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企业创新的高端科学技术人才。

(三)地方政府缺乏对产学研协同发展的管控力度

产学研协同发展需要企业与科研机构共同参与到地方应用型高校科研育人的过程中。因此,三个主体的紧密合作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与管控。而政府在产学研协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为推动地方应用型高校科研育人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目前我国各地政府缺乏对产学研协同发展的宏观调控力度和整体监管力度,这也是无法解决产学研协同育人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地方政府的管控力度能够极大程度地提高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三大主体的融合度,也推动了地方应用型高校科研育人的进程。同时地方政府发挥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对三方协同育人的监督与引导,不断规范产学研协同发展过程中的行为,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产学研协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避免走弯路,为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铺平道路。

四、产学研协同发展理念下地方应用型高校科研育人路径

(一)搭建产学研资源共享平台

资源共享是产学研协同发展的基本要求,是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科研育人的最基本目标。地方应用型高校在产学研协同育人的过程中,要搭建产学研资源共享平台,为协同发展,科研育人打下夯实的基础。首先,高校要建立深度的协同发展理念,提高资源对企业与科研机构的透明度。实现校企资源的融合为产学研发展提供助力,充分发挥知识、资金以及科研成果的优势。这就要求高校的科研育人,既要有开放意识还要有团队协同发展的理念。其次,明确地方应用型高校发展的目的,加强对产学研系统的深度完善。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在产学研协同发展过程中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职能,高校要明确科研育人方向,提高科学研究效率。最后高校应该肩负起桥梁与纽带的作用,构建校企资源共享平台,促进产学研各项资源的共享。高校在进行科研育人的创新、改革中,将企业、科研机构作为合伙人纳入协同发展体系中,真正实现校企合作,资源融合,科研育人。[5]

(二)加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

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主要依托于人才的培养,高校要致力于创新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产学研协同发展为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高校科学有效地组织人才培养奠定好的前提。产学研协同发展理念下,高校加强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组建强有力的科研队伍,实现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的人才共享;高校应建立有效的协同发展的保障机制,为产学研协同发展提供强大的后盾;要加大科研人员的引进,补充教师队伍的短板,充实团队教学质量与技能的专业性;高校科研育人应该在产学研协同发展理念下进行创新与改革,提升产学研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构架科学的育人体系,为社会与企业输出源源不断的人才。

(三)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长久以来,我国许多企业受到科学技术和知识的限制,无法更有效对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进行转化,这也很大程度影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以及产学研的协调发展。高校作为国家各个行业的最高端技术与学术的引领者,其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学研协同发展的目标与宗旨是提高高校与企业的深层次合作,把高校的知识和科研成果与企业的资金、资源进行有效的结合,进而实现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高校与企业进行合作时一定要实事求是,根据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况,明确协同发展的目标,科研育人的目的,引导科技创新方向,从而实现产学研可持续发展。[6]

(四)完善激励机制的保障力度

经济发展推动了企业的改革与创新,大量的新兴产业涌入市场,而新兴产业的产学研协同育人的成本高,早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并且得到相应的回报小。如果对企业与科研机构没有对应的激励措施,就无法提高企业与科学机构参与高校科研育人的积极性。另外我国大多数地方应用型高校的业绩评估也着重于论文水平的高度和项目开发的力度,不重视与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这严重影响了高校培养人才的长远计划。因此产学研协同发展需要加大激励机制的建设,不仅要加大企业与科研机构的激励机制建设,还要加大高校的内部激励机制建设,这样才能突破束缚产学研协同育人的因素。在产学研协同发展的理念下,高校应该摒弃传统的教职工考核机制,将公开化、合作化、转化率等高目标纳入培养人才的考核体系中,加大科研育人的监督与管理力度,并通过激励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