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莆田市初、高中阶段体育教学衔接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4-07-06

陈素烟

(莆田市城厢区南门学校,福建 莆田 351100)

一、研究目的

我国在2004年秋启动了第八次学校课程改革。2016年,我国又出台了核心素养,对本轮课改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化改革。这是一次破冰之旅,必将使许多课改前期出现的难题在这一时期得到优化和解决。通过调查初高中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衔接情况,探索初高中体育教学相互衔接之间存在的问题,使初高中阶段体育教学衔接成为一体化系统,达到既不浪费学时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并提出对策和建议,供同行们参考借鉴。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2017年9月,以莆田市城厢区、荔城区、涵江区、秀屿区和仙游县初高中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其中初中教师58人,高中教师33人。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发放初中教师问卷70份,回收有效问卷58份,有效率82.9%。发放高中教师问卷35份,回收有效问卷33份,有效率94.3%。经过5位业内专家信度、效度检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均为100%,并对回收有效问卷进行常规数理统计和归纳。

三、结果与分析

(一)初高中体育教学现状

对于初高中学生而言,体育课就是他们学习运动技术、增强体能水平的实际行动。对于体育教师而言,体育课堂就是使学生在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方面得到塑造的阵地,是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对莆田市城厢区、荔城区、涵江区、秀屿区和仙游县部分初高中体育课教学内容安排情况的调查,我们发现由于受中考体育趋利的影响,许多学校并没有按照课程要求设计教学计划,导致现实中的体育课与课标的顶层设计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偏差,没有把初高中教学过程进行一体化设计,就如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即初中管初中,高中管高中。教学内容的趋利性、教学评价的单一性,使学业质量评定不合理,造成大量的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既学不到技能,体能水平也得不到提高。因此,如何对初高中体育教学进行一体化重建,是摆在广大体育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体育教学内容衔接不合理情况

教学内容选择应当依据课标要求,以核心素养和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各学段应当按照学生身心发展和体育学科的特点,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来规划设置体育教学内容,并进行系统化和一体化设计。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总体目标和要求。

1.莆田市初高中体育教学内容安排情况

解读体育学科课程标准,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倡导小学兴趣化、初中多样化、高中专项化的原则。同时,要兼顾运动技能传授和体能练习并重的策略。这样,才能利于各学段学生对运动兴趣的培养,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

表1、表2表明,初中生由于要参加体育中考,因此对田径、体能的教学内容安排比例较大,分别达到89.9%和86.2%,而球类项目的教学内容安排达到94.8%。事后访谈,由于初中生对球类项目的运动需求比较强烈,因此在每个年级都有涉及,但所教授的运动技术比较粗糙,学时也较少,主要教学内容基本上是围绕中考体育项目来安排,有应试体育之嫌。而高中生对田径、体能的教学内容安排主要是为所选项的运动模块打好基础;对球类项目的安排频数达到100%,说明高中生更偏好球类运动。事后访谈,由于高中基本上都是学分制的模块教学,更倾向于技术的结合和运用。

表1 初中体育教学主要内容安排情况(N=58)

表2 高中体育教学主要内容安排情况 (N=33)

2.体育教学内容安排存在低层次重复现象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按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来制定教学计划的,且目标统领教学内容,强调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通过表1、表2比较,莆田市初高中体育课教学内容均偏重于田径和球类两个项目。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大致有:

①初中阶段主要关注体育中考项目和学生兴趣的培养;高中阶段则是为了提高体能水平,为专项化教学打基础。

②场地器材无法满足教学需要。

③从安全角度考虑,不敢选择危险性大的项目进行教学。因此,安排体操类的比例少得可怜。

④球类活动相对好上课。由于许多体育教师责任心不强,敬业精神不够,上课时拿几粒球,让学生自己活动。因此在体育课堂上就有了“一个哨子两个球,晒晒太阳吹吹牛,老师学生都自由”现象。

(三)初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分析

教与学是一个双边的关系,更加强调学法指导。教学中,应该多创设一些教学情境,营造团队合作的学习气氛,多关注学生运动技能和体能的学习,塑造体育品德,并与信息技术整合起来。

然而,调查和走访中我们发现,莆田市初高中体育教学对课程标准的执行能力偏低,依然是穿着新鞋走老路。如教师先进行枯燥乏味的讲解示范,然后就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美其名曰:科学放羊。从而导致初中学生体育运动能力未能达到水平四的要求,与高中阶段产生了脱节,使高中教师为了完成水平五的教学任务,不得不重新补短板。

(四)初高中体育教学评价方法衔接情况

建立新型、科学的评价体系,应强化评价的激励机制,要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学评价,采用多种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科学评价,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结合起来。但是,广大体育教师在学生发展性评定时,初中教师更强调的是体育中考项目的强化指导,高中教师则较多采用单一的定量评价方式,因此也就不存在初高中阶段学生发展性评价方式的衔接问题了。

四、对策与建议

(一)对策

为真实解决初高中体育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脱节问题,使初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能够有效衔接起来,使之有水平梯次,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提高水平目标的衔接意识

加强初高中学段体育教师之间的联动,了解彼此学段间的学情、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因此有必要加强初高中学段体育教师的业务交流活动,提供教研平台,开展教材教法研讨和听课评课活动等,提高初高中教师的认知水平,使教学活动方式有全局观,有整体性,从而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

2.夯实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路径

运动能力培养,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任何一种运动技能的学习,都需要课内学习、课外锻炼(包括体育社团活动)和以赛促练来加以巩固和融为一体。只有把运动技能和体能基础打牢了,学生才能把所学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并产生兴趣,终身受用。

3.研究学理,明确任务

制定教学任务和目标时,应树立课程目标统领教学内容的指导思想,选择符合课标要求的各学段适用的教学内容,从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体育学科固有的特性出发,按照学业质量要求,建立起各自学段的目标和内容联系,改变初高中教师在选用体育教学内容时的无序状态。

(二)建议

1.加强初高中阶段教材建设

加强教材建设中初、高中体育教学内容的衔接问题研究,主动对接省、市、区教研部门,对各校制定的教学计划加以指导和督查。要求各校要依据课标的目标要求,认真规划好各自学段要学习的和计划选用的教学内容,减小盲目性。

2.提高认识,加强教学监督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中体育品德的养成,对人的一生影响巨大。教育行政部门应掘弃以往那种“说起来很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现象,通过审核和监督各学段教学计划,使其更加规范和科学。

3.提高教学能力

通过各级各类专业培训,提高广大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加强师德修养,树立远大理想和奉献精神。

4.加大体育经费投入

按照国家中小学体育教学器材配置标准和要求,各学校应加大体育专项经费的投入和使用,同时应加快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建设力度。

五、结论

初、高中体育教学衔接问题应形成全局一盘棋,进行一体化设计。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体育教学内容低级层次重复的现象。同时,应对教学质量进行科学评价,从而保障体育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