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高段学生依恋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时间:2024-07-06

冯春莹,张 野,张珊珊

(沈阳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沈阳 110034)



小学高段学生依恋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冯春莹,张 野,张珊珊

(沈阳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沈阳 110034)

目的:探讨小学高段学生依恋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方法:对辽宁省小学5~6年级的8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亲子与同伴依恋量表、亲社会倾向量表分别测量其依恋和亲社会行为。结果:1.小学5~6年级学生依恋和亲社会行为的总体特点为同伴依恋得分最高(M=93.13),父亲依恋得分最低(M=91.91);亲社会维度中得分最高的是依从的维度(M=19.07),紧急的维度得分最低(M=11.04)。2.小学5~6年级学生的依恋在性别、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3.小学5~6年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在性别、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4.依恋对亲社会行为有显著预测作用。结论:小学5~6年级学生的依恋对其亲社会行为具有影响,并且不同的依恋维度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不同。

小学生;高段;依恋;亲社会行为

一、概念界定

约翰·鲍尔比于1969年最早提出依恋的概念,他把依恋定义为:一种个体与具有特殊意义的他人形成牢固的情感纽带的倾向,它能为个体提供安全与安慰。发展心理学将依恋定义为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学者对依恋的研究不断深入,又将依恋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上的依恋是指个体对某一特定个体或群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结;狭义上的依恋特指儿童(特别是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者)之间所形成的持久的情感[1]。本文主要探讨狭义层面的依恋。

亲社会行为是一种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包括帮助、分享、合作、安慰等[2]。它是一种个体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趋向。从进化心理学角度来说,亲社会行为对人类的生存和繁衍起到促进作用;从社会的角度,个体或团体的亲社会行为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与促进社会向积极健康的大方向发展;从个人角度,亲社会行为可以使个体达到社会的期望并提升个体自身的存在感,增加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有益于自身潜力的发掘。

当前,我国有关成人、大学生和中学生的依恋或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较多,但大多是将依恋与亲社会行为分开,从其他角度进行研究[3-5]。而有关小学生依恋的研究较少,对小学生依恋和亲社会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更少。小学高段①的学生即将进入青春期,或有的已经进入青少年早期,这一阶段是发展其社会性、培养亲社会行为的关键时期。并且当下的校园暴力与欺凌事件层出不穷[6-7],小学高段的问题学生日益增多。基于此,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究小学高段学生依恋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为小学生依恋和亲社会行为等研究领域提供更多有意义的理论资源。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辽宁省两所小学5、6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 760份,问卷有效率为95%。其中男生373人,占 49.08%;女生387人,占50.92%。5年级学生310人,占40.79%;6年级学生450人,占59.21%。被试年龄均在11~13岁之间。

(二)研究工具

1. 亲子与同伴依恋量表

本研究选取由Armsden和Greenberg 编制的“亲子与同伴依恋量表”(IPPA) 进行调查,该量表共75题,由母子依恋、父子依恋和同伴依恋三个分量表构成,每个分量表各25题。每个分量表又分为信任、沟通、疏离三个维度。其中,父母信任10个项目、父母沟通9个项目、父母疏离6个项目、同伴信任10个项目、同伴沟通8个项目,同伴疏离7个项目。该量表采用5点计分法,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计1~5分,得分越高表明依恋水平越高,反之,依恋水平越低。其中疏离维度的题项采用反向计分。研究表明:母子依恋、父子依恋、同伴依恋三个分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分别为0.87、0.89、0.92;母亲依恋量表和父亲依恋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903和0.919;各分量表均具有较好的拟合指数及各类参考指标,结构效度良好[8]。

2. 青少年亲社会倾向量表修订版

本研究选用青少年亲社会倾向量表修订版进行调查,该量表由寇彧、洪慧芳等根据Carlo编制的亲社会倾向量表(PTM)修订而成。该量表共26题,由6个分量表组成,分别为:公开的、匿名的、利他的、依从的、情绪的、紧急的。该量表采用5点计分法,从“非常不像我”到“非常像我”分别计1~5分,得分越高表明亲社会行为越多。修订后的量表具有良好的心理学测试指标,6个分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71、0.78、0.76、0.74、0.73、0.56[9],信效度较好。

(三)施测程序

首先对主试进行统一培训,然后采用集体施测的方法,由主试统一宣读指导语后,让被试匿名对问卷进行填写,最后当场统一回收问卷。

(四)统计分析

全部测量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有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

三、结果

(一)小学高段学生依恋和亲社会行为的总体特点

通过儿童依恋的平均数和标准差的比较分析,可知三个分量表中同伴依恋得分最高(M=93.13),父亲依恋得分最低(M=91.91);各维度中同伴信任得分最高(M=39.46);在相关维度中,母亲沟通得分高于父亲沟通与同伴沟通,平均值为31.71,同伴疏离在其相关维度中得分最高,平均值为24.74。

通过对亲社会行为的平均数和标准差的比较分析,可知得分最高的是“依从的”这一维度(M=19.07),其次是“情绪的”、“匿名的”、“利他的”、“公开的”几个维度,“紧急的”维度得分最低(M=11.04)。

(二)小学高段学生依恋的性别和年级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可知,不同性别的学生在母亲信任、母亲沟通、母亲疏离、母亲依恋、父亲疏离、同伴信任、同伴沟通、同伴疏离、同伴依恋和依恋总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的依恋水平显著高于男生。结果还显示,不同年级学生在父亲信任、父亲疏离、同伴信任、同伴疏离、同伴依恋和依恋总分及各维度中具有显著差异,而6年级学生比5年级学生得分更高(详见表1)。

(三)小学高段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性别和年级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可知,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利他的”维度和“依从的”维度具有显著差异,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并且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匿名的”维度上具有显著差异,并随着年级的增长得分降低(详见表 2)。

(四)小学高段学生依恋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1. 依恋与亲社会行为的相关分析

将依恋的三个维度(母亲依恋、父亲依恋、同伴依恋),依恋总分与亲社会行为的六个维度(公开的、匿名的、利他的、依从的、情绪的、紧急的),亲社会行为总分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依恋各维度与亲社会行为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情绪的”这一维度与依恋各维度相关性指数最高(详见表 3)。

2. 依恋与亲社会行为的回归分析

以依恋各维度为自变量,亲社会行为各维度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依恋总分对亲社会行为的各个维度以及总分均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同伴依恋对亲社会行为的“匿名的”维度和“依从的”维度具有正向预测作用;母亲依恋对亲社会行为的“情绪的”维度和“紧急的”维度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详见表4)。

四、讨论

(一)小学高段学生依恋和亲社会行为的总体特点分析

本研究显示,同伴依恋维度得分最高,各相关维度中同伴信任与同伴疏离得分最高,这与李天力的研究结果一致[10]。本研究的被试年龄在11~13岁,进入青少年初期后,个体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个体对家庭、父母及其亲人的依恋逐渐转向伙伴群体,形成亲密的伙伴关系。同伴之间的语言、行为、兴趣爱好等相互影响,个体之间信任伙伴胜过信任家长和教师。正因为同伴之间的紧密联系使同伴之间的疏离也会增多。母亲沟通得分高于父亲沟通与同伴沟通,这是因为在家庭生活中学生与母亲的交流相比父亲更轻松随意,一般而言,在大多数家庭中,母亲对孩子的管教相对较多,交流沟通也更多。虽然5~6年级学生形成了亲密的同伴群体,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父母还是其主要的倾诉对象。

表1 小学5~6年级学生依恋的性别和年级差异(M±SD)

(注:*表示P<0.05, ** 表示P<0.01, *** 表示P<0.001,下同)

表2 小学5~6年级学生亲社会的性别和年级差异 (M±SD)

“依从的”维度是亲社会行为中得分最高的,这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一致,小学5~6年级是同伴关系依从性的高峰期,即团伙现象,表现为六七个儿童经常在一起交往和游戏,且这样的小团体可以成为他们倾吐烦恼并能保守秘密的地方。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具有交往与归属的需要,小团体满足其这种需要并且通过小团体的形成促进其社会化的发展。

(二)小学高段学生依恋的性别和年级差异分析

母亲依恋、同伴依恋以及依恋总分上均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且女生的依恋水平显著高于男生,这与张咏梅的研究结果一致[11]。与男生相比,女生在性格的发展上具有更强的依赖性,比如对父母、同伴的依恋等。而男生因为性格、气质,以及社会要求男生要独立等一些隐形的价值观的因素,会出现较少的依恋。同伴依恋在6年级得分上显著高于5年级,小学生进入青春期后,他们与同伴的互动频率大于与父母的沟通,而随着年级的增长同伴关系更为亲密。并且有心理学家认为,同伴关系的亲密性与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到较高水平有关,与同伴的交往经验可以让儿童更好地社会化,与此同时又可以受同伴的欢迎。

表3 依恋与亲社会行为的相关分析

表4 依恋与亲社会行为的回归分析

(三)小学高段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性别和年级差异分析

在亲社会行为的“利他的”维度和“依从的”维度具有显著性别差异,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这与王丽的研究结果一致[12]。女生的同情心与爱心高于男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表现出更多的利他倾向,女同学之间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分享自己的喜好,这对于形成同伴团体具有优势,所以女生在“依从的”维度得分上要高于男生。

不同年级学生在“匿名的”维度上具有显著差异,并随着年级的增长得分降低,这与贾海燕的研究结果相反[13]。一方面是现在网络等多媒体对公益事业等行为的宣传,以及学校和家长对学生品德发展的重视,使学生更善于公开自己的亲社会行为,不再是抱着做好事不留名的心理;另一方面是测量的工具不同,导致结果不同。

(四)小学高段学生依恋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依恋总分对亲社会行为的各个维度以及总分均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这表明安全的依恋关系可以促进个体的亲社会行为发展。有的研究结果也显示出依恋对个体的社会适应性有较强的预测作用,父母对儿童的陪伴越多,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出现次数越多[14]。研究发现同伴依恋对亲社会行为中“匿名的”维度和“依从的”维度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小学高段学生是形成同伴团体的关键时期,同伴之间依恋性越强则越容易形成同伴团体,并且个体越会隐藏自己的利他等亲社会行为来减少不必要的冲突,从而维持团体的稳定。

五、对策

(一)榜样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发现,模仿是个体获得相应社会行为的重要途径。教师和家长是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人,可以通过自身的亲社会行为给学生树立榜样,并且还可以通过多媒体、阅读书籍等途径使学生了解亲社会行为的故事、意义,发展他们的合作、分享、助人等利他行为。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在小学5~6年级时同伴依恋程度较高,教师和家长也应重视同伴榜样的积极作用,让儿童在与同伴榜样的相互学习中提高亲社会行为的频率。

(二)鼓励的作用

儿童一旦出现利他等亲社会行为,教师和家长应及时给予表扬、奖励等积极反馈,使亲社会行为得到强化。我国有心理学研究者采用创设需要谦让的实际情境和假设情景,并施以精神奖励法,对儿童进行谦让观念、行为的训练和教育,结果显示,精神奖励在巩固儿童谦让行为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14]。恰当的表扬不但会强化学生的亲社会行为,而且会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同时,根据儿童对母亲的依恋水平与亲社会行为高于父亲的研究结果,母亲应对儿童多加鼓励,也应陪同父亲或其他抚养者对儿童的亲社会行为进行鼓励。

(三)心理咨询的作用

学生依恋的类型会影响亲社会行为,学生是否存在安全型的依恋至关重要,所以学校应设立心理咨询室并配备相应的心理教师,在学生面对相应的依恋问题时可以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15]。专业人员所具有的能力以及素养可以使学生在安全、积极的氛围下解决问题。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在依恋与亲社会行为上的差异,学校还应对心理教师进行专业培训,针对不同学生面对的不同问题给予恰当的帮助。

注释:

①本文中的小学高段均指小学5~6年级。

[1]杨光金.构建安全的依恋关系[J].中小学心理健康育,2015(5):48-50.

[2]赵章留,寇彧.儿童四种典型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22(1):117-121.

[3]左宏梅.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及学校培养策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3):7-9.

[4]张兴.老年人依恋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孤独感与自尊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6,32(6):761-768.

[5]王玉花.有童年期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成人依恋、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学探新,2010,30(2):71-75.

[6]武可蒙.论我国中小学校园暴力事件的成因及预防措施[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20):286-287.

[7]张野,张珊珊,刘琳,等.中学生传统与网络欺凌结构特征的比较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31(8):58-62.

[8]MT Greenberg, JM Siegel, CJ Leitch. The Nature and Importance of 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to Parents and Peers During Adolescence[J]. Journal of Youth and Dolescence, 1983,12(5):373-386.

[9]寇彧,洪慧芳,谭晨,等.青少年亲社会倾向量表的修订[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23(1):112-117.

[10]李天力.青少年依恋关系与攻击性的相关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33):196-197.

[11]张咏梅.青少年依恋状况和发展趋势及与人际信任的相互关系[D].苏州:苏州大学,2006.

[12]王丽.中小学生亲社会行为与同伴关系、人际信任、社会期望及自尊的关系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3.

[13]贾海燕.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特点及其学校干预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14]郑庆友,卢宁.幼儿父母陪伴自尊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6,37(1):71-73.

[15]张萍.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培养策略[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7,21(1):6-8.

[16]崔雯.依恋及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8):26-28.

[责任编辑 石 悦]

2017-03-10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身份转换儿童’的社会排斥研究”(L15BSH005)

冯春莹(1993— ),女,黑龙江鹤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幼儿心理教育;张珊珊(1982— ),女,辽宁沈阳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发展心理学;通讯作者:张野(1973— ),男,辽宁本溪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人格与社会性发展。

G625.5

A

1008-6390(2017)04-0082-0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