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06
范 梦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 100083)
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方法体系构建
范 梦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 100083)
生态文明教育是借用生态学中注重个体与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的研究理念发展形成的新型教育理念,它可以使受教育者在认识生态环境、生态系统以及生物生长发展机理的前提下自然形成尊重、热爱生命的思想意识。当前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仍缺少完整的体系框架,从教育方法来看,生态文明理论教育、生态文明实践教育、新兴媒介教育是方法体系构建的基本内容。这些基本内容能突出时代特征反映中国特色,又符合当代大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状态。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方法
高等教育阶段的生态文明教育承载着培育生态思维、营造生态文明建设软环境的历史使命,其视野下的生态文明是和谐、公正、平等的人地关系和社会关系。改革开放带来了科技的进步和人的思维方式的巨大改变,对更高层次、更丰富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使人的主体意识得到快速提升,但同时也给高等教育阶段教育方式的转变带来很大压力。在信息化背景下,传统理论灌输虽然仍旧是学校教育的最基本形式,但其感染力正逐渐弱化,生态文明教育的独特魅力需要在实践中得到展现。离开自然生活空谈环境保护、资源节约难以让人体会到生态环境与其生存发展利益的密切关系,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构建,关键在于认清我国仍旧是发展中国家的现状,把握好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平衡点,不盲从、不偏激。综合国外教育经验和国内调查分析结果来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在理论讲授的基础上以志愿服务、户外考察的形式来突出实践教育,提高新兴媒介利用率,全面提升教育广泛性和实效性。
生态文明理论教育的内容选择需要注意程度递进和特色凸显,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一)生态伦理教育
生态伦理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变化发展规律,是关于自然的道德价值和道德秩序,它奠定了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基础。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条件、不同的社会形态以及不同的价值导向都会催生出不同的生态伦理,对生态伦理的内涵、发展、类别等内容进行全面教育才能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我国的生态伦理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作为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是对马克思、恩格斯论著中关于人与自然关系论述的总结。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是一种有着鲜明特征的先进生态伦理思想。
其一,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从人的视角展开,体现的是对全人类的普遍关怀,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生态伦理思想。马克思指出:“自然界一方面在这样的意义上给劳动提供生活资料,即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就不能存在,另一方面,也在更狭隘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维持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的手段。”[1]42所以自然界是人类一切生产活动得以展开的基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对自然的尊重便是对人自身的尊重。而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异化劳动,要想彻底解决生态问题必须超越资本主义,走向共产主义,使人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解放。可以看出,这种以人为本的生态伦理思想并不同于人类中心主义,它实际上将人与自然看作相互融合的整体,最终落脚点在于二者的共同发展,而不是仅关注人类利益,蔑视自然价值。
其二,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思想最终还是要回归实践。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著中,对人地关系的论述多与社会关系论述共同出现,自然界有时用以支持人的自然属性,更多时候作为人类劳动实践对象出现。“无论是通过劳动而达到的自己生命的生产,或是通过生育而达到的他人生命的生产,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1]80“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1]42然而劳动产生了美,劳动的异化却使工人的生产变成了畸形,使自然被奴役。所以自然生态问题的解决最终还是要在尊重自然法则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展开实践。
总之,大学生的生态伦理教育应是一种系统全面而又相对开放的教育,学校应鼓励学生在更多阅读、更多了解的基础上学习社会主义生态伦理知识。正如北京大学易杨教授所说,社会主义的生态伦理应该构建一种“尊重与善待自然,关心自己并关心人类,着眼当前并思虑未来”的内容体系。
(二)生态意识教育
我国学术界对“生态意识”的概念引进较早,随着生态问题的增多,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提出,对这一概念的探讨也在不断深入、细化。“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1]72生态文明与非生态文明的共存就是生态危机下的社会现实,所以,广义的“生态意识”被理解为观点、情感、理论等所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观情绪的总和。从生态文明研究角度来说,“生态意识”是一种全面、联系地宏观认识问题的思维习惯,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生态文明教育是对生态文明理念的精神播种,其探讨对象必然是融入自然和谐理念的狭义生态意识。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的目的在于改善其思维和生活习惯,将环保理念转化为其潜意识,以一种环境友好、包容共存、相互尊重的思维和心态来对待人地关系和社会关系,从根本上提升其生态素养。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是为将科学考量人地关系的意识全面融入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使环境关怀成为其道德关怀的重要部分。
其一,生态学习意识。学校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知识的兴趣,鼓励其自觉学习和了解相关知识,对人与自然的发展关系进行独立思考,以科学的生态价值理念引导其在自然生活中获得更开阔的心境和更包容的价值理念;另一方面,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注入生态意识,使他们养成一种从环境和谐的角度学习知识、思考问题的习惯,在面对一些过时理论和价值论断时可以认识到其时代局限性,以生态思维进行质疑,养成关爱自然的学习思维习惯。
其二,生态责任意识。学校应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改变生态现状的信心,相信自己作为先进的青年群体是具备改善环境的能力的。生态责任意识教育的重点内容是对责任意识的培养,学校还要通过具体的行为要求或案例分析教育学生,只有将环境问题当作自己的问题才能确保自己的生态权益的实现。对于在校生来说,生态责任意识的培养要着眼当前,放眼未来,在校期间要承担生态生活责任,工作以后要不忘生态劳动责任。
(三)生态审美教育
传统的生态审美教育体系是建立在康德二元论哲学基础上的人地对立的审美方式,是将自然作为客体,人作为审美主体的主客二分的审美观念。20世纪中后期,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身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生态审美在激烈的批判和探讨中实现了对传统审美的超越。现代生态审美是建立在广泛联系的整体性思维上的参与性审美理念,人不再是站在自然之外的审视者,而是内生于自然之中的美的感受者和创造者,所以现代生态审美教育需要一定的生态伦理和生态意识作为思想基础。
大学生生态审美教育旨在教育大学生“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关爱生命、保护地球”[2]。实际上,美是一种愉悦的主观感受,当人在不经意间意外获得时才会觉得可贵。学校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其发现美、认识美、寻找美甚至创造美的能力,主要是使其形成一种积极乐观的认知习惯。
其一,发现生态整体之美。生态系统是一个神奇而严密的自生系统,人作为一种独特的自然存在物,本身就是这一整体中的一部分,如果将自己剥离出来审视自然永远都无法获得全面的审美乐趣。“美学与环境必须在一个崭新的、拓展的意义上被思考。在艺术与环境两者当中,作为积极的参与者,我们不再与之分离而是融入其中。”[3]所以,生态审美教育是在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生态责任意识的同时,帮助其认识到作为参与者所获得的愉悦感。当人以整体、联系思维审视生态环境,将自己放入其中时,便能以一种友善、关爱的心态对待其他自然存在物,并获得平和带来的喜悦。
其二,发现生命力量之美。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是生态文明教育所要传达的主要理念之一,而以美的方式对待生命正是人们尊重和热爱生命的重要缘由。想要发现生命力量之美,首先要认识到生存的重要性。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缺少生命意识,精神迷茫,甚至轻易做出伤害他人或自己的事情,这是对宝贵人生的亵渎。活着是满足一切发展需要的前提,生命的力量可以创造奇迹、重燃希望、激发进取心。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都展现出强烈的求生欲望,生命之美外在于物,内在于心,感受生命力量之美是对年轻人薄弱意志的激励。
其三,发现自然朴素之美。自然之美小可赏心悦目,大可震撼心灵,对自然的复归是深入人骨髓的难以摆脱的渴望。自然的美是多样的、自在的而又无须修饰、朴素的美,这种美可以赋予人诗意的灵魂。梭罗的《瓦尔登湖》这样歌颂自然:“世上没有一物是无机的。大地是活生生的诗歌,像一株树的树叶,它先于花朵,先于果实——不是一个化石的地球,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地球。”[4]23自然的美宁静朴素但有着无限的震撼力,脱离都市的繁华,沉浸其中可以得到全身心的放松。生态文明倡导简单生活,自然的朴素思想蕴含简单生活的真谛。感受到自然的朴素之美便会看轻繁杂的伪装,踏实生活。大学生生态美学教育中对朴素思想的倡导是对年轻人中消费主义、攀比心理的矫正,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道德教育的有力巩固和现实支持。
(一)志愿服务教育
“志愿服务教育将人的发展需求与社会发展需求统一起来,弘扬了志愿服务参与者的社会属性和自我实现价值,使之更顺利地从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5]知识传授只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方面,应用能力提升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和最大优势。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给予了大学生将纯真善意转化为实际行动的机会,使他们在实践锻炼中获得社会认可,这是对年轻人内在美德的现实强化。大学生志愿服务理念、精神教育和志愿服务技能培养对其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可以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这是高校履行其社会责任的必要手段。志愿服务是一个系统化、组织化和长期性的过程,活动主题选择、组织工作以及资源供给都需要高校自行提供,所以,高校以志愿服务形式进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充满潜力的科学手段,是对全面发展高校实践教育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和更大挑战。
从国内外生态文明志愿服务实践来看,目前国外高校的生态志愿服务活动已经以课程作业、必修学分、劳动锻炼等多种形式融入学生课外生活,而我国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仍处于空缺状态。本文作者对8所高校进行了生态文明教育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是否参与过环保宣传活动的问题,仅有26.4%的学生明确表示参与过,而表示“愿意做或做过环境志愿者”的学生也只占57.6%,表明学生对于环保志愿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并不高,环境志愿服务意识不强。当被问起“你所在的大学会开展生态环境类公益活动或志愿活动吗?”只有4.8%的学生表示经常开展,而57.6%的学生表示很少开展。问起学校是否组织过讲座、参观、社区服务等环境类公益活动时,也仅有27.2%的学生表示组织过,说明学校在相关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组织方面仍有很大欠缺,单从频率上来讲就难以达到志愿服务教育要求,就更不用说活动的特色和目的了。总的来讲,实践形态的生态文明教育在我国高校中虽已存在,但涉及人群和开展频率都十分有限,而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其中的重要形式远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偶然的或短期的志愿服务教育难以给学生精神上的感染,而缺乏明确目的和指导思想的志愿服务实际上是对资源的浪费。大学生生态志愿服务是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框架下开展的,是对学生善良人格、崇高理想以及优秀生活和工作习惯的塑造活动,其目的在于对社会主义生态文化的挖掘和对社会主义生态伦理的践行和传播,是高尚形式和丰富内涵的结合体。
其一,志愿服务精神的培养是所有志愿服务活动的基本任务,志愿服务精神源自于福利社会建设,是活动可以持续开展的基本前提。一般来讲,志愿服务精神的培养主要靠相关主题和相似形式活动的持续性开展来实现,在生态文明教育主题环境下,志愿服务活动要引导学生把周边经济环境与自然环境结合起来综合考察,切实了解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科学把握平衡点,鼓励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制定综合平衡发展权益的方案、对策。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升他们对志愿服务的兴趣和热情,而且可以强化他们对服务助人行为的认可,从而养成高尚的志愿服务意识。
其二,生态文明服务活动技能的培养是志愿服务教育的难点,它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组织能力、生态知识储备甚至体能都有很高要求。比如,对于活动地点的选择、活动工具的准备就需要考虑安全、卫生、距离等多种要素。生态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也决定了教育者要具备一定的宣传能力。
其三,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是志愿服务活动的另一难点,志愿服务本身是无偿或低偿行为,不受物质利益驱使,所以人在活动中可以更加自主地选择观点甚至创新观点。生态文明服务给学生提供了认识环境现状和改变现状的机会,活动的持续开展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帮助其获得全面认知,从而形成理性思维,鼓励其在活动中提出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行业转型的建设性意见。
(二)集体户外考察教育
户外教育是指通过让学生充分参与户外集体活动,养成交往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活动扩展思路、开阔眼界,提升理性思维,“让学生去思考人生,反思现实,领悟道理,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智慧、知识驾驭能力”[6]。户外教育与志愿服务教育不同,志愿服务具有服务性质,需要给他人和社会带来实际利益,使学生感受奉献带来的精神满足,从而实现其思想升华。而户外教育是以集体活动和交流为主要形式的学习、研究行为,更重视参与者的个体体验,可以不产生社会效益。户外集体教育形式与生态文明教育是源与流的关系,离开自然环境和户外体验,生态文明教育无异于闭门造车。但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户外环境教育要有鲜明的活动特色和明确的活动目的,需要把活动与课堂教育内容有机整合,认真挑选考察单位,甚至可以依托高校自行建设教育基地以提升教育的连续性和传承性。
与国外相比,我国高校的户外考察教育存在很大欠缺。很多学校都会以郊游、素质拓展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户外活动体验的机会,但少有学校将户外教育作为课程,并坚持开设。另外,国内户外教育多数仅限于出游、娱乐等形式,活动本身缺少教育内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并没有学习压力,不能寓教于乐。而国外高校的户外教育课程从形式和内容上都已非常成熟,比如欧洲的户外教育以野外徒步和露营为主要形式,着重培养学生的探险精神、互助精神以及野外生存能力,学生徜徉在田间草原,穿梭于山脉丛林,逐渐对祖国山河产生赞美与热爱之情。加拿大的户外教育以基地教育为主要形式,政府投入与民间资本共同建设户外教育基地以供不同阶段的学生接受教育,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户外体验,另一方面便于管理。高校的户外教育做得最好的国家非美国莫属。在美国高校中,户外教育既有必修课又有选修课,每个学生都必须修够一定的户外课程分数才能顺利毕业。美国高校的户外课程分类也十分细致完善,从商业娱乐到自然历史,户外课程有上百种之多,每学期都能给在校生带来丰富的户外体验。美国户外教育活动的形式虽然多样,但都离不开环境教育主题,对于学生生态伦理、生态审美、生态情怀的养成都有着积极的启发和推动作用,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生态文明教育要秉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集体主义精神,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制下进行,追求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平衡发展。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高校生态文明户外教育是有秩序、有内容、成体系的活动,是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具体活动可以按照以下4种形式展开。
其一,野外研究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具有区域性特征,受所处地区的自然条件限制,所以其前提是对教育主体生活区域的自然条件的了解,只有在认识环境的基础上才能做出适合本区域的发展规划。野外研究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亲近自然,认识自己所在城市甚至地区的地形、植被、水文等自然条件,这种研究不需要像生态学那样具体和深入地分析环境发展规律,只需要大致了解,形成基本自然生态意识,是其他形式户外教育开展的基础。
其二,区域工业调研。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对本地区重要工业企业进行参观,有条件的可以对企业职工和周边居民进行调研、访谈,并且与野外研究相结合,分析企业的污染和资源利用情况,自主判断企业发展是否与地区环境条件相适应、企业运营行为是否符合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建立环境责任感,成为环境监督者。
其三,将生态户外教育纳入学生个人成绩评估体系。在现有教育体制下,评估体系的建立对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有激励作用,户外生态教育的评估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实践课程部分开展,也可以作为学生社会实践课程的评价。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开设环境伦理、生态文化等专门户外课程作为选修课,计入学生学分。
生态户外教育对高校的资金和硬件条件以及教师队伍建设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户外教育本身就需要解决教学器材、装备、交通等费用问题,将生态户外教育作为必修课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如果光依靠高校自身很难得到充足的资金支持,所以,完善的户外环境教育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配合。户外环境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也是必须重视的问题,虽然各高校除了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或教研组之外,都设有其他从事思政工作的部门和教师,但这些部门往往承担了其他职能,教师也不是科班出身,甚至未经过严格专业培训,思政工作在他们的工作内容中早已被边缘化。所以,高校在这样的师资力量下开展户外教育不仅难以保障教育效果,而且学生安全也存在极大隐患。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生态户外教育队伍需要特别建设,教师最好是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背景的专职从业人员,他们的工作除了实践课程的组织开展,还要对授课地点进行选择,以及与相关企业和部门的交往、联系等。
新型媒介教育早已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思想政治教育在各方面对新兴媒介的运用都十分有限,而生态文明作为全球性话题早已在新兴媒介上得到广泛关注,对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教育来说,新媒体的运用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形式。
由于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起步较晚,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也正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新媒体中对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话题和讨论都还非常有限。而发达国家的许多生态价值观和发展理念在网络环境下传播已久,这些思想虽都包含环保理念,但在很多情况下会对抱有环保热情的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具体来讲,当代西方环保理念多建立在自身经济社会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透露着强烈的金本位导向和自由化意识,他们的生态立场更重视自身区域环境的保护。此外,西方生态文明理念多贯穿于对环境的极度热爱和对社会发展甚至人际交往的抵触,这种生态观念很直接,适应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环境,但较为简单和极端,不符合发展中国家利益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需要。这些环境理念在新媒体上的传播会给大学生带来新鲜感,如果再与其发展现状共同宣传则能对年轻人产生很强的感染力,所以社会主义生态伦理和价值理念宣传如果不利用好新媒体工具,很容易使大学生对社会现实感到茫然,甚至影响其对政策的认同感和执行力。另外,需要关注对负面信息的处理。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事关公民人身安全和健康的热点问题,很多国内外社团和公益组织都在使用新兴媒介对中国环境状况进行研究,也揭露了许多现实问题,作为一种监督行为,这的确可以对环境政策的完善和执行起到推动作用。但不难发现,有些环保组织对于环境现状仅报道负面消息,而对政府和企业所做出的努力只字不提,甚至提出质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质疑声在理论界不失为一件好事,但在特定问题上的正能量支撑缺乏将会严重打击人们的积极性。所以,在新媒体已经成为主要传播媒介的情况下,生态文明教育必须充分利用新兴媒介,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价值理念进行生动宣传,建立有理有据、信息量充足、覆盖面广泛的新媒体教育系统。
新兴媒介教育主要做好平台使用、信息组织、线上线下相结合等三方面工作。
其一,虚拟媒介是新兴媒介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果高校使用虚拟媒介声像结合传播教育信息将会产生极强感染力。生态文明教育重在体验,虚拟媒介的运用可以帮助生态文明教育真实呈现自然环境,甚至模拟出污染危害和理想环境状态,对于培养大学生生态意识、树立生态理想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平台使用方面,除了技术的掌握和运用外,还有平台覆盖范围的扩大,生态文明教育不仅要通过宣传栏、广播、电视、政府官网等工具进行传播,而且应充分覆盖微博、微信、qq等网络社交平台,大幅增加公众号的开发和维护,通过文章、视频、讨论等形式广泛宣传,既可以迎合大学生们的交流、娱乐习惯,又可以有效扩大传播范围,提高教育效果。
其二,教育信息的组织要成体系、有秩序、突出主题、彰显特色。任何思想教育都离不开价值观的指导,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尺进行内容整合,要突出发展主题,贯穿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其三,对新媒体中的负面信息和攻击性言论要利用课堂教育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辩驳,使线上和线下教育有效配合。虽然虚拟教育有很好的教育效果,但大学生作为有独立思维能力的成年人对于消极信息的接受程度总会有所保留,而教师的权威地位可以起到更加直接的导向作用。所以,对于网络上大肆渲染的严重环境事件甚至环境谣言,如果能在真实的课堂中得到解释和辟谣,会有效促进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和健康心态的养成。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曾繁仁.试论生态审美教育[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4):11-18.
[3]阿诺德·伯林特.环境与艺术:环境美学的多维视角[M].刘悦笛,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4]梭罗.瓦尔登湖[M].王家湘,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
[5]王锐兰.高校志愿服务教育的应然、实然与或然[J].江苏高教,2012(6):135-138.
[6]蒋佩瑶,刘志恒,文才新,等.高校开展户外教育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职工教育,2014(22):167-168.
[责任编辑 石 悦]
2017-03-20
范梦(1988— ),女,山东烟台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G641
A
1008-6390(2017)04-0087-0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