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段月洁 赵若同 黄珊 丁振明
摘要:聋哑人是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群里,他们由于自身的先天或者后天造成的缺陷使得他们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存在困难,无法充分有效的参与我们的社会生活。因此寻找一个新的模式提高聋哑人融入社会的能力变得十分必要。文章通过优势视角理论框架来研究聋哑人融入社会的社工介入,为聋哑人融入社会提供新的动力。
关键词:聋哑人;优势视角;融入社会
聋哑人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情况不容乐观,手语是聋哑人融入社会的一个重要工具,但是如今我们国家手语并未得到推广,使得聋哑人无法与正常人进行沟通,这是阻碍聋哑人融入社会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对待聋哑人的态度问题,把聋哑人看作是有问题的人不愿意与他们进行社交活动,所以以优势视角看待聋哑人是很关键的一步。我们要善于发现聋哑人的优势,不要带有色眼镜看待他们,给他们一个平等的社会交往空间,增强他们融入社会的能力。
优势视角是一种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的视角。意味着应当把人们及其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作为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所关注的焦点,而非关注其问题和病理。聋哑人融入社会下的优势视角与传统工作视角的区别之处就在于看到的不是聋哑人的缺陷而是看到他们在环境中的力量和资源,他们有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具有在困难环境中的生存下来的抗逆力。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人口持续增长,伴随着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我国残疾人口也呈现上升趋势,不仅有先天原因造成的残疾,由于科技、环境、自然灾害、交通事故以及人为原因致残的人数也呈现上升趋势。根据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数,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我国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和各类残疾人占残疾人总人数的比例推算2010年年末我国残疾人总人数8502万人。各类残疾人的人数分别为:视力残疾1263万人、听力残疾2054万人、言语残疾130万人、肢体残疾2472万人、智力残疾568万人、精神残疾629万人、多重残疾1386万人。各残疾等级人数分别为:重度残疾2518万人、中度和轻度残疾人5984万人。
“优势视角”是从人的自身出发,挖掘人的自身潜力与内在力量。结合各种可利用的将个人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从而增强个人的價值。优势视角是从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将优势扩大化发崛其自身潜能,从优点入手。同时作为社会工作者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挖掘个人、服务对象及其周边的优势和资源,将焦点放在扩大个人的优势而非弥补缺陷,从而帮助个人提高自信心,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实现人生理想。
(一)聋哑人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
残疾人早期的社会服务工作过程中比较多的是从残疾人面临的问题入手,也就是所谓的从问题视角帮助残疾人解决问题。问题视角也称缺陷视角,它是以服务对象所面临的问题为出发点,过多关注残疾人的缺陷。问题视角下的残疾人社会工作,使得社会工作者将服务的关注点局限在服务对象的困难上,针对服务对象眼下的困难做出一系列调整以期望通过改变服务对象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然而从问题视角的角度固然能帮助残疾人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但也从另一方面明确指出残疾人与普通人之间的差别,给残疾人贴上“不正常”的标签,导致社会大众对残疾人形成错误观念,从而引发一系列歧视和差别对待,同时也暗示残疾人他们是弱势群体是需要被同情的,从而导致残疾人的自卑心理,对残疾人的心理造成伤害。这与早期的“正常化理论”中将某些工作对象(如残疾人)的行为视为异常并用某些所谓“正常”的方法去治疗的行为一样存在一定的偏颇。
而随着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社会工作实务及工作技巧的成熟。同时也带动了社会工作在残疾人服务领域的深入发展,服务的形式和理念也得到了新的改变。较为突出的一点就是优势视角理论逐渐被社会工作者所接受并逐步扩大在残疾人社会工作领域中的影响力。与传统的问题视角不同,在优势视角理论下,社会工作者更加关注残疾人自身具有的应对问题的能力和优势。社会工作者在服务残疾人的过程中关注挖掘服务对象的优势并让服务对象在服务的过程中肯定自己的能力。同时结合增能理论,通过一定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他们失去的机体和社会功能,增强他们的生活信心,激发其自我实现的潜能。相比较之下,优势视角理论更加符合人道主义突出人文关怀。
(二)优势视角在聋哑人社会工作中的优越性
运用优势视角理论,社会工作者开始肯定并相信聋哑人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拥有独立的思考和自我判断。优势视角理论帮助社工去发现聋哑人的优势和能力,使社会工作者相信残疾人是一个具有完整的个人能力的服务对象。从而帮助社工加强对聋哑人的尊重。通过改变社工对残疾人的错误认知,来带动社会消除对聋哑人群体的各类错误偏见和歧视,重新认识并接纳聋哑人这一普通的社会群体。有助于在聋哑人群体中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使聋哑人对自身产生乐观的期望和认识。聋哑人心态发生正向的转变来带动周围人对聋哑人看法的改变,从而改变整个社会对聋哑人的接纳程度。优势视角通过把聋哑人的优势展现给聋哑人及社会公众,使聋哑人群体及社会大众改变聋哑人就业能力低下的弱势群体这一错误的观念。社会大众对聋哑人态度的改变,将使得聋哑人对自我调整,开始以一种全新的观念去看待自身所面临的处境,也开始对自身产生乐观、积极的自我评价,对于聋哑人社会工作的活动开展也是十分有益的。
优势视角模式拉近了受助人和社会工作者之间的距离,之间是平等的关系,使得受助者的见解,看法能充分被关注。有利于为聋哑人提供服务的机构及机构的工作人员,从聋哑人的真实需要制定政策和福利。
(一)优势视角理论与聋哑人个案工作的融合
个案社会工作以个人或家庭为服务对象,运用行为学、社会学以及各种科学知识和专业技巧,建立专业关系针对案主个人的特殊情况和需求了解案主的问题,以激发个人潜能,协助其改变态度,调整其与外在环境的社会关系,并运用社会资源来改善或恢复其社会生活功能,以解决他们的问题,增强和发展个人或家庭的社会适应能力。在聋哑人社会工作领域,工作者通过运用个案工作方法与优势视角和增能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能够进一步发挥出社会服务的效果,帮助聋哑人士认识到自身可能存在的一些非理性情绪,同时挖掘服务对象的潜力和优势,使服务对象具有克服困难的能力和信心,消除自卑感。学会如何运用和寻找社会环境中的有效支持,提升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有利于服务对象融入社会。
此外,由于整个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聋哑人本身对所处的社会环境多少秉持着一种戒备状态,这样会使得聋哑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受到阻碍。而个案工作的保密性和接纳性的原则及人道主义关怀等一系列的价值体系以及一对一的工作方式可以使聋哑人拥有一种“安全感”,降低对社会工作者的防备心,有利于双方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在这样的状态下,聋哑人更容易让工作者了解到作为残疾人的真正需求。在个案介入过程中,工作者可以深入了解到聋哑人士的内心世界及其蕴含的巨大潜能。
聋哑人士在长期的“独处”过程中,可能比常人更加具有专注力,做事更加的细致,不易被外界所干扰。此外,听说功能的弱化使得聋哑人士有着异于常人的视觉和时间敏感度。社会工作者在与服务对象互动的过程中还能更直观的发现服务对象的个人技能、性格的优势,可以根据服务对象的兴趣和特点展开针对性的帮助开发,使得个案工作的开展更加富有效率及效果。
(二)优势视角理论与聋哑人小组社会工作的融合
小组社会工作又称为团体的工作。指以整个团体做为服务对象,通过团体的多人活动,以提升个人的社会支持网络以及帮助解决个人问题。从而促进成员与团体的共同进步,增强团体凝集力,使成员间更加融合,同时也提高成员的沟通交往能力。对于普通人都会面对的一些有关就业、教育、婚姻等问题,聋哑人士在日常生活中也同样会遇到。而通过小组工作的方法并使之与优势视角相结合,能够重点发挥出团体的优势作用同时促进问题的改善。
案例一:聋哑青少年优势探寻及成长互助小组,是由5名聋哑青少年以及5名在校大学生组成。以促进聋哑青少年与同辈群体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开展6次的小组活动,帮助青少年探寻自身的兴趣、优势和潜能为目标。在小组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以及志愿者要具备一些简单的手语技巧。第一次活动以成员之间相互熟悉了解为目的;第二次活动以了解聋哑人的自身的兴趣需求为目的;第三次活动以畅谈各自的理想和实现理想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为目的;第四次活动以增加成员技能为目的;第五次活动以掌握相关的人际交往技巧为目的;第六次活动处理离别情绪,分享彼此间的成长和收获,以及回顾总结为目的。
通过六次的小组活动增强聋哑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能力,拓展社会支持网络,明确自身的生存生活潜能,从而有针对性的发展其优势潜能,增强其信心,促进聋哑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而另一方面也使得健全青少年深入了解聋哑人,帮助聋哑人,在与聋哑人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消除对聋哑人的歧视,真心接纳聋哑人。协调发展成员间,成员与团体间的社会关系,发挥社会功能,推动成员成长进步从而促进社会进步与健康发展。
(三)优势视角理论与聋哑人社区社会工作的结合
社区社会工作以社区为背景以社区和社区的居民为案主,發现并帮助社区居民解决问题满足需求,运用社区内外资源,通过计划、有步骤的解决或预防社区所产生的社会问题。使得社区居民间的关系得到调节和改善,减少纠纷,有助于培养互助和谐的邻里关系。在社区开展聋哑人社会工作有利于增进社区居民对聋哑人群体的了解,改变固有观念,改善态度,消除对聋哑人的歧视。同时也有利于聋哑人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消除自卑心理,从而促进社区和谐。将优势视角理论运用到社区工作中,通过发掘发展聋哑人的优势潜能,并将聋哑人的优势运用到日常的社区工作的管理与活动中,使聋哑人在社区生活中发挥作用,最大程度的实现个人价值。
(一)工作成果
首先,在项目开展前期,通过一份关于手语的问卷了解到大众对于手语的认识程度和掌握程度,随之,我们在一定范围内向社会外界进行了手语教学活动,宣传和普及了手语知识,项目小组成员也认真学习了基本手语手势,为日后与聋哑人开展活动奠定了基础。
其次,通过对聋哑学校的青少年开展活动,以及我们在工作过程中优势视角的应用,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聋哑人的真正需求,他们渴望交流,渴望掌握一技之能,渴望与正常人一起工作,生活,同时,我们也通过活动的开展,不断地发掘到聋哑人的优势,如:较强的专注力,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工作学习细致、认真,所以,对于一些工厂生产线的流水工作,他们比普通人要完成得更出色。
再次,通过这个大创项目,服务对象聋哑人处理事情的思维方式和心理活动均发生了积极正向的改变,愿意主动自发的寻求帮助,自卑心理和内心焦虑也得到了一定的缓减。
最后,通过小组和社区工作的开展,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得以拓展,服务对象在小组开展过程中,能够不断地吐露心声,不断主动地通过手语与小组成员和社区人员交流,参与其中,主动表达自身的需求,逐渐建立起了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与此同时,在社区的活动开展中,融入了反歧视活动与宣传教育活动,从社区出发,积极改变社会中健全人对聋哑人的歧视现象,帮助健全人了解和体验非健全人的真实生活现状和生活感受,帮助健全人进行换位思考,站在非健全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从而在日后生活中,能够以平等的眼光看待聋哑人,关爱聋哑人。
(二)工作反思
1. 对于手语的宣传与普及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我们势单力薄,能力有限,宣传力度并没有取得优良的成效,覆盖范围小。在所授的手语教学中,知识面不够宽泛,并且在大家接受教学后我们也没有持续跟进其手语复习情况,所以效果不够理想,外界与聋哑人群体想要流畅顺利的沟通还是存在较大难度。
2. 我们运用优势视角挖掘了聋哑人的潜能,意欲使其熟练运用在工作及其生活之中。但通过调查实践发现,社会外界对于“残疾人”的标签理论很难动摇,其专注力和细致认真的工作精神难以说服很多企业给予他们一份理想的工作。而在开展过程中我们并没提前预想到这个问题的严峻程度,值得深思。
3. 因为社工的介入,使得聋哑人群体为人处世和心理活动都发生了积极地转变和改观,这是值得庆贺的。但正由于我们的长期介入,使得他们产生了强依赖心理,一度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所以在我们给他们单独派发任务,使其独立完成一件事情时,他们产生了“返复”现象,而这种现象在后来我们进行实践促使其多次独立完成几件任务后,得到了有效缓解。
4. 我们通过开展社区活动促使聋哑人与外界进行人际交往并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从而提高交际能力和改善心态。但社区只是社会的一小部分,对于聋哑人群体融入社会只能起到杯水车薪的作用,我们想要继续带领他们走出去,面向社会融入社会但也要循序渐进,推波助澜。想要这个群体不受歧视,被平等对待,依旧是一个大工程。
综上,想要聋哑人走出庇护面向社会是一个相当长且艰难的过程。我们要有一颗包容的爱心和勇于尝试探索的内心去接近和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需求及其困境。并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对他们进行帮助。生理障碍的他们每天面对着生活和心理的双重压力,比健全人拥有更顽强的意志和更强烈的意愿去实现人生目标。所以,健全人不应有任何优越感去轻视甚至歧视聋哑人。而恰恰是对于考验人性的标签理论我们依旧需要更长的时间去反思和研究如何摘除标签,从而帮助这个群体真正的融入社会。
[1]张思远.优势视角下聋哑人社会融合研究[D].贵州大学,2015.
[2]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社会工作综合能力[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7.
[3]赵燕潮.中国残联发布我国最新残疾人口数据[J].残疾人研究,2012(01).
*基金项目:2015年福建省教育厅A类课题,JAS150271。
(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人文学院。丁振明为通讯作者)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