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及其原因探析——以重庆市“信仰问题研究”课题调查数据为据

时间:2024-07-06

赖怡佳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北碚400715)

信仰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是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重庆市重大调研课题“信仰问题研究”调研组于2008-2009年针对重庆市大学生信仰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笔者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一方面,大学生的主导信仰仍然是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大部分大学生思想健康、意志坚定、坚持真理、积极向上,是大学生中的主体;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保持着怀疑和否定的态度,对理想和前途产生困惑和迷茫,存在着一些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问题。这无论是对大学生自身的成长还是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非常不利,因此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积极干预。

一、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分析

(一)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缺乏深度和广度

信仰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认知、情感、信念、行为四个要素辩证运动、均衡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知的作用是基础性的。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或认知,可以分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内容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价值的认识以及对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关系的认知等三个方面,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目前大学生在对马克思主义了解程度上的一些问题。

在“你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程度是多少”的调查选项中,选择“了解一点”的占50%,选择“一点都不了解”和“不大了解”的分别占3.5%和20%;在对“您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当前面临的问题是什么”的多项选择题的回答中,49.5%的大学生选择了“理论内容深奥,一般人难以理解”,20.3%的大学生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过时了,不能解决现实问题”。由此可见,大学生只是认识了马克思主义表面性的内容,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缺乏深度,导致了“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等言论的产生与流行,动摇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而且当今社会衡量事物有无价值的标准,越来越倾向于该事物能否创造物质生产力,因此许多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认识产生了误解,“马克思主义无用论”开始产生和流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的产生,实际上这些都是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缺乏深度的结果。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缺乏深度和广度还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关系的认知上。在一项“您认为马克思主义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起什么作用”的调查中,20.9%选择了“没有任何作用”,2.9%选择了“起消极作用”,这些大学生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缺乏深度和广度,不能辩证、科学地看待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导致了“马克思主义无用论”的产生,动摇了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二)对马克思主义怀着悲观怀疑等负面情感

情感是人们在信仰的形成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爱憎好恶的态度,它是一种非智力因素,一般来说,人们在信仰形成过程中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等事物有没有感情以及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对于人们信仰的形成有很大的关系。受各方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中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悲观和怀疑等负面情感。在一项“您对马克思主义信或不信”的调查中,11.5%选择了“原来信,现在不信”的选项,这说明大学生中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情感不坚定的问题。在另一项“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前途”的调查中,3.1%选择了“非常悲观失望”,7.9%选择了“悲观”,34.0%选择了“喜忧参半”;在“您对共产主义社会的看法”的回答中,9.6%选择了“纯粹的空想”,53.9%的大学生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一种难以达到的美好的理想、愿望”。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有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共产主义的实现带有怀疑、消极的情绪。

(三)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带有世俗化和功利化色彩

信仰是一种纯粹性的、发自内心的、真诚的精神意识状态,纯粹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只能以相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价值性为前提,不能以追求自身利益为目的,否则就会使崇高的信仰蒙上世俗化、功利化的阴影,沦为追求自身利益的手段和工具。在一项“你认为大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因为什么”的多选题的回答中,47.6%选择了“有助于评优评奖、入党和找工作”,11.1%的大学生是因为“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同”而选择“信仰”马克思主义,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并不是因为相信其科学性,而是可以给自身带来利益或者得到别人的认同,带有浓厚的世俗化、功利化色彩。

(四)马克思主义与个人具体实践脱节

马克思主义不是一门自然科学或技术科学,而是哲学社会科学。它要真正发挥其改造世界的功能,必须借助实践这个载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具体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实现其价值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学生中存在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在一项“您经常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吗”的调查中,13%的大学生选择“从不”,30.3%选择了“很少”,另一项“您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当前面临的问题是什么”的调查中,20.3%选择了“不能解决现实问题”,这些数据表明部分大学生只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教条,马克思主义与个人具体实践脱节。

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程度不高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只有被人们理解,才能使人们对它产生认同感,才能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使其在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然而马克思主义源于西方,由于语言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大学生认为他们接触的马克思主义晦涩深奥,一般人很难理解。在一项“您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当前面临的问题是什么”的调查中,高达49.5%的大学生选择了“理论内容深奥,一般人难以理解”的选项,这就能很好地说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程度不高给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带来的问题。另外,一些经过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没有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政治色彩比较浓厚,不易引起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和关注,不利于大学生感受马克思主义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利益,更不利于大学生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信仰的对象来对待。

(二)国际国内环境中不利因素的影响

1.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

网络技术的发展,打破了民族和国家的界限,部分西方国家凭借其技术优势以网络为平台,散布各种别有用心的言论,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思潮,这些涉及政治学、哲学、社会学等各个领域的文化思潮,不可否认其中一些文化思潮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一些消极的文化思潮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给马克思主义信仰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图采用“和平演变”的方式,运用技术交流、文化交往等方式宣传西方的政治观、价值观,不动声色地消灭社会主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2.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的制约

随着计划经济的逐渐远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社会生活呈现一片生机,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与此同时,大学生的自主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得到了明显的增强,他们开始认为政治决策的民主化不够,透明度不强,造成了他们对社会主义的反感。而且政治体制改革滞后所滋生的党员腐败是导致马克思主义信仰动摇的致命伤。在“您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当前面临的问题是什么”的调查中,高达57.6%的人选择了“部分党员腐败行为动摇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一些党员干部抵制不住金钱和权力的诱惑,以权谋私,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消极腐败行为,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败坏了党的声誉。一些大学生不懂得用辩证的方法看问题,忽视了大部分党员勤俭、奉公、廉洁自律的主流,片面地看待党内的腐败现象,对社会主义丧失信念,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动摇。

3.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在我国初步建立,这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质的飞跃,但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存在着一些自身的缺陷,如市场秩序不够规范,社会信用体制还不完善,收入分配制度问题突出,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政府职能转换滞后,社会公共管理职能薄弱等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市场经济自身的缺陷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大量下岗工人和失业群体的出现,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公平与效率问题凸显,这些都使一些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安全感。此外,在市场上一些尔虞我诈、坑蒙拐骗、投机钻营的人却通过某些手段富了起来,这引起了大学生的愤恨和不满,使得他们对自己信仰已久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进行反思。

(三)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效果不佳

高校教育是我们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要渠道,合理的高校信仰教育能够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建立产生很好的效果。然而在一项“您认为当前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否有效”的调查中,68%的大学生选择了“效果一般”,13.4%的大学生选择了“没有效果”,由此看来,高校信仰教育效果不佳,成为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1.信仰教育理念存在问题

任何信仰的形成实际上都受到重大利益导向的驱动,与信仰者的利益追求有关,始终包含着利益追求的愿望和“可能”。“信仰实质上是一种极其美好、幸福的愿景,它能够穷尽人类所向往的一切美好事物,带给信仰者极大的心理满足和情感慰藉,并将信仰所产生的精神力量引向极致,以应对现实的困惑和苦难”。[1]信仰一般与人们对终极意义上的利益追求和价值追求直接相关。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也遵循利益的原则,但它所倡导的利益与其他的信仰存在本质的区别,它不是从个人利益出发,而是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有机的结合起来,高校信仰教育者应该肯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机制中的利益原则。然而目前高校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教育者往往更多地强调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忽略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树立与受教育者的主体利益的内在联系,没有使受教育者感受到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马克思主义带来的巨大利益,使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缺乏感召力。

2.信仰教育内容枯燥

现今的大学生,从小学的思想品德到高中的思想政治课都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熏陶,这是必要的也无可争辩,但是许多教育者不切实际地把许多成功的经验附会成马克思主义原理,学生只能赞颂不容有丝毫怀疑,马克思主义被神圣化、教条化。到了大学,学生们接受的还是那一层不变、空而大的马克思主义套路,内容陈旧枯燥、回避现实,对学生关心困惑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避而不谈,教学内容空洞,教育课堂与迅速变革的社会现实严重脱节,许多大学生根本无法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内涵,更不能充分地应用马克思主义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从而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信仰问题。

3.信仰教育方法不当

信仰教育主要有理论灌输、实践锻炼、自我教育、典型示范、比较鉴别、咨询辅导等方法,为了能够有效地达到信仰教育的目的,教育者应该有针对性、创造性地综合运用各种具有感染力的方法,尽可能达到信仰教育的最佳效果。然而目前高校信仰教育主要采用单向灌输的传统方法,其重要特征是强制性和单向性。强制性意味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地位的不平等和关系等级化,单向性则是指单边的主体性,即教育者一方积极主动,受教育者一方消极被动,单向灌输法对受教育者的“接受”的态度和过程缺少关注,重灌输、轻互动,许多教育者都是照本宣科,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思想的实际和需要,缺乏一种亲切感,从而使信仰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形式,受教育者没有能够接受并很好地内化信仰教育的内容,也就不能够引导学生建立牢固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反而在教育者的长期“灌输”下,由于课堂毫无气氛、死气沉沉,大学生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产生反感。我们所说的灌输应该是一种理念而不是方法,当“灌输”变成一种方法时,产生的是信仰教育的零价值或负价值。

(四)大学生自身思理论素养不高以及应对困境的能力不足

1.缺乏认识新情况、判断是非的能力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高主要表现在看待马克思主义与个人以及社会发展的关系上。现今许多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来源仅仅停留在课堂之上,课外没有对马克思主义作深入的研究,导致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教条化,带有很强的片面性。在对待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以及出现一些新情况时,部分大学生不能用辩证的思维看待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看到社会主义的暂时低潮,就认为社会主义不可能战胜资本主义,忽略了任何新事物的成长都要经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这些在自身认识能力上的不足导致了部分大学生缺乏认识新情况、辨别是非的能力,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产生不信任感,影响了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2.抵御挫折和应对困境的能力不足

在大学中,思想逐渐成熟、独立思考和行动能力日益增强的青年们第一次感受到作为独立个体所要承担的责任和面临的问题,如何与人交往、解决矛盾、履行责任、规划未来等问题为大学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而此时大学生抵御挫折和应对困境的能力相对不足,自我意识又很强,容易产生不良的情绪,引发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有的大学生转向虚幻的宗教寻找精神安慰,最终导致与马克思主义信仰背道而驰。

[1]邱吉,李文苓.试论信仰及共产党人信仰的形成机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